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可以使人更充實、豐富,境界提升。讀人物故事,更是容易從中學習到爲人處世的法則。新加坡自然資源匮乏,卻在建國短短幾十年間的,從一個貧弱的國家一變成爲世界上有名的國際性中心,背後必定有更深層的邏輯。一位旅居新加坡的中國人,讀了三位新加坡人的故事後,有著這樣的感悟……
今年給我啓發最多的三本書竟然都是和新加坡的政治/公務人員有關的。
《Neither Civil Nor Servant》
作者:Peh Shing Huei
Philip Yeo 應該說是新加坡公務員隊伍當中的一個傳奇人物,他不循規蹈矩,不按章辦事,經常用跳脫的思維來處理政府部門的棘手問題。其中一段他的轶事,看到我笑出聲。他在任職SAE期間,SBS有幾百輛棄用的巴士占用政府公司地方兩年之久,又不做處理回應,他一上任,了解情況後,直接下令,把車全部拖到路邊,把警察引來,逼得SBS不得不做最後的清理。這樣的做法,不要說今天的本地公務員,放眼其他的政府,能夠敢于這樣把另一個政府部門的物品直接扔到大街上的公務員,應該也不多吧。可以想像,以他的性格在政府部門當中應當是樹敵無數,但他依然能夠在政府內部圈粉無數,包括他自己的領導,我想最終都得益于六個字,能辦事,辦成事。
一個沒有資源的小國,卻能創造性地填海造地,七島合並,最終建成世界領先的石油化工基地,裕廊島背後的設計師就是這位常常出格的公務員。以企業家的思維來管理執法機構,或許才是一名出色公務員應該具備的素質。
《Tall Order》
作者:Peh Shing Huei
這應該是第一本比較全面,關于新加坡第二任總理吳作棟的傳記型書籍。這本書是一個驚喜,不僅非常容易讀,而且完全改變了我對于吳作棟的印象。由于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的光環過于耀眼,再加上現任總統剛好又是李光耀的兒子,我想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樣,對吳作棟是印象是非常模糊的。再加上2003年他在特殊時期取消去中國的訪問,給我個人留下了並不太好的印象。
讀完這本書以後,不得不說,我印象完全改觀!我印象裏那個充滿了西方式傲慢的政治人物,應該說是被新聞勾畫出來的人物。從1990年任職到2004年卸任,在這本書裏,我看到了一個出身貧寒,傳統謙和,極有使命感,又極具創意思維的柔性政治人物。在接力李光耀的強硬作風管理的政府之後,他以自己的穩健而又極具包容的管理方式完成了新加坡繁榮的跳躍式發展,任職14年期間,吳推出的很多好的政策,比如MediSave,今天的人民依然在受益,可是他的很多政績卻往往由于前任和繼任者的原因而被大衆所忽視。
我想任何一位領導人在接任李光耀的工作之後,都將面臨著艱難的挑戰,尤其是李光耀公開在群衆大會上表明吳作棟不是他心中的第一人選,隨後又在一次公開場合對吳作棟交流能力提出批評之後,他依然能夠冷靜平和地處理各種危機,直到“烤”驗到1990年結束,順利接棒。單從新加坡政權交接的順利,和平穩繁榮的曆史發展來看,就不得不說吳作棟是一位被低估的政治家,也不難理解爲什麽他能贏得所有同僚的支持,包括政治對手的尊重。在這本書中,他無數次地提及李光耀,提及李光耀在一些重大事件上所做出的正確決定,言談當中,充滿了對建國總理的尊重和敬仰,雖然從私人感情的角度上來講,我想,他們未必是親密的,但是對曆史的回顧評價中,我們看到了一位客觀而公正的政治人物的形象,令人同樣尊重!能做到這一切,歸根結底,除了對李光耀的信任和對自己的自信外,正如他自己數次強調的:他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因爲有任何政治野心,只是想要服務人民,回報成就了自己的國家。
新加坡過往的成功,絕不僅僅是因爲一個兩個甚至三個領導人偉大的原因,而是因爲有一代又一代把國家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前的政治和公務員團隊。這其中就包括在兩本書中都多次出現李光耀時期的內閣部長,吳慶瑞博士,韓瑞生、林金山……
《One Man’s View of the World》
這本書整理總結了李光耀先生個人對于各國的評價和展望。不同于另外兩本,是由專門的傳記作家來寫,會從讀者的角度考慮,更注重書寫的趣味性和故事性。這本書是由李光耀自己的撰寫的文章和記者的采訪組合而成,雖然是評價他國,實際也是也可以理解爲在寫其個人的治國理念。其中占據最多篇幅的就是中國美國兩個國家。
李光耀看世界,是從曆史的角度來評判政治,從事件當中去評價人物。從中不能看出,作爲政治家的他,首先是一位實用主義者,這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麽在所有的同時代的領導人當中,他最推崇的政治家爲鄧小平,因爲在他看來,鄧小平和他一樣是一位實用主義者,他最爲著名的白貓黑貓的理論,不僅被李光耀引用到,還有實用主義型的政治家也極爲推崇。李光耀也正是本著實用主義的理論來治國。
其次,作爲政治家的他還是一位學者,所以在他整個的執政生涯當中,他對于所有的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和歐洲國家做了深入全面的研究,所以在談到中國的民主進程的時候,李光耀清楚地看到,無論是西方的政治家還是新聞媒體記者,都缺少對于中國曆史的研究,總是試圖用幾百年的西方經驗和民主的方式來解讀中國的做法,在他看來,很多新聞報道,無論如何華麗,都不過是媒體自己的臆想而已;同樣他也能夠分析美國的自信和驕傲從何而來,從英國手裏順利完成權利轉移,快速的成功,使得美國深信其體制是最先進最優秀的。雖然新加坡和美國關系良好,但是也曾發生美國在坡外交官暗中扶持政治人物,對抗人民行動黨的事件,最緊張的時期,新美兩國曾互相驅逐外交人員。(此處我想到了香港)。
這本書不太容易讀,有些段落,字面的意思看懂了,還是不太明白背後的含義。還是學識思想都跟不上啊
(作者簡介:趙敏,一個從中國到新加坡,從教師、主持人、公務員到商業人,從媒體業到農業食品業,生活不斷被重啓的非典型理想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