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可能爆發下一場「世界大戰」,這並非危言聳聽。主要原因就是俄羅斯萌生退意,無論是實力對比還是戰鬥意志都已經失衡。特朗普似乎決意解決掉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斷掉伊朗的右臂,將俄羅斯的勢力封鎖在黑海以內。
探客在原創文章《特朗普剛剛作出的這個決定,將令美國後悔50年!》里指出:特朗普已經向五角大樓授權,可以向阿富汗增兵4000人,並取消了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增兵的限制。
這是一個再明確不過的信號。更何況在此之前,美方已經在陣營內部「鋤奸」:卡達交納120億美元的保護費來表示屈服。安內之後,就是攘外。
俄羅斯方面是既打不起,也不想打
可以說,俄羅斯方面是既打不起,也不想打。俄羅斯的真正目的在於「見好就收」,在2017年2月就與敘利亞方面宣布將就經濟重建而進行招標,並特意點出俄羅斯、伊朗和中國將獲得優先權。
6月16日,俄羅斯方面宣布IS最高頭目巴格達迪5月已經在俄軍的空襲行動中身亡。那次持續10分鐘的空襲保守估計炸死了330名恐怖分子。很顯然,俄方隱含的意思就是「禍首已亡,各方撤軍,維持現狀」,這對占據上風的阿薩德政權也是有利的。
一向強硬的普京之所以萌生退意,主要原因就是囊中羞澀。經歷了近3年的制裁後,俄羅斯2016年的GDP甚至低於韓國。
普京數日前表示,在軍隊現代化建設上已經花了足夠多的錢
普京數日前表示,在軍隊現代化建設上已經花了足夠多的錢,未來3年俄國防支出將降到GDP的2.7%到2.8%之間,軍費超過3%有點過高。也就是說,2017年俄軍費開支相比2016年驟降25.5%。
從3.8萬億盧布降到2.8萬億盧布(約為3298億人民幣)。按照這個計劃,2020年更換70%裝備的計劃恐怕無法實現。俄方很可能將有限的資金用於核武平台的維護和開發上,保持威懾力,而非在常規武器投入太多資源。
打仗打得是糧草,這一點在敘利亞上空已經得到證實。6月16日,美國領導的「國際聯軍」證實,美軍一架F/A-18E超級大黃蜂戰機擊落了一家敘利亞政府軍的蘇-22M戰機,理由就是敘方轟炸了親美武裝的陣地。美方特別指出:此次行動之前已經與俄方進行通話。美軍的行為不僅兇悍霸道,而且有恃無恐。探客認為,這就等於將口水吐到了敘利亞政府的臉上,還指著鼻尖罵道「你有靠山也沒卵用,爺爺想收拾你就能收拾你」。美方之所以敢如此猖狂,主要原因還在於軍事力量的強大。
媒體報道,美軍近期突然炫耀「F-22戰機在敘利亞已經掌握了制空權」,「有效壓制了俄羅斯現役的蘇-35S、蘇-30SM等三代半戰機」。在2014年,美方已經將F-22投入到敘利亞,「猛禽」能夠憑藉隱身性能潛入戰場執行任務,通常會以四機編隊的形式進行。
僅在2016年6個月的部署期內,就執行了300次作戰任務,多次驅離敘利亞戰機,實際上建立了「禁飛區」。這就是看準了俄羅斯沒有隱形戰機的軟肋,明擺著欺負人。
美方調來重武器,其實就是為了對付敘利亞政府軍
對於美軍的橫行無忌,敘利亞方面只能澄清立場:擊落戰機的事件表明,美國領導的「國際反恐聯盟」已經淪為恐怖主義的保護者,正在與IS組織協調行動。
而「國際反恐聯盟」則傲慢地反駁:聯軍已經包圍和封鎖了IS的大本營拉卡,不需要敘利亞政權和俄軍等武裝力量的插手。這其中自然也排除了伊朗。在2015年底,土耳其擊落俄羅斯一架蘇-24戰機之後,俄方才將S-400防空系統和蘇-35戰機部署到敘利亞。但這並未實現雙方軍力的平衡。
美方看到了俄羅斯的虛弱,因此拒絕了俄方委婉的停戰請求,不打算在敘利亞收手,反而準備大幹一場。其實自從特朗普上台以來,就一直躍躍欲試,想在敘利亞挽回面子。畢竟,特朗普在競選時就曾攻擊歐巴馬在烏克蘭和敘利亞的軟弱。
除了奪取空中優勢外,美方還要展開地面行動
就在2017年4月7日,美軍從地中海的2艘戰艦上發射了59枚戰斧巡航飛彈,打擊了敘利亞政府軍一處空軍基地,造成10多名士兵傷亡。美方聲稱「已經事先通知俄方撤離」。這可以看做美軍在敘利亞掌握優勢的一個象徵,也是特朗普擺脫「親俄門」的自證。
除了奪取空中優勢外,美方還要展開地面行動。俄方6月15日揭露,美軍在敘利亞南部坦夫鎮的一個基地部署了2套「高機動火箭炮系統」。敘反對派武裝2016年奪取了這個距離約旦只有18公里的城鎮,美方隨即派人進駐,實際上將這裡變成了訓練敘利亞反對派的據點。
