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樣的人最有“心機”?當然是面無表情、喜怒不形于色的出家人。但普通人無法與出家人相比,都有七情六欲,不可能毫無表情,可喜怒哀樂都表現在臉上,就等于把自己的內心世界暴露給別人,哪怕這些想法是暫時的,也會被高手識破甚至掌握,這是很可怕的,因此做人要謹慎。
不管你心裏有多大波濤在起伏,你都不要表現出來,都要藏在心裏。你想,你心裏的事是你自己的,何必讓別人來與你一同承受呢?再說你都表現出來人家會覺得你這個人太淺薄,沒有“心機”,什麽事都藏不住。
如今的社會,人們都善于察言觀色,調節與人相處的方式。所以你要時刻警惕,別讓自己的喜怒哀樂成爲別人利用的對象。如果你不想被別人控制,就得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必要時僞裝自己,深藏不露。
不爲物喜,不爲己悲,這也是做人處世的一個境界。自古以來,凡是成功者很少有因外界的事物而亦喜亦憂的。當然,人有時會高興,有時候不免憂愁,但千萬不要被情緒所左右。有高興的事,表現在臉上無妨,但悲哀的事就需要隱藏了。因爲將一切都表現在表面上,更會促使情緒強烈化,而不能忍受悲哀。因此,成功立業之人,對這方面都尤其注意,能夠做到不形于色。
喜怒不形于色對于一個沒有一定知識和閱曆的人,尤其是剛工作不久的人,是很難做到的。但只要你想做,也不是不可能。你每天起床後,或睡覺之前,對自己說一聲:“我絕不表現出不耐煩的神色。”以此警惕自己,或者是在日記上,仔細寫出來,要每天持續不斷地做。長此以往,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對自己的情緒做到收放自如。
任何人,只要在社會上做過一段時間的事,便多多少少練就察言觀色的本事,他們會根據你的喜怒哀樂調整和你相處的方式,並進而順著你的喜怒哀樂來爲自己謀取利益,這原無可厚非,可是“謀取利益”的另一面,有時卻是對你的傷害,或者使你也在不知不覺中被別人的掌控。
在生活中,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是能夠成大事的。此種人並非是卑躬屈膝,裝出笑臉,更不是爲了奉承上司,強露笑齒,而始終保持自然的神態,喜怒不形于色。
當你失意或得意時,都能泰然自若,不表現出不悅之色或驕矜之色,這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得到的,更因爲難能可貴,因此旁人看來,會覺得你很了不起。
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往往被譽爲深沉、有心機、高深莫測。平時爲人做事不露行蹤,卻往往做出出乎意料的成績,當然最能贏得欽佩,並使人們心悅誠服。過于公開暴露地行事,既無用處,也顯得沒有品位。不急于表態往往能使人們猜測不已,而如果你的地位重要到能夠引起人們的期待心理時,便更是如此。神秘的奇妙之處在于,可以通過其神秘性來贏得別人的敬重。即使你必須吐露心迹,道出真相,也最好不要顯山露水,避免讓人一覽無余,千萬不要任由他人來窺視你裏裏外外的一切。適當的緘默是明智者謹慎的護身符。因爲,你的計劃和決心一旦完全披露,就很難再獲得尊敬,反倒常常招致人們的注目、妒忌與批評。如果實施的結果欠佳,就更容易帶來加倍的不幸。如果你真想贏得人們的關注和敬仰,不妨向那些行而不言、心機深厚的高人多加學習。
一聽到別人的奉承就面有喜色,會在無形中給有心者以可乘之機,趁機向你奉承靠近,進而提出要求,甚至進行“軟性”的勒索;一聽到某類言語,或碰到某種類型的人就發怒,有心者便會故意制造這樣的言語,指使這種類型的人來激怒你,讓你在盛怒之下喪失理性,迷亂智慧,失去風度;一聽到某類悲慘的事,或自己遭到什麽委屈,就哀感滿胸,甚至傷心落淚,有心者了解你內心的脆弱面,便會以種種手段來博取你的同情心,或是故意打擊你情感的脆弱處,以達到他的目的。
把喜怒哀樂由情緒中抽離,你便可以理性、冷靜地看待它,思索它對你的意義,並進而訓練自己對喜怒哀樂的控制,做到該喜則喜的地步。
把喜怒哀樂放在口袋裏就是不隨便表現這些情緒,以免爲別人窺破弱點,給人以可乘之機。
當你被大家認定是不會隨便改變臉色的人,別人可能早已在心裏對你敬畏三分。無論別人如何罵你、嘲諷你、冷落你,你都能默默忍受,連眉頭都不皺一下,這種修養需要有相當的自信才可做到。
當你有不愉快的事,突然被別人看到,並因你不形于色感到奇怪,你應該高興。因爲別人會覺得:這個人遇到這種情況仍臉色不變,究竟此人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他將而無法透知你的底細。
要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三國時期,關雲長失守荊州,敗走麥城被殺,此事激怒劉備,遂起兵攻打東吳,衆臣之谏皆不聽,實在是因小失大。正如趙雲所說:“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宜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衆心,早圖中原……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諸葛亮也上表谏止說:“臣亮等切以吳賊逞奸詭之計,致荊州有覆亡之禍;隕將星于牛鬥,折天柱于楚地,此情哀痛,誠不可忘。但念遷漢鼎者,罪由曹操;移劉祚者,過非孫權。竊謂魏賊若除,則吳自賓服。願陛下納秦宓金石之言,以養士卒之力,別做良圖。則社稷幸甚!天下幸甚!”可是劉備看完後,把表擲于地上,說:“朕意已決,無得再谏。”執意起大軍東征,最終導致兵敗。
從上面的事例中可看出,要想做到方圓做人,圓滿做事,在關鍵時刻是不可以讓怒火左右情感的,不然你會爲此付出代價。那麽怎樣消除憤怒情緒呢?
我們每個人都避免不了有情緒,也許你會說:“是的,我也明知自己不該發怒,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如果你是一個欲成大事者,要學會圓通做事,你就應該注意了,能不能消除憤怒情緒與你的情緒控制能力有關。
其實,並非人人都會不時地表露自己的情緒,情緒失控這一習慣行爲可能連你自己也不喜歡,更不用說他人感覺如何了。因此,任何一個精神愉快、有所作爲的人都不會讓它跟隨自己。
情緒既是你做出的選擇,又是一種習慣,它是你經曆挫折的一種後天性反應。你以自己所不欣賞的方式消極地對待與你的願望不相一致的現實。而這是圓滿做事的大忌。
只要你不去改正,你的情緒將會阻止你做不好事情。成大事者是不會讓情緒所左右的。曆史上有好多這樣的事例,他們中能壓下怒火的大多就能成功,而憑著這一怒之氣行事的則大多失敗了。
有一個男孩,他的脾氣非常壞,男孩的父親給了他一袋釘子,而且還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個釘子在後院的圍欄上。這個男孩在第一天,釘下了37根釘子。漸漸的,他每天釘在圍欄上的釘子數量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容易。于是,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發脾氣。男孩把這件事情告訴了他的父親。父親又對他說,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制自己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最後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于把所有釘子都拔出來了。
父親握著男孩的手,來到後院對他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圍欄上的那些洞,圍欄是永遠不可能回到以前的樣子。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就像這些釘子留下的疤痕一樣。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
以包容的態度處世,不但是做人的一種美德,也是做人的一種智慧。因爲我們面對的是不同環境中不同層次不同職業的人,我們不可能僅憑自己的觀念或喜好去從事社會活動。包容在這種時候,不但是人際情感交流的潤滑劑,更是人生這棵大樹上滴翠的綠葉和吐豔的花朵。
人生的一種高度可以從包容中體現出來。將軍額頭可跑馬,宰相肚裏能撐船,包容者就必然是善良睿智而又胸懷大氣之人。如果把包容當做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那麽它將成爲人的生命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警惕槍打出頭鳥
自古成大事者都謹小慎微,“心機”勝人一籌,善于隱藏自己,能以靜伏動,看似沒有,實則充滿,而沒見那些自以爲是、耀武揚威的人施逞得勢而名留青史。
《易經》上說:“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無此器最難,有此器不患無此時。鋒芒對于你,只有害處,不會有益處,額上生角,必觸傷別人,你自己不把角磨平,別人必將力折你的角,角一旦被折,其傷害更多,而鋒芒就是人額頭上的角啊!
什麽事情都不要太咄咄逼人,所謂“花要半開,酒要半醉”,凡是鮮花盛開嬌豔的時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就是衰敗的開始。人生也是這個道理。
當你志得意滿時,切不可趾高氣揚,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無論你有怎樣出衆的才智,也一定要謹記: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國濟民的聖人君子,還是收斂起你的鋒芒,掩飾起你的才華吧。
現在,有很多的人處處鋒芒,時時顯示比別人聰明伶俐。其實,鋒芒太露的結果,容易招忌及受害。鋒芒太露,時常使人身敗名裂,家破人亡。太露鋒芒者,會像桌上凸起的釘子,容易讓人用錘子給敲下來。鋒芒太露,往往會遭到打擊損害。嶽飛鋒芒太露,無法躲過風波亭之劫;李太白鋒芒太露,難以見容于官場;蘇東坡盛名之人,屢遭磨難,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見剖,龜因殼而致死,鹦以饒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貴而招殺,金铎以聲自毀。
漢之飛將軍李廣,是令匈奴兵聞之喪膽的大將,他與將士同甘共苦,對他的軍士如子弟,真正做到了“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得到衆勇士的擁戴,而且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可他卻不知韬光養晦,讓漢家軍幾乎成了李家軍,遭到皇帝的猜忌,由于性格自負,做人處世異于同僚而不容于官場,最終以自刎結束了生命。
如果一個人太鋒芒畢露,大都不會有所善終。一個人不能融于集體,畢竟不能算是一個成功的人,李廣之死,究根結底,與其鋒芒畢露的性格和名聲很有關系。李廣作爲一位具有非凡勇氣和機智,且能與士卒同甘共苦的將領著實令人欽佩,但卻由于鋒芒太露而招致殺身之禍,也委實令人惋惜。
學生時代的趙甯,因兼有三種特長而自負,文筆犀利,口才尤佳,體育也很棒,在學校是有名的狠將,不怕同學,不怕師長,以爲他們都不及他。初入社會,還是這樣的驕傲自負,結果得罪了許多人,不過,他覺悟很快,一經好友提醒,便連忙負荊請罪,從而消除了不少的嫌怨。
陸放翁曾告誡他的兒子“勿露所長”,意思也就是說不要鋒芒太露,只有不露鋒芒,想要害你的人才會減少。
明代有一位張幹,很多人問他如何明哲保身。他答說:“去鋒。”這是很好的自保之術。盡管是才華出衆的人,也不能自大驕傲,必須適度地掩飾自己的鋒芒,懂得韬光養晦。
孔子年輕的時候,曾受教于老子。老子對他講:“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于做生意的商人,總是隱藏其寶貨,不令人輕易見之;而君子之人,品德高尚,而容貌卻顯得愚笨。其深意是告誡人們,過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將欲望或精力不加節制地濫用,是毫無益處的。
切斯特菲爾德說過這樣一句名言:“要比別人聰明,但不要讓他們知道。”外露的聰明遠不如深藏的智慧更有實際意義。
中國舊時的店鋪裏,店主總是把貴重的物品藏在隱蔽的地方,等遇到有錢又識貨的人,才告訴他們好東西在裏面。倘若隨便將上等商品擺放在明面上,豈有賊不惦記之理。
不僅是商品,人的才能也是如此。俗話說的“滿招損,謙受益”,才華出衆而喜歡自我炫耀的人,必然會招致別人的反感。
一個人鋒芒畢露,必定會遭到別人的嫉恨和非議,甚至引來殺身之禍。曆史上和現實生活中的這種例子比比皆是。
三國時代的楊修便是一個過分顯露聰明,終爲人所害的典型。楊修是絕頂聰明的人,也很爽快,且才華橫溢,其才蓋主。他爲人恃才放蕩,數犯曹操之忌。譬如“雞肋”,曹操正苦悶于此,不知如何解脫,他卻偏要捅穿這層薄紙,這自然就惹惱了曹操,犯了曹操的大忌。楊修之死,植根于他的聰明才智,也給我們留下了重要的啓示。
樹大招風。在大功重賞面前,或身居高位之後,更要善于“藏巧”,切莫鋒芒太露,妄自尊大,以免功高震主,引火燒身。
鋒芒太露而惹禍上身的典型在舊時是爲人臣者功高震主。打江山時,各路英雄彙聚一個麾下,鋒芒畢露,各顯其能。主子當然需要借這些人的才能實現自己圖霸天下的野心。但天下已定,這些虎將功臣的才華才能就成了皇帝的心病,讓他感到威脅,所以屢屢有開國初期濫殺功臣之事,所謂“殺驢”是也。韓信被殺,明太祖火燒慶功樓,無不如此。大家讀過《三國演義》後可能注意到,劉備死後,諸葛亮好像沒有大的作爲了,不像劉備在世時那樣運籌帷幄,滿腹經綸,鋒芒畢露了。在劉備這樣的明君手下,諸葛亮是不用擔心受猜忌的,並且劉備也離不開他,因此他可以盡力發揮自己的才華,輔助劉備打江山,三分天下而有其一。劉備死後,阿鬥即位。劉備當著群臣的面說:“如果這小子可以輔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當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爲君算了。”諸葛亮頓時冒了虛汗,手足無措,哭著跪拜于地說:“臣怎麽能不竭盡全力,盡忠貞之節,一直到死而不松懈呢?”說完,叩頭流血。試想,劉備再仁義,也不至于把國家讓給諸葛亮,他說讓諸葛亮爲君,怎麽知道沒有殺他的心思呢?因此,諸葛亮一方面行事謹慎,鞠躬盡瘁,一方面則常年征戰在外,以防有受人“挾制”的把柄。而且他鋒芒大有收斂,故意顯示自己老而無用,以免禍及自身。這是韬晦之計,收斂鋒芒是諸葛亮的大聰明。
作爲一個人,尤其是作爲一個有才華的人,要做到不露鋒芒,既有效地保護自我,又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還要說服、戰勝盲目驕傲自大的心理,凡事不要太張狂、太咄咄逼人。
你不露鋒芒,可能永遠得不到重任;你鋒芒太露卻又易招人陷害,雖容易取得暫時成功,卻爲自己掘好了墳墓。所以才華顯露要適可而止。
深藏你的拿手絕技,你才可永爲人師。因此你演示妙術時,必須講究策略,不可把你的看家本領都通盤托出,這樣你才可長享盛名。在指導或幫助那些有求于你的人時,你應激發他們對你的崇拜心理,要點點滴滴地展示你的造詣。含蓄節制乃生存與制勝的法寶,在重要事情上尤其如此。
鋒芒是激勵別人的有效方法,但若仔細看看周圍一些有人緣的人,卻與你完全相反,他們“和光同生”,毫無棱角,言談舉止,個個都深藏不露,好像他們都是庸才。其實他們的才能,頗有出于你之上者;他們個個都很讷言,其中卻頗有精言善辯者;好像他們個個胸無大志,其實不乏雄才大略不願久居人下者,但是他們卻不肯在言語上露鋒芒,在行動上露鋒芒,這是什麽道理?
