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淵文 報道
國際信用評級公司標准普爾認爲,本地銀行業受冠病疫情的影響相對較小,會率先于2022年底複蘇。
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昨天發布一份報告指出,在冠病疫情沖擊下,全球不少地區的銀行業可能要等到2023年或之後,才能恢複到疫情前水平。
不過,本地銀行業所受影響較小,預料會較早複蘇。其他較早複蘇的銀行業市場包括中國大陸、加拿大、香港、韓國和沙特阿拉伯。
標普指出,較早複蘇的市場展現出應對冠病沖擊的極大抗跌能力,“這些地區基本上能夠較好地應付需求的大跌。”
目前這些市場的銀行業國家風險評估沒有受影響,金融機構評級所受影響也有限,但銀行系統和個別銀行的指標受負面影響。這並不意味著疫情所導致的經濟放緩不會沖擊上述地區,只是目前的影響不大。
此外,和疫情沒有直接挂鈎的因素還未沖擊到銀行評級,例如中美關系所造成的溢出影響。
標普的基本預測是,2021年中冠病疫苗推出,屆時經濟回彈。不過,銀行的信用水平趨穩預計會落後于經濟複蘇。受冠病沖擊最小的市場,也需要至少18個月的時間才能開始複蘇。
標普信貸分析師甘甯(Gavin Gunning)在報告中寫道:“複蘇道路上會有許多不確定因素。銀行業的複蘇不僅僅依賴經濟的全面複蘇,也要看企業和家庭所受到的沖擊,以及這對銀行造成多大影響。”
標普預計今明兩年全球銀行業蒙受2.1萬億美元(2.9萬億新元)的信貸虧損。
標普也指出,盡管中國預計是唯一能在今年取得經濟增長的大型經濟體,中國銀行業預計也要等到2022年底才能穩定並複蘇。甘甯說:“(冠病)對全球金融機構的沖擊無一例外都是負面的。”
從今年3月1日至9月7日期間,標普總共針對銀行作出234次評級調整,對非銀行的金融機構作出101次調整,其中70%的是調低展望,其余是調低評級和歸入負面信用留意觀察名單。
即便有些地區的銀行業相對穩健,但信用指標的展望也普遍更疲軟。
預計要到2023年才能複蘇的市場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亞、巴西、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印度、墨西哥和南非的銀行業則預計要等到2023年之後才能複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