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媽 (公衆號米粒媽頻道)
孩子考進清北是種什麽體驗?四個孩子全部考進北大元培或清華姚班又是什麽體驗?
別說考清北了,光是想到養四個娃,米粒媽的頭都大了。
日本就有這麽一個神奇的母親,把自己的三兒一女四個孩子全部托舉進了東京大學!還是最難考的東大理科三類。(注:東大理科三類主要對接東大醫學院)
這個難度系數有多高呢?
先說一下,東大是日本的最頂尖學府,而不是我們所熟知的早稻田大學。
東大每年招收學生3000人,他們當中,只有100個人能通過醫學院的考試,號稱“皇冠上的明珠”,是日本最困難的考試,沒有之一!
難度相當于在咱們國內考進北大元培和清華姚班!
在日本,一個家庭的幾代人裏能出一個東大畢業生,就已經算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兒了。
一家能把三個孩送入的東大理三的概率,據說只有萬億分之一。
一個普通的日本家庭,一口氣培養出四個東大生,超級媽媽佐藤在日本教育界一夜爆紅。
出了十幾本育兒書,還創造了一套“佐藤流”育兒術。
不僅全國轉著圈的開講座,還成了電視台和雜志的常客。
看看這陣仗,日本媽媽們對雞娃的熱情可一點也不輸咱海澱家長,甚至更甚。
最近,佐藤亮子的新書《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書房》在國內上市了,立刻在雞娃媽媽圈引起了一陣轟動。
果然這東亞國家,飲得都是同一杯雞血。
這到底是個啥家庭?佐藤的家庭教育又有什麽過人之處?米粒媽今天就跟大家聊(扒)一聊(扒)。
“把客廳變成書房”
在日本人的心目中,能考入東大理三,不是“學習怪物”就是超級天才。
可是佐藤家的四個孩子,並沒有卓越的智商優勢,也不是只會讀書的“學習怪物”。反而還多才多藝,愛好廣泛。
四個人都是從三歲開始學小提琴,四歲學遊泳,不光是學霸做題家,還德智體全面發展。
長子不僅上過日本雜志的封面,還是東大足球隊的主力球員;
擁有這樣的顔值還是個學霸+足球小將,老母親留下了羨慕的淚水。
次子熱愛漫才(≈中國的相聲)還跟好友組成過漫才二人組,參加比賽;
老三,是乒乓球的狂熱愛好者;
最小的妹妹,是精通鋼琴、小提琴的優雅小美女一枚。
看到這裏,是不是覺得沒天理了?
日本的一檔綜藝節目,專門去佐藤家進行了采訪。想一探究竟,到底什麽樣的媽媽能養出一群這麽優秀的兒女。
佐藤亮子畢業于津田學院英語文學系,是日本一所知名的女子大學。
畢業後,她在當地的一所私立高中當了幾年英語老師,後來通過婚介機構認識了了畢業于東京大學的律師,兩人組建了家庭。
這是日本典型的高知家庭。
婚後,跟大多數日本家庭一樣,佐藤亮子辭掉工作在家專心帶(雞)娃。
佐藤一家住在奈良。
是一個平平無奇的獨棟住家,房齡也有30年了。
一進門,記者就嚇了一跳。
乍一看這房型倒是方方正正,可仔細一看,還是有點別扭。
一樓既沒有餐廳也沒有電視。
客廳放著四張書桌和一個塞滿參考書的架子。
佐藤說,他們家的孩子不是在客廳學習,而是“把客廳變成了書房”。
佐藤說,之所以把客廳改造成書房,擺上書桌,一方面是想盡量減少孩子吃完飯之後磨磨蹭蹭的時間,直接開始學習;另一方面,也方便媽媽指導(監督)。
每個中國媽媽都想著爲孩子打造一間完美書房,可佐藤家的孩子卻在客廳裏學習。
佐藤亮子解釋說:這是因爲在客廳學習,可以讓吃飯和學習自然銜接,消除用餐和學習之間在空間和心理上的落差和距離。
比如一家人在客廳吃完飯之後,孩子如果需要去二樓學習的話,肯定會磨磨蹭蹭不想走,但是如果讓吃飯和學習無縫對接,飯後孩子就能馬上進入學習狀態了。
而且在相同的空間裏學習和吃飯,就會逐漸去除掉學習和日常生活之間的分界線,孩子就會自然而然的把學習也當成是像吃飯一樣自然的事兒。
所以,佐藤家的孩子說:“等我們反應過來,手裏已經握著筆了。”
把學習當成吃飯?難怪人家孩子能考進東大。米粒媽看了一眼又在偷偷磨洋工的米粒,只能默默歎一口氣。
“閱讀10000本書”
佐藤亮子說:“在每個孩子三歲之前,我都已經給他們讀過10000冊圖畫書,唱過10000次童謠了。”
佐藤認爲,親子共讀不僅有利于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問題,更能豐富孩子的內心情感,而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直接相關。
米粒媽簡單算了一下,要按照這個進度,佐藤每天都要給每個孩子要講10本書,唱10首歌曲。
我想起米粒小時候,只給他一個人講繪本唱兒歌,米粒媽都口幹舌燥,嗓子冒煙。
佐藤一對四,還堅持了20多年,米粒媽只有大寫的佩服!