因爲他們有所顧忌,言語鋒芒,便要得罪旁人;行動鋒芒,便要惹旁人的妒忌,成爲自己的阻力與破壞者。如果你的四周,都是你的阻力或你的破壞者,在這種形勢之下,你的立足點都會被推翻,哪裏還能實現你求知于人的目的?
要學會觀棋不語
風流不在談鋒勝,袖手無言味最長。沉默,顯示了冷靜和清醒;沉默,閃爍著智慧和膽識。
沉默是金,禍從口出。一個冷靜的傾聽者,會到處受人歡迎;而一個喋喋不休的人,像一只漏水的船,每一個乘客都希望趕快逃離它。同時,多說招怨,瞎說惹禍。正所謂言多必失,多言多敗,只有沉默,才不至于被出賣。
當初,釋迦牟尼在蓮花池上,面對諸位得道弟子,突然作拈花微笑,衆人不解其意,而只有迦葉尊者領悟了佛祖的意思,他會心一笑,于是就有了禅宗的起源。孔子觀于後稷之廟,見三座金鑄的人像,默默在它背上銘刻了幾句名言:“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無多言,無多事。多言多敗,多事多害。”
釋迦牟尼佛作拈花微笑,孔子銘刻“無多言,無多事”,這兩位聖人的行爲,勸誡人們:爲人甯肯保持沉默寡言的態度,不驕不躁,甯可顯得笨拙一些,也絕對不可以自作聰明。
“緘口金人訓,兢兢恐懼身。出言刀劍利,積怨鬼神嗔。簡默應多福,吹噓總是蠢。”善于掩飾自己,不讓他人覺得你深不可測,從而集中心思與力量來對付你,這便是“沉默是金”的道理。
如果一個人想平和地度過一生,他絕對有必要學會在事情上進行自我克制。人必須容忍和克制,脾氣必須服從于理性的判斷。
檢點自己的言行對個人幸福是絕對必要的,有時話語比匕首更能傷透人心。一則法國諺語說:“語言的傷害比刺刀的傷害更可怕。”那些刺人的反駁,那些溜到嘴邊傷人的話,如果說出來,可能會使對方太難堪。布雷姆夫人在其《家》一書中說:“老天爺禁止我們說那些使人傷心痛肺的話,有些話語甚至比鋒利的刀劍更傷人心,有些話語則使人一輩子都感到傷心痛肺。”
要做到沉默,就要能正確地對待別人的短處。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凡人皆有其長處,亦必有其短處,要把握好這一點,也是一門學問。
人有短處一點也不值得奇怪。有的人因爲長久以來形成一種固有的生活方式,而其他人大都對此看不慣,這便成了他的“短處”。有的人在自己的生活與處世中的確有些微小的毛病,但這些毛病對他的整個對外交往是無足輕重的;有的也許是出于主觀的原因而出現一些較嚴重的失誤,但自己卻全然無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對待他人的短處,不同的人則有不同的方法。在與他人的談話中,要盡量多談及對方的長處,極力避免談及對方的短處,只有那些專好無事生非之人,才會興致盎然,推波助瀾,有聲有色編撰別人的短處,逢人便誇大其詞地談論別人的短處。有的時候雖無專說別人短處的嗜好,但平時對此不加注意,偶爾不小心談到別人的短處,這也是應該避免的。
宇宙之大,談話的資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何必一定要把別人的短處作爲話題?更何況,我們所知道關于別人的事情不一定完全可靠,也許別人還有許多難言之隱不被我們所詳悉。若貿然拿聽到的片面之詞宣揚出去,那麽就容易顛倒是非、混淆黑白。我們若說出了什麽話,就很難收回來了,因此,若不是確切地知道某件事情的真相,切忌胡說八道。
即使有人向你談起某人的短處時,你最好是聽了便罷,不要深信這種傳言,不必將此記在心中,更不可做傳聲筒。
人群相聚,都不免要找話題閑聊。天上的星河、地上的花草、眼前的建築、身後的山水、昨日的消息、今天的新聞都是絕好的談話內容。何必去說東家長西家短,無事生非地議人家的短處呢?好說人家短處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爲,我們必須克服。
那些會做人的人在說話方面,也如同在任何其他事情方面一樣,總是注意自我克制。那些聰明和懂得自我克制的人總是避免心直口快、直言無忌,決不以傷人感情爲代價而逞一時口舌之快。比如,有的人在工作中看到別人幹活幹不好時,他不會在旁邊指手畫腳,說三道四,更不會把別人攆走,顯示他的能幹,而是會很客氣地說:“我試試看怎麽樣?”這樣說了,即使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幹不好也不至于丟面子;如果幹得好,即使別人嘴裏不說,心裏也會佩服。尤其是他沒傷別人的面子,又替別人幹好了活兒,別人會從心底裏認爲這個人“夠意思”,做人穩重、紮實,又有真本事。孔子說:“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也就是說,君子做人,總是行動在前,語言在後。
有人說言語是一種卑賤的東西,一個說話極隨便的人,一定沒有責任心。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多言不如多知。
我們常有這樣的常識,在推斷事物時,即使十句話中有九句對,也不見得會獲得好評,被視爲才智卓越的人;相反的,只要說錯一句話,就會受到各方的攻擊。又如所想的十個計謀中,即使有九個獲得成功,也不一定被推崇;而只要有一個計謀失敗,就會爲世人所譏笑。因此,在某些事情上甯可保持沉默,也不要急于發表高論。
應該說,假使十句話中有九句無誤,其人的智慧必然不低,可是,只要一言不中,就會遭到責難。
同樣的,十個計謀,九個能夠成功已經很難得了,然而,其中只要有一個失敗,就會受到衆人的攻擊。一般人都習慣于苛求別人,事實上,自己去做也不見得高明。批評某項措施容易,實際擔當責任,展開工作,就會發現問題很棘手。
與有德之人相處應注意細節。如果別人尚未開口,你就搶著發言,會被認爲性情過于急躁;相反的,長輩和你談話時,你卻保持緘默,這未免有失禮儀。假使你根本不顧慮他人的臉色,一味地高談闊論,就與瞎子無異。所謂的“躁”,不是指侍奉有德之士或長輩時,迫不及待地發言,而是指“多嘴”。
當然,過分沉默也不是好事。在適當的時候,發表中肯的言論,才能獲得他人的敬重。說話應謹慎,指的是舍棄那些不可說的話,而只說應說的話。禍從口出使人身敗名裂,福自心生使人添色增光。
俗話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有時說話的人並無惡意。但對聽者而言,卻可能是傷及自尊心的惡語,因此說話應謹慎,只說自己該說的話。
說話得體,則讓人舒服;反之,只會讓人反感。一句話同一個意思,出自兩個人之口,聽起來也有區別。
謹慎說話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1。在與自己沒有關系的事情上,盡量不說話。不說話不僅確保安全,而且能給人留下持重、非同凡俗的印象。
2。在不得不說的情況下,盡量少說,不誇誇其談,不信口雌黃,不妄發議論。言多必失,多言多失,少言少失,不言不失。要保持“少說爲佳”的態度。
3。面對流言蜚語,一笑了之,切不可做傳話筒,有損自己的人品。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隨隨便便說別人的短處,輕輕松松揭別人的隱私,不僅有礙別人的聲望,且足以表示你爲人的卑鄙。
4。不說空話,這是一個人進行道德品質修養的重要內容。一個人整天裏空話連篇,不幹實事,那他將一事無成。愛因斯坦給成功確立的公式是:成功=行動+正確的方法+少講空話。
5。不說假話。馬克·吐温说:“我们千万不能说假话,因为我们不知道何时需要说假话。”假话一旦被揭穿,便会失去人们的信任,落得说话无人听,办事无人理,成为令人厌恶的人。
6。要學會說話。把話說對時間、說對地點、說到點子上且又能把直話說圓。會說話,是做人最基本的功夫。
冷落你的人也要報之于笑臉
相信每個人都嘗到過被人冷落的滋味,但人們面對“冷落”所采取的態度卻不盡相同。有的人遇“冷”不冷,逢“落”不落,仍然表現出一種泰然處之、豁達坦蕩的超然境界,其結果不僅使自己渡過難關,走向“熱烈”,而且逆境成才,留下了更加輝煌的人生篇章。有的人卻不盡然,面對“冷落”,便變得消沉起來,一蹶不振,最終使自己陷入自我封閉、孤獨寂寞的困境而難以自拔。要走出被人冷落的誤區,首先要接受冷落。
面對被人冷落的現象,可以先承認它的存在,允許它的發生。人生本來就是一個萬花筒,赤橙黃綠青藍紫,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溫涼冷熱,可謂應有盡有,五彩缤紛,因此,被人冷落也就不足爲怪。
每一個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或多或少,或輕或重,都會遇到過“冷落”,不管你是自覺的還是不自覺的,情願的還是不情願的,誰也休想與它絕緣。“冷落”作爲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你無論如何也不應當采取回避的態度。
因此,面對冷落,采取承認的態度,有接受的心理准備。當然,承認冷落的存在,並非是承認它存在的合理性,而是承認它的客觀性。從而去接受解決此種矛盾方法的必然性。唯有如此,您才會直面冷落,既不回避,也不懼怕。不但如此,面對冷落時,還要做到不委屈,不抱怨,並敢于坦然地表現自我。
人們在受到冷落之後,往往在生活上感到失意,在心理上産生退卻。對于一個強者來說,愈是受到冷落的重壓,愈是應當富有自我表現的陽剛之氣。此種勇氣,不僅可以吹散來自外界對自己冷落的陰雲,也最容易撥開自己被人冷落所帶來的心頭迷霧。
舉辦卡拉OK比賽,你敢不敢直步登上台去,高歌一曲;周末舞會,你敢不敢躍入舞池,投入地一次跳個夠;演講會上,你敢不敢面對衆人,字正腔圓,慷慨激昂去陳詞一番;運動場上,盡管你體育技能平平,但還是要去奮力拼搏一番,即使一時上不了場,當個觀衆也無妨,你敢領頭兒嘗一嘗拉拉隊長的滋味嗎?無論是勝敗輸贏,你都會從中感到過剩能量得到釋放的放松與愉悅。人生有“冷”也有“熱”,要通過自我表現去發現生活中的歡歌笑語,而且去主動排“冷”取“熱”,甚至化“冷”爲“熱”。
當然,在自我表現的過程中,你還應當注意不要自我標榜,故弄玄虛。這樣做,不僅難以排除外界的冷落,還會由此帶來更多的冷落。自我表現,不僅應當有勇氣,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的素質,增強自己的實力。有了真才實學,就會爲你平添一份自信,再加上自己的勇氣,那你就會在生活的舞台上表現得潇灑自如,發揮得淋漓盡致。此時,你面前的冷落,便會一掃而光,迎來的將是張張笑臉,滿園春色。
遭受冷落,心情低落在所難免,在此時就要會自我調節,平息抱怨。
大凡經曆過冷落的人,大都有這樣的感覺,抱怨冷落的結果只會在客觀上助長受冷落壓力的程度。與其過多地自我抱怨,倒不如從主觀認識上找原因,以新的姿態重新揚起生活風帆,戰勝冷落。
面對冷落,我們不妨扪心自問:爲什麽他人沒有受冷落,卻偏偏冷落了自己;爲什麽此時無冷落,彼處遇冷落。想來想去,你便會覺得,原來別人對自己的冷落也事出有因。假如受到來自頂頭上司的冷落,你可能想到了他的偏見、不公正,但是否還應想到,你的工作態度差,表現得不好,才是上司冷落你的真正原因;假如受到同事的冷落,你可能會想到他孤芳自賞,爲人傲慢,心胸狹窄,無端嫉妒等,但是否還應想一想,是你的傲慢、無禮、清高,才使他人對你産生了冷落;假如受到妻子的冷落,你可能會想,妻子不溫順、不賢惠、不會料理家務、不會熱情待客等,但是否還應想到,你的大丈夫習氣,動辄吹胡子瞪眼睛的德性,難道妻子還不該冷你幾次!與其抱怨別人,倒不如利用這個間隙來反省一下自己!失去的再難挽回,與其苦惱自己,不如灑脫一回。
冷落,會使你隱隱感到自己心靈上的某種喪失。這並非可怕,問題的關鍵在于你能否正確對待喪失,能否科學地把握喪失,能否學會從喪失中奮起。
朱迪絲·维尔斯特力作《必要的丧失》中指出,丧失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从脱离母体直到死亡,在整个成长的过程中,丧失始终伴随着我们。它是“一种终生的人类状况”。理解人生的核心就是理解我们该如何对待丧失。“丧失是我们为生活付出的代价”,但假如我们学会了放弃完美的友谊、婚姻、孩子和家庭生活的理想幻想,放弃对绝对庇护和绝对安全的幻想,那么我们将在这种放弃中重生。丧失是成长的开始,追求完美与恐惧丧失则是幼稚的,我们人生的路途由丧失铺筑而成。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習慣于把複雜的社會、複雜的人生理想化,人們接受收獲往往比接受喪失更容易做到。其實,只要稍加留心,便會從生活中經常發現這樣的畫面:他是我的好朋友,同時又是別人的好朋友;上司對我特別器重,同時對另一個人也特別器重。想到此,也許你就會認識到,放棄各種不切實際的期待,對于消除冷落的困惑,是多麽重要!
冷落雖然使你暫時少了一些來自外界的熱情,少了一些朋友,但往往能進一步激發你對熱情的珍視,對朋友的偏愛。此時此刻,你將會用自己的熱情去溫暖對方那顆冷落的心,你將不會再用消極的眼光去對待朋友一時的偏頗。
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現象:有些才能出衆的人,正是由于受不了世俗冷落的偏見,從此之後甘願“隨波逐流”,也不肯再“出頭”、“冒尖”了;也有一些較爲愚鈍的朋友,由于受到某些人的鄙視,就産生“破罐子破摔”的念頭。冷落是一種腐蝕劑,在冷落面前不要失去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裏。”這是何等博大的胸懷與氣魄。數風流人物,大凡事成者,無不是自信人生的典範。殊不知,他們在成功的道路上,何止只受到冷落的騷擾!
