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認識一個地方,最好是穿街走巷。近年來,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就定期主辦文化之旅,帶領新移民和本地人重新認識新加坡各地區的文化曆史。像牛車水、甘榜格南和小印度等爲人熟知的地方,之所以是不同族群聚居的地方,和一個人有關,他就是萊佛士。
萊佛士把新加坡建立爲自由貿易港的同時,也把不同種族劃定在不同的“甘榜”生活,于是華人聚居牛車水,馬來人在甘榜格南,印度人在珠烈甘榜(Chulia Kampong),珠烈甘榜後來因日益擁擠,才逐漸遷移到現在的小印度。
聚居區的民族融合
甘榜格南(2016)
地名,往往是故事的開始,好比甘榜格南就是以那裏生長的樹木“gelam”命名。那是一種木質堅硬的樹,當地人用它的葉子蒸煮後榨油,把它的果子曬幹碾碎制成胡椒粉,並用它的樹筒造船。這裏也曾是馬來皇室的活動中心,隨後阿拉伯人來此經商,風光一時,從亞拉街、巴格達街、幹達哈街等街名中,也許能遙想當年的繁華。
牛車水(2017)
說到牛車水,很多人都知道名字源于當年人們以牛車載水,至于登婆街(Temple Street)和寶塔街(Pagoda Street)的名字由來,你可知與佛寺廟宇無關,反倒是源自那裏一座古老的興都廟Sri Mariamman Temple,那是一座塔式建築,因此有了寶塔街。至于登婆街,原名Almeida Street,以一名擁有附近土地的葡萄牙醫生的名字命名,後來因新加坡其他地方也有同名街道,爲免混淆而改名。由于Sri Mariamman 興都廟就坐落在街尾,就地取材就叫Temple Street。
走過牛車水會發現武吉巴梳有不少會館。這些會館是過番同鄉的聯絡站,從最初爲新客安排住宿和介紹工作,到後來興辦教育、爲慈善公益出力。在1961年婚姻注冊局成立之前,有的宗鄉會館也爲會員及會員子女征婚,甚至扮演起紅娘,爲會員牽紅線和舉辦集體婚禮。
武吉巴梳(2016)
在牛車水這個華人聚居地看到興都廟和回教堂,並非此地獨有。其他族群的聚居地也有各種宗教場所,這說明很早以前,從各地來到新加坡的移民已有不同程度的包容與融合。
像甘榜格南(Kampong Glam)的巴格達街(Baghdad Street)轉角處有一個不起眼的拉茶攤,攤位沒有招牌,卻有不少人給贊。攤主是一個身穿沙龍,留著白胡子的高齡印度人。攤前的五腳基上擺放幾張桌椅,顧客有華、巫、印族,有時還見他們聊在一塊兒。
這就是新加坡特色,即便在馬來人的聚居地,還是散發著各族人民一起生活的氣息。
早期移民的血汗建設
走一回文化之旅,也能看到早期移民在新加坡付出的勞動成果。宗鄉總會最近一次主辦的市區之旅,就介紹了由印度勞工完成的建築,包括聖安德烈座堂和總統府。新加坡開埠初期需要許多勞工,由于印度當時也是英國的殖民地,許多印度人移民到這裏,他們多數擔任雇傭兵及建築公路、修建港口,後來也擔任種植業的勞工 。
1825年,英國放棄蘇門答臘明古連的殖民地 ,一些印度囚犯也被送到新加坡參與建設。這些囚犯的腳踝铐上一條長長的鐵鏈,在酷熱的馬路上“吭鈴”作響,所以也有人用這個聲響稱他們爲“吉甯人”。
小印度(2015)
雖然小印度沒有了曾經的賽馬場、牛只交易場和磚窯,但熱鬧不減,一些商店外還裝點了有花有果的香蕉樹,很有風味。這裏的竹腳小販中心,也有不少華人美食,食客也不僅是印族而已。
加東如切(2017)
另一個特別的聚居區是加東如切。20世紀初期,加東這個曾經的椰園,成爲郊外的住宅區,主要人口是受英文教育的中産階級,包括土生華人和歐亞裔人。彩色的雙層店屋和華麗的瓷磚外牆,是獨有的特色。土生華人的美食,也是這裏的亮點。
宗鄉總會編輯的文化之旅手冊系列,供大家按圖索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