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前,這裏是個貧窮的小漁村。自然資源十分有限。離開鄰國,連一口幹淨的飲用水甚至都無法自給。
55年後,這裏是一個國際大都會。是繼倫敦、紐約和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是世界三大煉油中心之一,也是全球十大港口之一。人們稱贊這裏是世界上經商最便利的地方。
這裏,就是新加坡。
根據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統計標准來看,亞洲有四個國家是發達國家,分別是日本、韓國、新加坡和以色列。
2017年的經濟數據顯示,新加坡GDP總量從1965年的不足10億美元增長至2017年的3240億美元,年均增長11.8%;人均GDP從1965年的516美元增長至2017年的57722美元,年均增長9.5%。
這個GDP水平在發達國家之中也是居于中上等,比很多歐洲發達國家都要高, 在東南亞地區更是一枝獨秀,高出其他東南亞國家一個量級。
自1965年被迫從馬來西亞聯邦獨立出來,新加坡只用短短二十幾年時間就發展成爲發達國家,在亞洲四大發達國家中占有一席之地,這無疑是一個經濟發展奇迹。
從一個貧瘠窮困的小漁村發展到今天的國際化大都市,新加坡向全世界展示了:什麽叫做真正的“逆襲”。
01. 生于憂患,長于絕地
新加坡全稱爲新加坡共和國(Republic of Singapore),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爲獅城。
總的來說,新加坡的曆史可以分爲6個時期:
早期文明(未知-1819)
英屬時期(1819-1942)
日據時期(1942-1945)
自治時期(1945-1963)
新馬合並(1963-1965)
單獨立國(1965-至今)
1961年5月,馬來亞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公布了想把新加坡、馬來亞、文萊、沙撈越和北婆羅洲聯合起來組成聯邦。對此,李光耀決定舉行全民投票,最後71%的人投贊成票。
于是,在1963年9月,新加坡脫離英國的統治正式加入馬來西亞聯邦。
合並後,新加坡開始和中央政府發生種種矛盾。1964年9月,由于印尼特務的挑撥離間,新加坡又發生了嚴重的種族暴亂傷亡慘重,“馬來人至上”的觀念也逐漸走向了舞台的中心,非馬來人的政黨都公開表示反對“種族主義” 的信條。
當時第一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擔心華人會主宰馬來西亞的政治及經濟環境,他認爲,解決兩個族群沖突的最好辦法就是以華人爲主體的新加坡獨立出去,以保證馬來族的統治。
于是,以巫統爲首的執政聯盟在國會緊急通過修改憲法,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將新加坡驅逐出馬來西亞。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
半生風雨,半生漂泊。數易其手,幾經滄桑。在經曆過英國殖民、日本占領、新馬合並之後,新加坡終于在1965年“站起來”了,盡管當時的情形對新加坡而言幾乎是“揠苗助長”。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將新加坡被迫獨立的那年稱爲他的“痛苦時刻”,那也是他一生唯一一次在公開場合落淚。
因爲在李光耀的心中,新加坡是脆弱的:
“我們不具備一個國家該具備的基本要素,我們是多元民族,缺乏共同語言、共同文化、共同命運。”
晚年他還在書中強調,萬一周圍的鄰國“圍剿”,“我們就死定了”。
的確,在此之前,新加坡只是一個英屬海上貿易站,固然有著一定的發展基礎,但同樣面臨人多地少、資源匮乏、經濟畸形、種族紛爭留下的滿目瘡痍。
當時的新加坡,沼澤、漁民和苦力居多,沒有農業或工業,自然資源匮乏,連飲用水都是靠馬來西亞供應。新加坡似乎走入了“絕地”。
生于憂患,長于絕地。正是這種境況,讓新加坡的憂患意識成爲經濟奇迹的起點,抱持著這樣一種危機感,在逆境中,人民靠著堅韌勤奮的打拼求得生存。
憂患意識植根于新加坡的血脈,在各個方面都得以展現。
新加坡前國議會員鄭恩裏曾在臉書上發文:
如果要有一個國家長期都在爲突如其來的災難做准備,那就是新加坡。 實際上,自1965年8月10日以來,我們一直在爲災難做准備。 當一個國家從灰燼中誕生,依靠一個把你踢出去的國家來獲取食物和水,可以說從第一天起,我們就已經在爲世界末日做准備了。
如果說憂患意識是新加坡經濟騰飛的起點,那麽堅韌的奮鬥精神就是新加坡經濟發展的動力。關于這一點,從新加坡獨立前的曆史中就可以窺見一二。
在日據的三年半時間裏,盡管要承受日本不斷的打壓,致使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極爲緩慢,但其仍能“見縫插針”地利用日本的資源爲自己的發展謀出路,致力于發展本族經濟的決心依然強烈。
正是憂患意識和奮鬥精神的結合,給了新加坡“絕地逢生”的機會。
02.借力打力的投行思維
“資源的詛咒”是政治經濟學裏一個很著名的概念。很多國家幅員遼闊,物産豐富,經濟表現反而不盡如人意。而有些國家,國土狹小、自然資源匮乏,卻可以困境逆襲。
在這方面,新加坡就是個中翹楚。哈佛大學著名經濟學家薩金斯在名篇《熱帶經濟學》中也對新加坡褒愛不已。
1965年新馬分家後,馬來西亞不再通過新加坡的港口進行對外貿易,同區域另一大國印尼又和新加坡搞對抗,貿易活動也停止。
當時新加坡經濟的第一支柱轉口貿易受到重創,外部環境的變化使新加坡必須重新審視自身的定位。
一直以來小心翼翼,在別人羽翼下生活的新加坡之所以能夠異軍突起,依靠的就是一種靈活的借力打力的投行思維:有資源可以發展,就發展到極致!沒有資源,就藉資源來發展!