一對曾經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突然某一日反目成仇從此形同陌路。也許頓時會令人産生“雅士如林,知音日少”的失落感。其實大可不必,生活是多色彩、多層面的,不必事事都有個所以然,必要的超脫也是一種生活的潤滑劑。面對冷落,沒有必要自我封閉,自我煎熬,灑脫一點,才是正確的生活態度。俗語說得好:生活就是面對現實微笑,就是超過障礙注視將來。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遭遇冷落,但更多的還是擁有熱情。你應當不斷地去尋覓生活中的熱情。人人都希望把熱情帶進自己的生活,讓生活變得更富有色彩、更富有詩意。如果你只會發現冷落,而不勇于去開拓和追逐熱情,那麽,在你的眼裏就會只有苦澀、憂傷和痛苦。
有的人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上,總是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你看不上我,我也不買你的賬。這至少是一種不夠大度的姿態。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雙向的。一個成熟的人,他想到的往往不是得到,而更多的是付出,在很多時候做必要的讓步和犧牲。
面對冷落你的人,早上初見面時,可以主動上前去問候一聲早上好;周末節假日,你可以主動邀請對方去參加一個舞會,或做一次短短的旅行;當對方喬遷新居時,你可以主動去當個幫手,等等。如果你能這樣去想、去做,逐漸改變對方的態度,那麽精誠所至,金石爲開,看上去似乎你顯得“矮”了一些,但在他人的心目中,你是高尚的、偉大的,值得信賴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本來就是這樣:你想得到別人的尊重,自己先要尊重別人;你想得到別人的熱情,自己先要熱情待人;你想得到別人的理解,自己先要理解別人。這樣,不知不覺中你就成了衆人所歡迎的人,冷落自然也會離你遠之了。
不要輕易打出最後一張牌
在電視連視劇《水浒傳》時,武松醉打蔣門神的片斷非常精彩:武松手握酒杯,仰脖而幹,身子東倒西歪,步履輕飄虛浮,蔣門神于漫不經心之際,鼻梁突著一拳,尚未回過神來,眼額又遭一腿……當其終于醒悟這絕非是酒鬼的“歪打正著”之時,其身已受重創而無還手之力了。武松所用的“醉拳”,乃武術中高難度拳術,委實厲害之極。“醉拳”的厲害,在于一個“裝醉”,表面上看來跌跌撞撞,踉踉跄跄,不堪一推,而其實呢,醉醺醺之中卻殺機暗藏,就在你麻痹大意之時,卻被“醉鬼”打趴在地。
因此,玩“醉拳”的,是“形醉而神不醉”,“醉”只是迷惑對手的手段。人生也是這樣,要學會裝醉。不然,當你志得意滿目空一切時,你不被別人當靶子打才怪呢!
春秋時期,鄭莊公准備伐許。戰前,他先在國都組織比賽,挑選先行官。衆將一聽露臉立功的機會來了,都躍躍欲試,准備一顯身手。
衆將首先進行擊劍格鬥,都使出了渾身本領,爭先恐後。經過輪番比試,選出了6個人來,參加下一輪比箭比賽。在比箭項目上,取勝的6名將領各射3箭,以射中靶心者爲勝。有的射中靶邊,有的射中靶心。第5位上來射箭的是公孫子都。他武藝高強,年輕氣盛,向來不把別人放在眼裏。只見他搭弓上箭,3箭連中靶心。他昂著頭,瞟了最後那位射手一眼,退下去了。最後那位射手是個老人,胡子有點花白,他叫穎考叔,曾勸莊公與母親和解,立有大功。穎考叔上前,3箭射擊,連中靶心,與公孫子都打了個平手。
只剩下兩個人了,莊公派人拉出一輛戰車來,說:“你們二人站在百步開外,同時來搶這部戰車。誰搶到手,誰就是先行官。”公孫子都輕蔑地看了對手一眼,哪知跑了一半時,公孫子都卻腳下一滑,跌了個跟頭。等爬起來時,穎考叔已搶車在手。公孫子都很不服氣,提了長戟就來奪車。穎考叔一看,拉起來飛步跑去,莊公忙派人阻止,宣布穎考叔爲先行官。公孫子都因此懷恨在心。
穎考叔果然不負莊公之望,在進攻許國都城時,手舉大旗率先從雲梯上沖上許都城頭。眼見穎考叔大功告成,公孫子都嫉妒得心裏發疼,竟抽出箭來,搭弓瞄准城頭上的穎考叔射去,一下子把沒有防備後面的穎考叔射死了。
做人切忌恃才自傲。鋒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樹敵。穎考叔的死就是因爲鋒芒太露的緣故。
所以,無論你有怎樣出衆的才智,但一定要謹記: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國濟民的聖人君子似的,還是收斂起你的鋒芒,掩飾起你的才華吧。
作爲一個人,尤其是作爲一個有才華的人,要做到不露鋒芒,既有效地保護自我,又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不僅要說服、戰勝盲目驕傲自大的病態心理,凡事不要太張狂、太咄咄逼人,更要養成謙虛讓人的美德。
在紛擾的生活中學會保護自己
單純是一種美好,一種純淨與純粹的情懷。單純本身並無可厚非,然而社會是複雜萬千的,如果在一個社會關系縱橫交織的環境中,你還以單純去應對,那就注定要碰壁,此時的單純就成爲幼稚的代名詞了。因此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就要懂得僞裝自己,以防被人欺詐被人騙。
做人表面天真可以,但內心一定要留點“心機”自己用。
中國古代大哲學家荀子在論人性時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僞也。”也就是說,人的本質如果看來是善的,那是他努力裝扮成這樣的,人性本來就是惡的。這就是著名的性惡論,同時也告訴人們做人要有“心機”,必須適度地僞裝自己,以防被惡人所害。
人性究竟是善還是惡,這是一個複雜辯證的問題,絕非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與人打交道要謹慎小心,對人不妨考慮一些防範對策,預防萬一,否則事情發展到糟糕程度時就再難彌補。
一般人都不喜歡謀略意識強烈的人,也就是心眼太多的人。然而,在現實社會裏,欺騙、狡詐的人大有人在。大到國家之間的爭端,小到個人之間的利益沖突,這種欺詐無處不在。因此,與其說欺瞞他人不正當的行爲太卑鄙,倒不如說吃虧上當的人太單純、太大意。
生活是第一需要,在生活中爲了求生存,必須要有慎重的生活方式和態度,這樣才不至于上某些人的當而吃大虧。當然,爲人並不需要自己去欺騙別人,但是社會上魚龍混雜,到處都是陷阱、圈套,必須小心提防,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不知你是否見到過烏龜在遇到天敵時如何保護自己?當人開始抓烏龜頭,烏龜便將頭和爪子全縮進殼內,以裝死來迷惑敵人,等敵人走了,它才慢慢地將頭伸出來張望,然後爬動起來。還有,兔子蹬鷹的故事,鷹的眼睛銳利,在高空中便能看清地面上的兔子,而此時兔子並不慌忙,它順勢打個滾,裝作死去,鷹志在必得,一個俯沖下來,本想這下可抓住兔子,可是奇迹發生了,當鷹到達地面伸開雙爪時,兔子卻一躍而起,雙爪猛抓鷹的胸肚部位,鷹只得悲鳴幾聲,帶著傷痕逃離了地面。
這都是發生在自然界裏的事,也是以欺詐對手求生存的實例。競爭使得我們不得不謹慎行事,競爭也使得我們每個人必須以自我爲中心,必須永遠走在同伴的前面,否則優勝劣汰的法則便不會饒恕我們。
那麽,究竟什麽樣的朋友應該提防呢?
《莊子》中指出:“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就是說,因利害關系相結合的人,在遭遇困難逆境時,很容易背棄對方。與此相反,“以天屬者,迫窮禍忠害相收”。而那些建立在彼此極爲信賴關系基礎上的朋友關系即使在逆境中,也會經得起考驗,彼此相互幫助,同舟共濟,患難與共。
因爲利害關系結合的朋友,早晚會中斷。在商業關系中,許多朋友只是生意場上的朋友,因此,當你飛黃騰達時,這些人就會趨之若鹜,來奉承你,沾你的光。而當你一旦失勢,這些人便會對你避而遠之,另攀高枝了。這種事在官場和生意場上都很常見。
生活中的朋友也是如此。有些人交朋友只知道利用別人,而自己卻很少爲別人做事情。這種朋友關系,很難維持長久。因此,交友時一定要慎重,尤其是那些有利害關系的朋友,交往時更要小心謹慎,保持距離。
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不想爲人所知的一面,因此,不管是自己內心深處的事情還是別人的秘密,都應采取慎重的態度,而不能輕易告訴別人。
一般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毛病:肚子裏擱不住心事,有一點喜怒哀樂之事,就總想找人談談;更有甚者,不分時間、場合、對象,見什麽人都把心事說出來。
當然科學的說法應當是,人若有心事,應該說出來,才不會在心內郁積,悶出病來,但也不能“隨便”說。
處理心事要慎重,因爲心事的傾吐會泄露一個人的脆弱面,這脆弱面容易讓人改變對你的印象,雖然有的人欣賞你“人性”的一面,但有的人卻會因此而下意識地看不起你,最糟糕的是脆弱面被別人掌握住,會形成他日爭鬥時你的致命傷,這一點不一定會發生,但你必須預防。
有些心事帶有危險性與機密性,例如你在工作上承擔的壓力與牢騷,你對某人的不滿與批評,當你快樂地傾吐這些心事時,有可能他日被人拿來當成對付你的武器。
心事不可隨便說出來,哪怕對好朋友也是如此,你要對自己負責,你要說的心事要有所篩選,因爲你目前的“好”朋友未必也是你未來的“好”朋友,這一點你必須了解。
然而,閉緊心扉,心事“滴水不漏”也不是好事,因爲這樣你就成爲一個城府深、心機沉、不可捉摸與親近的人了。如果你本就是這樣的人,那無太大關系,如果不是,給了別人這種印象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偶爾也要說說無關緊要的“心事”給你周圍的人聽,以降低他們對你的揣測與戒心。
與人交流,最好要少說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好惡,你應該學會做一個傾聽者,常常流露出對別人的談話感興趣,能仔細聽對方說話。這樣做對你絲毫無損,而你所表現出的對別人的同情卻是他們心中最心愛、最重要的禮物。
說完了心事再說閑聊。閑聊是件很快樂的事,“沒有時間閑聊”這句話可作爲沒有時間但一直很想說話的情況的寫照。人不能離群索居,很希望有個傾訴的對象,擁有一兩位知己乃人生一大樂事。
有一家電力公司招考土地征地的辦事員。在許多應征者當中,能說、善飲酒的人很多,卻都被淘汰掉了,因爲他們不適合擔任此項工作。飲太多酒容易輕諾、逞口舌之能,對于好壞不能分辨,會誤事。“禍從口出”是一句很有道理的話。閑聊的確是件快樂的事,但如果聊得太過火就得注意了,有人喜歡安靜,對于太愛說話的人,對方已起了戒心,彼此便很難傾談了。若因閑聊而走漏情報,那更是得不償失,因爲一切也就跟著破壞了,就會喪失了信用,喪失信用的人要想說服他人實在很難。
上司想聽同事們的意見,因此說“聽你說話真是一大享受”。這時,切記不要興奮地說個沒完,有必要先探知上司要求意見的意圖何在,有時他可能只是要試試你的口風緊不緊而已。表面上雖頻頻點頭,事實上他在內心裏已經有了主意:“這個人說話太隨便,以後不能告訴他重要的事。”
愛閑聊這不僅會使自己受損,而且有時還會傷害到自己的同事。當然你若是有意要傷害對方,那就另當別論了。但是你要注意,雖然目前你占了上風,傷害對方,總有一天會得到報應的,到那時就後悔莫及了。
雖然你事先叮囑某人說:“別讓他知道!”話既出口,誰能保證話不會傳到那人耳朵裏。當那人有意疏遠你時,再怪某人也來不及了。
在對方不知道,只有自己知道的情況下,優越感油然而生,終于忍不住想說出來。沒有實力但愛出風頭的人,或沒有傾訴對象的人,總是不易守口如瓶。
平常我們說那個人很有信用,多半指他嘴巴很緊,而對于別人的秘密最好是知道的越少越好。
秘密之所以稱爲秘密,是因爲知道的人很少。如果知道的人多了,就不能稱之爲秘密。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每一個人都有窺探別人秘密的欲望。有些秘密還是少知道、不知道爲好。特別是對于國家機密、個人隱私,用各種方法假設、探討、求證、挖取,甚至有人主動向你訴說也應該避而不知的。
多知道一個秘密,只會徒勞地增加自己的心理負擔。你知道了一個秘密,也就有保守這個秘密的責任。告訴你秘密的人也多了一分對你的顧慮,擔心你會把秘密泄露出去。有朝一日秘密被泄露了,你總脫不了泄密的嫌疑,那時候,你可就百口莫辯,難以洗清了。
如果你本來就知道別人的秘密,最好是三緘其口,把別人的秘密永存心底,把它忘了也未嘗不可。
如果是你自己的秘密,想讓它成爲秘密就不要告訴別人。也許你覺得可以告訴給值得信賴的人,但值得信賴的人也有他的好友,這樣傳下去,秘密變得人人皆知了。
因此,心事沒有什麽大不了,閑聊也無可厚非,對秘密守口如瓶也並非難事。問題的關鍵是要做到心中有數,把握尺度,對人對己都將百利而無一害,這也是做人的一個原則。
能進能退,方顯英雄本色
戰國時期,楚莊王賞賜群臣一起共歡飲酒,由他的寵姬在旁作陪。日暮時分正當酒喝酣暢之際,燈燭被風吹滅了。這時有一個人因垂涎于楚莊王寵姬的美貌,加之飲酒過多,難于自控,便乘燭火熄滅之機,抓住了美姬的衣袖。
美姬一驚,奮力地掙脫,並順勢扯斷了那個人頭上的系纓,私下還對楚莊王說一定要查明此事,嚴懲此人。楚莊王聽後沉思片刻,心想:“賞賜大家喝酒,讓他們喝酒而失禮,這是我的過錯,怎麽能爲女人的貞節辱沒將軍呢?”于是他命令左右的人說:“今天大家和我一起喝酒,如果不扯斷系纓,說明他沒有盡歡。”于是群臣們都扯斷了自己帽子上的系纓,待掌燈以後,大家繼續熱情高漲地飲酒,一直飲到盡歡而散。
過了三年,楚國和晉國開始打仗,那個時候有一個臣子常常是沖在最前邊,帶領著軍隊一次一次的打退敵人,最後取得了勝利。莊王感到驚奇,忍不住問他:“我平時對你並沒有特別的恩惠,你打仗時爲何這樣賣力呢?”他回答說:“我就是那天夜裏被扯斷了帽子上纓帶的人。”正因爲楚莊王給臣子留了余地,才換來了下屬的忠心耿耿,這就是留余地的精妙之處。
持圓之輪就是給別人留余地,也就是給自己留余地。留余地的意思就是不把事情做絕,不把事情做到極點,于情不偏激,于理不過頭,在現代職場上,給別人留有余地,也就等于給自己留了余地。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做人行不可至極處,至極則無路可走,言不可稱絕對,稱絕對則無理可言。我國古代就有“處世須留余地,責善切戒盡言”的說法。人在職場中,千萬不要讓所有的事情發展到極端的情況,在做事的過程中充分的認識到各種可能性,以便有足夠的條件和回旋的余地,主動采取積極的應付措施。
