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尋找更多延長實馬高垃圾埋置場“壽命”的方案,政府在征求計劃書,研究回收利用混合垃圾填埋材料的技術可行性。
國家環境局昨天(9月25日)發文告指出,這些材料都埋在埋置場第一階段地段,包括廢料轉化能源工廠的垃圾焚化底灰(incineration bottom ash)和垃圾焚化飛灰(incineration fly ash),以及各種不可焚化的工業垃圾。
環境局征求計劃書是爲了研究埋置已久廢料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如果回收利用這些填埋材料在技術和經濟方面是可行,埋置場就可再騰出空間。這些回收材料的各類用途包括充作沙子或混凝土集料的替代品。
延長實馬高使用期限 可避免建造新垃圾埋置場
有關研究將協助當局更好地理解如何延長實馬高的使用期限,避免未來建造另一個岸外垃圾埋置場的成本,同時提倡零廢棄的循環經濟模式,進而推動新加坡邁向零廢棄國家。
環境局局長陳明銳說,由一般固體廢料轉換成的礦渣已展現了不同的使用可能性,這些“新生沙”(NEWSand)被用來制作混凝土長凳,以及鋪設淡濱尼市鎮的行人走道和史各士路環境大廈前的廣場。
垃圾焚化底灰經過處理後,也能成爲“新生沙”。
他說,該局帶頭進一步推動研發工作,是爲真正閉合我國廢物循環過程,而此次研發旨在開辟安全和可持續的解決方案,變廢爲寶。
實馬高垃圾埋置場于1999年啓用,使用期原本可以更久,但按國人近幾年制造垃圾的速度,埋置場到2035年就會被提前填滿。
環境局在2017年12月撥款4500萬元推出固體廢物資源化科研項目,鼓勵人們尋找創新方式變廢爲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