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經過原始的物物交換階段之後,便逐步發展形成了錢幣文化。所謂“錢幣文化”基本上指人類意識形態的一種體現,包括錢幣本身的制作、形式、媒體、圖案設計等。錢幣是買方和賣方交易的一種媒介,人們用它來購買貨品或服務。它亦是衡量財富的工具,是經濟活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西方的錢幣文化誕生于小亞西亞的呂底亞。呂底亞人是我們所知當中第一個鑄造、使用金幣和銀幣的民族,是他們促進了西方貨幣曆史的發展。至于東方的錢幣文化則起源于中國,在經過貝、布、刀、圜等形態後,到公元前3世紀固定爲銅鑄幣,並逐漸向周邊地區傳播,形成了東方錢幣文化體系。以上兩種大體系的錢幣文化,不僅在各自相關範疇的國家和地區之間交涉互融,彼此之間也相互交流、相互啓迪。在此背景下的新加坡,由于地理位置恰好處于兩種文化交彙處,自然地造就了徹頭徹尾的多元貨幣文化。
萊佛士登陸新加坡後,把這個不起眼的漁村小島發展爲一個貿易繁榮的港口。那麽,追根溯源,從以物易物的部落到今日世界著名的金融國之一,我們的貨幣又是怎麽一路走來的呢?衆所周知,早在歐洲人來到馬來亞之前,就有中國人爲了貿易、避難或尋找熱帶的珍奇物産,離開故土向西方和南方遷移,這種遷移當然也把中國的物品等帶到海外。
1827年,有人從新加坡古代馬來人的廢墟遺迹中挖掘出了幾枚中國古錢,而國家博物館展廳裏也有展示曾在本地流通的唐宋錢幣。這充分證明了中國和東南亞群島間很早就有了各種來往。而19世紀初葉英國人到此開埠設立貿易站時,帶來的則是西班牙銀,英國人最初抵達新加坡,與當地的馬來統治者簽訂“友好聯盟條約”,而後又將新加坡占據成英國殖民地,前後兩次用的都是西班牙銀。
我們知道在16世紀至19世紀這一段時間內,歐洲有許多國家都在積極地向外發展拓殖,如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並且在海外建立了不少殖民地,全球貿易因此迅速發展,這些國家使用的銀幣也成了當時商業貿易的重要媒介,特別是西班牙銀幣,由于當時西班牙的屬領墨西哥和秘魯有著豐富的銀礦,西班牙不但鑄造銀幣供本國使用,還鑄造了大量環球銀幣流通于各國及其殖民地。16世紀西班牙統治菲律賓時,也將西班牙銀引進到本地區。由于該幣在歐、美、遠東等地廣泛流通,18世紀末發展成爲史上第一種國際通貨。當時的新加坡當然也不例外,也流通這種貨幣。
1822年,爲了抗衡西班牙銀元,英國東印度公司試圖把東印度公司的印度盧比設定爲新加坡的標准貨幣,並且付諸實施。《阿都拉傳》說,萊佛士提議把新加坡的一座山鏟平,利用那裏的泥土來填平沼澤地。他最終雇傭了兩三百名華人、馬來人和印度勞工來完成此工作,付給他們的工資正是印度盧比。
然而,此舉遭到新加坡商人的 抗議,他們認爲西班牙銀元是本區域 最通行的貨幣,改用印度盧比必然影 響生意。同時,本地的商人還提出使 用“商用代幣”。這種以荷蘭東印 度公司發行的荷蘭銅幣爲基礎鑄造成 的貨幣在新加坡也確實流通過,從現 存的一些“商用代幣”看,有的印有 馬來各州府的名字,如雪蘭莪州,它 們的流通地區有些比較廣,有些則限 于某地。
實際上,18世紀英屬東印度公 司殖民時期新加坡的貨幣十分 繁雜,沒有一定的標准通貨, 通貨的改廢也無常,而西班牙 銀元因爲品位及重量得到了公 認,本地土人樂于通用。只是 其後因交易愈盛,此種銀圓漸 顯不足,新加坡才出現西班牙 銀元與其他通貨並存的局面。
1867年,英國政府正式接 管“海峽殖民地”(注:海峽殖 民地是英國在1826年間對新加 坡、槟城和馬六甲三個重要港 口的管理建制,當地華人稱之爲“三 州府”),並將其劃入“英國皇家殖 民地”(Crown Colony)之列,總督駐 守于新加坡,並在同年4月1日將盧比 廢止,規定法定貨幣僅爲香港造幣廠 制的銀圓,以及西班牙、墨西哥、秘 魯和玻利維亞等地的銀圓,包括政府 隨時指定的貨幣在內,除此以外的貨 幣都不被允許合法流通。這可以看做 殖民政府整理幣制的早期舉措。