在和人交談時一定要注意,說話要留有余地。在交談中,若有需要贊美對方時,應措辭得當,注意分寸,贊美的目的在于使對方感覺到你真的對他(她)的欽佩,用空洞不切實際的溢美之詞,反會使對方感到你缺乏誠意。就好比一名公關人員熱情友好地接待了一位客人之後,得到了“你的接待真令人愉快,你的熱情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一些評價,顯然比“你是一位全世界最熱情的人”的贊譽會入耳得多。所以,即使是人們普遍樂意聽的稱贊也要適度,過分的討好、谄媚則近于肉麻。特別是對上級領導,在社交場合更不宜畢恭畢敬說些奉承話。對于那些晚輩或地位比較低的一些人,我們也不要用輕視、冷淡的口吻和他們說話。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很難做到不求人,但是也很難不被人求,所以無論什麽時候求別人辦事,答應爲別人辦事,還是拒絕他人也好,都要注意把話說得留有余地。此外,表揚人、批評人,調解事端、解決沖突,應付尴尬局面,調息不滿情緒,乃至布置任務、彙報工作等,都應當留有余地。唯有留有余地,方能進退自如。
在說話的時候,或是在評論一件事的時候,應當實事求是,多從好的方面來看,但是也應看到壞的方面,切忌感情用事。喜歡起來,什麽都好,厭惡起來,一無是處。眼前不吃虧,將來必知禍從口出。把握好分寸,留有余地,則自己進退自如。
做人處世,最好還是要留三分余地,既給對方留下了一個寬松而自在的空間,同樣還給自己留了一條後路。人生需要留白,留三分與他人設想,尚存幾分善品嘗思量,才能感悟其中的滋味,淡薄而久長。恰如古訓所雲“知人不必言盡,留三分余地與人,留些口德與己;責人不必苛盡,留三分余地與人,留些肚量與己;才能不必傲盡,留三分余地與人,留些內涵與己;鋒芒不必露盡,留三分余地與人,留些深斂與己;有功不必邀盡,留三分余地與人,留些謙讓與己;得理不必搶盡,留三分余地與人,留些寬和與己;得寵不必恃盡,留三分余地與人,留些後路與己;氣勢不必倚盡,留三分余地與人,留些厚道與己;富貴不需要一下享盡,留三分余地給別人,留些福澤給自己;凡事不可做盡,留三分余地給別人,留些余德給自己。”
彈琴唱歌,余音繞梁;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流水有回旋的余地,才會減少災難;江河有漲落的余地,才不至泛濫成災。
留有余地,才能做到均衡、對稱、和諧。
留有余地,才能做到進退從容,屈伸任意。
要學會大度
所謂小人,就是那種人品低下、小肚雞腸、不擇手段、損人利己之徒,他們動辄溜須拍馬、挑撥離間、造謠生事、結仇記恨、落井下石。
我們一般都看不起小人。然而小人卻不可得罪,因爲小人內心深處有強烈的報複欲望。而小人的報複欲望已不僅僅是針對某一個人、某一件事,卻是面對所有人的一種心理傾向,只要妨礙了他謀利的道路,他一定會不計一切地打擊報複,甚至置人于死地。
但同時小人在本質上又是膽小的,他行爲方式的不合理性、無道德性常常令他擔驚受怕,他在對別人施以打擊、報複之後又時時害怕別人對他的報複。爲了消除這種憂慮的根源和潛在的威脅,小人注定要連續不斷地傷害別人。
我們一般人之所以怕得罪小人,就是怕他的打擊報複,怕他在打擊報複之後仍然像無賴潑皮一樣糾纏不休、騷擾不止。說人們太窩囊、太忍讓也罷,說人們太膽小、太神經質也罷,總之,人們確實不想與這些小人死纏爛打、一般見識。在想不出更好辦法的情況下,我們還是盡量躲避與容忍,盡量不去得罪小人。這實際上就是一般人對于小人的心照不宣的想法。
在做人處世中,誰都不願與小人打交道,可不管你願意還是不願意,都不可避免地會碰到小人,而有“心機”的人在與小人打交道時,都不會輕易得罪小人,如果得罪了小人,本來好好的事業,經小人一陷害,結果坎坷狼藉。因爲那些生活在你身邊的鼠輩小人的眼睛牢牢地盯著周圍所有大大小小的利益,隨時准備多撈一份,爲此甚至不惜一切代價用各種手段來算計別人,真是令人防不勝防,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在背後給你一刀。
所以,成大事的人在做人處世中要有“心機”,不要輕易得罪小人,平時與他們相處,最好不要同他們一般見識,和他們保持距離,也不必嫉惡如仇地同他們劃清界限。
爲大唐中興立下赫赫戰功的唐朝名將郭子儀,在做人處世中,就是一個特別善于對付小人的高手。郭子儀與小人打交道的秘訣,就是“甯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安史之亂”平定後,立下大功並且身居高位的郭子儀並不居功自傲,爲防小人嫉妒,他反而比原來更加小心。一次,郭子儀生病,有個叫盧杞的官員前來拜訪。此人乃是中國曆史上聲名狼藉的奸詐小人,相貌奇醜,生就一副鐵青臉,臉形寬短,鼻子扁平,兩個鼻孔朝天,眼睛小得出奇,世人都把他看成是活鬼。正因爲此,一般婦女看到他這副尊容都不免掩口失笑。郭子儀聽到門人報告,馬上下令左右姬妾都退到後堂去,不要露面,盧杞走後,姬妾們回到病榻表示不解,因爲其他官員前來,主公從未讓她們回避過。郭子儀微笑著說:“你們有所不知,這個人相貌極爲醜陋而內心又十分陰險,你們看到他萬一忍不住失聲發笑,那麽他一定會忌恨在心,如果此人將來掌權,我們的家族就要遭殃了。”果然不出所料,後來,盧杞當了宰相,極盡報複之能事,把所有得罪過他的人統統陷害掉,唯獨對郭子儀比較尊重,沒有動他一根毫毛。這件事充分反映了郭子儀對待小人的辦法既周密又老練。
君子不畏流言,因爲他問心無愧。小人看你暴露了他的真面目,爲了自保,爲了掩飾,他是會對你展開反擊的。也許你不怕他們的反擊,也許他們也奈何不了你,但你要知道,小人之所以爲小人,是因爲他們始終在暗處,用的始終是不法的手段,而且不會輕易罷手。你別說你不怕他們對你的攻擊,看看曆史的血迹吧,有幾個忠臣抵擋得過奸臣的陷害?
李林甫是常伴唐玄宗身邊的一個奸臣,心胸極端狹窄,容不得別人。唐玄宗比較喜歡外表漂亮、一表人才、氣宇軒昂的武將。有一天,唐玄宗在李林甫的陪同下在花園散步,遠遠看見一個相貌堂堂、身材魁梧的武將走過去,便感歎道:“這位將軍真漂亮!”並隨口問身邊的李林甫那位將軍是誰,李林甫支吾著說不知道。此時他心裏很慌張,生怕唐玄宗喜歡上那位將軍。事後,李林甫暗地裏指使人把那位受到唐玄宗贊揚過的將軍調到了偏遠之處,使他再也沒有機會接觸到唐玄宗,當然也就永遠喪失了升遷的機會。由此可見小人的行爲真是讓人莫名其妙,其心眼極小,爲一點小榮辱都會不惜一切,幹出損人利己的事來。
小人是琢磨別人的專家,敢于爲芝麻大小的恩怨付出一切代價,因此在做人處世中如何與人小打交道,還真得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行。在做人處世中既然我們不想把自己降低到與小人同等的地步,也不想與小人兩敗俱傷,就把臉皮磨厚點,或者睜只眼閉只眼,不理了事。要麽,幹脆惹不起躲得起,盡量不與小人發生正面沖突。一句話,如果不是非有必要,那就別得罪小人。
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妨。”對待小人要謹小慎微,小人可能會挑撥離間,爭功诿過,欺軟怕硬,以致讓你難以得到安甯,出現種種矛盾與痛苦。但是,面對這樣的小人有時你又不得不與他們相處。如何擺脫他們的影響,給自己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也是有規可循的,對待小人就需要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招數。
處事要學會外圓內方
做人處世要通達時務,能方則方,能圓則圓,方圓兼濟,集百家之長于一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可見,方圓處世的略謀,乃是責天法地的大智慧,順應了天地萬物生生不息的大規律。
在現實中,一個人如果過分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必將會碰得頭破血流;但是一個人如果八面玲珑,圓滑透頂,則會給人華而不實的感覺。因此,做人必須方圓有度,剛柔並用。
外圓內方的處世藝術,是一種爲人的智慧,要成功地駕馭“方”與“圓”,關鍵的是個人要求之于自身,應做足“方”與“圓”的修養功夫。
方爲做人之本,圓爲處世之道。方圓結合,才能做到遊刃有余。
“方”,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指做人做事有自己的主張和原則,不被外人所左右。“圓”,圓滑世故,融通老成,指做人做事講究技巧方略,既不超人前也不落人後,該前則前,該後則後,能夠認清時務,使自己進退自如。
外圓內方之人,有忍的精神,有讓的胸懷,有貌似糊塗的智慧,有形如瘋傻的清醒,有臉上挂著笑的哭,有表面看是錯的對……
方是做人的正氣,具備優秀的品質。圓是處世要老練、圓通,善于技巧。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精神脊梁。方,正是人內心所具有的一種特殊的品質。一個人的心靈傑出,那麽他的行爲才會傑出;一個人的心靈美好,那麽他的氣質才會高貴。
外圓內方的技巧,在曆史上自古有之。《三國演義》中有“曹操煮酒論英雄”。當時劉備落難投靠曹操,曹操很真誠地接待了劉備。劉備住在許都,在衣帶诏簽名後,爲防曹操謀害,就在後園種菜,親自澆灌,以此迷惑曹操,放松對自己的注意。一日,曹操約劉備入府飲酒,議起誰爲世之英雄。劉備點遍袁術、袁紹、劉表、孫策、張繡、張魯,曹操均搖頭否認。曹操指出英雄的標准——“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劉備問:“誰人當之?”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我。”劉備本以韬晦之計棲身許都,被曹操點破是英雄後,竟嚇得把匙箸丟落在地下,恰好當時大雨將至,雷聲大作。曹操問劉備,爲什麽把筷子弄掉了?劉備從容俯拾匙箸,坦然說:“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哈哈大笑:“雷乃天地陰陽擊搏之聲,何爲驚怕?”劉備說:“我從小害怕雷聲,一聽見雷聲只恨無處躲藏。”曹操自此認爲劉備胸無大志,必不能成氣候,也就未把他放在心上。劉備聰明機智地運用方圓之術,在曹操的哈哈大笑之中,才免去了曹操對他的懷疑和嫉妒,從而逃脫了曹操的視線。
至于三國後期的司馬懿,更是個外圓內方的高手,他佯裝快要死的人,瞞過了大將軍曹爽,達到了保護自己,等待時機的目的。最後實現了自己的抱負,統一了天下,這正是:“鷹立似睡,虎行似病。”
因此,真正的“方圓”之人是大智慧與大容忍的結合體,有勇猛鬥士的武力,有沉靜蘊慧的平和。真正的“方圓”之人能對大喜悅與大悲哀泰然不驚。真正的“方圓”之人,行動時幹練、迅捷,不爲感情所左右;退避時,能審時度勢,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機會東山再起。
“亦方亦圓”是一種高境界。一般來說,自然形成的都是圓的,人爲修飾的都是方的。因此,方爲動,圓爲靜,方是原則,圓是機變。方是以不變應萬變,圓是以萬變應不變。外表要圓(大智若愚),內心要方(清靜明志)。對己要方(嚴以律己),對人要圓(寬以待人)。有圓無方則不立,有方無圓則滯泥。所以,有“心機”的人在社會交際中,總能把方和圓的智慧結合起來,做到該方就方,該圓就圓,方到什麽程度,圓到什麽程度,他們都能掌握得恰到好處。
方與圓的運用,在現實生活中,更是一種聰明與機智的表現。
在急馳的列車上,一位身著便衣的偵察員走進列車上的廁所。卻不料一個時尚前衛的妙齡女子,一閃身也跟著擠進廁所,反手將門鎖上:“先生,把你的手表和錢包給我。否則,我就喊你侮辱我!”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場面,偵察員清楚地知道,廁所裏沒有其他人,辯解毫無意義,稍有遲疑,女子就會反咬一口,使自己身敗名裂。陷入困境中的偵察員急中生智,張著嘴巴不停地“啊,啊”,一個十足的啞巴,表示不懂女子說的是什麽。
女子趕緊打手勢,偵察員仍然窘急地“啊啊”著,見此情景,女子失望了,真倒黴,怎麽碰上個啞巴!她轉身正想離去,此時,偵察員一把抓住女子,拿出鋼筆,打著手勢請她將剛才說的話寫在手上。女子欣然接受,接過鋼筆就在偵察員的手上寫道:“把你的手表和錢給我。不然,我就喊你侮辱我!”偵察員立即翻轉手掌,抓住女子說:“我是便衣警察,你犯了搶劫罪,這就是鐵的證據!”女子目瞪口呆,乖乖被擒。這位便衣警察就是靠勇敢和機智戰勝了犯罪分子。
智欲圓而行欲方。人的智慧要圓融無礙,不僅要看到事物靜止不變的一面,還要看到事物運動發展的一面;不僅要看到各個不同事物的個性和局部,更要看到事物的整體和共性;不僅要看到事物的具體現象和應用,還要看到事物的本質;不僅能夠堅守原則,以不變應萬變,而且要有高度的靈活性,具體分析此時、此地、此人的具體情況,以求得最佳的解決方式,這是從“智圓”的角度來講。
從行爲上講,人的智慧雖然應圓融無礙,但在具體的作爲上卻不能模棱兩可。做人必須遵守一定的法度和規則,以便立足于社會之中。這就是“行欲方”的含義。
關于方和圓的精辟論證,黃炎培曾寫過這樣的話:“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于錢,外圓內方。”這“外圓”是“和若春風”的智慧;“內方”就是“肅若秋霜”的原則。
我們提倡爲人之圓,但這個圓絕不是圓滑世故,更不是平庸無能,而是圓通,是一種寬厚、融通,是大智若愚,是與人爲善,是居高臨下、明察秋毫之後,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不因洞察別人的弱點而咄咄逼人,不因自己比別人高明而盛氣淩人,任何時候也不會因堅持自己的個性和主張讓人感到壓迫和懼怕,更不會隨波逐流,潛移默化影響別人而又絕不會讓人感到是強加于人……這需要極高的素質,很高的悟性和技巧,這是做人的至高境界。
待人做事需持中
待人持中,做事也持中,這是做人的原則與處世的藝術。做人處世,無非就是把“中庸”兩個字,作爲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無論碰到什麽事情,也不管遇到何種境地,只是拿出它來以不變應萬變。在既不想去克服對方,又不能被對方克服的條件下,調和主客體之間的矛盾除了用“中庸”的藝術以外,似乎別無選擇,真正將中庸作爲人生的最高藝術推給中國普通百姓的當屬孔子。
孔子是一個處世大師,他不如顔回仁德,但可以教他通權達變;他不及子貢有辯才,但可以教他收斂鋒芒;他不如子路勇敢,但可以教他畏懼;他不及子張矜莊,但可以教他隨和。孔子具備了他們各人的長處又避免了他們的短處,他之勝于人,就在中庸之道。
孔子的弟子子思敘述孔子的話說:“君子行中庸之道,小人不行中庸之道。君子之所以行中庸之道,是由于君子能夠時時處處做到恰到好處;小人之所以不行中庸之道,是因爲小人做起事來無所顧忌。”“中庸是至高無上的德行!普通人很少能做到這一點。”所以不偏不倚,不過也無不及,合乎常情,唯精唯一,能達到最善,就叫做中。君子之所以能做到適中,就是他能順應時代的變化,時時都處于居中的位置。
如果說圓爲道體、爲全部、爲和諧、爲變通、爲靈活性,那麽,方則爲器用、爲局部、爲個性、爲穩定、爲原則性。
能夠把圓和方的智慧結合起來就是“中和”、“中庸”和“自然”。
