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教育
根據在新加坡生活和工作的經驗,做一些新加坡和國內教育的差異分析,希望能給大家一些Tips。
首先,兩個國家的大環境和曆史背景,甚至發展前景大不一樣,新加坡小,中國大而複雜。很多事情要去辯證的看。
新加坡是已發展國家,建國時間也不太長,沒有厚重的曆史。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整個社會正處于轉型時期,各項事業發展很迅速。
總體來說,新加坡也是個崇洋的國家。他的文化兼顧華人,馬來人和印度人,語言也是有4種:英文,華文,馬來文,泰米爾語。
新加坡實行的是精英教育,最尖端的人才是國家出錢,去英美留學,回來服務政府。一流的人才留在新加坡2所高校裏面。
大學其實沒有幾所,也就是南洋理工和國立新加坡大學比較聞名,其余不過爾爾。大學聞名主要是學校的硬件和師資強,學生有多強,不見得。新加坡一個國家才2所重點發展的大學,請教授方面的預算可以很高,據說正常一個教授能有100萬新幣一年,美國好的學校也給不到這麽多錢。
至于學校的産品,學生的能力有多強,筆者是要給一個的問號。筆者之前在新工作期間,不少同事畢業于這兩所學校,也有在國大做老師的同事,同事說,到了考試,學生都要劃重點。因此,本人對新加坡高校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一個很大的質疑。
有人說,新加坡的教育質量很優良。的確,從一些研究報告和測試上來看,沒錯!
根據OECD國際經合組織2015的PISA報告,世界上一些主要國家的基礎教育進行了測試分析,新加坡的孩子獨占鳌頭。
這只是從數字上看到的一些結果。實際情況極可能是,最前面30%的學生參加測試,新加坡小學3~4年級就分流了。也就是3~4年級就大概知道將來讀什麽級別的學校,而不是等到高考。中國的孩子還可以通過高考逆襲,新加坡的孩子沒有這種機會。
而小學三四年級分流的一個重要標准就是英文閱讀能力。因此,閱讀能力是一切學習的基礎之基礎。
中國人對學習的理解是好好聽老師講課,回家好好複習,這樣就能學習好,做個好學生。而新加坡和英美走的比較近,自然從思想體系和英美走的比較近。從曆史上而言,新加坡之前是英國的殖民地,後面從馬來亞分離出來後,擁抱美國,在樟宜機場有美國強大的軍事基地爲新加坡提供保護傘。
從概率上來看,小學的小朋友最後大學畢業出來,概率大概只有1/3。因此,大部分新加坡人是沒有大學學曆的。大部分人是普通人,有學曆的只是少數人。搞金融科技需要聰明的腦袋,餐廳裏面端盤子也是需要人的。
其實,一個人在學習上有沒有天賦,是可以在很小的時候看出來。雖然,新加坡的做法看起來比較殘酷,但是,筆者認爲比較科學。沒有必要把不適合學習的人,硬逼著非要去頭懸梁,針刺股的學習,早點解放出來,學點有用的技能,早點走上社會,到需要的地方去。
筆者朋友圈裏面,做老師的比較多。另外,兒子在新加坡的時候,華文老師基本都是從中國來的,東北姑娘居多。記得離開新加坡幼兒園時,華文老師說,你們住上海多好啊,好孩子來這裏都能學傻了。好幾個做老師的朋友都說, 一個教室裏面哪個孩子是從國內來的,只要眼睛一掃就知道。如果在北上廣,筆者不建議去新加坡留學,特別是小的時候。而且新加坡的學校平時的要求極低,70分就算滿分。如果要去留學,高中可以去,做跳板去土澳或者歐美相對容易很多。
下面分享一些我們在新加坡讀幼兒園的一些基本情況。幼兒園分四年,前2年是Nursery,後2年是Kingdergarden。在K階段會教一些文化課,比如英文,華文,會有一些基本的寫字訓練。
新加坡教育考察問題整理
一、新加坡考察需要了解的問題
1.英漢雙語教學模式,我們要怎樣借鑒該種教育模式才能到達日常口語的實際使用,擺脫啞巴英語。
不是英漢雙語教學,這個認識是有偏頗的。華文只是一門課,而且,大概只學到3年級。不同的種族有自己不同的母語。曾經有這麽一個笑話,我有一個客戶姓吳,他說和武則天的武一樣。這個客戶待在長三角好幾年,普通話講的不錯,但是,華文實在不好。
筆者認爲,口語不好,還是因爲缺乏閱讀。國內傳統的英文教學,內容太窄,好學生的標准是被動式接受老師有限範圍的知識學習,而沒有體系化的能力培養。現代的社會,知識的更新日新月異。什麽知識不知道,百度一下就很快知道了。但是,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建立是國內的教育缺乏的,甚至連教育工作者自己都不知道什麽是能力體系。
學語言,說和寫是一回事,沒有詞彙量,語法和邏輯關系,就沒有好的寫作,好的演講。沒錯,國內的教材入門是以口語爲基礎,但是,沒有廣泛的閱讀,堅實的語法基礎,哪裏來的口語呢?因此,不論是新加坡,美國還是英國,小學3年級是個分水嶺,3年級能不能掌握基本的閱讀能力,決定了這個孩子將來能不能走讀書的道路。思想的革新才是最根本的。
2.高等教育升學渠道,跟我們高考的最大區別是什麽?
我們可以千軍萬馬統一過獨木橋,俞敏洪可以複習三年上北大,新加坡可不行。小學大概就決定了命運。
人的禀賦真的有差距。新加坡的做法只是讓禀賦差的孩子不要做太多無謂的努力罷了。
而且,如果大專讀出來,要再讀本科,還要讀四年,不是像國內,專升本,再花2年就可以。有遇到幾個小朋友,大專讀完讀本科,等他們本科畢業,國內的同學,博士都快畢業了。
二、幼兒園需要了解的問題
1.對員工的激勵機制采取的方式方法。
這個不知道,總體來說,華人老師接觸比較多,多有怨言。外國人在這裏,總是活兒幹得多,錢拿得少。
2.辦園理念的彰顯,從些方面打造園所文化。
不同的團體辦的園,理念不一樣。印度人有印度人的特點,馬來人有馬來人的特點,華人有華人的特點。也有洋人辦的園。文化差異也比較大。
比較多的還是組屋底下的幼兒園。跟國內比,硬件條件差太多了,連空調都沒有,而且小很多。文化課教的不多,各種活動也有的。比如,老師帶著去市場,做手工,Drama課等等。
3.教學特色怎樣在一日活動中開展。
每天必有一節華語課,40分鍾。其余都是英語。這個可以去參觀一下幼兒園就知道了。每天的時間表都貼在學校的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