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0月11日)早上,新加坡第七個自然公園——湯申自然公園,正式對外開放啦!
這個斥資650萬新幣打造,占地50公頃的湯申自然公園,位于舊湯申路和湯申路上段之間,是新加坡首個結合自然遺産和文化遺産的公園。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兼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李智陞、義順選區議員郭獻川和
新加坡陸路交通局執行長阮勳平都出席了開幕儀式)
這個公園,曾經是一個“海南村”。在上世紀30年代,許多海南移民來到新加坡,在這裏建立了村莊。最興旺的時候是在60年代,當時有100多戶人家,除了海南人,還住著少數的潮州人、福建人、廣東人、馬來人和歐亞人。
當時,男人大多數是航海員,常年不在家。而女人則在家裏以農耕爲業。到了80年代,這裏的最後一批居民遷離”海南村“。
如今,這裏依然保留了當時村莊的部分面貌。
沿著五條經過精心設計的步行路線,大家還能依稀看到昔日村莊的景象。
這五條道路總長3.8公裏,一路上讓大家可以了解到早期“海南村”的曆史。而這些曆史故事,全是從曾居住在這裏的村民那收集而來,意義非凡。
其中,有一條僅400米長的紅毛丹步道(Rambutan Trail),在這裏大家可以看到已故著名考古學家韓槐准的紅毛丹園舊址。
韓槐准也曾是海南村的居民,在1937年買下舊湯申路的一公頃土地,開辟了一個紅毛丹種植園,在這片土地上種植了大約400棵紅毛丹樹。
而另一條1.5公裏長的遺迹與榕樹步道(Ruins and Figs Trail)則能讓大家全面地沉浸在公園的自然生態環境和曆史文化氣息中。
(公園內的部分走道,Langur Trail)
不過大家一定注意按照公園內的指示行走,以免在森林中迷路或走散。也千萬不要私自闖入任何非指定的步道,否則可能會被罰款高達2000新幣!
(公園內的部分走道,Lorong Pelita)
除了擁有海南甘榜的獨特文化底蘊外,湯申自然公園還是許多瀕臨絕種動物的棲息地。
在這裏,不僅有馬來穿山甲、馬來豪豬、黃冠鹎、紅腹錦蛙和鼠鹿等,更居住著大概60只的印度尼西亞葉猴(Raffles’ Banded Langur)!
(左:鼠鹿,右:馬來穿山甲)
印度尼西亞葉猴的英文名裏帶有“Raffles”,是因爲這個品種的猴子是新加坡開埠者萊佛士于1822年發現的。
(印度尼西亞葉猴)
漫步在幽靜的小路中,大家可以時不時和這些瀕危野生動物來個近距離接觸。不過大家千萬不要觸碰或試圖餵食它們破壞生態系統哦~
(Jalan Belang)
爲了確保這些瀕危動物的生命安全,新加坡政府和陸交局將在11月,首次使用“車行道動物檢測系統”。
攝像頭一旦捕捉任何動物的蹤影,告示牌就會自動亮起閃光燈,提醒來往車輛放慢速度,以免撞到這些珍貴的小動物。
除此之外,如果大家想要在湯申自然公園中組織30人以上的徒步旅行活動,需要活動前的一個月,通過發送電子郵件至[email protected]尋求同意。
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經想去新公園一探究竟,下面附上詳情:
湯申自然公園地址:Off Old Upper Thomson Road
(湯申自然公園在新加坡的中心地區,靠近麥裏芝蓄水池和貝雅士蓄水池)
最靠近地鐵站:瑪麗蒙 Marymount MRT(需轉巴士)
巴士:138, 138A, 167, 169, 860, 980 (最靠近的車站名:Aft Tagore Dr和Bef Tagore Dr)
開放時間:
早上7點-晚上7點(晚上7點以後不允許進入或停留在園內)
停車場開放時間:
早上7點-晚上7點(停車不能過夜)
其他注意事項:
公園內禁止吸煙、禁止攜帶寵物、禁止釣魚、禁止自行車、滑板車以及機動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