圓通之人不可能單刀直入地問人家贊成或反對,因爲對方認爲有此必要的,自然會主動表示,不必苦苦相逼,而得不到真實的答案。被人家問起贊成或反對時,也不可能直截了當地表示其中之一,卻大多兼顧贊成及反對雙方面的看法,盡量加以包容。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天地是無所謂仁慈,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刍狗(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用後丟掉)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沒有仁愛,也同樣像對待刍狗那樣對待百姓,任憑他們自生自滅。天地之間,猶如一個巨大的風箱,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使人困惑,不如抱守虛靜適中的態度。”
我們承認“圓通是高難度的素養”,一般人看不懂也學不精,何況一不小心,就會流于圓滑而遭人唾棄。然而一輩子學不會圓通,畢竟是人生一大憾事,所以“難學,還是要學;難精,必須用心”,大家共勉之。
宋代程頤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爲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裏的中,就是不偏不倚,過猶不及;庸,就是平常、平庸。最和諧的生活從表面上看往往很平常,很普通,就像圍棋手不緊不慢地下著棋子兒。平常與普通又常常是持中的結果,就像數學中的正態分布曲線似的,越是中間區域概率就越大,事件就越平常。
中庸的另一種說法叫“順道而行”,順著自然的法則、規律、趨勢去作爲。
順道是“圓”的一面,而無爲之爲則是“方”的一面。因此,和“中和”、“中庸”、“自然”一樣,無爲也是方圓無礙的一種表現。
“方圓無礙”,現在的說法是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高度統一,是最高級的戰略,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養。能始終做到這一點的人,就絕非是等閑之輩。
《中庸》中說:喜怒哀樂在心中還沒有發出來的那種狀態,就是“中”,中是“天下之大本”。喜怒哀樂之情發出來,都像音符一樣恰到好處,就是“和”,和爲“天下之達道”。中爲體,和爲用;中是圓,和是方。中與和結合在一起,體用一貫、方圓無礙,則“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能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會各安其位,正常運行,萬物就會正常生長、發育。
滿腦子“圓滑”的人,看什麽事情都覺得相當圓滑,要學“圓通”,第一步必須“以圓通代替圓滑”,從此腦海中只有“圓通”的期待,因爲它不是“圓滑”的對立詞,卻是“圓滑”與“不圓滑”這種“二分法”的“二合一”。圓通會有圓滑的成分,同時也含有不圓滑的成分。先接受“圓通”的概念,再觀察“圓通”的事實,分析“圓通”的要素,學得“圓通”的精髓。
《論語》和《中庸》中都講“中庸之道”。“中庸”的“中”就是圓,是體,“庸”是方、是用。“庸”的含義是平常,“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種最恰當、最合理的方式體現出來。因此,也可以說是方與圓的一種完美的結合和運用。
道家主張自然、無爲。但是,自然不是主觀意識上的率意行爲,而是順著宇宙自然和人類的本性而行。宇宙自然和人類的本性爲體,爲圓;具體的行爲方式則爲用,爲方。因此,老子所說的“自然”,也是方與圓的一種完美結合,而不是單純的“圓”。
圓通人士,平日攜帶妻兒拜訪朋友、親戚,爲的是聯絡感情,建立“二合一”的關系。上司部屬爲求長期合作,往往也追求“通家之好”。
深谙方圓之道的荀子說:“對血氣方剛的人,就使他平心靜氣;對勇敢凶暴的人,就使他循規蹈矩;對心胸狹隘的人,就擴大他的胸襟;對思想卑下的人,就激發他高昂的意志。他左之,則右之;他上之,則下之。總之,一切以中和爲尺度。”
這樣,你就能不急不躁,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上不下;可進可退,可方可圓。你的人生就達到了極境,不論在何時、何地,你都擁有一個和諧的人生。
方圓的人立場高明,在于“深藏不露”,事實上是站在“不露”的立場來尋求合理的“露”,同樣把“不露”和“露”合二爲一,不再二選一了。
其實,人生處世的要點,也就在于“執中致和”這一大原則。做到了中,就是至善的體現。做到了和,就是道體的大用。如果通俗淺近地說明它,並把它用到宇宙本體上,就可以說是天地的中正,與天地相均衡;把它用到人生功用上,就可以說是內心的中正,與內心相均衡。
因時制宜,順勢而動
人是自然的産物,順應自然所給予力爭上遊的天性,是一切向上的原動力。無需什麽大道理,天然的力量勝過一切人爲的訓條。
我們要避免成爲健步如飛而誤入歧途的人。在發現自己需要重新樹立人生目標時,要勇敢決斷,大膽追求。亡羊補牢,爲時未晚,如果一味地執迷不悟,可能會離我們所追求的目標越來越遠。
識時務,就是能夠認清客觀形勢或時代潮流,能夠跟著客觀形勢或時代潮流的變化而變化,因時制宜,順勢而動。縱觀古今中外,只有識時務的人才能成爲時代的俊傑。反之,如果不識時務,不顧客觀條件的變化和限制,逆境而行,盲目蠻幹,其結果只能是以卵擊石,被時代的車輪碾碎或甩在後頭,最終一事無成。
有一句阿拉伯諺語是這樣說的,跛足而不迷路的人勝過健步如飛而誤入歧途的人。意思是只要不是誤入歧途,選擇了正確的方向,什麽樣的人都有成功的機會。否則,你可能會離你所追求的目標越來越遠。
從一定意義上說,智者與仁者在于隨機應變,借以定事。然而,智者、仁者不是天生的。當我們面臨重大的變故而不知所措時,學習應變之術,掌握應變之道,就顯得尤爲重要。
在古希臘寓言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一頭驢聽了蟬唱,覺得它的聲音很好聽,便頭腦發熱,要向蟬學習唱歌的方法。在驢的苦苦哀求下,蟬答應了,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要求驢像它一樣,每天以露水充饑。驢照著蟬說的做了,結果餓得只剩下一口氣,倒在地上再也起不來了。
我們早已聽了很多諸如“天才在于堅持”、“堅持就是勝利”、“成功屬于锲而不舍的人”此類的話。誠然,這確是至理名言,但這些話很容易給一些思想單純的人造成錯覺,讓他們認爲僅有癡迷、堅持就夠了。事實上,這種想法是片面的,正如那頭堅持以露水充饑的驢一樣。
關于古希臘驢的故事告訴我們:超出了自身客觀條件的自我設計是盲目而可笑的,是自我發展道路上的陷阱。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認識到由于先天條件的限制,使得我們生理、心理、性格興趣等方面各有自身的特點。而必須根據自身的條件來發展自己的興趣與事業,如果忽視自身的特點,單憑一時心血來潮的自我設計,就會像那頭古希臘的驢一樣落得一個可笑可悲的下場。但如果在誤入歧途時,能夠及時的自我反省,總結經驗教訓,根據自身的條件來設計自己人生發展的方向,就有可能取得我們所期望的成績。
凡是智者都是那些高瞻遠矚,把握事物的動態,隨時做出適時的對策,將不利因素扼制于未然的人。
歌德年輕時立志成爲一個世界知名的畫家。爲此他一直沉溺于那些變幻無窮的色彩世界裏而不能自拔,付出了長達10年的艱辛勞動,但結果卻收效甚微。40歲那年,歌德遊曆意大利,看到了真正的造型藝術傑作後,恍然大悟,覺得自己在繪畫方面是難有成就了。最後他痛苦地做出了抉擇:放棄繪畫,轉攻文學。經過長期不懈地努力和摸索,歌德最終成爲一個偉大的詩人。晚年他在回顧自己成長的過程時,曾經以自己的經曆,告誡那些頭腦發熱的青年:不要盲目相信興趣。
俗話說,識時務者爲俊傑,通機變者爲英豪。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條,“樹挪死,人挪活。”又何必在一棵上吊死呢?抓住成功的關鍵,東方不亮西方亮。
有時候,事情並不像你想象的那樣。從表面上看,做人做事似乎很簡單,有誰不會呢?其實不然,比如說你的主觀願望是當好教師,但事實上卻不受學生歡迎;你去做生意,可偏偏就賠了本。抛開這些表層現象,去發掘問題的症結,你就會發現做人做事確是一門很難掌握的學問。
縱觀古今,衆多人早期的自我設計都有一定的盲目性:馬克思曾經想當詩人,安徒生想當演員,高斯曾想當作家,但後來他們都放棄了自己的初衷,尋找新的發展方向,在新的領域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究其原因,在于他們能及時調整自己奮鬥的方向,這也是他們比常人高明的地方。
那麽怎麽識別盲目的自我設計呢?放棄追求是很痛苦的事情,半途而廢總是讓人覺得遺憾。但是,當你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而一無所獲時,你不覺得應該重新認識自己的追求價值嗎?在這個時候,價值判斷是很有用的,當你發現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所作所爲毫無價值時,你就應該感到問題的所在了。歌德就是意識到十多年的勞動毫無價值才斷定自我設計有失誤的。當然,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甚至是一個痛苦的、付出艱辛代價的探索過程。歌德感慨道:“要發現自己多不容易,我差不多花了半生光陰。”這需要很大的辨別力,他只有通過喜悅和苦難,才能學會應該追求什麽和應該避免什麽。
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那就是如果你不喜歡目前這份工作,盡早另謀高就,沉浸在自己討厭的工作裏是很難有所成就的。相反,熱愛自己工作的人根本不需要費力去集中精神。
大丈夫要能屈能伸
在社會中,只伸不屈會被碰得頭破血流,而只屈不伸則會被人看做是懦弱。而真正的做人智慧則是:該屈時則屈,該伸時則伸。
孔子曰:“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宋朝朱熹更認爲“屈伸消長”是“萬古不易之理”。他提出,在時機未到之際,要“退自循養,與時皆晦”,要學會“遵養時晦”,靜待時機,卷土重來。待機而動,方可成就大業。
人生在世,如江河行地,不可能直奔向前,直通大海,必然要彎彎曲曲,七拐八扭,依據地勢形貌而行,方能通暢流動,歸入大海。因此,千萬不要忘記“屈”是爲了伸的道理,只想伸的人,是伸不久也是伸不長的,最終只能是一無所得。只有先屈才會有後伸,這是千古不變的天道。
現代社會生活中,經濟亢奮,物欲橫流,競爭激烈,生活節奏不斷加快,許多人心急火燎,浮躁妄圖、急功近利,整天只知道“伸”、“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開拓、進取、拼搏、爭鬥,而忽略了“屈”和“退”的作用,忽略了凡天地萬物伸則易斷,剛則易折,強則易敗,“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大丈夫有起有伏,能屈能伸。在屈中處世,在伸中立志;在屈中做人,在伸中立德;在屈中做事,在伸中立業。一屈一伸原是人與萬物的本能,也是處世求存的智能。本能是先天的潛力,智能是後天的功夫。
荀子說,人生如果到了《詩經》中所說的“往左,你能應付裕如;往右,你能掌握一切”這樣的境界,就不枉爲人生了。
老子曾在《道德經》中說:“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社會充滿了競爭,也存在著許多欺騙。人們常常感到迷惑不解,膽小者躲避,愚魯者輕生。其實,歸結起來,都是沒有完全把握屈伸的真谛。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想站住腳,然而常常對現實感到不滿,心態不佳。這種生存方式如果不好好處理可能就會被現實社會所淘汰。
縱觀古今,凡是能成大事者一定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人生處世有兩種境界:一是逆境,二是順境。在逆境中,困難和壓力逼迫身心,這時就應明白一個“屈”字,委曲求全,保存實力,以等待轉機。在順境中,幸運和環境皆有利于我,這時,就應明白一個“伸”字,乘風萬裏,扶搖直上,以順勢應時更上一層樓。
從做人說起,應該有剛有柔。一個人如果太過剛強的話,遇到事情就會不顧後果,迎難而上,這樣的人容易遭受挫折。人生苦短,能忍受幾多挫折?人太柔弱,遇到事情就畏懼不前,這樣的人又怎能在人生的大海中搏擊風浪呢?因此,只有那些能屈能伸的人,才能很好地把握人生的方向,從而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
而方圓之術,可以說是一種以屈求伸的本領,它是運用智慧來巧妙地爲人處世,戰勝敵人。
方圓學是一種武器,當敵人對你開槍射擊時,你還揮舞著大刀長矛去拼命,那顯然是在冒險。現實生活中,正直的人往往希望世間有一種純粹的正義,而這也只不過是一個夢想而已。世態萬千,有正義就會有邪惡,這也是自然規律。我們都知道少年韓信的故事,如果他不能忍受當初的胯下之辱,曆史上也將不會出現一個叱咤風雲的大將軍,只會多了一個沒有名氣的枉死鬼。在常人看來,胯下之辱讓人不堪忍受,是奇恥大辱,韓信忍受了,這是何等的胸襟和氣魄!
要想做大事業就得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恥辱。曆史將賦予你重大的任務,你就要有寬闊的胸襟去容忍世間的不平,做好吃苦受辱的准備,那不僅是命運對你的考驗,也是自己對自己的驗證。面對恥辱,要冷靜地思考,人在遭遇困境和恥辱時,如果自己的力量不能和對方抗衡,保存自己是最重要的。
能屈能伸,一時的忍辱負重是爲了長久的事業和理想。如果不能忍受一時之屈,壯志就不能實現。“屈”是“伸”的准備和積蓄階段,就像運動員跳遠一樣,屈腿是爲了積蓄力量,把全身的力量凝聚到發力點上,然後將身體躍起,在空中舒展身體達到最高的目標。
我們都知道動物界的刺猬,它便是能伸能屈的智慧化身。它身處順境時拱著小腦袋,憑借滿身的硬刺,橫沖直撞,當它遇到危險的時候,則縮回腦袋,把自己滾成一個刺球,讓敵人無懈可擊。從刺猬的生存本能中,我們是否應該悟到一些人生的哲理呢?伸是進取的方式,屈是保全自己的手段。人生在世,都是從反複伸屈的狀態之中走過來的。
生活事業處于困難、低潮或逆境、失敗時,若去運用“屈”的智慧,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該屈時不屈,必然遭到沉重打擊,那時性命也難保,還拿什麽去談人生、談事業、談未來、談理想呢?
