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表妹正緊張備戰中考,全家都很替他緊張。
“現在,同學們之間的關系之間都有著微妙的變化。曾經是一起學習的好夥伴,可是在考試面前,就只剩下對手二字!因爲,優質名額就那麽多,一個上去,就意味著你又少了一個機會。”
只聽她說,我就能感到一股殺氣撲面而來。
事實上,教育競爭,在哪個國家哪個地區都存在著,只不過形式和大小不同。
前兩天,看了一個紀錄片《無聲的革命——新加坡教育解讀》,讓我對新加坡的教育,有了新的認識。
01
新加坡因材施教的教育
新加坡的教育有多牛?
哈佛大學在中國錄取率不足0.5%,但在新加坡的錄取率卻高達14%;就連三年一次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測試的前三名,也是常年被新加坡霸占著。
有目共睹的好成績,因材施教、讓每個孩子走上適合自己的學習之路的“先進”理念,讓很多國家都望塵莫及、連連稱贊。
能獲得如此優秀的成績,當然和新加坡政府的政策有關。
由于自然條件的匮乏,勞動力可以說是新加坡的唯一的資源。爲了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向世界提供技術熟練的人才,新加坡政府極爲重視教育。
這種將教育作爲國家生死存亡關鍵的理念,貫徹到了全體國民的骨髓深處。
新加坡的國民們普遍認爲如果你接受的教育不夠,你將找不到工作,你將什麽也幹不了,人生也就此暗淡無光。
新加坡的教育認爲:人的學習能力是有差異的。因此,新加坡一直堅定不移的走分層教學,目的就是因材施教,發揮學生全部的潛力,同時也能在其中選拔出精英。
這樣的理念卻不是都能受到每個國家的認同,例如美國,他們覺得所有的學生應該接受同等的教育。
02
新加坡的分流制度
分流制度在新加坡也就應運而生。
有不了解新加坡的朋友或許會問:什麽是分流制度?
十幾年前,新加坡就實行了教育分流制度。小學六年級畢業後,根據小六會考成績總分決定學生的去向和能夠就讀的中學。這是新加坡的子們面臨的第一次分流。
小學六年級畢業後,根據小六會考PSLE成績總分決定學生的去向和能夠就讀的中學。
報讀中學時,有五種課程:快捷、普通(學術)、普通(工藝)和特長教育、IP直通車計劃、中文特選課程(Chinese Special Programme)。
前兩種課程學生可在中學第四年參加新加坡O水准考試。考試成績將決定升高中、初級學院和理工學院。
新加坡初級學院爲兩年制,相當于國內的高中;理工學院爲三年制相當于國內大專。
普通班學生則在中學第五年參加這項考試。
快捷課程:4年制課程,學生只能修讀快捷母語課程,其他課程與特別課程相同,英語爲第一語文。中四需要參加O水准。一般通過AEIS考試的同學一般都會進入快捷班。
普通學術課程:五年制課程。學術班的學生在中四必須參加‘n’水准考試,通過後才能升上中五參加劍橋o水准考試。
特長教育:普通技能學制爲 4 年,第4年參加 GCE N(T) Level 新加坡劍橋初級水准(技能)考試。通過此考試後,學生可以直
接進入工藝教育學院 ITE,學得一技之長後,可以直接進入技術學院。
IP直通車計劃:從 2004 年,新加坡開始實施“直通車計劃” IntegratedProgramme ( 簡稱 IP) ,有時候也稱“綜合課程”。IP允許一些成績優異的學生參加 6 年制的課程,跳過 GCE O-Level 考試,而直接在 6 年教育之後參加 GCE A Level 新加坡劍橋高級水准考試成績升入大學。被錄取的孩子都是成績在前10%左右。
中文特選課程:中文特選課程學制爲4年,通過 GCE O Level 進入初級學院或理工學院。學生可以修讀高級華文,高級華文和英語
兩者之一可以作爲第一語言來計入 GCE O Level。
有的同學如果不擅長學術科目方面的學習,新加坡可以選擇更多的職業科目。
03
分流制度的弊端
這樣的分流制度在理論上好似合情合理,完美無缺,但是也會出現新的弊端:不同層次的孩子很難交流、做朋友。因爲互相溝通的時候往往會感到尴尬。
有了區分,就有比較,而又比較,則有會有攀比;有了攀比,則又會有鄙視;甚至成績差的學生會被成績好的學生瞧不起。
爲了彌補這一項不足,新加坡在其他方面提供機會,比如藝術、體育、音樂和管理。讓孩子們發現自己的優勢,建立信心。
對于新加坡的分流制度,家長們和老師們對此褒貶不一。
