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病例維持在低水平,當局明天(28日)起放寬對一般工作場所的限制措施,允許更多人回公司上班,不過也強調,在家辦公仍然是默認的工作模式,想讓員工回工作場所的雇主也得安排員工分組、分時段上班,以避免在尖峰時段通勤。通訊及新聞部副常任秘書亞倫瑪年(Aaron Maniam)日前接受網站GovInsider采訪時,指出人們很可能不會進入“冠病後的世界”,而是“與冠病並存”好一段時間,這將對招聘模式、工作方式等造成一定的影響。
本期《實況報道》聚焦新常態下的上班方式,從遠程工作和辦公空間的重新設計著手,了解“上班”這個人類基本活動在疫情中如何演變。
家和公司之間 尋找理想上班方程式
是繼續在家工作,還是回到辦公室上班?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工作場所室內設計集體Paperspace Asia日前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有85%的新加坡人認爲他們在家工作時能集中精神完成任務,但也有97%受調查者發現,想要保持與同事的聯系,辦公室還是至關重要的。
接受調查者也表示,他們未來應該不會把全部時間都回辦公室上班,而是想維持靈活工作的安排。換句話說,在留在家中工作和回辦公室上班之間,他們希望能有所選擇。
這個題爲“冠病疫情後的辦公室”的調查,向500名來自新加坡、泰國、菲律賓,以及印度的員工和商界領袖發出問卷,了解他們對未來商貿活動、工作流程、企業文化,以及工作空間設計的看法。
調查也發現亞太區域員工最關注的首先是安全問題,其次是公司是否繼續支持靈活工作安排,以及主管能否提供支援,協助解決工作流程變化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自冠病阻斷期開始,設計事務所負責人楊偉靖就讓設計師把電腦搬回家工作,但政府逐步放寬阻斷措施允許人們回辦公室的時候,他屬下的設計師下來將繼續在家辦公。
楊偉靖說:“其實我們已經習慣在家工作了,而且通過視訊方式向客戶呈現設計樣圖,培養了使用更准確語言介紹構想的能力,這讓我們奪下一些原本以爲沒機會到手的合約。”
不過他也坦承,設計師沒在同一個空間裏工作意味著同事無法像過去一樣隨時討論構想,“靈感的火花”較難以迸發。“未來應該還是會要求下屬回公司上班,但冠病疫情已經改變了很多人的工作方式。”
團隊默契與信任 無法通過線上培養
保安供應商安世科安防科技(Ademco Security)董事經理許福威則說,他屬下的員工剛開始在家辦公的前兩個星期非常開心,因爲這個安排給予很多靈活性,但他們隨後就開始要求回辦公室上班。
他說:“我們幾年前就將多數工作放到雲端,技術上來說員工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但長期不接觸工作夥伴對維持員工的團隊精神不利,這樣的安排是不太健康的。”
許福威也強調,團隊的默契以及相互信任等,都需要在現實中接觸才能培養,“這無法用線上的會議與交流取代”。
Paperspace Asia聯合創始人兼董事謝淑琳受訪時就指出,經過一段時間在家工作,員工當中有不少意識到只要有適當的環境,在家工作是可行的,但從長遠考慮,人們的互信會逐步流失,團隊合作解決問題、創新,以及激發創造力的能力會受影響。
她說:“這些有利因素無法在視訊會議中複制,它們是在會前會後的交流中迸發出來的。”
通訊及新聞部副常任秘書亞倫瑪年也在GovInsider刊登的報道中指出,制造、專業指導、腦力激蕩以及實驗,都只能在實體空間內進行,如果未能考慮到實體會晤和遠程工作之間的差異,“政府官員就有可能因爲沒有空間讓構想演進,或者采取更多實驗性對話,而面臨無法找到最佳解決方案的風險”。
遠程工作崛起 國人須提升技能免遭淘汰
在家辦公成爲新常態,亞太地區職業網站上“遠程工作”標簽的搜索量增加了六成,說明這類型的工作方式得到人們的認可。
職業網站Linkedin發現,今年3月至5月間,允許雇員遠程上班的本地招聘廣告增加了1.5倍,而申請這類型職位的本地人的增幅則是3.5倍。
亞鷹人力資源公司總裁葉慧蓮受訪時指出,資訊科技領域和營銷、設計等行業在疫情暴發前就允許員工在家辦公,“冠病只不過把這個步伐加快了”。
貿工部長陳振聲上個月曾經指出,冠病讓企業和員工意識到遠程辦公的可能性,促使工作性質産生變化,許多白領工作能在線上完成,這爲國人帶來更多全球工作機會的同時,也意味著外國人即便留在自己的國家也能申請本地的工作。
Linkedin高級分析師穆拉特(Murat Erer)也說,招聘者在爲適合遠程工作的職位尋找人才時,“可以將網撒到全世界範圍,可以有更多選擇”。
葉慧蓮認爲,遠程工作的“崛起”對本地求職者的影響,在于人們要確保自身技能足以勝任其他工作,並且要抱著終身學習的態度讓自己增值,否則很快就會被淘汰。
“因爲競爭增加了,雇主也可以從生活費比較低的城市聘用人才,這點新加坡有些吃虧……但本地基礎設施完善,尤其是網絡安全做得不錯,再加上國家穩定、所處的東南亞地區增長的勢頭很快,以及可以作爲中美爭端中的避風港,新加坡還是有一定的優勢。”
她也提醒有意應聘遠程工作的國人,留意薪金之外的其他福利配套要怎麽保證,“比如醫療保險、公積金等要怎麽安排?是不是要全部折算進入薪金配套內?”