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夫婦曾經被抓去做人質,給夫差當奴役,他們住在山洞石屋裏,夫差外出,勾踐就親自爲之牽馬。
一次,吳王夫差病了,勾踐在背地裏讓範蠡預測一下,知道這病沒多久就可以痊愈了。勾踐去探望夫差,並親口嘗了嘗夫差的糞便,然後對夫差說:“大王的病再過不久就能好了。我曾跟人學過醫道,只要嘗一嘗病人的糞便,就能知道病的輕重,我嘗大王的糞便味酸而稍有點苦,所以您的病並無大礙。”果然,沒過幾天夫差的病就好了,夫差認爲勾踐比自己的兒子還孝敬,很受感動,就把勾踐放回了越國。
勾踐回國後,勵精圖治,臥薪嘗膽,因爲他知道目前越國國力虛弱,兵力不強,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正是因爲自己的屈,才換來了“三千越甲可吞吳”的伸,而成爲了一代霸主。
越王勾踐的屈伸之道,可謂曆史上屈伸的典範。
世界上沒有轉敗爲勝的訣竅,創業者只要具備了臨危不懼、重振雄風的信心和勇氣,就擁有了披荊斬棘、所向披靡的利器,那樣就必定能克服前行道路上的一切困難,成功地到達目的地。世界上沒有永遠的冬天,也沒有永遠的失敗。在艱難和不幸的日子裏,保持鬥志、信心和忍耐是明智之舉。成功的人也必然是一個能伸能屈、寵辱不驚的人。
人走路依靠雙腿的一屈一伸而前進,拾取東西得彎腰伸手,吃飯得通過手的屈伸把食物送進口中。人做事本身就是由無數屈伸動作組合來完成,這是生存與屈伸的關系。
姜子牙溪邊垂釣得遇文王奠定周朝八百年基業;諸葛亮高臥隆中,後幫助劉備建立蜀國;司馬遷甘受腐刑,終于完成《史記》流傳千古……這些都是曆史上名人“屈”與“伸”的成功範例。
人生中,一般認爲屈伸代表著進退,“屈”意味失意,“伸”則爲得意,這只是從表面上去理解的,而人生中的“屈”與“伸”遠遠沒有如此簡單。《後漢書·班固传》说:“虽屈伸无常,所因时异。”人生中的“屈”与“伸”顺从时势与环境的变化,而非随心所欲。
人不可能是樣樣都行、事事皆通,就連無往不勝、七十二變的孫悟空也難以逃出如來佛的手掌,更何況是人呢。人總有其局限性,何況幸運之神也不可能與你長相依。每一個人都應揚長避短,有所爲有所不爲。人生中困難、低潮、失敗、逆境在所難免。落難時應收起鋒芒,委曲求全,韬光養晦,等待時機,用不變應萬變,以圖東山再起,千萬不可急躁妄爲。也就是說凡人欲成其事,只有先屈方能後伸,正如出手打人一樣,你必須先彎曲手臂才能伸手打出去。我們常說“好漢不吃眼前虧”也就是這個道理。
人生在世誰沒有自己的夢想與目標呢,而爲達到這些目標,就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甘受寂寞,甘受白眼,甚至甘願被社會和親人誤解。這些都是正常也是值得的,因爲這並不喪失自己的人格,而是在更高層次地顯示你的人格力量,更重要的是今天你甘願忍受某些人不公平的對待,明天你將可能會受到更多人的尊重乃至敬仰。盡可能委屈自己是爲了最大限度的發展自己。你想求人首先就必須委屈自己,放下架子,而不能因爲面子,而讓自己多年的夢想胎死腹中,一個人若想出人頭地,大展宏圖,那就必須懂得屈伸的精義。
知足者常樂
如果能夠登上萬仞之巅極目遠眺,任美景盡收眼底,那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人生極境,而倘若無力攀頂,則與其在枝葉障目的層次上徘徊猶豫,倒不如挑一個適合的地方更能一目了然。
世事如浮雲,瞬息萬變。不過,世事的變化並非無章可循,而是窮極則反,循環往複。《周易·复卦·彖辞》说:“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日中则昃,月盈则食”,中国人从周而复始的自然变化中得到心灵的启示:“无来不陂,无往不复”,老子要言不烦地概括为:“反者道之动。”人生变故,犹如水流,事盛则衰,物极必反。生活也即如此,要把握分寸,该进时则进,该退时也应毫不留恋,抽身而出,那才是一种大气派大风度。
俗話說:“知足常足,終身不辱;如止常止,終身不恥。”宋人李若拙因仕海沉浮,作《五知先生傳》,謂做人當知時、知難、知命、知退、知足,時人以爲智見。
君子好名,小人愛利,人一旦爲名利驅使,往往身不由己,只知進,不知退。尤其在中國古代的政治生涯中,不懂得適可而止,見好便收,無疑是臨淵縱馬,自尋絕路。
任何人不可能一生總是春風得意。人生最風光、最美妙的往往是最短暫的,“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人生如牌局,也許一副好牌之後往往會是壞牌的開始。因此,見好就收方是最大的贏家。與人相交,不論是同性知己還是異性朋友,都要有適可而止的心情。君子之交淡如水,既可避免勢盡人疏、利盡人散的結局。同時友誼也只有在平淡中方能見真情,越是形影不離的朋友越容易反目成仇。因此,古人告誡說:“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即使是恩愛夫妻,天長日久的耳鬓厮磨,也會有愛老情衰的一天。更何況人生之事,並不像夫妻之間那樣親密簡單呢。
“水滿則盈”、“過猶不及”更是告訴我們,哪怕自己可以去爭取到的東西,最好也是留點分寸、留點余地,以防萬一,而不至于在不測情形出現時,沒有一個回旋的余地。一般來說,人一旦處于非常極端的地步或狀態,往往會使自己反而處于比較被動的境地。有一些人常常喜歡抓住機會,充分地展示自己。這也許無可非議,但是,這種表現一旦過頭,則往往會造成適得其反的結果。在人們的衣食住行方面,在待人接物、工作生活等方面,也是如此。常常聽到有人這樣說:“哪怕是再好、再美味的佳肴,盡管非常合自己的口味,也最多只能吃個七成飽。”這個道理是同樣的。
中國人常說:“做人不要做絕,說話不要說盡。”廉頗做人太絕,不得不肉袒負荊,登門向蔺相如謝罪;鄭伯說話太盡,無奈掘地及泉,遂而見母。俗話說得好:“凡事留一線,日後好見面。”凡事都能留有余地,方可避免走向極端。特別在權衡進退得失的時候,務必注意適可而止,見好便收。
聰明的女子懂得適度打扮自己,成熟的男子知道恰當表現自己。美酒飲到微醉處,好花看到半開時。明人許相卿說:“富貴怕見花開”,此語殊有意味。“言已開則謝,適可喜正可懼。”做人之妙也即如此。
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即是說:始終保持豐盈充滿的狀態,不如停止它;不停地磨砺鋒芒,欲使之光銳,卻難保其鋒永久銳利。滿屋的金銀珠玉,很難永恒地守護住它;人富貴了就會産生驕奢淫逸的心理,反而容易犯錯誤,功成名就則應隱退,此乃天理。
它提醒人們功成名就、官顯位赫後,人事會停滯,人心會倦怠,業績也不會進展,應立即辭去高位,退而賦閑。否則,說不定會因芝麻小事而被問罪,遭到晚節不保的厄運。
戰國時代的範雎因向秦昭王獻遠交近攻的策略,深得昭王賞識,被升爲宰相。後因他所推薦的鄭安平與趙國作戰失敗,使他意志消沉。按秦國法律,只要被推薦人出纰漏,推薦者也要受連坐處分。但昭王並沒問罪範雎,這使他心情更爲沉重。
秦昭王爲刺激範雎再振作起來,爲國效力,便憂慮地對他說:“現在內無良相,外無勇將,秦國的前途實在令人焦慮呀!”
範雎心中一震,他誤會了秦王的意思,感到非常恐懼。
恰好辯士蔡澤來拜訪他,對他說道:“四季的變化是周而複始的。春天完成了滋生萬物的任務後就讓位給夏;夏天結束養育萬物的責任後就讓位與秋;秋天完成成熟的任務後就讓位與冬;冬把萬物收藏起來又讓位與春天……這便是四季的循環法則。如今你的地位,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日子已久,恐有不測,而應讓位他人,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一席話啓發了範雎,便立刻引退,並推薦蔡澤繼任宰相。蔡澤就職後,也爲秦國的強大作出了重要貢獻。但當他聽到有人責難他後,也明智地舍棄了宰相寶座而做了範雎第二,保全了自己的晚節,這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風度。有時候哪怕你內心有一萬個不願意,但引身而退,卻是一種最明智的選擇。
與範雎形成鮮明反照的是另一曆史人物文種。文種是越王勾踐的重臣,爲打敗吳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功成名就以後,仍然繼續仕于越王。其間範蠡曾寫給他一封信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的長相,頸項細長如鶴,嘴唇尖突似鴉。這種人只可以與他共患難,卻不能同享樂,你現在不離去,更待何時?”後來文種稱病返鄉,但做得不徹底,他留在越國,其名仍威懾朝野,于是有佞臣陷害于他,誣稱文種欲起兵作亂。越王也有“走狗烹”之意,故而以謀反罪,將文種處死。
人人都希望過著幸福富裕的生活,但又有幾個是範雎呢?只知進,不知退,遭“文種之禍”者,又何止一人?
得休便休,當機立斷;猶豫留戀,了時無了。做人,退一步海闊天空。
要學會自我約束
孔子曾經說過:君子慎獨,即真正的君子,要在沒有他人監督的情況下,嚴格地約束自己,不能做出背離禮法及倫常的事來。
人們在獨處的時候,更應當學會自持和自制。今天,人們有了越來越大、越多的自由,有了更多的機會和表現自己的空間。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自持和自制便顯得尤爲重要。
如果我們要明確規定什麽是自持和自制,那麽,也就是自己給自己立法,並以此來約束自己,提高自己的自持與自制力。古代人之所以要講究“慎獨”,在很多時候,人們往往都是被一些客觀的因素和倫理法則所被動地約束。而能在獨自一人、無他人在場監督時也自覺地遵守嚴格的律條,所要求的也就是不僅在公共場合,而且在獨處時都能夠服從某種倫理觀念和法律規範,也更是一種對自我立法的服從,是一種自己對自己的規定。對這種自我立法的服從程序,反映了一個人自制力的大小。
曾國藩說:“故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斷無行有不慊于心則餒之時,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
不可否認,人生本性是趨利避害,然而人生行爲卻必須框定在符合仁德禮義的規範之中,一個以仁德品性作爲人生修養基礎的人,在其人生行爲過程中,就應堅守自己的德性操練,誠其意者,只有道德品性修養差的人,才會自欺欺人,閑居時才做不道德的事。對于一個道德品性修養高的人來說,有人無人都一樣,始終不斷地克制自己的欲望,以至于不做出任何一點違反道德的事。
在孔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中,自知、自愛是君子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自知就是知道自己的不足,自愛就是愛護自己的仁德,在人生行爲實踐中,就外化爲慎獨。君子自知不足而不驕不躁,君子自愛其身而謹小慎微。君子慎獨,就能見仁德于細微之處,制惡欲于無人之境。君子慎獨就要做到:“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
儒學強調“君子慎其獨”就是要求人們在其人生行爲修養過程中自我磨煉功夫,認識到加強人生自我修養的重要性。人生行爲實踐的一切得與失、功與過、善與惡、好與壞全在自己。儒學要使人明白的就是:“君子之自行也,敬人而不必見敬,愛人而不必見愛。敬愛人者,己也;見敬愛者,人也。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一個道德品性高尚的人的自我行爲修養,應在于尊敬他人而不必要求他人的尊敬,親愛他人而不必非得被他人所愛。尊敬、親愛他人,是自己的事;被人尊敬、親愛,是他人的事。要成爲一個有高尚道德品性的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而不依賴于他人,也不顯見于他人。正因爲人生行爲修養是自己的事業,所以,君子慎獨便具有完善一個人全部品性的意義。
宋儒程颢說:“君子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詩》曰:‘相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君子慎獨。”一個具有高尚道德品質的人,就是在別人看不見的時候,也不去做不道德的事。如《詩經》所說:“相互同處在別人的房間裏,君子也不會因爲房屋漏而常常感到慚愧。心中無雜念,方能慎重地以德性規範來約束自己的行爲。”一個人只要心中無愧,心懷赤誠,無論身在何處,都無須顧及周圍的環境狀況。只有心懷私欲的人,才總去擔心別人發現自己的不善行爲,故而顧慮重重,憂心忡忡。
君子慎獨的核心,在于人生行爲修養中,堅定自己的內心信念與良心尺度,重在于自己道德意識約束力的增強。因此在儒家們看來,慎獨之道,重在養心,使人心能知善知惡。同時見于言行,使言行始終恪守在善道之中。
君子慎其獨,曆來是儒學倡導爲人所應達到的道德行爲境界,也是曆來仁人君子所極力推崇的一種思想人格。東漢時期,官司至侍禦史的雷義,曾經把一個人從死罪中解救出來。這個人後來用二斤黃金感謝雷義的救命之恩,雷義堅決拒收。他就趁雷義不在時,悄悄把二斤黃金投入在雷義家的天花板上。多年以後,雷義修理房子時才發現,這時送黃金的人已經死了,這事自然無人知曉,但當雷義無法將黃金歸還送他的人時,雷義就毅然將黃金交給了當地官府。
這種高風亮節之舉,是難能可貴的。君子慎獨正是從本質上顯示出了儒學的“內聖”精神,《呂氏春秋·先己》中说:“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在人生行为修养的整个过程中,君子慎独就在于培养人的自爱思想,在儒学看来,一个人的优秀品质的养成,全在于自己修炼的功夫与自己人生行为修养的实践。美国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和作家富兰克林在青年时代就为自己订立了十几条规则,其中包括节制,即食不过饱、饮酒不醉、沉默寡言、俭朴等等。显然,当我们有了这样一种对自己的约束,并且能够始终如一地去遵守,是对自身修养的一种修炼。
在人生中,一個人真正做到無論在何時何地,都一律用符合一定社會的道德規範來自覺地嚴格約束自己,這個人就必能自覺地以他人的行爲作爲自己的人生行爲的借鑒,就能注重于揚善避惡,就能始終守身如玉,潔身自好,身正而令行,言行一致。在其人生行爲修養過程中,立志于向道德品質高尚的人看齊,自覺地抵制不良行爲對自己的傷害。立足“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的人生行爲修養使自己最終達到“明德,親民,止于至善”的人生最高境界,成就“內聖外王”是做人的最高理想人格。盡管這些道理,初看起來像是大道理,但這卻是千古不變的做人成事之道。
做人要剛柔兼濟
至柔者莫過于水,然而水卻可以攻克最堅硬的東西,這就是常說的“水滴石穿”之理。
