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工部長陳振聲昨早走訪位于林厝港的天鮮農場後表示,這樣創新式的解決方案不僅可解決本地食品安全難題,在各項成本並不低廉的現實條件下,若能證明這個模式在商業上可行,還能把局限轉成商機。
只占一個籃球場大小的土地,樓下養魚蝦,樓上種蔬菜,利用先進的農業食品科技,每日能生産100公斤蔬菜,滿足本地糧食需要之余,還能將技術輸出海外。
本地首家利用垂直技術種植蔬菜的天鮮(Sky Greens)農場昨天正式推出“微型農場”的新型模塊式農産概念,結合水産養殖、蔬菜種植和休閑設施,向國內外推廣。
貿工部長陳振聲昨早走訪位于林厝港的天鮮農場後表示,這樣創新式的解決方案不僅可解決本地食品安全難題,在各項成本並不低廉的現實條件下,若能證明這個模式在商業上可行,還能把局限轉成商機。
“如果新加坡能夠制定解決辦法,克服土地、能源、水和人力等方面的限制,它會成爲其他人感興趣的模式,從而爲我們創造一個新市場,把這種解決方案出口到其他地方。”
天鮮總裁黃順和介紹,微型農場的底層是可按土地大小靈活組裝的貨運集裝箱,間隔出魚池、蝦池、冷藏室、控制室,以及可用于其他用途的空間,如餐廳甚至是民宿等。上層則是天鮮引以爲豪的溫室垂直種植系統。
整個微型農場的生産都可由屋頂的單排太陽能板供電。屋頂也收集雨水用于灌溉和養殖,同時利用液壓驅動魚池的魚糞推向蝦池,成爲蝦的飼料。蝦的排泄物繼而被推送至過濾池,水源經過濾後重新成爲蔬菜的灌溉來源,濾出的蝦糞用作蔬菜的肥料,形成閉環低碳的可持續運作模式。
黃順和說:“我們的用水量僅是傳統農業的5%……水輪驅動系統使流水含氧,水質更好,使得微型農場的蔬菜收成周期從現有垂直系統的28天縮短至21天。”
他說,一個籃球場大小的微型農場系統的成本約爲30萬美元(約40萬3700新元)。投資回報期約爲五年。
目前,我國從國外進口超過九成糧食。爲提升自給能力,政府在2019年宣布推出“30·30願景”,即在2030年生産足夠農産品滿足國民三成的營養需求。
陳振聲:我國靠三大方式 確保糧食供應
陳振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我國靠三大方式確保糧食供應:外國進口來源多元化、大量儲備物資,以及提高本地農産能力。
如今的農業已跳脫傳統模式,發展爲涵蓋數據分析和先進機械的食品制造業。陳振聲說,像天鮮這樣的農場已取得技術上的突破,但我國須提高整體的高科技種植能力,擁有一系列不同的技術解決手段,以便在需要時,例如大流行病肆虐或他國實施出口限制導致供應鏈受阻的情況下,能提高本地食物産能。
他說:“不同的技術對人力、水、能源和土地有不同的需求。根據這些變量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我們可以根據自身能力,應用最合適的解決方案組合來擴大我們的産能。”
陳振聲也和黃順和談到如何創造性地擴大可耕種面積,甚至在建築外牆上種菜。
天鮮農場目前日産一噸蔬菜,品種包括奶白和貿白菜等,而且將垂直種植系統技術推廣到中國和泰國等六個國家。
天鮮昨天也與來自印度、馬來西亞砂拉越和中國廣東的企業與機構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或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向海外推廣類似的農業發展系統。
黃順和接下來的目標是和農夫合作,在本地應用微型農場系統,然後希望得到政府資助,與教育部合作,把這一系統推廣到學校。
“種成的蔬菜供食堂使用,更重要是從小教育下一代關心農業食品科技的意識……以前年輕人說農場是‘鳥不生蛋的地方’,現在微型農場可要生出金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