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一半富人的理財方式不夠多元化,可能無法達到他們的退休目標。
渣打銀行最新的“財富預期報告”(Weath Expectancy Report)訪問了包括新加坡在內10個市場的1萬多人,了解他們的儲蓄和投資習慣。這份報告以受訪者的退休預期財富,跟他們在最富裕時,也就是大約60歲時所累積的財富作比較。
預期財富的計算方式是以受訪者60歲時擁有的金融資産、房地産等總淨財富,扣除房屋抵押貸款和育兒費等負債。
受訪者分三大類:准富裕人士(emerging affluent)、富裕人士(affluent)和高淨值人士(high net worth individual)。
報告結果顯示,若每人的壽命爲91年,新加坡受訪者的人均預期財富爲330萬元。
他們退休後平均每月需要9032元來生活,這遠比他們目前的1萬7377元平均月入低。若要在退休後獲得他們希望享受的生活,這筆錢只夠富裕人士用上16年,准富裕人士和高淨值人士則會在19年內花完。
報告說,只有52%的本地受訪者目前累積的財富,達到了退休目標的一半,預計能按時達標,好好享受退休生活,但另有一半人的到時可能會發現錢不夠用。
多數受訪者的主要理財方式是儲蓄存款、房地産投資和定期存款。准富裕人士較偏向以儲蓄存款致富,他們當中,多達73%選擇這個選項,可是只有23%選擇投資于房地産投資信托。
反觀富裕人士和高淨值人士,他們的投資方式較多樣化,包括股票和房地産投資信托,這有助于加快財富增長。
渣打銀行新加坡零售銀行服務主管塞胡(Dwaipayan Sadhu)說:“調查結果顯示,許多人都是以儲蓄來增加財富,這個方式能保障資本和現金周轉,但若把通貨膨脹考慮在內,這種方式是得不到回報的。要縮窄預期財富鴻溝,我們應該在多方面進行投資以增加回報,並在不同市場周期保障回報。”
他建議,人們可先從了解本身的退休目標、所能承擔的風險程度和市場展望開始,邁出投資的第一步。
准富裕人士的財務目標與其他更富裕的人不同。他們當中,有40%以退休生活作爲最重要的理財目標,人數比在調查中選擇這個選項的富裕人士(23%)和高淨值人士(21%)高出一倍,也是10個受訪市場中最高的。
另有22%的高淨值人士定下的理財目標,主要是爲了支付未來的醫藥費,高于全球平均(17%)。
記者:李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