柔忍有術,乃是人生存之道。人太柔就委靡,太剛就會折斷。人如果一味憑剛性追求,就會失去柔性的功能,在思想上剛性太強,肯定會忽略柔性的作用。真正的人生應是剛柔相濟的人生,這才是人生最高的智慧。
人行于世,沒有永遠的強者,也沒有永恒的弱者。人不能固執己見,但也不能軟弱無力。所謂剛柔相濟,就是以弱勝強,以柔克剛。
古人言:蛲蛲者易折,皎皎者易汙。做人亦是同理,須剛柔兼濟,欲速不達,過猶不及。
剛就容易方,柔就容易圓。做人處世,方圓並用,剛柔並濟,才是全面的方法。如果只能剛卻不能柔,只能方卻不能圓,只能強卻不能弱,只能進卻不能退,必然傾折失敗。
曾國藩說:“做人的道理,剛柔互用,不可偏廢。太柔就會委靡,太剛就容易折斷。剛不是說要殘暴嚴厲,而是強矯而已。趨事赴公,就需強矯。爭名逐利,就需謙退。”
曾國藩對老子的思想研究很深,他一生信仰老子的觀念,做人處世可謂精到。所以雖居功名富貴之巅,也能全名而歸,全身而終。在處理天下事時,有以剛取勝的,有以強取勝的,有以柔取勝的,也有以弱取勝的。
老子曾提倡以柔弱守雌的方法。
商容張開口問老子說:“我的舌頭還在嗎?”老子說:“在。”商容說:“我的牙齒還在嗎?”老子說:“不在!”商容說:“知道這個道理嗎?”老子說:“不就是剛硬的容易敗亡,柔弱的而能存在的道理嗎?”商容說:“唉!天下的事情完全是這樣。”這就是柔弱處世的方法,且受到曆代的傳承。
老子說:“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後身體就變得僵硬。草木生長時是柔軟脆弱的,死了以後就變得幹硬枯槁。所以堅強的東西屬于死亡一類,柔弱的東西屬于生長一類。”“天下最柔弱的東西,可以攻入天下最堅強的東西裏面去,可以說是無孔不入。”
人體中骨頭是硬的,需要柔軟的皮肉來包裝,這樣才不怕外界物體的碰撞;堅硬的物品,要用柔軟的綢緞、海綿包裝,這樣才不怕損壞;精細柔美的物品,要用木盒、鐵箧來包裝。柔軟的水,需要用硬的容器來盛裝;硬的鑽石黃金,需要軟柔的棉絮來包裝,由此,剛與柔並不沖突,而是相依相成。
柔中含剛,剛中存柔,剛柔相濟,不偏不倚,才是中國人處世的方法。
曾有一個“四兩撥千斤”的成語,講的就是以柔克剛的道理。俗語說:“百人百心,百人百性。”有的人性格內向,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柔和,有的人則性格剛烈,不同的性格也各有各的特點與利弊,但同時卻又可以做到互補。縱觀曆史,那些性格剛烈的人們很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
一塊巨石一旦落在一堆棉花上,就很容易被棉花包裹在裏面。以剛克剛,兩敗俱傷,以柔克剛,則馬到成功。
一個成功的將帥,必然具備有剛強的性格,然而卻不固執己見,溫和、柔和但不軟弱無力,就是通常所講的剛柔相濟。單純一味的柔和容易被看做軟弱,會使自己的力量被削減,以至到最後失敗;單純一味的剛烈、剛強,又會導致剛愎自用,也注定要失敗。因此,剛柔並濟才算是最好的狀態,才是最爲理想的性格特點。
一般來說,剛代表力量,柔代表妥協,剛能克柔,而“剛”的硬度如何,並不在“嗓門高,口氣沖,措施狠”,關鍵在于“理”,要看“理”的鋒芒是否打到對方的要害處。“剛”並非人人皆有,剛言也並非人人敢說。要想“剛”必須有過硬的思想修養,古人說,無欲則剛,今人說:“打鐵需得自身硬。”只有剛毅之士,才能講出剛毅之言,只有一身正氣,光明磊落,才能底氣十足,大氣凜然。如果私心太重,“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軟”,得了別人的好處,自然腰軟,硬不起來。
那麽怎樣才能有“剛”勁呢?首先遇事沉著冷靜,具有處變不驚、臨危不懼的大將風度。越是情況緊急,越要表現出強者的姿態,果斷勇敢,並有敢于鬥爭和戰勝對手的堅強信心。神態自若,本身就給對方施加了強大的心理影響,從精神上壓倒對方,這就爲剛言出口創造了有利條件。其實,要善于攻其弱點。無理取鬧者本身就不得人心,要利用其色厲內荏的弱點,據理力爭,要抓住對方語言上的漏洞發起進攻,造成自己的優勢和強硬地位,把對方置于被動的位置,語句短促,語勢淩厲,發聲有力,態度威嚴,有斬釘截鐵、拔劍砍地之勢,五雷轟頂、撼人肺腑之感,這樣才能使之震顫,進而産生“挽奔馬于懸崖,攔狂濤于險岸”的剛硬效果。
然而,不可忽視的是,柔在一定程度上,也往往占據優勢,小小的柔也能克剛。因爲“柔”相對“剛”而言,自有其獨到之處。剛強之物,形可碎而不可變,堅而不韌,強而易脆;而柔軟之物,隨勢變形,柔而耐長久,軟而有韌性。在論辯中,有時避強守柔,看似怯弱,實爲克剛之術。
在爲人處世中,剛與柔往往平分秋色,無輕重緩急之分。
分寸學認爲,凡事都要針對具體情況,剛柔並用,千萬不可絕對化。剛與柔,相輔相成,太剛易折,太柔易廢,剛柔相濟,則無往而不勝。這是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古代君主治國安邦,必須文武並舉,德刑並用,方能以威服人,長盛不衰。
與“柔”相反,則爲“剛”。“剛”的表達方式有兩個特點:一是剛毅生威。剛者臨危不懼、神態剛強,能表達強烈的正義情感,産生巨大的震撼力;二是辭嚴雄辯。剛言出口,理直氣壯,義正辭嚴,铿锵有力,有聞之震耳,以正壓邪的作用。這種特殊的表達功能令柔弱者望塵莫及。那些私心過重的人,看上去氣勢洶洶,實際上色厲內荏,欺軟怕硬。對他們過分溫柔,反而會助長其囂張氣焰。這時候,你要敢于碰硬,一身正氣,義正辭嚴,歪風邪氣自然會退避三舍。
由此可見,真正的積極人生,應該有剛柔相濟的智慧,既有猛士的力量,更有沉靜蘊慧的平和。這才是做人處世的圓通之道。
君子要有寬廣的胸懷
方的修養,體現在卓爾不凡的志向和理想上,體現在“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上,也體現在對自己人格尊嚴堅定不移的維護上,更體現在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和毅力上。
圓的功夫,是包容天地萬物的氣量功夫,是娴熟把握和駕馭人性的功夫,更是調整、控制自我心態的功夫。
當我們將“方”與“圓”的修養功夫修煉到了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地步。那麽,我們就會該方則方,該圓則圓,玩方圓于股掌,馳才智于世間,達到“隨心所欲不逾矩”的最高處世境界。
所以,大得能容天地,寬到沒有邊的是圓,圓中能容天地。
有聖人的氣象,便能包容萬物;有領袖的氣象,便能容納天下。不管是親疏好惡敵我,不管是智愚或賢能不肖,都能以大度來容納他們,使他們就像魚忘記了自己在江湖之中。
以包容的態度處世,不但是做人的一種美德,也是做人的一種智慧。因爲我們面對的是不同環境中不同層次不同職業的人,我們不可能僅憑自己的觀念或喜好去從事社會活動。包容作爲人際情感交流的潤滑劑,在這個時候,就顯得尤爲重要。
我們和各種人打交道,就要學會正確地去包容各種人,各種看法,各種行爲。
漢朝的呂蒙正式被封爲宰相,准備上朝時,朝中一位官吏,站在門簾處指著他說:“是這個小子當了宰相嗎?”呂蒙假裝沒聽見。這時與呂蒙同行的官員一定要問清楚這個人的姓名,呂蒙堅決不許,說:“倘若一旦知道他的姓名,就會一生也忘不了,不如不問好。”
一個人只有善于包容他人,才能得到各方面的幫助,吸收各方面的信息,有時你自己不知不覺就會發現,包容給你帶來的好處,遠遠大于不包容給你造成的損失。
盡管自己有能力、有權利去做、去說,可又非要讓自己不幹、不說,那不是一件最難的事嗎?這時,你就要和自己作戰,要曉得:世界上真正的強者是能夠戰勝自己的人。強者之所以是強者,是因爲他們戰勝了自己!世界上最難以克服的困難,就是戰勝自我。其實我們應該看到世界上最強大、最頑固的敵人,也就是我們自己。說到底,忍就是我們必須戰勝“不能忍”這頭憤怒的獅子,唯有如此,在做人處世中,我們才能成爲真正的獅子,成爲真正的強者。
唐朝宰相婁師德的弟弟要去代州做都督時,他叮囑弟弟道:“我本不才,位居宰相,你如今又做了一州的都督,我家闊氣過分,免不了遭人妒忌,你想怎麽了局?”弟弟道:“從今以後,哪怕有人吐我一臉唾沫,我也不敢做聲,只好自己抹去,這樣哥哥就不用擔憂了吧?”師德道:“這恰恰是我擔憂的地方。人家要吐你一臉的唾沫,那是因爲他對你生了氣。你如今把臉上的唾沫自己抹去,那就會更招人家生氣。唾面不抹,它會自幹,爲什麽不裝著笑臉受了呢!”弟弟道:“謹受哥哥的指教。”這就是婁師德“唾面自幹”的故事。
天地有容納之量,想成就大事業的人,必然要有大度量。雖然項羽有拔山之力、蓋世之氣,白手起家破秦朝,而與劉邦爭雄逐鹿,卻最終落得個兵敗垓下、四面楚歌的境地。他不但無容人之量,就連範增這樣的奇才都容不下。與之相比較,劉邦就能容納無數個範增式的人才。
所以說,大度能蓋及天下而後能容納天下,大量能蓋及天下而後能指揮天下,智慧能蓋及天下而後能扭轉天下,勇氣能蓋及天下而後能托舉天下。一個人懷有這樣的氣度,就能與天地同大。
清朝的曾國藩雖然在曆史的潮流中是一個反面人物,但在他的逆境成功中,我們不難發現,屢戰屢敗而又屢敗屢戰的曾國藩之所以能夠在絕境中求生路,在逆境中出轉機,並因此度過了人生中一個又一個的低谷,成爲滿清第一漢臣,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他善于忍,長于忍。曾國藩所處的時代,正是大清王朝風雨飄搖、大廈將傾,各種危機矛盾和打擊紛至沓來,而他也正是集中所向。
曾國藩沒有慌亂,他以過人的膽略和高超的手腕,用盡了人間的“忍”功。他在自己的長期做官時間裏,總結出了三句至理名言,“打脫牙和血吞”、“居官以忍耐爲第一要義”、“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也就是說,當人生遭受巨大的打擊時,要能夠默默無聞忍受,以等到希望的出現;做官一定要以忍耐來自我約束,以防止浮躁而鑄成大錯;做人做事要有骨氣,任何時候都要耐得住寂寞,而不放棄希望。
三句至理名言,無論是從人生、官場還是生活的角度,都體現了曾國藩的“忍”術,是關于忍的體驗,也是他一生經驗的總結。
忍耐不是弱者的音符,它是強者的形象。忍耐,是一個人對理想、目標追求的具體表現。忍耐,需要的是耐得住寂寞,能夠抵抗各種誘惑,對理想信念永遠不動搖。忍耐終將與成功相伴。
因此在某種意義上,忍耐必將是一種等待,爲圖大業等待時機成熟,忍之有道。這種忍,不是性格軟弱、忍氣吞聲、含淚度日之舉,而是高明人的一種謀略,是做人處世的上上之策。
一個人想要成就繼往開來的大業,怎麽能缺乏豁達、浩然無比的度量?這是凡人都能做到的。而天下的學問,不是以一人的智慧所能知曉的;天下的事業,不是憑一人的力量所能辦到的;海洋之大,不是一川之水所能彙成的;山嶽之高,不是一丘之土所能堆積的。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句話被偉大的民族英雄林則徐當做座右銘而時刻謹記,要知道“天空可以包容一切,而人心可以包容天空。”
人生的一種高度可以從包容中體現出來。將軍額頭可跑馬,宰相肚裏能撐船,包容者就必然是善良睿智而又胸懷大氣之人。如果把包容當做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那麽它就是生命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中國古代的先賢聖人們極爲推崇忍,視忍爲處世的根本,奉忍耐爲“衆妙之門”;現代化工業強國日本,也極爲重視“忍耐”,將“忍耐”作爲工業倫理學的一個主要方面來研究。
孔子說:“小不忍則亂大謀。”
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蘇轼,就人應該具有忍耐的精神這個問題談到他的看法:“君子之所以取遠者,則必有所持。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
孔子與蘇轼說的都是關于忍耐的至理名言。試想,一個斤斤計較、不能忍讓的人,能成就什麽事業?古今中外,有多少宏圖偉業,因不能耐一時之忍而功虧一篑?
包容是一種大智慧,是一種強能力,更是一種大氣魄、大胸襟,是立大志、成大業者不可缺少的利器。
包容顯示著一種力量,是內心充實、無所畏懼的表現,是只有強者才會具有的精神品質。
包容不是低三下四、忍氣吞聲甘願受他人擺布,或者是受人欺侮,逆來順受,不去反抗,而是一種積蓄力量的方式。而那些表面上盛氣淩人、氣勢洶洶、不可一世的人,內心則是空虛軟弱的。
人們所說的氣度,包括了大量、雅量、容量與氣量。而它的修養方法,主要是能戒除忌妒、怨恨,尤其要能容忍。這樣則自然能包涵寬容,而不計較得失。呂坤說:“學者最大的病痛,就是氣度太小。”英雄豪傑賢士也不免如此,因此陶覺說:“自古以來的英雄豪傑,只是爲了不肯吃虧,害了多少事。”
“唾面自幹”的教訓,和佛家中“忍辱”的義舉,及耶稣的“人打了我左臉,我以右臉迎之”的告誡,都是培養大度的最好例證。要想在處世中圓融無礙,那麽就應當具備“唾面自幹”和“忍辱負重”的修養功夫。
淡泊明志,甯靜致遠
魯迅說:“不要把自己看成別人的阿鬥,也不要把別人看成自己的阿鬥。”說的是要自信,同時不要輕視他人,在人際交往中做到外圓內方、不卑不亢。
如果一個人能夠真正領悟並運用好這一處世良方,那麽對于任何新環境,他都能很快適應並應付自如。
很多傑出的成功人士,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都逐漸形成了“外圓內方”的性格,不是鋒芒畢露,義無反顧,而是有張有弛,掌握分寸。
史學家蔡尚思在寫作《中國社會科學革命史》時,前輩歐陽予倩曾諄諄告誡他:“寫作的態度自然要嚴謹,不過萬不宜有火氣……可否寓批評于敘述中呢?”
歐陽予倩建議他以“純研究的態度”作進攻的“擋箭牌”,書名更改爲《中國社會思想史》,並感歎說:“蔡先生,我佩服你的努力,可是思想界的悲哀,誰也逃不掉呵。”
這就說明,知識分子在方式方法和局部問題上,可以委婉圓潤,有所妥協,可是在事關大是大非、人格良心的原則立場上卻毫不含糊,旗幟鮮明,做到不卑不亢,外圓內方。
在現實生活中,有這樣的一種人,常不惜降低自己的尊嚴,極力逢迎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強的人,哪怕人家對自己傲慢無禮也不在乎,這種“卑己而尊人”的做法實在不值得。
不卑,可以不惹人憐;不亢,可以不招人妒。此種態度可適合于任何一種場合、任何一種環境。不卑不亢是一種境界,一種心平氣和的境界,一種高深莫測的境界,一種做人的境界。
曾有這樣一則寓言:
龍王與青蛙在海濱相遇,一番寒暄後,青蛙問龍王:“大王,你的住處是什麽樣的?”
龍王高傲地說:“珍珠砌築的宮殿,貝殼築成的閣樓。屋檐華麗而有氣派,廳柱堅實而漂亮。你呢,你的住處如何?”
青蛙微微一笑:“我的住處綠萍似氈,碧草如茵,清泉沃沃,白石映天。大王,你高興時如何?發怒時又怎樣?”
龍王哈哈大笑:“如果我高興,就普降甘露,讓大地滋潤,五谷豐登;假如我發怒,則先起風暴,再發霹雳,繼而打雷放電,叫千裏以內寸草不留。那麽,你呢,青蛙?”