有的人認爲,分流對于有能力的人是機遇,對于沒有能力的人來說是一場噩夢。如果你是金子,歡迎來到新加坡,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人,這對你將是最不公平的教育制度。
新一次次的分流考試就像是一個大篩子,把細小的、微不足道的小沙粒統統篩出去、淘汰出去。
你不面對現實,不努力,不爭取最大化的主動權,那就會被無情地分流到中下層。
而有些學校老師覺得,分流制度是爲了讓孩子找到今後適合自己的教育,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去學習。
04
新加坡教育改革
或許是因爲分流制度一系列弊端的顯現,新加坡教育部在近幾年內,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中學教育分流制將在2024年起取消,通過科目編班讓學生根據能力修讀適合自己水平的科目。
2027年起,目前的N水准和O水准會考將整合成統一的全國考試。
從2024年起,在中學全面推行科目編班(Full Subject-Based Banding)。
這意味著,從2028年起,本地學生將不再領取N水准和O水准證書,而是會獲頒新的畢業證書,證書上會列出學生所修科目水平及成績。
數學、英語、母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曆史、文學等每門課的難度從低到高一共有三個級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自由選課,進行走班制學習。
初中一年級取消年中考試。
2019年取消年中考試可以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將精力花在適應中學生活上。
小學3年級、5年級和中學3年級取消年中考試
2020年起與中學1年級一樣取消中學考試。取消年中考試後,學生可以專注在真正的學習上,而不是准備考試。
新改革規定成績單將不再記錄以下內容:
班級排名
在標准值中的位置
進度報告 – 刪除對學生考試成績的跟蹤
每個科目的百分比排名 – 與同齡人相比
總分數 – 改革後僅反映總百分比並四舍五入爲整數
所有分數將四舍五入爲整數
不強調及格標准分數是多少
我們從新加坡政府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可以看出, 這次改革的目標是削弱考試的重要性。
新加坡教育部意識到學業太重,過分強調考試分數是在阻礙一個孩子的全人發展。
中學階段分流制度的取消,和一些目的正是于降低對學業成績的過度偏重,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甚至,現在新加坡就已經有中學打破了源流之間的界限!
在德中學和文禮中學,學校將普通源流和快捷源流的學生編入同一個級任班級,甚至有學校是通過課外輔助課程來編班。
受訪學生紛紛表示,這樣的編班方式讓他們有更多機會和不同源流的同學交流、互相學習。
“我覺得壓力不會很大,因爲有很多人幫我。我有問題的時候就會問他們這個問題要怎麽做,他們就會慢慢教我,教到我會爲止。”
“比如說工藝班的同學會學科技方面的技巧,我在做小組項目的時候可能需要這些技巧,我就可以請教那些在工藝班的同學。”
“我在中一、中二的時候比較不敢說話,不敢在班上問問題。自從我們的學校變成以課外輔助活動爲核心,我變得比較敢說話,因爲我的老師也是幫助我很多,我也是有比較多朋友,在班上也比較敢問問題。”
當然,這次的改革,並沒有得到家長們理解,以下都是家長們的心聲:
“
“少了考試和測驗,拿什麽來評估自己的孩子在校學習的情況。”
”“
“沒有考試考試排名,家長都不知道孩子的level,連自己一年的平均分和總分也不知道,學什麽?”
”
“你家如果是富貴,免考你將永遠富貴,寒門永遠是寒門了”
再回到國內問題,很多人質疑教育,質疑高考,懷疑,考試破壞了孩子的自由,壓力讓孩子無法正常成長。
小新覺得實際上,無論哪個國家,通往成功的路上,都橫亘著大大小小的考試。一定程度上,考試讓機會更平等,讓教育制度更透明。是有些孩子擺脫如今階層最簡單的途徑!
不知道各位讀者對于新加坡分流制度以及改革有什麽看法呢?可以在下方評論區開始你的表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