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記蛋莊、合成鮮蛋供應商、Green-Tech雞蛋工業,以及優良蛋業四個商家,雖設下目標要從馬來西亞以外的國家進口更多雞蛋,但屢不達標,執照因此從7月20日起不獲更新。食品局受詢時說,四家進口商已上訴,該局目前還在評估他們的申請。
魏瑜嶙 報道
四家本地鮮蛋進口商因過于依賴主要貨源地馬來西亞,自上個月起不獲新加坡食品局更新執照。受影響供應商雖已就此上訴,但是擔心問題難以解決,因爲他們還須先償還欠食品局的一筆“蛋債”,執照才有可能恢複。
食品局去年4月推出新的執照更新要求,規定進口商須制定業務持續計劃來緩解潛在的食品供應沖擊,其中一個選項是擴充貨源地。
明記蛋莊、合成鮮蛋供應商、Green-Tech雞蛋工業,以及優良蛋業四個商家,雖設下目標要從馬來西亞以外的國家進口更多雞蛋,但屢不達標,執照因此從7月20日起不獲更新。食品局受詢時說,四家進口商已上訴,該局目前還在評估他們的申請。
要達到自設的業務持續計劃,合成鮮蛋供應商須從主要進口地以外的國家進口至少15%雞蛋。公司老板吳志毅受訪時透露,按照食品局的規定,這個月達不到的進口量,缺少的額度就會累積至下個月。
“我們1月至7月少進口600萬個外國蛋,所以現在還在跟食品局協商,要如何分期償還這筆‘蛋債’。外國蛋都需要冷藏,一次進口太多沒地方存放。”
業者:“蛋債”像“滾雪球”
盼當局允許以罰款抵消
明記蛋莊經理佘家嘩認爲,食品局這種計算方式像是在“滾雪球”,讓人吃不消。
他說,根據當局計算,公司首七個月出售8100萬個蛋,也就是說,馬國以外的蛋須占約1300萬個,現在還差1000萬個。上半年因冠病疫情打亂供需等無法控制的因素,導致公司達不到原定目標。
“希望食品局能讓我們以罰款的方式抵消之前少進口的蛋,一切從零算起,不然這個問題解決不了。”
Green-Tech雞蛋工業負責人黃功源說,公司在馬來西亞開設雞蛋農場,沒理由要他向別家買蛋,希望食品局給明確指示,怎麽才能解除封鎖。
本地現有36家活躍的鮮蛋進口商,在上個月20日前,我國約三成的雞蛋供應來自上述四家公司。食品局指出,進口商在我國加強食品保障上扮演重要角色,因此該局嚴厲看待任何不遵守業務持續計劃的行爲。
我國過去兩年逐步減少
依賴單一雞蛋貨源
根據食品局提供的數據,新加坡過去兩年逐步減少對單一雞蛋貨源的依賴。2018年我國的雞蛋供應中24%由本地農場生産、75%來自馬來西亞,只有1%來自其他國家。
到了今年上半年,本地雞蛋占27%、馬來西亞蛋的比重跌至66%、其他國家的蛋則上升至7%。
截至本月6日,獲當局認可的鮮蛋農場有124家,分布在14個國家,包括芬蘭、丹麥、日本等。單是過去一個月就增加了一個國家和三家農場。
從馬國進口的雞蛋價格過去一個月漲了兩三次,每個共起約2分錢。雞蛋攤販李彙文(38歲)說,蛋價上月底和這個月各起一次,每個共漲了1分至2分錢。
職總平價超市則說,過去三周,30個裝的馬來西亞雞蛋從原本的4元5角5分,起至4元8角。食品價格波動並不少見,會受天氣、供需等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