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理王瑞傑在2021年《聯合早報》財政預算案商業論壇上指出,企業可通過現有一些措施如能力轉移計劃,引進外國專家來傳授技能給本地員工。他也呼籲各大商團商會帶頭,共同幫助企業探討問題和制定解決方案。
隨著新加坡邁向工業4.0,政府將繼續通過各項人才培訓計劃幫助企業解決技術人員短缺的問題,並呼籲商會商團牽頭共同探討解決方案。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會長黃山忠在昨天舉行的2021年《聯合早報》財政預算案商業論壇上,對政府再撥款54億元支持“新心相連”就業與技能配套給予肯定。不過通過這項計劃培訓員工需要一段時間,他詢問政府該如何在短期內幫助企業應對技術人員的短缺。
與此同時,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主席林明彥透露,工商總會正在推行工業4.0人才資本計劃,旨在爲企業提供培訓和咨詢服務,讓它們根據各自的情況量身定制相關措施。這項計劃至今吸引47家企業參與,它們借此把生産力平均提高30%,從中創造1000多個工作崗位。
他也認爲,企業在數碼化進程中面對的最棘手問題,也正是技術人才短缺的問題。
商界了解政府在疫情中用了很多儲備金。企業本身也一樣,爲了保工作、保員工,也用了很多儲備金。副總理說過,目前的稅收並無法平衡國家的開支,比如在醫療、國防、社會發展和基礎設施等。我們企業希望政府在計劃長遠的稅收方面,維持親商政策,不好給我們企業一個很大的“驚喜”。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會長黃山忠
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及財政部長王瑞傑回應時說,企業可通過現有一些措施如能力轉移計劃(Capability Transfer Programme),引進外國專家來傳授技能給本地員工。他說:“我們會積極擴大這些培訓計劃,下來將探討如何更好地與企業合作,了解它們在哪方面有需求,以便更有系統地規劃培訓工作。”
例如,政府之前推出加快培訓專才計劃(TechSkills Accelerator),針對不同工作所需培訓技術人才和技能。
此外,王瑞傑呼籲各大商團商會發揮帶頭作用,共同幫助企業探討問題和制定解決方案。
王瑞傑提到,幾年前在飛機上遇到一名外國企業家特地飛到我國找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學者合作,因爲這名學者的科研項目對他的公司非常有用。
當時擔任教育部長的王瑞傑想要了解本地企業是否也善用這些大學的研究成果,但經詢問後,他發現竟然沒有一家本地企業與國大聯系。他于是與時任副總理、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主席張志賢討論設立企業實驗室,促進企業和大學之間的合作。王瑞傑當時爲科研局副主席。
王瑞傑說:“我們在科研方面注入了大筆投資,並擁有良好大學人才,應該更好地利用他們處在新加坡的優勢,來取得科技創新。”
數碼化的過程裏,企業最棘手的是科技人才的短缺。這不只是新加坡的問題,美國硅谷也面對科技人才短缺的情況。企業界希望能吸引到優秀科技人才,包括新加坡和國際人才,建立優秀團隊,讓企業在國際上有更好的競爭力,以後能爲國人創造更多好的工作機會。企業會盡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也希望政府給予更多支持。
——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主席林明彥
王瑞傑:爲讓企業做好准備沒立即實施國外購物消費稅
另一方面,王瑞傑回應中小企業商會會長王騰憶有關政府在2023年才開始向國外小額購物征收消費稅的提問時透露,接受調查的企業反映它們需要22個月籌備,如更新資訊科技的程序,因此政府沒馬上實行措施,以便讓企業有充分時間做好准備。
論壇的主要贊助機構是大華銀行,gov.sg爲支持夥伴,場地合作夥伴是鵬瑞利集團和首都劇院。
