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圖圖爸爸
在孩子慢慢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所扮演的就是對他們行爲進行一定糾正、引導的角色。當孩子生下來之後,他僅僅也算得上是一個生物人。
接受到父母的教育不斷的適應社會,孩子也變成一個社會人,他們會融入社會集體和其他人進行交流溝通。
只是我們也會發現,每一個孩子他們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也會出現差異,這其實就是父母教育的問題。
當孩子表現出來和同齡人不一樣的行爲的時候,父母就應該了解到到底如何去讓他們變得更好?
就像我們所知道的,一些孩子犯錯誤之後,他們永遠不考慮去改正,只會給自己找借口。
可能是因爲父母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原諒了他們的行爲,但是如果一再原諒就只會讓自己孩子成爲一個過度的完美主義者。
我是媽媽:我家孩子不知道不管他犯了什麽錯誤,你要是說上幾句,他就給你甩臉子。真是想不明白,孩子到底在洋氣什麽?犯錯了還自豪了?
爸爸育兒:教育孩子得講究時間啊!有些時候說的多了,孩子有可能把門一摔直接走掉,反正孩子犯了錯誤,家裏面誰都不敢說。
寶貝最大:在孩子的心目當中,不管出現什麽問題都是別人的錯,從來不會從自己身上反思,這樣的孩子,我真的不知道怎麽教育了。
01“這個路真不平,害的我家寶寶都摔倒了,改天奶奶給它挖掉”
相信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大部分的父母都曾遇到過,孩子身上都會存在問題,特別是6歲和其他的小朋友接觸,他們身上所存在的問題就會慢慢的顯現出來。
在這個過程之中,孩子必然會犯錯,畢竟“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但是面對孩子錯誤的時候,父母的態度也較爲重要,因爲可能會影響孩子以後處理方式。
大部分父母本著“犯錯就應該慢慢糾正”的想法,孩子卻從來沒有悔過的意思。要是遇到那些嘴硬的孩子,父母也是非常的無奈。
可是大家有沒有考慮過孩子出現這種情形,到底是因爲什麽原因呢?爲什麽只有自家孩子做錯事情不願改正還嘴硬呢?
之前有一次和閨蜜一家人出去玩耍的時候,我感受到了老人對于孩子的溺愛,當時孩子不小心摔倒了,按照年輕父母的想法直接會把孩子拉起來讓他好好走路。
可是他的奶奶卻感到有些心疼,甚至跑過去對孩子說“今天這路太不平了,讓我家寶貝孫子都摔倒了,改天奶奶來把這路挖掉”,聽完這句話之後,孩子也非常開心。
看到這樣的情形,我也感到非常的詫異,回家之後和閨蜜也進行了一定的探討,她就表示自己孩子經常是這樣,在奶奶的庇護之下,從來不覺得自己身上有問題。
就拿上面的走路摔倒來說,其實孩子就是因爲腳步不利索而摔倒,但是奶奶卻從來沒有考慮到孩子身上的原因。
最後閨蜜也表示平時在家裏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孩子基本上也不會去承認自己身上所犯的錯誤。
02孩子嘴硬的習慣,是周圍人養成的
從上面的事例之中我們就可以了解到,或許所謂的嘴硬,並不是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而是在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之下,孩子才會以這樣的思維去思考問題。當他們沒有從自我角度來分析,那麽孩子必然會更加偏向于將責任推給他們。
而經過一些心理學家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孩子有嘴硬的習慣,其實多數都是周圍人養成的。
1)過分的溺愛孩子
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父母過分的溺愛孩子,在面對孩子本身錯誤的時候,就會對他們進行一定的寬慰。
那麽本應該是孩子的錯誤,父母和老一輩的人爲了不讓自己孩子過分傷心,或者說是以一種哭鬧的方式去應對,這時候就有可能轉移主題原諒孩子的錯誤。
雖然這種所謂的溺愛保護了孩子的心靈,但實際上從另外一層面來,看就會造成孩子不懂得自身的缺點,不從自己方面考慮錯誤的習慣。
2)不告訴孩子真正的原因
大部分父母較爲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在這樣的情況孩子也會以成績爲重,有些時候考試成績差,回到家裏較爲沮喪,這時候爸爸媽媽或許會對他們說一句“可能是這次題太難了,孩子你別哭。”
孩子在聽到這種類似話語的安慰之下,就會相信父母的話語,而不去思考是不是自己平時不太努力學習,而導致了自己沒考好,畢竟成績不好的真正原因是在于對于孩子本身對知識的把握度不夠。