青蛙悠然自得道:“我高興時,就面對清風明月,呱呱叫上一通;發怒時,先瞪眼睛,再鼓肚皮,最後氣消肚癟,萬事了結。”
連一只小小的青蛙都能表現自己的自信,而我們是否需要自我反思呢。龍宮固然美麗,青蛙的居所也別具一格,可謂不卑不亢。只有心靈健全的人,才可能真正做到這一點,這又是方的另一種表現。
不卑不亢,從根本上講就是平等待人,面對比自己強的人,不去畏縮;在比自己弱的人面前,而不驕縱。地位有高低,學問有深淺,但所有的人,人格都是平等的。
爲人處世存在一個態度或姿態問題,並總是與身份、地位、角色和自身的個性息息相關。通常情況下身份較高、地位較高的人,容易表現出高傲的情緒,這種情緒不易爲人接受,一旦地位或角色發生了變化,他們便在一種人世的落差中尴尬起來了。
還有一種人,他們出身卑微、地位低下或性格懦弱,常常表現出卑憐落魄的姿態,這種姿態令人輕蔑和瞧不起,致使很多人不屑于與之爲伍。以上這兩種處世態度,一亢一卑,都不利于人際關系的正常交往,有礙心靈的溝通和情感的融洽。這兩種態度是做人處世的大敵,它造成了彼此相處的心理障礙、精神障礙,而且也給交際氣氛籠罩了一層烏雲,使彼此相處不愉快,不和諧,不融洽。人們喜歡在彼此平等的正常狀態下交往,由“卑”或“亢”所産生的距離和人際交往的鴻溝,使彼此無法構建友誼的橋梁。所以,做人處世應該保持不卑不亢的態度。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與一些在身份、才識、經驗、能力等各方面比我們高出一籌的人去交往。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會有人因此而自卑,認爲自己還算可以,面對對方産生一種心理上的畏懼感,自信心便大打折扣。“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如果一個人連自信都失去了,那麽他要想得到成功,恐怕只是幻想。一個人不論處于什麽環境之下,只要不丟失自信,就會有成功的希望。
小何嗓子非常好,唱歌還算可以,可就是有些不自信,一到需要他一展歌喉的場合,他便畏畏縮縮躲在一邊不敢出來。有幾次公司舉辦聯歡會,主持人知道小何嗓音很好,于是便拉他上來給大夥唱個歌。可是小何卻臉紅脖子粗的拼命拒絕,說自己唱不好。開始大家還一起起哄勸他唱一個,後來見他怎麽都不肯,只好作罷。只是,因此一來,便再也沒有人去注意他,到後來他是什麽時候走的,都沒人注意。一個連公開場合唱歌都不敢的人,如果讓他去搞社交,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擁有這樣心態的人,不就是自己心靈的囚徒嗎?因此在一些事情上,往往束縛自己手腳的,不是別人而正是自己。
一個人只要不是行爲卑劣,酒囊飯袋,那麽,無論其地位高低、能力大小、條件好壞,都應有充分的自信,切不可有低人一等的感覺。這種觀念應該貫穿于正常人際交往的過程中。
李白有詩雲:“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顔。”如果面對“權貴”心生畏懼而自卑,那麽你就不可能使自己辦事時大方果斷起來。能辦的事也難以辦成。所以我們在平時就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只要我們將心理上的那份膽怯收起來,充分顯示出自己的自信,就會在處世過程中遊刃有余。
有一則童話,一只黃鹂鳥生著一副極好的歌喉,但就是膽子小,不敢在大家面前唱歌。黃鹂鳥去尋找有學問的夥伴,向它們求教如何才能把膽子練大。黃鹂鳥去找了貓頭鷹、長頸鹿、老松鼠,可是每個夥伴都讓它先唱一首歌來聽聽,然後再告訴它。爲了求到膽大的學問,後來它已經可以當著所有夥伴的面唱歌而沒有絲毫膽怯了,老松鼠對它說:“你已經找到了練得膽大的方法了。”
黃鹂鳥雖有一副好歌喉,但因缺乏自信,不敢在大家面前唱歌,等到它找到了自信,就不僅敢唱,同時也得到了動物們的喜歡和尊重。因此,人只有自信才能在一些事上做到不卑不亢。
假設你爲了替友人謀一份差事而去拜訪某大公司的經理,你心裏明白自己去見的可能是一個身份頗高的人物,而且又是你有求于他,不過,他仍是被動的,你才是主動的,所以你要迅速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能自卑。當你與某一個人交往和辦事兒時,你心理上有著“我正在求你”的感覺時就會使自己神經緊張,一切出于不自然,這樣是很不利于成功的。
要培養坦蕩的不卑不亢的處世心態,應具有一定的社交活動技能和社交常識。處世不是一種抽象的活動,其表現形式是多姿多彩的,廣博的知識、高尚的情操,往往使社交活動和處世過程變得更加豐富,給參加者帶來多方面的收獲和享受。
一個人不會唱歌、不會跳舞、不會攝影,就很難同有此愛好的人建立起感情。如果請朋友到家裏聚會,你不會做飯,隨便吃點什麽東西與你做一桌美味的飯菜相比,氣氛顯然不同。所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就會打開參加更多社交活動的渠道,爲你以後辦事打下良好的基礎。
大智若愚的糊塗
處事不驚,必淩于事情之上;達觀權變,當安守于糊塗之中。
曆史與現實中那些深谙方圓之道者,每每以平和恬淡的神態和決不嘩衆取寵的態度來投入生活,做到做人周到、處世練達。
老子曾告誡孔子說:“君子盛德,容貌若愚。”那些有卓越才能的人,外表上看與愚魯笨拙的普通人毫無差別。無論是謙虛還是謹慎,可能會讓有些人覺得是消極被動的生活態度。實際上,倘若一個人能夠謙虛誠懇地待人,便會贏得別人的好感;若能謹言慎行,更會贏得人們的尊重與尊敬。
在《紅樓夢》中王熙鳳做人可謂精明透頂,依仗賈母的寵愛和自家背景,上欺下壓、左右逢源,卻落得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下場。太精明露骨會遭人討厭,因爲人與人情感的溝通和交流是心的交流,如果做人過于精明露骨,就不能在交際方面獲得人心。對人,不必精明;對朋友,傻點更好。交際中的“精明”容易把應該淳樸真摯的關系,人爲地複雜化,使人感到虛僞狡猾,敬而遠之。這樣精明的結果,只能讓自己成爲孤家寡人。
大智若愚是做人智慧中最高最玄妙的境界,如果有誰能得到“大智若愚”的評價,那表明他可以在人生舞台上立于不敗之地了。大智亦即最高的智慧,接近于沒有智慧,接近于木讷,接近于愚。“大智若愚”的派生詞“大巧若拙”、“大直若屈”、“大辯若讷”,它們表明至高的謀略、至高的技巧與境界,並且決不會直接一覽無余地展現在人們面前,它擁有豐富的層次與內涵,擁有保護自身的機制。
讓人捉摸不透的關鍵在于“藏巧”,將自己的智慧隱藏起來,才能不讓人對你有所戒備。老子告誡世人:“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也就是說,一個人不自我表現反而顯得與衆不同,一個不自以爲是的人會超出衆人,一個不自誇的人會贏得成功;一個不自負的人會不斷進步。當然,讓人看不破與故弄玄虛、裝神弄鬼截然不同,矯揉造作反而會招惹是非,一旦被人看破你是在做戲,定會讓人徒生厭煩,認爲你虛僞奸詐,此時再做什麽努力都會徒勞無功,于事無補。
俗語說:“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有時,在沒有真正鞏固自己人生位置之前,也不得不處處忍讓,不露作爲,唯恐被重要人物“調包”,秦王嬴政親政前,呂不韋正以“仲父”身份獨攬大權,時人“憚相國畏其勢”,嬴政也只能默不作聲,言聽計從,任其張狂。一旦掌握實權,便立即下手,將“仲父”遷遂至蜀,迫其飲鸩而死。
明朝呂坤在《呻吟語》中說:精明也要十分,只須藏在渾厚裏。古今得禍,精明十居其九,未有渾厚而得禍者。今之人唯恐不精明,乃所以爲愚也。其實精明的人要十分精明才算是精明到家,把精明隱含在渾厚中應用是一種智慧,聰明過頭就是愚蠢。古往今來許多人遭受災禍,精明人十個裏便占了九個,還沒有聽說因爲淳樸厚道而遭遇災禍的。現在的人卻只怕自己不夠聰明,這其實是一種淺薄愚笨的意識。
裝糊塗,讓人覺得你無能,讓人忽略你的存在,在必要時不動聲色,先發制人,迷惑對方視線讓對方稀裏糊塗失敗了還不知是怎麽回事,這是兵家的計謀,也是處世的方略。但是,要讓人“看不破”,說起來容易,要一付諸實踐卻並非易事,因爲再狡猾的狐狸也有露出尾巴的時候,因此,如何收好自己的“尾巴”就顯得尤爲重要。一時讓人看不破需要藏巧于拙,讓人永遠看不破,就應該時刻檢點自己的破綻。
大智若愚,從一個角度來說,也可理解爲小事愚、大事明,是人的一種極高修養與境界。所謂愚,是指有意糊塗。該糊塗的時候,就不要顧忌自己的面子、自己的學識、自己的地位、自己的權勢,一定要糊塗。而該聰明、清醒的時候,則一定要聰明。由聰明而轉糊塗,由糊塗而轉聰明,則必左右逢源,不爲煩惱所擾,不爲人事所累,這樣你也必會有一個幸福、快樂、成功的人生。
晉朝宰相謝安的弟弟謝萬,曾經和蔡系爭一個座位,蔡系把謝萬從位子上推了下去。謝萬不慌不忙地站起來,拍拍衣服,坐回座位上,慢悠悠地說:“你差點兒弄傷我的臉。”蔡系說:“本來就沒有考慮你的臉。”後來兩人都沒有把這件事挂在心上,人們都稱贊他們的心境。這也是一般人很難做到的。
人一生不應對什麽事都斤斤計較,該糊塗時糊塗,該聰明時聰明。有句成語“呂端大事不糊塗”,說的正是小事裝糊塗,而在關鍵時刻,才表現出大智大謀。中國古代這樣的大智若愚者舉不勝舉。
宋代宰相韓琦以品性端莊著稱,遵循著得饒人處且饒人的生活准則,從來不曾因爲有膽量而被人稱許過,可是通過兩件事,卻顯示出了他的與衆不同,這才是“真人不露相”的注腳。對于這樣的老好人誰會防範呢?他因此而得以在無聲無息中做了兩件大事。
當宋英宗剛死的時候,朝臣急忙召太子進宮,太子還沒有到,英宗的手又動了一下,宰相曾公亮嚇了一跳,急忙告訴宰相韓琦,想停下來不再去召太子進宮。韓琦拒絕說:“先帝要是再活過來,就是一位太上皇。”于是韓琦越發催促人們召太子,正是這種看似平淡,實則舉足輕重的做法,避免了一場權力之爭。
當時在朝廷中有一個叫任守忠的人擔任著大內都知職務,爲人奸邪,反複無常,常秘密探聽東西宮的情況,在皇帝和太後間進行離間。韓琦出了一道空頭敕書,參政歐陽修已經簽了字,參政趙概感到左右爲難,猶豫不決。歐陽修說:“只要寫出來,韓琦一定有自己的辦法。”韓琦坐在政事堂,用未經中書省而直接下達的文書把任守忠傳來,讓他站在庭中,指責他說:“你的罪過應當判死刑,現在貶官爲蕲州團練副使,由蕲州安置。”韓琦拿出了空頭敕書填寫上,派使臣當天就把任守忠押走了。
試想,要是換上愛耍權術的人處置這件事,任守忠會不加懷疑輕易就範嗎?顯然不會。正是因爲任守忠也相信一貫誠實的韓琦,才不會懷疑其中有詐。這樣,韓琦輕易除了蠹蟲,而仍然不失忠厚。所以大智若愚實在是一種人生的最高修養,也是一種做人的謀略。大智若愚的人總有更多成功的機會。
謝萬、韓琦都是老謀深算,“心機”重重之人,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受侮受損的一方都沒有把自己的難堪太當回事。
有的時候,愚笨只是一種表面現象,一種僞裝,使別人無法“看破”的僞裝,才顯現出做人處世的高明之處。而正是這些“僞裝”讓別人忽略了你的力量,便不會與你爲敵,你就會少了些麻煩。“外亂內整,內精外鈍”是兵法的韬略,又是人生的大謀略。收斂自己的智慧,一副渾渾噩噩的樣子,讓人“看不破”,這才是聰明的表現。
從智謀的原則來看,大智若愚體現爲以靜制動、以暗處明、以柔克剛、以反處正之道,表現爲降格以待的智慧。
愚、拙、屈、讷都給人以消極、低下、委屈、無能的感覺,人的第一感覺對此難以産生好感,從而使人放棄戒懼或者與之競爭的心理,或對之加以輕視和忽視。但愚、拙、屈、讷卻是人爲營造的迷惑外界的假象,目的正是爲了減少外界的壓力,松懈對方的警惕,或使對方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如果要克敵制勝,那麽可以在不受幹擾,不被戒懼的條件下,暗中積極准備,以奇制勝,以有備勝無備;如果意圖在于獲得外界的賞識,愚鈍的外表可以降低外界對自己的期待,而實際的表現卻又超出常人所想,這樣的智慧會令人出其不意而刮目相看。
“大智若愚”是在平凡中表現不平凡,在消極中表現積極,在無備中表現有備,在靜中觀察動,在暗中分析明,因此它比積極、比有備、比動、比明更具優勢,更能保護自己。
“大智若愚”在中國權術史上作爲一套內容極其豐富的韬光養晦之術而大展其光。
所謂韬晦就是收斂鋒芒,隱匿行迹,掩飾野心,與世無爭,麻痹對手的警惕,迷惑世人的目光,等候適當的時機,實現預謀的目的。
商纣王荒淫無道、暴虐殘忍,一次作長夜之飲,昏醉不知晝夜,問左右之人,皆說不知,又問箕子。箕子深知,別人都說不知,而唯我知之,這不是危險的事嗎?于是亦裝作昏醉,模糊其辭。
戰國四君子之一信陵君可謂風光之至,他廣結天下豪傑,廣徕天下賢才,“士以此方數千裏爭往歸之”,擁有足以與魏王抗衡的政治實力,魏王也不得不讓他三分,可是當他公然“竊符求趙”,違背魏王的意志,解救了正受秦兵壓境威脅的趙國,建立巨大功勳之後,卻使魏王難以容忍,“諸侯徒聞魏公子,不聞魏王”。秦國馬上施以離間之計,促使魏王剝奪了信陵君的實權。魏王擔心信陵君威望猶在,對自己存在威脅,因此仍視作心腹大患,信陵君爲此“謝病不朝,與賓客爲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以降低人格的方式減輕魏王的戒懼。
許多成大事者,在成就之前都有韬晦的曆史,善于避讓那些看似胸無大志,實際暗伏殺機的身邊人,無不以弱者的形象做出強者的舉動。
“大智若愚”,重在一個“若”字,因爲許多人總希望把自己的聰明擺出來。“若”設計了巨大的假象和騙局,掩飾了真實的野心、權欲、才華、聲望、感情,這種甘爲愚鈍、甘當弱者的做人術實際上是精于算計的淵薮,它鼓勵人們不求爭先,不露真相,而讓自己明明白白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