本地首個冠病疫苗最快明年7月問世,但傳染病專家提醒,疫苗問世不代表疫情就會結束,本地仍可能出現確診病例和小型感染群,因此國人必須學習與冠病共存。
我國自1月23日出現第一起冠病病例後,至今已與病毒奮戰半年,而本地首個候選疫苗LUNAR-COV19日前已獲衛生科學局批准展開臨床試驗。
合作研發疫苗的杜克—國大醫學院新興傳染病項目副主任黃英勇教授,昨天出席《海峽時報》舉辦的網絡研討會時透露,“在極度樂觀的情況下”,疫苗最快也要明年7月才會問世。
“如果真能在明年7月推出市場,從研發到問世的過程只花了一年半,比起一般疫苗所需的10年到15年,已經算是巨大的進步。”
不過,他也提醒,要控制疫情,不能單靠疫苗、藥物或安全距離措施,必須結合這三者才可有效抗擊冠病。
國大醫院傳染病科高級顧問醫生戴爾·弗斯爾(Dale Fisher)教授則指出,公衆必須明白,疫苗在問世前,須先經過臨床前階段及三期的臨床試驗。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網站,全球目前約有140款候選疫苗處于臨床前階段,另有24款候選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弗斯爾說:“最近有很多關于疫苗研發的好消息,但我建議大家先不要太興奮。接下來半年到一年內,可能出現很多‘峰回路轉’的情況……大家應該著重于學習如何與冠病共存。”
即使疫苗問世後,並非所有國人都能立刻接種疫苗。不過,黃英勇指出,就算只有七成人口獲得免疫,他們也能保護到另外三成人口,從而達到群體免疫。
“如果疫苗能達到七成功效,已經算很理想了。即使是自然感染冠病的病患,康複後也未必能百分之百免疫。”
弗斯爾則認爲,由于疫苗供應無法滿足全國人口的需求,當局必須謹慎研究如何策略性地爲國人接種疫苗。
“我建議先讓療養院職員接種疫苗,因爲他們天天照顧年長者,而且多數療養院感染群都因職員而起。”
弗斯爾也提醒,如果爲了解決供不應求的問題,而縮短第三階段的臨床試驗,“倉促生産疫苗只會帶來更大的風險”。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張毅穎教授舉例說:“如果倉促生産的首款疫苗只有五成功效,而之後研發的幾款疫苗效果更佳,人們還是會蜂擁搶購首款疫苗,進而影響之後幾款疫苗的生産進度,因此研發首款疫苗時必須確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不能操之過急。”
對此,黃英勇解釋,從著手研發疫苗到第一階段臨床試驗,整個過程雖從一般的三到五年,縮短至三到六個月,但並不意味著研發過程過于倉促。
“我們比以前更了解疫苗的副作用,通過觀察病毒基因以及對疫苗的反應,就能評估疫苗的安全性,因此公衆無須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