3)父母過分嚴厲
有一部分父母確實非常的嚴厲,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讓他們贏在起跑線上。
平時也會進行不斷的鞭策,如果孩子表現出來一些錯誤,還會讓父母較爲暴躁,甚至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這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痛苦的。
試想一下,如果父母以這樣的態度去面對你,你是否會保持沉默?而不願意說出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問題。
即使是父母指出也不願意承認錯誤,擔心因此而受到責罵,孩子總是聽到“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的話語,但實際上一旦孩子承認錯誤就有可能遭受到父母的挨打。
當孩子慢慢長大之後,他們也會明白自己的行爲會産生什麽樣的後果?這時候他們就會出現以隱瞞錯誤的方式去蓋過自己身上的問題,其實是他們的一個選擇。
所以,從上面的事例之中,我們就可以發現孩子所謂的犯錯行爲並不是他們內心所願,也是在這些環境以及父母言語,又或者說是父母教育方式之下形成的,這可能會是未來應對犯錯行爲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狀態。
想必父母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差,而是希望孩子可以不斷改正身上的錯誤,從而變得更加優秀。
03作爲父母,如何讓自己孩子養成“有錯就改”的習慣?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真的遇到了這樣犯錯還嘴硬的孩子,其實也需要謹防他們內心的過度完美心態。
有些孩子自尊心過強,一旦聽到別人批評他,內心就會受不了這種過一份玻璃心的狀態,這對于孩子成長也不利。
所以,作爲父母必須進行教育,而我們下面所說的三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讓孩子認識到人都會犯錯誤,改正是最佳選擇
在孩子三歲左右後,他們就有了自我的意識,大部分老人也會說出“三歲看老”這個道理,所以,我們應該明白在孩子三歲之前,必須讓他們內心有一定的規則,同時行爲上也必須給孩子立規矩。
不管是犯錯誤,還是誠實守信,又或者是善良樂于助人,類似的美德教育必須進行,如果可以的話,給孩子灌輸這種如果人犯了錯誤就必須改正的觀念。只有當他們把這件事情當做自己應該做的時候,才會懂得如何去改正。
✔父母不要爲孩子的錯誤找理由,讓孩子知道“對”與“錯”
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其實孩子犯錯誤找理由也有可能是父母給他們了一定的啓發。比如說父母在孩子犯錯之後,總是喜歡擺脫責任。
雖然在短時間內會讓孩子的心情得到舒緩,但實際上從長時間孩子發展來看,對他個人並不利。
只有讓孩子明白所謂的對與錯,他們才能清楚到底應該如何去面對所謂的錯誤?試想一下,如果孩子慢慢長大之後,他們犯了更大的錯誤,而不願意去承認,豈不是讓人感到人心寒。
✔懂得適度懲罰,讓孩子知道不改正的結果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可以包庇他們、容忍他們,但是當孩子慢慢的走上社會和其他人進行接觸,不管是幼兒園的小社會還是工作之後,他們必然會有犯錯的。
在這個過程之中,如果不考慮去改正錯誤,就會影響到其他人的心情,作爲父母,我們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好好相處,就應該考慮讓他們懂得認錯,如果孩子真的以嘴硬的方式去應對自己的同學,我們可以考慮所謂的後果體驗法。
比如孩子如果在家裏面偷了零花錢被父母抓包,但是他們卻不承認,這時候父母可以以威脅的方式讓他們得知“下個月可能再也沒有零花錢了”。
雖然是以一種強迫的方式去讓孩子承認錯誤,但也會慢慢的養成孩子這種習慣,等到孩子進入學校之後,他們也會明白自己撞了別人要道歉,自己給別人造成傷害也應該說對不起,這種謙遜的態度是較爲重要的。
雖然說“優點的另一面是缺點,缺點的另一面是優點”,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缺點本身都是需要改正的。
如何把它轉化爲優點是孩子和父母需要思考的,孩子一點一點長大,我們應該不斷的去強化犯錯就改的習慣。
小的時候或許是一句言語的提醒,孩子長大之後就是後果的懲罰,我們也相信在父母的教育之下,孩子會以一種真誠的狀態去面對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