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在500名年齡介于21歲至74歲的受訪者中,有三成說他們在疫情期間發胖,體重平均增加4.8公斤。
陳勁禾 報道
jinhet@sph.com.sg
冠病疫情期間宅在家,最新調查顯示,受訪新加坡人近三分之一發胖。多數人都希望能買到更便宜的健康食物,以達到減肥目標。
市場調查公司益普索(Ipsos)昨天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在500名年齡介于21歲至74歲的受訪者中,三成說他們在疫情期間發胖,體重平均增加4.8公斤。
這項調查是去年10月23日至11月6日在網上進行。
雖然多做運動的人占比較高,但飲酒更多者的比率也較高。約四成受訪者在疫情期間做了更多運動,24%則更少運動;12%的受訪者喝了更多酒,8%減少喝酒。
抽煙習慣大致上沒變,只有2%的受訪者在疫情期間戒煙,3%則在疫情期間染上煙瘾。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網站的資料,肥胖的人如果感染冠病,患重症的風險較高。他們因爲感染冠病而入院的風險是一般人的三倍。
益普索的調查顯示,33%的受訪者相信肥胖和冠病患者得重症有關,39%不相信有關,其余28%表示不知道是否有關聯。
至于如果感染冠病該如何降低患重症的風險,近一半或46%的受訪者認爲經常運動會有幫助,22%認爲應該吃維生素D,19%認爲應該戒煙,12%認爲應該減肥,8%認爲應該戒酒。
多數受訪者其實都想減肥,但認爲不容易以便宜價格買到健康食物,並希望商家或政府能滿足公衆對便宜健康食物的需求。
減肥方法方面,六成受訪者會多做運動,53%會少吃,47%吃得更健康但不會節食,48%少喝含糖飲料,17%少喝酒。
飲食方面,65%的受訪者會減少或完全不吃糖,48%會少吃或不吃碳水化合物,47%減少攝取熱量,33%少吃或不吃加工食品。只有10%的受訪者願意爲了減肥而不吃肉,10%願意不喝酒。
益普索也整理了商家和政府可實行的12種方案,讓受訪者選哪些方案對減肥有幫助,近一半或49%認爲能買到更便宜的健康食物最有幫助。
第二受歡迎的方案則是有更多綠色空間做運動,有27%的受訪者選擇這個方案。諸如廣告限制和體重管理服務等方案則最不受歡迎,分別只有3%和5%的受訪者認爲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