至于遠程工作者是否須繳稅,王律師事務所稅務合夥人陳紹東律師受訪時說:“就算雇主沒有設立辦公室,工作內容也與本地無關,但身在新加坡的雇員仍然得繳本地的所得稅。”
世界變了 辦公室不能一成不變
冠病疫情讓許多人的生活習慣都發生了改變,工作方式自然不例外,如何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員工有效率地回公司上班,是辦公室負責人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
Paperspace Asia創辦人謝淑琳就認爲,雇主及員工希望顯著而且長期地改變工作模式,會從根本上轉換實體工作空間的使用方式,“而且人們的工作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辦公室空間怎麽可能一成不變”?
她提出,人們設計未來辦公室的時候,可能需要兩種類型的工作空間,一種能夠讓人不受幹擾地完成企劃書或者參加視訊會議,另一種則融合了社交空間,能夠促進團隊的合作。
安世科安防科技董事經理許福威則指出,在辦公室內提供讓員工交流構想的會議空間未來更加重要,但因爲那是人們聚集的地方,因此消毒措施也得到位。
“現在通行的做法是讓清潔工在會議結束之後就進去消毒,但這樣難免會有遺漏。我的構想是未來只要有人用過會議室,視頻識別軟件只要發現裏面沒有人,就可以自動把門鎖上,用紫外線消毒。這樣的做法應該萬無一失。”
謝淑琳也說,人們原本視爲理所當然的辦公室共用空間,比如茶水間在疫情後都須落實新的衛生標准,也必須考慮安裝保安裝置如面部識別系統以及自動門等。
“這些都是現成的科技,能幫忙降低辦公室高頻率接觸的風險,因此應該是爲長遠打算做出的投資。”
人們原本視爲理所當然的辦公室共用空間,比如茶水間在疫情後都須落實新的衛生標准,也必須考慮安裝保安裝置如面部識別系統以及自動門等。
——Paperspace Asia創辦人謝淑琳
案例① – 銀行優先考慮系統安全與客戶體驗
大華銀行多年來積極投資移動與生産力工具,推動以任務而非地點爲主的“敏捷辦公”理念,沒想到一場疫情讓這種非主流工作模式變成主流。
大華銀行集團人力資源主管唐自強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我們已經告訴員工,時時都在辦公室上班的情況對多數人而言將成爲過去。”
大華試行各種情境 讓更多員工遠程辦公
他說,大華銀行在試行各種情境,看如何讓更多員工遠程辦公。“當然,須使用安全系統或親自服務客戶者不適用,但這是我們所構想的未來,並且正在籌備。”
這也和上班族的意願大致上相符。人力資源科技服務公司EngageRocket今年3月至7月針對近2萬名在本地工作的上班族展開的調查顯示,超過八成希望在疫情結束後,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在家辦公。
唐自強說,大華銀行多年來投資Microsoft Teams、SharePoint、Yammer等移動與生産力工具及集團內聯網,以實行“敏捷辦公”(agile working),這是讓公司在遠程辦公期間仍保持生産力的一大因素。他指出,員工自病毒阻斷措施實行至今已花了超過12萬5000個小時用通訊和協作軟件Microsoft Teams視訊或語音溝通,以後更可能增加。
星展銀行則對遠程辦公有所保留,該公司的發言人答複本報詢問時說,自6月以來,星展銀行陸續把一小群從事關鍵銀行運作的員工移回辦公室,在家辦公者從原本的八成減至目前的七成。辦公室內設有專門丟棄口罩的垃圾桶,多人碰觸的地方每兩小時會消毒,電梯按鈕和電梯內部也會塗上抗菌塗層。
星展成立工作小組 研究遠程辦公的影響
發言人透露,星展銀行已成立了工作小組,仔細研究遠程辦公在生産力、企業文化,以及風險與管控方面的影響。
“雖然遠程辦公短期內沒有影響生産力,但它對客戶體驗、實驗和創新的長期影響仍不明確。此外,我們也須了解遠程辦公對心理和文化的影響。”
華僑銀行同樣成立了類似的工作小組。華僑銀行集團人才資源副總裁劉淑貞受訪時說,這個工作小組由銀行高管領導,針對員工和客戶體驗制定戰略,以厘清新常態中的工作和服務模式。
案例② – 公關公司 讓員工靈活選擇
公關公司萬博宣偉新加坡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實行靈活工作制,讓員工部分時間在家辦公。自今年4月病毒阻斷措施推行以來,本地全體員工都改爲在家辦公,目前仍是如此。
盡管政府允許工作場所從本月28日起讓更多在家辦公者重返辦公室,萬博宣偉會讓員工自己選擇是否要到辦公室工作。
萬博宣偉新加坡(Weber Shandwick)董事經理何慧玲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在家辦公讓一些員工取得更好的工作與生活平衡,也讓他們在舒適、熟悉、安靜的地方執行某些任務。”
意識到在家辦公對員工的好處,同時考慮到有些人的居住環境不適于辦公,一些企業在冠病疫情的驅使下對于工作地點的要求更爲靈活。
何慧玲說,有些員工在家得與家人共用空間,或要照顧小孩,這時辦公室就成爲他們較能專心工作的地方。
過去幾個月,萬博宣偉位于烏節路的辦公室仍然開著,讓有需要的員工回去,但事實上,絕大部分的員工都在家辦公。
何慧玲說,員工都可在家連接上公司的伺服器、使用全套虛擬通信工具,生産力大致上沒受到影響,只不過員工就無法興起就和身邊的同事交流,或隨時進行腦力激蕩活動。
員工今年的工作目標和範圍難免受到疫情影響,公司今年的員工表現評估也把這些因素考慮在內。何慧玲說,雖然主管和員工見面的機會減少了,但他們仍會通過每半年一次與員工的一對一談話,討論員工如何繼續表現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