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調查顯示,低收入年長者到急診室就醫和入院治療的比率較高。(聯合早報)
作者
李國豪
)坊間經常流傳這樣一句話,“在新加坡,你可以死,不可以病”。
這種印象對醫療體系健全的新加坡有那麽一點偏誤,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低收入年長國人對“看病”所抱持的錯誤觀念:
“小病而已,還可以忍。”
然而,這種不及早治療的心態,往往導致病患“小病變大病”,反而更常出入醫院和尋求急診部門治療。
調查顯示,這種心態在租賃組屋的低收入國人群體中尤其普遍。
“諱疾忌醫”導致低收入國人更常進出醫院和尋求急診
兩項本地調查發現,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國人對家庭醫生等基層醫療(primary care)的抗拒,往往導致他們曝露在更常進出醫院或到急診部門求助的風險之下。
上述調查分別由新加坡中央醫院和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兩組不同研究團隊執行。
兩份調查報告分別以新加坡保健集團區域醫療系統(SingHealth Regional Health System)涵蓋的14萬7000多名病人,以及928名租賃組屋的60歲及以上年長居民爲調查對象,數據取得年份分別爲2011年和2016年至2017年間。
調查結果顯示,住在租賃組屋的國人盡管面對更高比例的共病(co-morbidity),如高血壓和糖尿病,但他們求助基層醫療的比率卻比非租賃組屋居民還低。
與此同時,他們前往急診部門和入院的風險卻更高。研究人員點出:
“基層醫療的使用率增加和比較良好的健康狀況有關聯。”
以928名租賃組屋年長居民爲調查對象的調查也發現,過去半年曾看過家庭醫生的低收入國人,入院治療和到急診部門求診的風險較低。
換句話說,提早采取預防性治療可以避免因病情加重,而必須淪爲尋求急診或入院治療。
居住在租賃組屋的年長者較少尋求家庭醫生治療,但更常挂急診和入院治療。(聯合早報)
低收入國人因文化因素和醫療系統問題而不愛看家庭醫生
綜合兩項調查的觀點,文化觀念及醫療系統問題是造成社經地位較低國人不傾向尋求家庭醫生等基層醫療的可能因素:
西醫在低收入國人群體中較不受歡迎。一項研究發現,只有11%的低收入國人傾向找西醫看病,52.6%低收入國人比較喜歡尋求替代療法,29.5%低收入國人甯願依靠自我痊愈。
低收入國人誤解醫療費用過高。
即使身體出現不適,租賃組屋居民往往甯願在家休養也不願意尋求預防性治療,並且把急診室當作“最後手段”。他們通常捱到症狀明顯,疼痛難忍導致日常生活受到影響時才就醫。
低收入國人往往認爲只能通過公共醫療單位,如綜合診療所取得轉介信後才能進一步前往專科診所看診。然而這個過程往往曠日費時,等待時間過長。
綜上,錯誤觀念和公共醫療部門長等待時間較長導致低收入國人無法及時獲得專業醫療幫助,原本可以及早發現並治療的疾病進一步惡化,最終必須入院治療和尋求急診。
到綜合診療所看診往往得經曆漫長的等待。(聯合早報)
事實上,低收入國人(包括所有租賃組屋居民)能夠獲得社保援助計劃(CHAS)的保障。通過這項援助計劃,低收入國人可以獲取前往私人家庭醫生診所求醫的津貼。
這意味著低收入國人不一定得去綜合診療所“排隊”看醫生。透過社保援助計劃的津貼,盡早到最靠近的私人診所就診也是不錯的選擇。
家庭醫生梁俊傑告訴《聯合早報》:
“政府和民間組織應加強向弱勢年長者宣導,鼓勵他們利用社保援助計劃。”
他說,這將有助于減低弱勢年長者到急診部就醫的比率。
在社保援助計劃下,低收入國人在私人診所就診能獲得津貼。(聯合早報)
無宗教信仰和生活孤獨的低收入年長者入院和挂急診的概率較高
除此之外,上文提到針對928名以上年長者的調查也發現,即使在租賃組屋年長居民當中,仍有一些細微差別導致部分人更可能挂急診和經常入院治療。
調查指出,沒有宗教信仰者和生活孤獨者,向急診部門求診的比率更高。研究人員認爲,宗教信仰有助于加強年長者的韌性,使他們面對較少精神疾病,而精神疾病往往和身體疾病息息相關。
另一方面,有宗教信仰者也更可能獲得宗教組織屬下的社會服務援助,減少他們入院或挂急診的次數。
孤獨老人挂急診概率較高的原因同樣也有可能是因爲他們缺乏社會支援,一旦生病就只能求助于公共醫療系統。
這項調查訪問的年長者都居住在振瑞路(Chin Swee Road)、惹蘭固哥(Jalan Kukoh)、惹蘭民亞(Jalan Minyak),以及約克山(York Hill)的12座租賃組屋。
宗教組織屬下的社會服務援助能爲低收入年長者送暖。(願之心提供)
比起“在新加坡,你可以死,不可以病”,“切勿諱疾忌醫”才是更能反映真實情況的一句話。
諱疾忌醫有很多種原因,包括因錯誤的醫療觀念而錯過黃金治療時間,以及擔憂醫療花費過高而抗拒就醫。
導正上述錯誤觀念,有賴本地醫療體系從上到下的宣導,以及配合社會服務機構合作宣導,才能避免更多“小病不醫變大病”的案例。
在新加坡,你可以病。如果不想進急診室,就一定要趁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