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産業化》項目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簡單來說就是絞吸式挖泥船,說得再簡單一點,就是在水裏挖泥用的船。
這船的用處非常廣泛,可以疏通河道、打通水路,連雲港港10萬噸級航道就是要靠絞吸式挖泥船來實現的。而它最強的功能就是填海造陸。
《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産業化》項目之所以能夠獲得特等獎,就在于中國的絞吸式挖泥船能力之強大,以“天鲲號”、“天鯨號”爲代表的絞吸式挖泥船,助力中國在東海、黃海、南海諸島填海造陸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以“天鯨”號自航絞吸式挖泥船爲例,它總長127.5m,型寬22m,吃水6m,設計航速12節,總裝機功率爲19200KW,最大挖深-30m,最大排泥距離6000m,挖掘效率爲4500m³/h。
僅用了8個月,永暑礁陸地面積達2.8平方公裏,島陸面積僅次于美濟礁和渚碧礁的,爲南沙群島第三大島。建有永暑島機場、永暑醫院等。永暑島成爲中國在南沙最大的物資集散中心,需要遠距離型大型運輸機,永暑島的建成,有力保障了中國南海領土安全。
中國目前最強的是天鲲號,其總設計師號稱三年可以在南海造出一個新澳門,“天鲲號”是世界上首次將三纜定位系統應用于自航絞吸挖泥船。還擁有國際領先的自航絞吸船智能集成控制系統。船長140米,寬27.8米,最大挖深35米,總裝機功率25843千瓦,標稱生産能力每小時6000立方米 ,絞刀功率6600千瓦,配置通用、粘土、挖岩及重型挖岩4種不同類型的絞刀,可以開挖單側抗壓強度50兆帕以內的中弱風化岩石。
天鲲號最爲厲害的是是可以實現全智能化,一個按鍵下去,就可以自動定位,自動挖泥作業,除了自動挖泥,還能實現自動挖煤,這也是我國自動挖煤技術的首次應用。它的吸泥管和排泥管連接起來,最長能達到15千米,每小時最高可將7501立方米的“泥巴”通過管道運送到15千米開外,也就是它可以在一個小時可挖出7501立方米的大坑。
正因爲其功能如此強大,所以中國同時也明確規定,爲維護國家安全,對大型挖泥船實施出口管制,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外出口大型挖泥船。從此之後我國的挖沙船也上升到了戰略性物資的高度。
中國挖泥船能夠取得如此強大的成就,是離不開一批人的奮鬥與努力的。
在很早之前,中國的大型挖泥船都是通過向西方購買,1966年,中交天航局從荷蘭引進自航耙吸船“津航浚102”輪時,花費的“天價”可折合4噸黃金。
而隨著中國科技的進步,我國也可以自主研制挖泥船,我國當時成功建造了數艘萬噸級以上的耙吸式挖泥船,最大的耙吸式挖泥船 容可達20000立方米。
2003年的時候,當時中交天航局啓動絞吸裝備的建造工作,計劃打造一艘總裝機功率8000千瓦的大型絞吸挖泥船,荷蘭公司報價高達3億人民幣。
當時中國覺得太貴,就向荷蘭公司提出了降價請求。對方認爲中國不敢造挖泥船,也不會造挖泥船。不但沒有降價,總價反而還上漲了5%。
這更加堅定了中國獨立研發疏浚設備的決心,當時這個決定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你沒有必要去研究,你研究得過歐洲最好的挖泥船制造商嗎?”
這些人還給出了許多的理由,比如挖泥船産業面很窄,專業裝備制造需求不連續。國家技術體系中缺乏疏浚專業,科研所也缺乏專門機構等等。
但是中交天航局沒有被質疑聲影響,在相關部門和企業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航道局率先開始了海上大型絞吸挖泥船的研制及專用疏浚設備開發。僅有20多人的上海交大船舶設計團隊逐漸成型。
2004年,“新海虎”輪開建,標志著我國首度實現了大型耙吸挖泥船自行設計建造,打破了少數發達國家一統天下的格局。
2006年,中交天航局聯合上海交通大學等單位成功建造了中國第一艘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現代化大型絞吸挖泥船——“天獅船”,徹底打破了國外挖泥船的技術壟斷,並創造了多項國內第一:一是實現國內自行設計、自主建造,成功突破了國外對挖泥裝備及其技術的壟斷和封鎖;二是在國內首次采用淺水倒樁技術,使船舶倒樁不再受潮水限制;三是建造時間短,從 2005年10月18日開工到建造完畢僅用了十個月時間。天津港北港池吹填造地項目就是由“天獅號”負責。
2008年-2012年,我國陸續建造17艘大型耙吸挖泥船,技術成果應用形成了産業化的規模,目前中國共擁有35艘超大型挖泥船。而到天鲲號的時候,已經標志著中國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已經成爲能夠自主設計,自主建造新一代同類設備的國家。由于具有無限航區、全球航行的能力,天鲲號更是具備趕赴全世界執行任務的能力。
除了天鲲號,像“新海旭”大型絞吸挖泥船,總長138.0米,總裝機功率26100千瓦,標准疏浚能力每小時6500立方米。通過大通道高效疏浚輸送技術,還能將挖起的沙子,輸送到15公裏以外的地方。是現役世界第一的重型非自航絞吸船。
中國也在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核心技術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績,攻克了海外的封鎖與壟斷:
比如多自由度順應式重載精確定位技術:針對漂浮作業裝備高效穩定定位的挑戰,提出主體、挖掘、定位等系統的多體耦合動力學分析方法,揭示了海洋環境與疏浚作業載荷的複合作用機理,發明了多自由度順應式重載鋼樁台車定位系統,保障了惡劣海洋環境中“定得穩”的疏浚作業要求,使得作業抗風等級從6級提高到9級,南海作業窗口期從約120天增加到約180天。
除此之外,還有多參數自適應重型大挖深挖掘技術、多介質高濃度長距離連續輸送技術、多系統集成優化總體設計技術和裝備研制等。
目前,中國在永興島、美濟島、永暑島等8 個島礁建設中打通了堅硬環礁口門,在不到20個月內吹填造島近14 平方公裏、增加永陸面積17 倍,相當于再造了超過三分之一澳門的面積。
還先後承擔了洋山港、天津新港、長江口深水航道等80 多個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以及瓜達爾港、科倫坡港等20 多個海外港口及工程建設。(挖泥船和技術不對外出售,但是你可以雇我的挖泥船幫你建設,即賺到了錢,也防止技術外泄)
目前,中國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擁有近百項專利、軟件著作權,制定了5項國家標准,構建了我國大型絞吸挖泥船自主研發和産業化應用的完整體系。
隨著中國在各大海域的填海造陸的速度不斷提高,中國將在海域之上構建起強大的堡壘,護衛我國海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