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氣候大會的參加者在周六(9月21日)在洪林公園舉行了“死亡”活動,以象征由于氣候變化而造成的生命和生物多樣性喪失。
(圖片來源雅虎新聞新加坡版)
根據新加坡氣候變化秘書處(NCCS)的一項調查,了解氣候變化及其影響的新加坡人比例有所增加,許多人願意采取措施應對氣候變化。
越來越多的新加坡人願意用實際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節約資源,即便這些行動會給他們帶來額外的麻煩。
(圖片來源網絡)
他們還意識到氣候變化的主要影響,包括對生態系統的破壞,對熱應激和疾病的脆弱性增加以及海平面上升。
九成以上的新加坡人支持新加坡轉向低碳經濟,而NCCS呼籲采取“全社會努力”解決這一問題,稱政府將與企業和公民緊密合作,共同建設“有韌性和可持續性的新加坡”。
(圖片來源雅虎新聞新加坡版)
而在早先,總理李顯龍曾呼籲各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他還警告說,在未來的50至100年中,保護該國免受海平面上升的長期影響將耗資超過1000億美元。
要點
氣候變化問題以及其演化出的生物多樣性喪失、海平面上升、氣溫變暖等問題,一直都是世界各國以及學術界不斷討論的問題。
有人說這些擔憂都是杞人憂天,人類對氣候變化産生的影響雖然有,但地球本身有補償機制,大可不必擔心未來我們會因此而品嘗惡果。
也有人說我們應該盡早全面使用清潔能源,以應對各種氣候問題,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
(圖片來源網絡)
這些問題大都建立在少數事實和多數的學術模型之上,非專業人士恐怕無法參與到討論之中,但有一類問題,已經確實影響到人類的生存,甚至已經開始讓一些國家消亡了。
(圖片來源網絡)
這個問題就是海平面上升——一些海島國家已經被上升的海平面吞沒了大半領土,甚至國家都將不複存在,而新加坡作爲島國,也面臨著同樣嚴峻的問題,這關乎新加坡存續!
背景
氣候變化首次比較正式地提出是在1979年2月在日內瓦召開了第一次世界氣候大會(FWCC)上。
當時由于缺乏數據支撐,並沒有被許多國家參考。而隨著近年來氣候變化程度的加劇,這一事實也被大多數研究者肯定。
(圖片來源網絡)
根據預測,20世紀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0.6攝氏度,不要小看這個數字帶來的變化,實際上我們生活的家園,我們的生態系統是相當脆弱的,由于人類活動引起的變化,可能導致非常多的、不可預知的變化。
近年來,最爲嚴峻的事實就是兩極冰川在迅速融化——格陵蘭地區和南極地區是地球大多數冰川彙集之地,而他們消融的速度越來越快,已經對全球的海洋環境造成了影響。
(圖片來源網絡)
圖瓦盧、帕勞、馬爾代夫、孟加拉國島嶼、印度某些島嶼都已經開始被上升的海平面吞沒了一部分,而在未來,一些國家會完全消失在海平面以下。
影響
實際上,海平面上升與冰川消融之間,關系是間接的而非直接——冰川消融會導致海床變形,洋流發生變化,在複雜的變動中,類似南極洲、格陵蘭地區和某些熱帶地區,海平面反而會降低。
(圖片來源知乎用戶“已退乎的程兔子”回答)
我們可以把這種現象,想像成地球的呼吸,在呼吸的過程中,一些地方海平面升高,一些會降低——但需要注意的是,海平面升高的地區,恰好就是人類活動最密集、經濟最繁榮的地區,不得不說從某些角度看,像是地球帶給人類的懲罰。
(圖片來源網絡)
對于新加坡,或者說對于東南亞許多國家來說,爲了延緩海平面上升,需要付出極大的心血和財力,采取各種手段。
一旦無法遏制這種趨勢,使氣候變暖和海平面上升繼續惡化,不但許多生物會因此消亡,氣候結構的改變還有可能永遠的改變。
思考
自氣候變化問題提出至今,無數人都對此發表過疑問——這些問題、擔憂和警告,到底是不是杞人憂天?到底是不是歐洲發達國家阻礙發展中國家發展的陰謀?到底是不是未來真的會影響我們世界的問題?
