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衛生學院最近出版了漫畫冊《心緒大戰:養大一孩子需要幾個精神科醫生的力量?》紀念該學院的兒童指導門診今年成立50周年。
附屬成長階段精神科部門的兒童指導門診成立于1970年4月7日,50年來逐漸壯大。該部門約有125人,包括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社工、護士,以及行政人員。
本周專題邀請心理衛生學院候任院長馮舜聖醫生,分享學院曆年來如何推展兒童與青少年心理衛生工作,並訪問患強迫症的青年闡述克服心理障礙的經曆。
入住公共醫院的孩童及青少年精神病患有增加的趨勢,但並非所有精神病患都須看精神科醫生,關鍵在于嚴重個案是否接受治療,並有醫療人員繼續跟進病患的情況。
對于“新加坡人壓力特別大,尤其是孩童”的問題,心理衛生學院候任院長馮舜聖醫生不以爲然,他倒期盼新加坡是孩童的歡樂園地。
“壓力大是環球問題。壓力是人生的部分經曆,如何處理才最爲關鍵。協助年輕人做好壓力管理的准備,是快樂社會的關鍵。
“新加坡(處理壓力方面)的表現並非我們想象中的差。這裏還不是孩童的歡樂園地,但這是我們的期望。”
馮舜聖爲心理衛生學院服務了26年,也是成長階段精神科高級專科顧問,以及“社區心理健康反應、初期治療與評估計劃項目”(簡稱REACH)總監。
調查顯示,2016年有569名7歲至18歲的孩童及青少年,因爲精神問題入住公共醫院。2017年增至640名,2018年減少到607名。
他說,孩童和青少年尋求精神科醫生的協助,所涉及的課題是一樣的。
到兒童指導門診(Child Guidance Clinic,簡稱CGC)求醫的孩童分成五類,包括因害怕和擔憂而焦慮的孩童、過度上網和玩遊戲以致成瘾、因學習和上學而影響成長的孩童(如過動或自閉)、有行爲問題的多動兒,以及家長過度焦慮,以爲孩子“不正常”的正常孩子。
“我們必須找出問題的根源,孩子是因疾病或壓力受影響,然後在孩子的學校和家庭生活中提供援助。”
針對新病患人數是否逐年增加,馮舜聖醫生指增長率有多個因素。他說,新加坡有260名精神科醫生,擅長處理青少年精神問題的只占10%。
“理論上來說,若有約10%的青少年有精神問題,診所和醫院就會看到更多個案。這是我們無法承擔的,但並非有精神問題的人都須看精神科醫生。
“數據增加不代表什麽,關鍵在于嚴重個案是否接受治療和跟進。”
至于數碼時代是否造成年輕人承受更多壓力,他並不認同。
“電視機剛剛推出時,也被人說得很糟糕,事實並非那麽糟。我們只須全面探討和管理問題,而不是逃避科技,因科技有它的作用。”
他強調,使用科技是個過程,與其避開,倒不如善加利用。
“我們推展網絡健康(cyberwellness)教育,提供解決方案,教導大人和小孩負責任地使用數碼科技,用科技協助我們更快速地連接,目的是制造快樂,而不是不愉快。
“我們還是需要睡覺、吃喝和運動,數碼是添加的系統,支持我們做得更好。智慧島須要智慧地使用數碼科技,尋求平衡,才能改善我們的生活。”
REACH推出後 兒童指導門診個案漸減
爲6歲至18歲學生提供精神治療和援助的項目REACH推出後,心理衛生學院兒童指導門診的個案也逐年下跌。
2007年,馮舜聖領導一個小組,到中小學和初級學院推行“社區心理健康反應、初期治療與評估計劃項目”(簡稱REACH),爲學生們提供精神治療和援助。
REACH總監馮舜聖醫生說,早在2005年,他和小組就爲青少年心理健康成立委員會。小組原本要制造一個“生態系統”,把普通醫生和義工帶進校園,卻不成功。
“但我們從中學習到要將心理衛生專家‘推介’到學校,就必須與校方和學校輔導員合作並取得平衡,同時讓青少年自己去尋求援助。”
2007年,REACH只在北區推行,當年有約200個新個案。截至2011年,按校區劃分成四個分組的REACH,服務範圍覆蓋全國中小學和初級學院。
過去八年(2012年至2019年),REACH年均協助約1500個學生,過後個案多由學校輔導員,以及包括新加坡兒童會、關懷機構、飛躍社區服務,以及家庭服務中心的社區夥伴跟進。
REACH開始運作後,兒童指導門診的個案也逐年下跌。
到心理衛生學院接受門診的6歲至18歲學生,從2007年至2011年的年均2700個新案例,減少至2012年至2019年的年均2365個。
馮舜聖醫生指出,人工智能驅動的自助平台也讓年輕人更容易自己去尋求援助。
“REACH依然還有任務在身,讓學校知道相關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我們也期望到學前教育中心,提高幼兒對心理衛生的認識。”
創作漫畫冊協助解開“心結”
兒童精神科(Child Psychiatry)是精神科的分科。一般需要精神科醫生診治的精神病患,也需要心理學家提供有效輔助。
直到今天,許多人還是無法區分心理學家(psychologist)和精神科醫生(psychiatrist)。簡單來說,只有精神科醫生有權開藥方,心理學家則提供心理輔導。
《心緒大戰》漫畫冊就通過生動筆調,介紹不同醫療人員的工作、闡述家庭和學習環境如何影響孩童的心理健康、學校和家長在孩童心理康複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除了敘述新加坡兒童精神科的發展史、兒童指導門診成立的背景,漫畫冊也提供心理健康的“貼士”和個人勵志故事等。
