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爲我們絕對不會陌生,這是一個創造了無數奇迹的國家,是亞洲爲數不多的幾個發達國家之一,一個巴掌大,國土面積還不到我們廣州市的十分之一大的國家,竟創造數項全球第一,確實讓人在驚歎的同時,也不得不暗自佩服。
新加坡也是一個讓我們感情很複雜的國家,因爲這裏74%都是華人,當年中國的三次人口大遷徙,其中下南洋這一批就是今天無數新加坡人的祖先,他們大多來自中國南方,尤其廣東福建等地,和我們同文同種,也是華夏文明的一個分支。
直到今天,這些老祖先帶來的中華文化仍在深深影響著無數新加坡人的生活形態。如農曆新年、清明,以及走在街頭店裏的傳統藝術,如剪紙、景泰藍、瓷器和書法等,還有風行于華人文化中的五行風水之類的等等。
不過,當年新加坡自從從馬來西亞分離出來以後,隨著華人出身的李光耀政府上台後,爲了淡化族裔色彩,達成多民族的和諧共存,對新加坡最大的團體華人開始限制,抑制華人文化,強行推廣英語的普及,規定政府公務員都必須要會說英語,並強行關閉了華人集資建立的南洋大學。在李光耀執政的幾十年時間裏,新加坡的華人文化確實開始出現了衰退的趨勢。
新加坡的農曆新年慶祝活動
對于這些,今天的新加坡取得的成績讓我們無法去評判對錯。但有一點可以確認,確實對當地的華人文化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今天的新生代的很多新加坡華人後裔思維方式基本都已經很西化,很少接觸到中華文化。已經漸漸開始遠離華人文化了。
不過,中華文化根深蒂固的強大和其傳承力在這塊土地上依然無法小觑,無數的曆史資料史實告訴我們,中華文化能傳承至今不是沒有道理的。曆史上多次我們被滅國,多次文化被蹂躏,仍沒有斷絕和消失,反倒一次次把對方同化。直至今天在我們民族中,最引以爲傲的就是這些五千年來傳承下來的文化。
雖然新加坡政府這麽多年做出了努力的限制,但作爲占人口比60-70%的最大族裔,父輩的言傳身教、一體一行不可避免地總會對孩子産生影響,所以在潛移默化之間,這些文化仍悄悄的傳承了下來。他們雖然離開了中國文化的基地,卻依舊沒有出現文化的斷層。很多中國內地人來到新加坡,在與華人接觸中,在舉手投足的不經意之間,你常常就能感受到那種非常熟悉的種種中國文化的細節。
新加坡華人的舞龍活動
曾因爲工作關系在新加坡住了兩年多。今天的新加坡,人們很多觀念雖然已經很西化了,但仍在很多現代的地方能看出華人文化的影子。甚至有的地方比我們國內某些地方還正宗,還傳統。下面來講一個小故事。
那是一次偶然間,在新加坡看到一個電視公益片,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過了都好幾年了還記得很清楚。這個電視片一句台詞都沒有,這似乎也是新加坡的一個特色,包括新加坡航空公司的也同樣沒有台詞。喜歡在無聲處打動你,給你無數想像的空間。
而該片中最打動我的就是那種潤物細無聲的華人文化細節。在這裏,即便經濟再發達,生活再西化,那些華人的傳統文化依舊是無處不在,悄悄地滲入在你的身邊。
片頭是一個小男孩在學校打抱不平,把欺負同學的孩子打了,對方家長上門告狀,下面是分鏡頭:
對方家長敲門,門打開的時候,可以看到男孩父母,應門的父親穩重文雅,母親則溫婉地站在丈夫身後,鏡頭推進去,屋子裏桌邊的奶奶顫巍巍地站起來,一副護犢的神情,小男孩從奶奶腿邊露出半個臉,驚恐又不服氣。簡單的兩個鏡頭,傳統中國家庭的那種人際關系一目了然:慈父,賢妻良母,三世同堂。
隨後,男孩長大了,在電影院的黑暗中第一次拉了女朋友的手,女孩子羞澀地笑著。
再然後,野外墓地邊,應該是奶奶去世,悲痛之余,頭發已經花白的父親手搭在已經成人的兒子的肩上,在兩人的對視中,那種傳承一切盡在不言中。
這一幕幕,這一段段,哪一個不是中國家庭文化中的經典場景,中國人看了非常會心,非常溫馨。那一刻,我瞬間感覺自己仿佛回到了祖國。有種極度的渴望想擁抱下自己的老母親和妻子孩子。
在印象中,甚至感覺在國內都似乎沒有看到過這麽簡練但又這麽深刻的凸顯出我們文化的短片。
當年的南洋大學
另一個故事是一個老華人的故事。
新加坡曾受過華文教育的那些華人身上,也保留下來了老一代中華文人的那種傲氣與風骨。
一次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聽一個新加坡教育部門官員講座,聽完以後,接下來照例是問答環節,忽然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華人站起來,言辭激烈地質問官員當年解散南洋大學的事。
很多人當場大吃一驚,因爲在這樣的場合下,這基本是不能被提及的。而南洋大學被解散的事,誰都知道,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新加坡決定走國際路線,全面推廣英語教學,所有大學不得以華語爲主,而南洋大學首當其沖,最後在高壓下強行被解散,與新大合並成爲了今天的新加坡國立大學。
南洋大學創始人陳六使半身銅像
正因爲此事,老一代華人一直耿耿于懷!在這位憤怒老華人的眼中,仿佛面前的官員正是當年主持解散之人,官員倒是很鎮定,因爲這涉及到敏感話題,他就輕松地把話題轉移了。老人還正在質問的時候,可不知道什麽原因話筒突然失聲,當然,不排除技術故障的原因。
老人一下子就爆發了,把話筒一扔,大聲喊道:幹什麽!不讓我說話啊!典型的一副中國老文人的那種不畏權勢、敢說敢做、铮铮鐵骨的派頭。
當時不知道爲什麽,看著那老人大庭廣衆之下的咆哮,我陡然感覺鼻子就發酸了。不爲別的,只爲老人那種對自己民族文化的忠誠和熱愛。那一刻的我,仿佛又看到了那個在永樂大帝面前咆哮的方孝孺。
抗戰勝利後新加坡華人的慶祝場面
隨著祖國的強大,影響在世界上越來越大,華語已經開始重新爲新加坡人接受,南洋大學後來名字上開始恢複,現在叫南洋理工大學,但不足的還是變成了其名字所指的那樣,只有理工而沒有文科,後來在衆多華人的要求下,又設立了一個文學院,但當年南洋大學那種中華文化的元氣的恢複恐怕還需要很多時間。有的時候,毀滅永遠比重建要容易的多。
在今天的新加坡國立大學裏,還有幢很大的博物館,裏面很多書畫上都蓋有”南大”的章,最初開始的時候還以爲是南京大學,後來了解到這段曆史,原來那其實就是南洋大學。那一枚枚血紅的印章,都是一個個曆史無聲的沉澱,都在靜靜地訴說著當年的華人文化在這塊土地上的辛酸。
陳六使先生在南洋大學主持動土典禮上
最後,讓我們用南洋大學的創始人陳六使先生的一句話作爲結語,在南洋大學主持動土典禮的時候。陳六使先生高聲宣布:”我們是在這片荒土播下了文化的種子,我們的文化在這裏,將與日月同光、天地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