在分析這些問題時,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放低姿態——我們每個人也許都掌握著一定的知識,但賣弄這些有限的知識去否定一個十幾萬、幾十萬專業人士的分析結論,顯然是極爲自大的,陰謀論完全是無稽之談。
(圖片來源網絡)
世界各國和各國人民之間也許會有成見,西方人會覺得我們貧窮落後,我們也許也會鄙夷白左的險惡用心,但歸根結底,數據、知識和科學的推論是不會構成欺詐的,我們不需要懷疑這件事的真實性,但我們可以質疑其影響。
我們還要清楚地了解一個事實……大多數氣候變化帶來的惡劣後果,都不是我們這一代人會遭遇的,或者說,它們對人類具有威脅,但可能對現在的你我威脅不大。
(圖片來源網絡)
再深層次講……這些氣候問題在不同地區可能會産生截然相反的影響,比如新加坡等島國在盡力避免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影響,然而內陸的許多國家則完全不會受到影響,一些國家甚至沒有海岸線存在。
換句話說,由于氣候變化問題的影響是如此地不平均,它極度考驗人類的群體道德水准——我們願意爲素不相識的人努力嗎?我們願意爲未來百年、數百年的人類付出財力人力嗎?
(圖片來源網絡)
如今的許多世界範圍的低碳協定都是由歐洲發達國家發起,他們已經經曆了工業發展期,可以說過去一個世紀,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峻的主因就是他們,然而現在他們卻反過來要求世界一同進入減排模式,甚至發展中國家要付出更多努力,這真的公平嗎?
(圖片來源網絡)
普天之下熙熙攘攘皆爲利來——我們的道德准繩是那麽的脆弱,氣候變化問題就在那裏,但人類卻可以以各種方式利用、曲解,以達成自己的目的,保全自己的利益,要想真正解決問題,我們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關于新加坡
很多朋友可能會對此産生擔憂——新加坡應對海平面上升需要付出如此大的代價,那麽是不是選擇新加坡作爲未來的旅居地、受教育地,並不安全呢?
(圖片來源網絡)
關于這個問題,小編只能說,對于大多數人來講,這種擔憂毫無意義。且不說新加坡遠不是世界上受海平面上升影響最大的國家,李顯龍所說的“1000億美元”也是相當寬泛的概念,也許這個數字對個人而言看起來十分驚人,但在國家尺度之上,這種投入是可以接受的。
(圖片來源網絡)
更不要說這1000億美元是在50-100年內持續支出的,對新加坡政府的財政以及新加坡經濟的影響很有限——李顯龍這一番話,顯然也是想把氣候變化帶來的惡劣影響量化,使民衆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結語
小編認爲,我們都要清晰地認識一個事實,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爲了氣候、環境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不是爲了保護地球——
地球就在這裏,它不會消失也不會碎裂,白雪皚皚是它,熔岩覆蓋是它,生機盎然是它,更改或不更改,它就在那裏,不喜不悲……我們想要保護和捍衛的是我們自己的生存權利。
(圖片來源網絡)
對于我們來說,地球的環境是如此恰到好處,能夠讓我們在這裏繁衍生息,但同時我們也不想做昙花一現的標本化石,不想做某個地質時代的證明材料,我們和我們的後代還想在這裏繼續生存,一切危機只關乎我們自己。
(圖片來源網絡)
如果你覺得身後事可甩手不管,那麽我們更應該想想人類的先祖們是如何將我們一步步推向文明的巅峰,我們身邊的、手邊的一切,都是來自過去的饋贈,如果我們沒有給未來的他們留下什麽,我們也許應該感到羞愧。
不論如何,問題就擺在那裏,我們也需要花很長時間去面對、解決,但我們最終總要解決,這就是屬于我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