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垃圾”再度“進化”,看燃燒中的複興之“路”!
新加坡是一個標准的島國…垃圾一直以來都是其頭疼的問題…
因爲頭疼,所以新加坡貢獻給世人一個驕人的成績:新加坡每天産生垃圾約21000噸,當中僅有3%的不可回收、不可焚燒的垃圾直接填埋處理;而即便是焚燒處理的生活垃圾,也會利用産生的熱能進行發電。
…
但燃燒後的渣渣怎麽辦呢?
Sponsored Links
現在這些渣渣又進化了…
(圖:來源自網絡)
由垃圾焚燒後剩余底灰制成的“新生沙”,明年中將用于修築丹那美拉海岸路的一部分路段,參與試驗的三家公司將使用約3000公噸底灰。
如同新生水,新生沙是爲了克服限制與變廢爲寶信念下的産物。新加坡已暫定了新生沙的環境標准,並在實驗室中測試新生沙。
新生沙可幫助新加坡完成垃圾閉環,並延長新加坡垃圾埋置場實馬高島的壽命。
(圖:來源自網絡)
參與新加坡這項試驗計劃的三家公司是荷蘭公司Inashco B.V.、REMEX Mineral Singapore以及Zerowaste Asia。
它們將搜集和處理本地廢料轉化能源工廠的約3000公噸垃圾焚化底灰(Incineration Bottom Ash),用以鋪設道路基層和路底基層。
根據去年數據,新加坡每天平均有約1200公噸的垃圾焚化底灰被填埋。
試驗計劃的目的是爲了評估處理後的垃圾焚化底灰實際運用時對環境的影響,以及搜集數據審核暫定的新生沙環境標准。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有三分之二國土爲集水區,研究方將確保新生沙的環境標准足夠嚴格,不影響水資源和環境。
垃圾焚化底灰是新生沙的多種形態之一,另一種是一般垃圾經高溫1600攝氏度氣化後形成的玻璃狀熔渣。這類熔渣已被證實符合暫定的環境標准,並可取代部分混凝土中的細骨料(fine aggregate)。
從淡濱尼天地通往達魯古法蘭回教堂、全長105米的新人行道,便是以這類熔渣鋪設而成。
環境局將在明年初于史各士路環境局總部前,以熔渣鋪設第二條人行道,長度爲24米,同時也將使用更高比例的熔渣。
Sponsored Links
除了鋪設人行道和修路,新生沙也可用于三維打印。
目前已有公司成功使用熔渣三維打印出寬80厘米、長105厘米、高60厘米的矮凳,
該公司以環境局提供的新生沙取代約20%的骨料,重560公斤的矮凳費時三天打印、組裝和調整。而用作細骨料的沙在新加坡很難找到,新生沙是合適的替代品,如果日後需求增加達到規模經濟效益,不僅可降低成本,公司也會提升設備加快打印速度。
垃圾在新加坡的燃燒下還真的化腐朽爲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