米粒媽一直認爲:父母多努力,孩子就多優秀。
孩子們之間的差別,正是通過這樣的數字拉開的。
米粒媽之前看過一個“3000萬詞彙鴻溝(The 30 Million Word Gap)”的理論。
上世界80年代,美國學者們發現,不同社會階層的小朋友,在學習語言上,存在著無法消弭的差距。
爲了弄清楚這些差距是怎麽來的,他們對42個家庭進行了長達3年的追蹤研究。
結果發現,同樣是3歲的小朋友,在高收入家庭,父母每小時和孩子交流的詞彙量是2153個,而在低收入家庭,只有616個。累積到上幼兒園之前,高收入家庭的小朋友就比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多聽到3000萬個詞彙。
這些詞彙和父母與孩子說話的方式,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家長與孩子的對話越多,孩子的詞彙量也會增長的越快,將來的智商也會越高。
陪米粒親子閱讀這些年,米粒媽最大的感觸就是:那些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並不是因爲他們的父母有多麽富有,或者報了多少課外班,而是他們從出生起,父母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用心並且一直堅持下去。
“吃飯的時間也不能浪費”
米粒媽特別佩服日本主婦的一點,就是能一拖仨,甚至一拖四人。
佐藤家最小的女兒還沒到周歲的時候,上面的三個哥哥已經分別6歲、5歲和3歲了。除了衣食住行,還要做家務和雞娃.
跟人家一比,米粒媽覺得自己弱爆了,這才是真正的時間管理大師。
佐藤非常重視時間管理,她一直堅持給每個孩子制作時間表,一直到大學入學考試爲止。
這些時間表都非常的詳盡,甚至具體到每一分鍾。
佐藤給女兒制作的暑假時間表,學習時間以分鍾爲單位。
一天中什麽時段,應該學什麽,達到什麽學習效果,全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考慮到兒童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孩子小的時候,佐藤都是以15分鍾做爲單位給孩子們安排日程的。
比如一個小時的學習時間,佐藤給分成了:算術15分鍾—社交15分鍾—理科15分鍾—日語15分鍾。
佐藤說,這樣可以在短時間內提高注意力,而且15分鍾一個時段還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
這不就是番茄學習法嘛。米粒媽覺得番茄學習法對于專注力不好,容易走神的人來說,效果非常明顯。
堅持幾個星期,就能發現專注的時間明顯邊長了,專注力也會提高。所以家有愛走神的小學生,家長們可以試試看哈。
除了時間表,佐藤更是將碎片時間利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佐藤媽媽最著名的語錄之一:吃飯的時間也不能浪費。
他們家晚餐的時段,是孩子的錯題時段。
佐藤會提前把孩子們在測試中的做錯的題目整理出來,然後在孩子吃飯的時候大聲朗讀。
佐藤認爲,吃飯的時候,孩子精神比較放松,所以反而更容易記住。
除了吃飯,接送孩子上下學的路上,佐藤也不忘雞娃。
女兒小的時候,佐藤經常帶著女兒接送正在上學的兒子們。平時車裏都會播放的童謠CD,有一天,佐藤悄悄換成了乘法口訣歌,沒想到女兒很快就跟著歌謠學會了乘法表。
米粒媽真是後悔沒早點看這本書。當年教米粒背誦乘法表的時候,那個難啊,真的快要把我急出心梗來了。
佐藤還特別提到了一個細節。女兒高中的時候,到了愛美的年紀,留了一頭飄飄長發舍不得剪掉。但每天洗澡護發吹頭發就要花上80分鍾,而兒子們洗漱只需要十分鍾就搞定了。
佐藤看在眼裏,急在心裏。這得少做多少道題,少背多少個單詞呀?!