漫畫冊由心理衛生學院候任院長馮舜聖醫生和成長階段精神科主任王仕豪醫生,以及南洋理工學院設計講師吳美真撰寫,南洋理工設計學院的學生集體繪成,公衆想訂購可上網www.imh.com.sg/eShop/。
另外,心理衛生學院也與國家檔案館聯手上載“兒童指導門診—50年來和未來的‘指導’”(Child Guidance Clinic – 50 Years On And Beyond “Guidance”),通過舊照片、新聞報道、文告,以及演講稿等,讓公衆了解兒童指導門診的曆史及影響其發展的政策,網址:nas.gov.sg/archivesonline/policy_history/card?id=20
個案: 強迫症搞垮品學兼優學生
兒童指導門診每年接獲約50起新的強迫症個案。
強迫症是精神病的一種,病患會重複洗手、點算、清理等習慣。若盡早發現和治療,病患能完全康複,例如三年前向診所求助的沈俐萱(20歲,新加坡國立大學理學院二年級學生)。
且聽聽她的故事……
品學兼優的沈俐萱是完美主義者。2017年進入頂尖初級學院,卻搞垮了身心靈。
她開始在意字體的美觀和整潔,嚴重到可以花幾個小時重寫,確保英文字母,比如J的“轉彎處”必須完美,L的直線必須夠直。
她不斷修改“難看”的字,無法達到目標就哭泣。有一次,她因不滿意講義上的字體而不斷撕毀重寫,直到淩晨2時。
另一次,爲了一個句子不夠完美,焦躁了四個小時。
她只告訴母親她的問題,母親完全支持她,卻不明白爲什麽會有這種行爲。
沈俐萱說:“我沒怪母親,因爲有時我也無法理解自己,爲何無法停止重寫的沖動。”
“我沒跟其他家庭成員說,因爲我不認爲他們幫得上忙,說了只會讓情況變得尴尬。我不想讓其他人有負擔,自己單獨面對問題還比較容易。只有專家和治療師能讓我解脫一些。”
初院二年級時,她才尋求專業援助,確診自己患上強迫症。她看過精神科醫生和心理學家,七個月後終于康複。
從心理學家那裏,她對強迫症有所認識,找到強迫欲望被激發的原因。在治療過程中,她得在心理學家面前寫字,不停抑制重寫的沖動,最後才克服這種痛苦過程。
沈俐萱認爲,社會對精神病患還是有不同程度的歧視。雖還未踏入職場,她已開始擔心如果未來雇主知道她有過強迫症而不聘用她。因此,她希望有更多雇主理解強迫症、抑郁症等精神病患,進而更接納這些人。
“一些人還是認爲,精神病是個性脆弱的象征。親友不論多親密,因爲沒有親身經曆,始終無法了解精神病患的痛苦與掙紮。到頭來面對問題的,還是我們自己。”
她認爲,社會應少強調學業成績、避免競爭比較。“因爲我的強迫症正是完美主義所引起的。老實說,我也不肯定患上強迫症是否因爲自己韌性不足。”
她說,如今沒有小學分流制,教育部也推廣全面學習和發展,這些都是好的改變,“分流只會增加一些學生的自卑心理,而這是導致抑郁症等的精神病原因之一。”
但她指出,學校對學生的支援可再加強,比如提供精神科輔導員、精神健康室,以及鼓勵教師留意病患,諒解他們的行爲舉止。
她也說:“家長不應過度呵護孩子,這樣孩子才會更早學會獨立,變得更堅韌。”
她認爲,家長如果不斷爲孩子遮風擋雨,孩子將無法建立自己的“精神盾牌”,來處理日後要面對的高壓。
“新加坡社會適者生存的意識非常強,講求經濟增長,推行唯才是用制。除非改變觀念,否則我們會繼續活在高壓狀態下。但是,要人們不重視學術成績不容易做到。”
兒童指導門診發展裏程碑
■ 1968年
板橋醫院(心理衛生學院前身)提供部分時間兒童指導服務。當時兒童精神病患被視爲“遲緩”、喜怒無常,甚至可能被鬼纏身,家人難以管教。
■ 1970年4月7日
爲減少社會歧視和提供方便,衛生部在中央醫院院區設立兒童指導門診(Child Guidance Clinic),由該診所主任黃仕泰(Wong Sze Tai)醫生監管。
■ 1971年
診所遷至加冷婦幼診療所。
■ 1972年
診所易名爲“兒童精神科診所”(Child Psychiatry Clinic),說明它提供包括評估、確診和治療的全面服務,而不只是指導教師和家長如何教育不受教的孩子。診所利用輔導和治療的多元隊伍,解決孩童的課題。
■ 1982年
診所從加冷婦幼診療所,搬到歐南園衛生學院(Insitute of Health,保健促進局前身)。板橋醫院也設兒童精神住院單位,讓病情嚴重的孩童入住。
■1993年
板橋醫院搬遷到萬國青健保園,改名爲心理衛生學院(IMH)。
兒少精神科部門(Department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設立,由蔡益明醫生領導。
孩童和青少年病患的住院設施改名“旭日軒”(Sunrise Wing),沿用至今。
■ 1996年
“兒童精神科診所”重新命名爲“兒童指導門診”,因爲“指導”較少負面形象。萬國青健保園也開設第二個診所。歐南園診所搬到歐南園的保健促進局。
■ 2007年
心理衛生學院配合衛生部的“全國精神健康藍圖”,推出中小學和初級學院“社區心理健康反應、初期治療與評估計劃項目”,爲學生們提供精神治療和援助。
■ 2020年
診所每年新個案,從1980年的550名,增至2011年的約3000人。REACH推出後,2019年跌至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