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如果2019年的關鍵詞是“難”的話,那麽2020年的關鍵詞將是“慘”。一語成谶,2020剛開年便國際局勢不凡、狀況不斷,伊朗少將被美國炸死之後,美伊之間的糾葛與紛爭令人每天眼花缭亂、提心吊膽。
在國際忙于聚焦伊朗之時,其它國家也並不安分,就在昨晚(1月15日),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宣部俄羅斯政府全體辭職,而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接受了政府的辭職。又是一條“字越少事越大”系列新聞,俄政府突然全體辭職有點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戰鬥民族”的操作來的一點征兆都沒有。一些人忙著吃政治瓜,一些人忙著抖機靈,衆說紛纭。
對于俄政府突然全體辭職的原因,猝不及防,綜合各種分析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
“梅普”決裂?
剛看到快訊的很多人認爲是政治鬥爭,甚至有人拿出了1月15日普京講話時,梅德韋傑夫打瞌睡的照片調侃:是因爲梅德韋傑夫在普京講話時睡覺,所以才辭職嗎?
有這種想法的人要麽是腦洞太大,要麽是唯恐天下不亂。事實上,普京與梅德韋傑夫已經搭檔很多年了,兩人私交甚好,經常一起約會釣魚吃飯,甚至被人戲稱“好基友”。
普京與梅德韋傑夫互動瞬間:
梅德韋傑夫也解釋了政府辭職的原因:根據俄羅斯聯邦《憲法》第117條辭職。
俄聯邦憲法第117條:
1. 俄羅斯聯邦政府可以提出辭職,由俄羅斯聯邦總統接受或拒絕。
2. 俄羅斯聯邦總統可以作出俄羅斯聯邦政府辭職的決定。
3. 國家杜馬可以對俄羅斯聯邦政府表示不信任。關于對俄羅斯聯邦政府不信任的決議應由國家杜馬代表總數的多數票通過。在國家杜馬對俄羅斯聯邦政府表示不信任後,俄羅斯聯邦總統有權宣布俄羅斯聯邦政府辭職,或不同意國家杜馬的決定。如國家杜馬在三個月內重提對俄羅斯聯邦政府的不信任,俄羅斯聯邦總統或宣布政府辭職,或解散國家杜馬。
4. 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可以向國家杜馬提出對俄羅斯聯邦政府的信任問題。如果國家杜馬拒絕提出信任,總統應在七日內作出俄羅斯聯邦政府辭職或者解散國家杜馬和確定重新選舉的決定。
5. 俄羅斯聯邦政府在辭職或卸任的情況下,可受俄羅斯聯邦總統的委托繼續行使職能,直至俄羅斯聯邦新政府組成。
克宮新聞辦公室也聲稱,在宣布內閣辭職之前,梅德韋傑夫見了普京,討論了普京發表國情咨文的一些情況;普京接受梅德韋傑夫辭職後,要求梅德韋傑夫繼續履行政府總理的職責,直到新的政府成立。
修憲:一項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的安排
根據環球時報分析,從西方媒體的報道來看,此次俄羅斯政府全體突然辭職,是因爲俄羅斯總統普京提出“修憲”。
1月15日,發表國情咨文講話時,普京表示准備通過修改憲法的做法,一方面限制他的繼任者的權力,一方面擴大總理和議會的權力。在國情咨文中,普京稱,“俄羅斯仍應是總統制共和國,沒必要制定新憲法”,但必須讓全國公民對《俄羅斯聯邦憲法》擬議修正案進行投票,只有根據投票結果才能做出最終決定。他強調最終一切將由人民做決定。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俄羅斯問題專家陳宇認爲,修憲與辭職是經過長時間醞釀的配套安排。“近年來俄羅斯經濟發展不好,民衆有不滿情緒,普京希望用新面孔提振民衆對經濟發展的信心。”
英國《衛報》:普京准備把總統的任期限制爲兩屆。
法國法蘭西24台:普京將把總統的一些重要權力轉移給總理和議會,比如讓議會去任命總理和內閣的人選,不再由總統指派。
俄羅斯RT新聞網:普京此舉是爲了更好地限制政府高官的權力,讓俄羅斯變得更加法治,他還准備通過修憲給高官、議員和法官人選設置更嚴格的國家安全標准(比如不得擁有雙重國籍),好讓他們更好地服務俄羅斯的利益。
陰謀說??
也有些反感俄羅斯的西方媒體認爲,普京此舉是爲了令他在卸任總統後仍然可以以總理等身份維持他的權力。
強人政治接班說
衆所周知,俄羅斯曆來有總理接替總統的傳統。2024年,普京將結束他憲法規定的最後一個任期,屆時他也將年過七旬,而梅德韋傑夫始終處于法律繼承順序的第一位。普京接受俄政府辭職後,同時提名梅德韋傑夫擔任新增設的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一職。這一舉措或許是普京策劃連任,或解決接班人問題的先手棋。所以梅德韋傑夫的辭職,很有可能是給普京的繼任者讓位,爲繼任者提供鍛煉的機會。
西方有分析預言,俄羅斯總統一職將由圖拉州州長阿列克謝·久明接班,普京2024年離任後將擔任聯邦安全會議主席。至于總理一職的提名人選,被普京建議由聯邦現任稅務局局長米哈伊爾.米舒斯汀擔任。
不破不立 普京振興俄羅斯的言論猶在耳旁
1999年12月31日,前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對普京委以重任:請照顧好俄羅斯,然後立刻宣布辭職,震驚世界。自此以後,普京接管過振興俄羅斯的重任,期間的壓力、心酸、艱難可想而知。“鐵漢柔情”的普京在這條孤獨的路上負重前行,也爲他的國家他的人民流下眼淚,令人動容。
與國際上各種躁動不安的猜測對比,俄羅斯民衆對政府辭職的反應相對更加平靜,他們認爲必要的政府辭職是俄羅斯政治生態的一部分,有利于給俄羅斯帶來新的轉變。莫斯科市民葉蓮娜表示:“我們相信一切都會按照應有的樣子發展。政府辭職的決定也許符合當今社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