然至1902年銀價暴跌,原本值 4仙令2便士的銀元貶值爲1仙令7便 士,銀價兩年內一 瀉千裏。引起驟變 的主要原因是19世 紀七八十年代西方主 要資本主義國家采用 金本位制,鑄造銀幣 所需銀逐漸減少,而 世界銀的生産量卻在 持續增加。在銀價暴 跌帶來的嚴重財政危 機之下,海峽通貨委 員會(Strait Currency Committee)經過審 議,終于決定廢止 銀本位制而采取金 本位制。
付諸實施的第一步是鑄造殖 民地的特種新銀幣,廢除以往的通 貨,如墨西哥元、英貿易圓等等,新 貨幣體系雖號稱“金本位”,實際上 錢幣的成色爲“銀”,制新幣的銀子 就是市上流通的英洋和墨洋。政府將 它們逐漸收回,再運往印度的造幣 廠重鑄,如此分批“改頭換面”。與此同時,政府還實行“貨幣進出 口法”,禁止舊幣的輸入和新幣的 輸出。如此經過一年的時間,新幣 幾乎完全替代了舊幣。
這就在1903 形成了海峽新法幣體系,這種新法 幣就是一般所稱的“叻幣”(Straits dollar)。當時,海峽殖民地總督明令 規定每枚銀幣價值爲2先令4便士。提 高銀幣價格的原因,就是讓面值高于 實際價值,以防止銀幣被熔的危險。在此改革過程中,紙幣逐漸成爲通貨 的主要部分。這種紙幣鈔面上印有 “叻呷票”,表示發行單位 是叻嶼呷政府(即海峽殖民地)。因此 人們都習慣稱之爲叻幣,即使後來這 種紙幣改爲馬來亞和英屬婆羅洲發行,人們也未改口。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 占領新加坡,以“日本大帝國政府” 名義發行軍用票,由于票面上繪有香 蕉圖案,故俗稱“香蕉票”或“芭蕉 票”。于是“香蕉票”又成了新加坡 的“法定”流通貨幣。不過,日軍統 治新馬期間逼迫華人奉獻5000萬元 “奉納金”時,卻不要香蕉票,而 明文規定以海峽幣即叻幣繳納。自 己發行的貨幣自己不要,這似乎有違 常理。其實,香蕉票初期與海峽幣並 用,這兩種貨幣,原本一兌一幣值相 等,但隨後海峽叻幣因各種因素而短 缺,幣值逐日提高。與此相對,香蕉 票卻是日益貶值。
香蕉票當初發行 時,均按慣例編有序號,但以後發行 的均未標號,這種以“元”爲單位的 軍用票,究竟發行了多少,誰也查不 出來,顯然,統治者 在濫發香蕉票掠奪財 富。這必然導致其迅速 貶值,時至1944年,一 元海峽幣竟可兌換950 元香蕉票。日軍盯上 幣值穩而有升的叻幣也 就不難解釋了。一葉知 秋,這也從金融方面顯 露了日本統治新加坡的 敗象。當然,1945年8月 日軍投降時,軍用票也 在一夜之間成了廢紙。當時正逢華人農曆七月 的鬼節,據說有些人幹 脆把它作爲冥錢燒給逝 者,可謂發揮了其最後 的“價值”。
二戰結束不久 之後, 新加坡開始 使用馬來亞貨幣, 由“馬來亞和英屬婆羅 洲”(Malaya and British Borneo)發行,幣值很堅挺,由百 分之百的黃金和外國貨幣做後盾。這 種“馬來亞元”一直流通到1967年 才分別爲馬來西亞零吉、文萊元和新 加坡新幣所取代。馬來亞早在1959年就成立中央銀 行,並打算接管發行貨幣的工作。而 新加坡在1963年加入馬來亞聯合邦後 組成了馬來西亞。兩年後的1965年, 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成爲“新 加坡共和國”。因兩地經濟一直被視 爲一體,兩國也希望能繼續使用同一 種貨幣。
如此,來往于新馬之間的交 易商就不需要考慮兌換率的問題,而 且人們一般都已經習慣使用馬來亞 元,在各方面來說是有利的。但是,新馬已經分家,應該由 誰來控制這些資産?新加坡政府希望 由“貨幣局”發行貨幣,而馬來西亞 政府則希望它的中央銀行在貨幣事務 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雙方雖然都很 努力,但互不讓步,結果談判破裂。當兩國宣布雙方將各自發行貨幣時, 許多人感到震驚,也有些人感到擔 憂。
新加坡地小人口少,又沒有天然 資源,加上曆史上非常依賴馬來西亞 的政治、經濟。在如此諸多不利條件 下,新加坡被逼獨立發行新貨幣,自 然面臨巨大風險。窮則變,變則通,新加坡政府不 得不建立自己的貨幣制度,新加坡貨 幣史也由此掀開了嶄新一頁。爲了發 行新貨幣,政府成立了一個以財政部 長爲首的“貨幣局”負責統籌實施。與舊馬來亞元一樣,新貨幣每一元價 值0.290299克的黃金,或者相等于2 先令4便士。