消費者現在在國外網站購物,400元以下不必付消費稅,其實中小企業在2017年已建議政府應給予一個平衡的市場環境,因爲本地零售業者得向消費者收取消費稅,其實是不平等的。我們非常歡迎政府今年宣布2023年將開始向國外小額購物征收消費稅,讓情況變得公平,但爲何不馬上實行?這是一個關乎公平框架的概念。
——中小企業商會會長王騰憶
政府征收碳稅助企業轉型 以更有效使用能源
政府所征收的碳稅,是用來協助企業轉型,以更有效率的方式使用能源。企業可借助今年將推出的企業可持續發展計劃(Enterprise Sustainability Programme)來開發綠色産品與方案,提升競爭力。
副總理王瑞傑昨天在2021年《聯合早報》財政預算案商業論壇針對政府推行綠色計劃對企業的影響,回答商家的提問。
中小企業商會會長王騰憶指出,政府在今年預算案發出的一大信息,是向企業發出要尋求綠化與可持續發展,政府也表示要提高碳稅。但政府過去幾年兩次提高柴油稅,對從事基礎建設與重工業的企業打擊尤其顯著,許多企業至今尚無替代能源可供使用。
對于那些“卡在某個科技階段”的企業,他詢問政府是否能提供它們一個緩沖的空間。
王瑞傑對此回應時指出,氣候變化對我國與全球都是極大威脅,我國企業若能更加環保,將更具競爭力。
他兩年前跟一名來自德國的銀行總裁談話,從中了解到歐洲企業的品牌若沒有綠化標語,産品會被許多消費者杯葛。他以此爲例指出,歐洲年輕一代消費者具有強烈的環保意識,我國企業也應積極跟進。
王瑞傑指出,政府征收的碳稅並非留在國庫中,而是用來協助企業轉型。從2019年至2023年,企業每排放1公噸溫室氣體,得繳付5元碳稅。他也鼓勵中小企業善用將在今年內公布的企業可持續發展計劃,開發更多綠色産品與方案。
他認爲,我國在推動有效使用能源方面可向日本學習。在1973年油價上漲時,日本政府的援助給企業做了很好的准備。之後,日本企業在使用能源方面都很有效率,促使它們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具備很高的競爭力。
如果疫情今年還是不能受控制,邊境的開放就會受到影響。旅遊業相關的行業,包括運輸、住宿、餐飲,短期內還是會受到嚴重影響。新加坡預計今年底可以達到群體免疫,其他國家的進度,例如中國,預測是明年才能達到60%或70%。如果出現最糟情況,今年不能開放邊境,可能要等到明年。
——大華銀行首席經濟師全德健
中國推出雙循環經濟戰略 我國可從中獲發展機遇
中國推出的雙循環經濟戰略,有助于促進中國國內經濟,讓它有更長遠發展。
然而,中國新發展格局絕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只要新加坡利用機會提升産業鏈的韌性,並能更好地與各國取得合作協議,它依然能從中取得發展機遇。
副總理王瑞傑在《聯合早報》財政預算案商業論壇指出,新加坡有必要以更長遠眼光與不同國家合作,在照顧彼此利益前提下,取得更好合作成果。
他在回應太平船務集團(PIL)執行主席張松聲有關中國雙循環戰略對新加坡帶來影響的詢問時指出,中國接下來的醫療保健等各方面開支將上升,因此推出雙循環戰略推動內需是長遠且明智的做法。
王瑞傑指出,中國雙循環戰略並不意味著它將切斷與世界各國的聯系。不過,新加坡有必要打造更具韌性的産業鏈,特別是在疫情後,如果各國貨物進出口出現一些限制,新加坡整個産業鏈將有被打斷的風險。
他說:“這可能會提高我們一些運作成本。但如果我們能更好地與各國達成一些協議,我們可以照顧到彼此的一些利益。”
美國1.9萬億元經濟配套 刺激內需也推動全球經濟
目前,我國已經同一些國家簽署的數碼經濟協定(Digital Economy Agreement,簡稱DEA)。王瑞傑指出,這項合作協定取得互惠互利作用,如果缺乏這些合作,這將對全球數碼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沖擊。
另外,王瑞傑認爲,美國近期推出的1.9萬億元經濟刺激配套,不但有助于美國國內經濟,對全球經濟也起著重要推動作用。
談到中美之間的關系,王瑞傑指出,中美之間雖處于長期競爭關系,但兩國有許多共同合作領域,包括抗疫工作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美國和中國其實有很多領域可以一起合作。最重要的就是抗疫,因爲現在全世界最關注問題就是冠病疫情。所以如果美國和中國能夠一起合作抗疫,這對美國、中國以至全世界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