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自制電影,記錄百年辦校曆程與昔日校園生活。培青學校今年迎來建校100周年紀念,校方花近一年時間籌備和采訪創辦人之子與多位曆任校長與校友等人,找到不少未曾曝光的曆史畫面,更在因冠病病毒阻斷措施無法回到大巴窯舊校舍拍攝時,迅速改成以靜態動畫和配音形式呈現,將培青人的回憶制成55分鍾長影片,留下珍貴紀錄。
名爲《百年培青》的電影原本打算在今年底舉行的百年校慶千人宴上首映,但受疫情影響,改爲上周四(15日)在福清會館舉行首映禮。
創辦人郭可模兒子回顧父親創校情景
擔任電影助理制片的培青英文部門主任朱新偉告訴《聯合早報》,影片是學校慶祝百年的重頭戲,去年策劃時就以記錄本地傳統華校變遷的紀錄片系列“鍾聲響起時”爲靈感,“最大的推動力是要把許多校友和教師的回憶呈現在銀幕上”。
令朱新偉印象最深刻的是,拍攝團隊輾轉訪問到培青創辦人郭可模牧師的92歲兒子郭成瑞律師,聽他回顧父親創校情景。
曾短暫就讀培青的郭成瑞在影片中描述,郭可模爲謀求生計從中國福清南來新加坡後,有感貧苦的福清鄉民孩子無法念書,于是說服一名相識的福清籍富翁捐錢,于1919年在小坡維多利亞街的基督教堂真光堂開辦培青學校,最初僅有60名學生。“他們都是非常貧窮的孩子,甚至沒穿鞋子來學校。”
由于學校經濟負擔沉重,福清會館在1924年接管該校,並購置奎因街一座樓宇,辟出六間教室。1958年,培青學校成爲政府輔助學校,後在1970年遷址大巴窯6巷,正式進入政府學校體系,並于1992年成爲特選學校,再在2000年遷至更寬敞的淡濱尼新校舍至今。
原本打算以訪問穿插戲劇化的故事搬演,朱新偉和擔任電影導演的校友關錦森在編寫劇本與物色師生演員時,卻遇上冠病疫情,只好臨時調整呈現手法。“我們發現學校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影像記錄特別少,就四處找當時的校友回憶細節,力圖用靜態動畫還原大巴窯校園的學生生活。”
公衆可上網免費觀看影片
在校友支持與福清會館資助下,電影僅花費3萬6000元便完成全部制作。福清會館主席林方華說:“培青凝聚了福清人的心血,會館一直會是培青的後盾。希望明年情況允許,我們再一同辦福清會館111周年和培青101周年千人宴慶祝。”
培青校長馬成忠透露,校方准備邀請校友集體到戲院觀賞電影,也會在考試期過後的11月在學校播放影片。
“培青百年校慶的主題是‘厚德育人’,我們也想借電影提醒學生銘記學校如何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學識培育他們成才。”
有興趣的公衆可上網免費觀看影片,網址是https://www.poiching.moe.edu.sg/pcs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