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2019年最新QS亞洲排名第1、全球排名第11位。而今天,新加坡國立大學(重慶)研究院正式簽約落戶兩江新區!
該研究院作爲新國大在中國西部唯一的對外合作窗口和運營總部,將打造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産學研一體化開放平台。
“新加坡國立大學(重慶)研究院是中新示範項目又一合作典範,對進一步加強兩地務實合作將發揮積極作用,研究院將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依托新國大學科優勢、人才優勢和豐富的全球資源,全方位融入兩江新區的科教創産協同創新體系,大力引進一批專家教授到新區工作,培養一批博士研究生、催生一批優質科研成果、孵化一批科技創新企業,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志傑透露。
劉成平 攝
該研究院落戶後
將圍繞將圍繞先進材料和制造、信息工程與人工智能、
現代物流、金融和風險管理等領域
建設4個研發平台
促進兩江新區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
4個研發平台
建設先進材料與制造、信息工程與人工智能、現代物流、金融與風險管理等4個研發平台。
現代物流研發平台
該研究院將充分借鑒新加坡智慧化城市的成功理念,同時針對重慶物流發展的迫切需要,通過物流系統國際標准化、物流信息化以及綠色新型物流體系等三方面的研究,提高物流系統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動現代物流的實時監測、全程追蹤和質量管控提供理論指導和支撐,進而推動適應環保要求的現代化物流體系的建設和發展,實現資源、生態和社會的良性發展。
先進材料和制造研發平台
主要開展先進材料在環境能源、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及産業化工作,通過科研團隊、産業化部門及企業密切合作,從納米功能材料的設計、制備、量産到材料的應用、樣機和原型的試制以及産業化推廣,形成無縫連接,爲成果的快速轉化和推廣創造條件。
信息工程與工人智能平台
結合兩江新區的發展需求,開展系統建模分析、先進芯片設計、網絡信息服務、離散制造業系統集成與優化、人工環境智能控制、機器人與車輛控制、複雜系統與智能系統、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智能信息處理、企業信息化、信息安全、生物信息與認知計算等領域研發創新工作,打造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兩江新區發展模式。
金融和風險管理研發平台
研究院將依托新國大豐富的專業金融知識和研究成果,結合重慶及兩江新區靈活、開放的融資機制,整合新加坡和重慶及兩江新區的優勢資源,將國際金融運作的成功模式及新國大最新研究成果引入重慶的發展和建設之中。研究工作將圍繞中小企業貸款風險管理、信貸風險管理以及全面金融風險管理體系構建,將重慶市以及兩江新區發展爲國內重要的功能性金融核心區。
胡大偉 攝
引進新國大孵化品牌-BLOCK71
同時,新加坡國立大學(重慶)研究院還將引進新國大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孵化品牌-BLOCK71, 旨在打造一個富有活力的創新創業生態圈,彙集及促進創新創業社群發展,爲新加坡及世界各地的高科技創新企業提供在重慶發展的平台和機會,入駐企業也可以得到專業的孵化及技術商業化支持。
國際交流合作和高端人才培養中心
此外,該研究院還將設立國際交流合作和高端人才培養中心,在爲兩江新區培養高層次人才的同時,舉辦國際性的學術交流會議、論壇,開展國際合作,提升兩江新區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江小妹打探到
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材料科學等學科位列世界前10,
設有3所卓越研究中心(RCEs)及30所大學層級研究機構與中心,
涉及工程與信息技術、生命科學及生物醫學、
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量子技術、癌症與轉化醫學、
互動與數字媒體以及環境和水務科學等領域。
張炳龍 攝
著力于打造長江上遊創新中心的兩江新區
目前正在加大對全球頂尖科創要素的引育力度
截至目前
落戶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的高校及機構數量已經達到13所
將爲兩江新區經濟社會的更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陳鑫 攝
50個中新合作項目落戶兩江新區
截至目前,兩江新區已累計簽約中新合作項目50個、金額約120億美元,逐漸成爲承載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的核心區。
兩江新區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大力推動項目簽約落戶。除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共建新加坡國立大學(重慶)研究院,以及建設中新(重慶)多式聯運示範基地外,兩江新區還與新加坡聯合打造高端醫療服務體系,萊佛士國際醫院已于1月7日開業。
今年2月,中新(重慶)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也獲得國家工信部批複。數據通道初期開通寬帶260G,覆蓋兩江數字經濟産業園等六大園區,主要服務對象爲中新合作相關的金融服務、航空、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技術類企業。
兩江新區還聯合新加坡、意大利、澳大利亞打造國際合作中心,以星彙兩江爲承載主體,通過引進各國商會、行業協會、涉外服務機構、總部企業等,打造國際經貿活動頻繁、外企信息彙聚、外來産品技術展示、綜合服務配套齊全、國際形象標識突出的國際交流聯動窗口。
此外,兩江新區還累計對新跨境融資39.5億美元,推進中新金融創新示範基地,引進了普洛斯金控、托克集團等一批項目。
(文中未標注圖片均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