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本峇魯和宏茂橋中心熙熙攘攘的鄰裏,伫立著多間開業數十年的老字號店鋪,這裏也有本地最大、可懸挂上千個鳥籠的賞鳥廣場。不少街坊感歎平日總是來去匆匆,希望有機會在日常生活的鄰裏當“遊客”,也有人小時候住在宏茂橋,如今故地重遊,探尋記憶中的鄰裏特色與文化。
“吃喝購物在鄰裏”首個導覽團昨天一早啓程,108名團員中不乏鄰裏街坊和故地重遊者。團員們分成多個小組,不出國門在鄰裏探索新鮮事。這一系列鄰裏導覽活動由新加坡鄰裏企業中心與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屬下的《聯合早報》聯辦。
行程站點之一是宏茂橋首個于上世紀80年代建設的組屋區——哥本峇魯。除了國人熟知的美華巴刹與熟食中心,該區賞鳥廣場單單挂鳥籠的柱子就有約500個,疫情前的星期天可吸引兩三百人聚集,一起聆聽鳥籠裏雀鳥唱鳴。
後港居民劉惠香(64歲,産品開發人員)獲知即將舉辦導覽團後,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她驚喜地說,沒料到本地有這麽大型的賞鳥廣場。“以前來這一帶都是買完東西就回家,難得有機會了解這裏的特色。”
楊金蓉(47歲,護士)和丈夫則是帶著7歲兒子全家總動員。童年在宏茂橋住過八年的她,如今讓丈夫和兒子陪同“尋根”,尤其希望讓兒子懂得欣賞鄰裏文化。
她邊走邊指向周遭說:“這裏有很多我小時候的回憶,我記得這個地方以前是個遊樂場,現在都拆掉了……幸好美華巴刹與熟食中心還在。”
哥本峇魯區議員郭獻川昨早也現身賞鳥廣場,向團員們介紹該區特色。他受訪時說,廣場讓各區居民齊聚交流,他希望能透過舉辦這類導覽活動,讓更多公衆了解本土曆史和文化。
行程另一個站點是宏茂橋中心,該區一大特色是散見于鄰裏各隅的20幅彩繪壁畫和立體畫。曆時三個半小時的參觀過程,團員們除了購買伴手禮,也不忘“打卡”合照和到小販中心一飽口福,大家盡興而歸。
同昔日相比,鄰裏面貌已大不相同。鄰裏企業中心主席郭庭水說,原本計劃每場導覽活動只限80人參加,但首個導覽團反響非常踴躍,開放報名兩個小時就吸引108人報名,因此破例作出額外安排,讓大家如願隨團。
“我們也已經把哥本峇魯和宏茂橋中心的介紹視頻放上網,很快就吸引上萬人觀看。”
主辦方昨早把團員們分成兩個大組,分頭前往哥本峇魯和宏茂橋中心,再由個別導遊帶領八到10人的小組參觀鄰裏。主辦方也特別安排四輛巴士,確保團員到各個站點時,保持安全距離和做足體溫檢測等防疫措施。
華文媒體集團社長李慧玲表示,鄰裏不僅是我國經濟命脈的一部分,文化也是重要組成,本系列導覽活動將兩者結合,極具意義。
“我們把不同的人和故事聚在一起,讓人們重新認識鄰裏,或者把這樣的認識傳給孩子。”
“吃喝購物在鄰裏”下來將舉行的九個導覽團,還會帶公衆到大巴窯中心和碧山、勿洛、金文泰和西海岸、裕廊東和文禮等。讀者也可透過《聯合早報》刊登的導覽地圖,認識並自行探索這些鄰裏的特色地點。此項目獲得全國鄰裏商聯總會與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