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孩出生率8年新低!專家:得重新檢視移民的立場!
去年我國嬰兒出生率降到八年來的最低點,加劇人口老化問題。
據移民及關卡局2018年出生死亡統計顯示,去年共登記了3萬9039名新生兒,比2017年減少了1.5巴仙。
該報告也指出去年的死亡人數增加了1.8巴仙,從2017年的2萬零905人增加到2萬1282人。
人口老齡化意味著自1998年死亡人數到達1萬5657人後,死亡人數一直呈上升趨勢。
我國的總生育率也從2017年的1.16,降到去年的1.14,遠低于國際上認可的育齡婦女平均生2.1個孩子的生育率。
根據經濟學人智庫(EIU)發布的2019年全球生活成本指數,新加坡連續5年成爲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新加坡居民在租房購房、醫藥、汽車價格等方面的花銷,平均比紐約居民高出約七巴仙。
總理辦公室在2016年的婚姻和家庭育子普查,有61巴仙受訪者提及,經濟能力因素是導致他們不想要、或不想多生孩子的主要原因。然而,過去仍有行動黨議員如宏茂橋集選區議員傑樂(Darryl David),在訪談時指“從未有人告訴他,因爲生活成本太高而不想要生孩子。”
此前,也有網民形容生養孩子如同“馬拉松賽”,要不要生孩子,是很私人的決定,但是決定過程也經過多方面的考量,包括:在高生活水平的新加坡,一個年輕家庭的開銷;政府親外來人才的政策,都可能影響孩子未來就業和前途是否穩定的機會成本。
政策、生活成本等因素影響生育意願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家陳恩賜副教授表示,出生率的下降趨勢將普遍持續,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因爲要確保維持充足的經濟活力,並支持老齡化人口,補充人口是必須的。
新加坡社會科學院社會學家康順雄指出,出生率反映了當前的社會經濟趨勢,如更多的年輕人選擇單身、晚婚和高齡産子等。
新加坡國立大學家庭和人口研究中心主任楊李唯君教授指出,由于世界數位破壞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增加,全球金融波動和氣候變化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力。“(這些因素)可能促使夫妻更仔細考慮,是否要將嬰兒帶到這個世界來。”
去年首次生産的母親中位數年齡爲30.6歲,而2009年則爲29.7歲。楊李唯君認爲這個數據本身就很令人擔憂,因爲生育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
37歲的助理藝術指導莫哈默法漢(Mohammed Farhan Hassan)及其妻子,一名33歲的老師在去年迎來了一個女兒。“我們在2017年結婚,並且在之前認識了三年,所以我們在年紀稍大時,才迎來了一個孩子。”
這對夫妻想要再有一個孩子。“我們主要擔心的是,我們是否能夠在家人和工作上取得平衡,但我相信我們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
新加坡管理大學社會學(實踐)教授Paulin Straughan指出,雇主應該給予更多幫助,以協助員工取得平衡點。“人力資源部應該審查他們的評估框架,確保我們沒有過分獎勵和鼓勵過于投入工作行列。”
她補充說,如果出生率持續下降,我國可能不得不檢視其對移民問題的立場,但那應該是最後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