1967年6月12日,是具有曆史意 義的一天,從這一天開始,新馬汶的 貨幣委員會分家,三國分別發行新 幣,與此同時三地政府簽署“等值兌 換協議”,即三家貨幣等值通用。《南 洋商報》當天的報道也告知民衆舊鈔 仍照常使用,至另行通知爲止。作爲 第一代的“新加坡元”,新發行的貨 幣以胡姬花爲主題,紙鈔面值共有5 種,分別爲1000、100、50、10、5 元,至于輔幣則是數月後才發行的。
新貨幣一問世,許多人就湧到銀行兌 換,由于舊貨幣還可以繼續沿用,貨 幣兌換工作進行得非常順利。作爲輔幣使用的硬幣是在英國鑄 造的,同年11月運抵新加坡。當時, 各種渠道傳來的消息都是英國經濟病 入膏肓,1967年11月20日新的輔幣 上市的第一天,又正逢英國宣布貶低 英鎊幣值,本地政府不得不發表文告 聲明,新加坡新貨幣不會隨英鎊的貶 值而縮水,其黃金做後盾的價值不 變,並且將新幣和英鎊的兌換率從原 來的2先令4便士,調整爲2先令8便 士。新幣逃過了一“劫”,但是前馬 來亞和英屬婆羅洲所發行的舊幣未能 逃過池魚之殃,結果是舊幣一元折合爲新幣85.71分。
《新明日報》當日報道的標題 如實反映了這種幣值變化帶來的“混 亂”,例如:舊幣減值首天,市面到 處發生不便現象;小販及小商人所受 影響最大;市面充滿舊硬幣,市民購 物大傷腦筋;珍藏舊鈔,大歎倒黴;銀行定期存款不受貶值影響;找錢 問題引起爭吵;買冰水小販最感到麻 煩;舊幣換新幣到處鬧別扭等等。報 上還提到20日下午,即使天不作美 下了一場傾盆大雨,也阻擋不了心急 如焚的男女老少去銀行兌掉手中的舊 幣,人們擔心舊幣繼續貶值,導致坐 落在皇後坊的貨幣局外多日出現排隊 長龍。所幸貨幣局已有准備,向公衆 絕對保證有足夠的新貨幣可供兌換, 才化解了這一場危機。
英鎊貶值的主要原因是英國的 殖民體系已經瓦解,經濟狀況江河日 下,相對而言新幣卻如日初升。新幣 能穩健保值的因素之一,是其外彙儲 備金高達2億余元,而這些儲備金政 府已提早轉購其他較穩定的貨幣,如 德國的馬克就是其中的一種。此後,隨著我國經濟蓬勃發展, 國力倍增,人們對我國的貨幣充滿信 心。但是1973年馬來西亞政府決定 終止新馬之間等值兌換協議。當時一 般認爲新馬貨幣等值兌換的結束,不 會對兩國之間的貿易産生任何損害, 也不影響新加坡的幣值,因爲新加坡 元的力量,表現在其高度的儲備水平 和具有的黃金價值——每一新加坡元 值0.290299克(gramme)純黃金。當 貨幣分家的消息獲得證實後,市面上 商家不願再接受馬來亞貨幣,人們紛 紛換掉手中的馬來零吉。從此,新加 坡人全面改用“新幣”,新馬兩地貨 幣通用的傳統也走入了曆史。
值得一說的還有,新馬兩地在 貨幣發行分道揚镳後,新加坡決定維 持貨幣局的原有制度來發行貨幣,其 特點是每個貨幣單位的發行,都必須 要有百分百的外彙儲備。這一制度 提高了新加坡貨幣的可信度,促進了 外國投資以及本地銀行和金融業務的 發展。幾十年來我們的鈔票從“胡姬 花”圖案系列,到“飛禽”、“船”, 再到時下的“總統肖像”系列,貨幣 面值一直十分穩定,國際信用很高。
直到今天,貨幣局發行貨幣仍然 是確保貨幣有百分百的黃金和外彙儲 備作爲後盾,而金融管理局則密切監 督兌換率的變化。新加坡健全的經濟 政策,加上穩定的政治局勢,造就了 今日的經濟輝煌。人們對我國的貨幣 更是充滿信心,新幣得以在整個東南 亞通行無阻便是最好的佐證。
參考文獻:
1. 陳樸《英屬海峽殖民地錢法考(附表)》 東方雜志》(第20卷第12期),1923年,第 63-69頁。
2. 褚葆一《海峽殖民地幣制改革的經過(附圖 表)》《錢業月報》(第11卷第8期),1931年, 第100-113頁。
3. 經濟時報》1967年11月26日/28日。
4. 南洋商報》1967年6月12日。
5. 南洋商報》1973年5月9日。
6. 邱新民著《昭南時代史話》青年書局印 行,1959年。
7. 宋旺相著《新加坡華人百年史》新加坡中華 總商會出版,1993年。
8. 新加坡廣播局《國家紀事 我們的貨幣》(錄 像資料)新加坡國家圖書館藏。
9. 新明日報》1967年11月21日。
10. 朱勝愉《海峽殖民地的通貨制度及彙兌》 《錢業月報》(第15卷第2期),1935年,第 38-51頁。
(作者爲國家博物館華文義務導覽員) (原載新加坡《源》第128期,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