左思右想,佐藤跑去買了一個大功率的專業吹風機,然後親自上陣給女兒給女兒吹頭發,女兒利用吹頭發的時間還能背背單詞。
真是雞到了骨髓裏……
佐藤家中的參考書都是按照類別和主題存放的,
連文具也都放在一起,因爲這樣就可以節省找參考書和文具的時間了。
媽媽的小妙招
米粒媽更佩服的一點是,在雞娃這件事上,佐藤真的是做到了事事親力親爲。
孩子學英語的時候,她會用同聲傳譯法跟孩子互動;
孩子們學曆史的時候,她會自己去網上找人物照片,幫助孩子們進行聯想記憶;
兒子不擅長學文言文,她就提前把所有文言詞彙搜集來,做成詞彙本;
她還會把厚厚的參考書拆分成一個個薄薄的小冊子,打印出封面按周或月裝訂。這樣即方便攜帶,也降低了孩子面對大部頭教輔的心理壓力;
爲了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佐藤想了各種方法,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寓教于樂;
孩子剛開始學寫字的時候,手指協調性和手臂力量不足,佐藤給他們選了筆芯最軟的6B鉛筆,這樣寫字時不會累;
爲了讓孩子對學習不感到無聊,佐藤買來了市面上所有的練習冊。因爲顔色不同、風格各異,避免了學習的單調;
她還會提前用彩色馬克筆畫上各種顔色的線,制造出一份五彩缤紛的作業,讓做練習冊變成一件輕松好玩的事兒;
她還會事先給習題集的每一章貼上索引標簽,注明章節,方便孩子馬上就能翻到要找的那一頁,迅速進入學習狀態,節省時間。
爲了讓孩子更集中精力學習,所有跟學習無關的工作全部都由媽媽代勞。
比如孩子放學之前就要提前做好打孔,複印等准備工作,必須確保孩子回家就能立刻開始學習。
米粒媽看到這些,真是不得不佩服這個日本媽媽在細節上極致的用心。
雖然佐藤媽媽爲了孩子們的學習可以說是鞠躬盡瘁,但她有一個原則,就是從不抱怨考試的結果。
這點讓米粒媽相當的感動啊。
按理說,付出的越多,當然會期待越多。
但是佐藤說,“家長只要最大限度地幫助孩子提高成績,最終他能考上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的學校就足夠了。”
這就是米粒媽說的:雞過程,佛結果。
無論是家裏的孩子,還是別人家的孩子,佐藤都從來不比較。
佐藤說:沒有必要總拿孩子與人生中只有短暫交集的同學比較,會給他留下傷心和難過的回憶。與其關注別的孩子,還不如守護好自己的孩子,耐心地看著他的成績不斷提升。
佐藤的養育哲學
雖然佐藤的家庭教育方法在日本國內飽受爭議。
比如很多人質疑家長有沒有必要全程陪讀?有沒有必要搞題海戰術?
但米粒媽覺得,這些方法中全都滲透著她的養育哲學。
佐藤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孩子永遠比家務或工作重要。
因爲要照顧四個孩子的飲食起居和學業,所以即使是超人主婦佐藤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做家務。所以佐藤家的便當總是最簡單的菜色,也常常因爲輔導孩子功課,來不及收拾廚房。
但是,這又有什麽關系呢?“孩子依賴媽媽的時期其實是很短暫的,所以我要盡量陪在他們身邊。”
看到這裏,米粒媽內心充滿了感動:跟蔡美兒一樣,高段位的“虎媽”底色都是滿滿的愛,溫柔而堅定。
不僅不強勢,反而很溫暖。
佐藤亮子說:“我可以給孩子播放CD,但我堅持自己來唱。因爲我希望未來有一天,他再聽到這些動聽的旋律時,會想起媽媽。”
她希望,當孩子長大成人之後,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生活,與父母、兄弟姐妹在一起生活的日子才是最幸福快樂的。
佐藤說養育兒女這件事:“要像大馬哈魚一樣,18歲之前拼盡全力撫養孩子長大,爲的是讓他們之後有能力自由地選擇人生。”
米粒媽一直認爲,成功的家庭教育從來不是什麽驚天動地的大工程,而是全面科學的引導加上有心無痕的監督,把人人都懂的簡單原則,貫徹到極致。
米粒媽覺的,看完佐藤亮子的故事,最大的感觸就是:真正的教育,從來都是一場持久戰,拼的是家長的用心。
點個【在看】和贊,讓我們一起努力,做孩子最好的支撐。
作者簡介:美國海歸、海澱家長,暢銷書作家,原500強高管。專注于雞娃幹貨、教育經驗分享;新書《影響孩子一生的親子英文書》榮登當當新書總榜第一名!
近期好文:
掃描小編二維碼手動拉你進生肖育兒群備注:孩子出生年份
你的每一個“在看” 我都認真當成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