為了對付反對派武裝,政府軍及民兵在坦夫鎮附近部署了火炮。美方調來重武器,其實就是為了對付敘利亞政府軍,企圖將坦夫鎮變成「國中之國」,甚至有可能以此為據點發動反攻。要知道,「高機動火箭炮系統」的機動性很強,可以裝載在卡車上,每套系統搭載6枚射程70公里的火箭炮或者一枚射程300公里戰術飛彈。這對敘利亞政府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威脅。
俄方的反應除了譴責與反對,其實並沒有什麼好的對策。面對美方咄咄逼人的攻勢,面對美方2次「提前通知俄方避讓」的羞辱,按照「硬漢」普京的作派,應該狠狠懟回去才對。
可是,如今美方通過一場「頁岩油革命」,基本上掐住了俄羅斯的經濟命脈。由於俄羅斯對油氣資源收入的過度依賴,雖然過了將近10年的好日子,可美國人也並未閒著。
世界所有大國中,唯有俄羅斯方面未和特朗普會面
依靠從開採頁岩氣中得到的靈感,美國將新技術引入到以往被認為是沒有任何商業價值的頁岩油領域,並在2009年初步獲得成功。
到了2014年,美國對歐佩克的依賴度降低到原來的40%,為了應對油價下跌,沙特等國紛紛降價。恰恰在這一年,爆發了烏克蘭危機,美國領導西方盟國毫不猶豫地制裁俄羅斯。
這並非偶然,因為俄羅斯出口產品中油氣資源占據60%,國際油價在短短7個月內跌落60%,一度臨近40美元,重創了俄羅斯經濟和普京的雄心。
普京也不想成為特朗普的敵人
沙特石油開採成本平均每桶不到20美元,而美國最近一項已經試驗成功的新技術能夠讓每口井的盈虧平衡點降低到每桶16.5美元。
藉助頁岩油革命,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都躍居世界第一,實現了能源自給,還能大量出口。俄方雖然聲稱即使油價下跌至每桶15美元仍將保持盈利,可俄羅斯經濟的窘迫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實。美國通過低價油,搶走了不少俄羅斯的市場份額。中國則開始研究可燃冰替代能源方案。
再者,普京也不想成為特朗普的敵人。世界所有大國中,唯有俄羅斯方面未和特朗普會面。這可以解釋為俄美之間互不信任的鴻溝在加深,而且兩國隱隱然都將對方當成了最大的軍事威脅。在普京宣布下調軍費之時,特朗普卻「鞭抽」北約盟友,催逼他們將軍費開支提高至各自GDP的2%。即使俄羅斯將所有國家財政都投入的軍費上,也不會是西方的對手。
在這種情況下,俄方在敘利亞有點「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意味。抵抗美國及其盟國的使命,似乎落在了伊朗身上。事實也證明了這個趨勢。
美軍戰機擊落敘利亞戰機的同一天,伊朗方面從2個軍事基地發射6枚流星3型中遠程飛彈,打擊了敘利亞境內的IS恐怖分子。11天前,敘利亞恐怖分子襲擊了伊朗國會等地,造成18人喪生50多人受傷。
雙方都在試探對方的底線
如今,「打擊IS武裝等恐怖勢力」已經成了一個大筐,各方都把自己的訴求扔到這個容器里,只要打著這個旗號,所有行動似乎都是正義的。
根據聯合國方面的報道,自2017年3月以來,美國領導的「多國聯盟」已經導致敘利亞拉卡市16萬平民失去家園,至少300人在空襲中遇難。真正受苦受難的還是敘利亞人自己。
戰爭從沒發生在雙方都做好100%準備之時。特朗普抨擊伊核協議是「史上最糟糕的交易之一」,揚言廢除或重新談判。而伊朗則認為美方「亡我之心不死」,是背信棄義。
戰爭從沒發生在雙方都做好100%準備之時
雙方都在試探對方的底線,都認為對方會在「膽小鬼遊戲」中退讓。戰爭的陰雲開始籠罩,誰也不知道第一滴雨點什麼時候落下。
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存亡,對俄羅斯和伊朗的意義並不一樣。即使敘利亞新政府上台,恐怕也不敢將俄羅斯軍艦趕出塔爾圖斯港。而一旦美軍在敘利亞取得勝利,無疑將堅定特朗普對付伊朗的信心。
只要擺平了伊朗,美國在中東就基本完成了「大一統」,可以高枕無憂地在其他熱點區域施展拳腳。可以說,伊朗已經被逼到牆角。不排除多國在敘利亞爆發大戰的可能。近期發生在敘利亞的2次空襲,這對中國來說也是個提醒。為了世界和平,敘利亞還得繼續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