新加坡用了最短時間,利用身邊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合理配置,爲自己謀福利、謀發展。
“新加坡沒有腹地,這個世界就是我們的腹地。”
李光耀如是說。
當時主流的經濟學家把跨國公司當做廉價的土地、勞工、原料的剝削者。發展中國家把原料賣給發達國家,又反過來購買他們的消費品,被認爲是新殖民主義。
獨立伊始的新加坡,彈丸之地,幾乎毫無資源可言,更加沒有價值可供跨國公司剝削。但是新加坡有港口,還有200萬人口,他們需要繼續在這片國土上生活下去。如果跨國公司能讓工人獲得報酬,並教授他們技能和管理,爲什麽不把他們爭取過來呢?
在山窮水盡的無奈之下,新加坡找到了通往光明的大道:發展出口導向型工業。
新加坡取消了所有進口關稅,奉行自由開放的經濟政策,沒有外彙管制和産業保護。但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就意味著新加坡需要和世界各個國家做競爭。
如李光耀先生所言,生存原則很簡單,只有一個:新加坡必須比本區域其他國家更加剛強勇猛,更加有組織和富有效率。
在外向型經濟導向下,新加坡開始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
早期新加坡的工業主要是制造植物油、化妝品、假發、蚊香、發膏、金銀紙甚至還有樟腦丸,附加值高一點的行業,就是拆船和廢鋼軋碾。
60年代台灣人香港人到新加坡設廠,發展紡織、玩具工業,但規模都不大。但到了1968年,裕廊工業區已有近三百家工廠,雇用2萬1000名工人,産業以勞動密集型爲主。
1968年10月美國德州儀器開始在新加坡投資,緊接著是國民半導體廠,後來德州儀器的競爭對手惠普公司也決定在新加坡投産,美國其他的電子公司也接踵而來。可以說,美國的跨國公司爲新加坡奠定了高科技電子工業的基礎。
之後的新加坡也沒有固步自封,因一點成就而沾沾自喜。跟隨時代的浪潮,新加坡幾乎每十年就會進行一次經濟轉型。
每一次轉型,新加坡都能牢牢抓住時代給的機遇。
1973年全球石油危機,原油價格強勢拉升。一方面,新加坡制造業大受打擊,不得不開始緩慢地進行“經濟重組”,向技術密集型過渡,電子、精密儀器等高附加值産業漸漸興盛,到70代末期,煉油業、電子業和海事工業己成爲新加坡工業中的三大支柱。
另一方面,當時全球幾家大石油公司在新加坡都有自己的庫存石油,新加坡並沒有像其他國家一樣阻止他們出口,這贏得了石油公司的信任。石油公司把新加坡當做可靠的石油交易場地。充沛的原油供給使新加坡能發展起自己的石化産業。
1980-1990年間,新加坡又先後設立了菲利普斯新加坡石化公司等8家石化公司,石化産業集群初步形成。
到90年代,裕廊島工業區就成爲僅次于美國休斯敦和荷蘭鹿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
燈火通明的新加坡煉油廠
七八十年代,新加坡通過取消非居民利息預扣稅,吸引國際金融機構。所有亞元存款無需遵守法定流動資産和儲備規定。新加坡成爲亞洲最重要的銀行業金融中心。
1984年新加坡黃金交易所擴大營業範圍,成立新加坡金融交易所。1984年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開始歐洲美元利率期貨合約,不久擴大到歐洲日元期貨合約。90年代初新加坡在外彙市場位居全球第四,僅次于紐約倫敦東京。
1990年以後服務業成爲經濟發展的動力引擎。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把發展重點從制造業轉移到化工、電子和工程業等主要新興産業。與此同時,經濟發展局也開始憑借它在這些産業的領導優勢,發展制藥生物技術和醫療技術等生物醫學科學産業。
如今,新加坡仍是世界的硬盤驅動器産地,負責全球三分之一的硬盤生産;也是世界第三大煉油和石化中心;擁有13個芯片園;全球10大藥劑公司就有6家在新加坡生産。
……
對于新加坡來說,踩對每一個曆史的關鍵點,並能以之解決發展問題,是非常“幸運”的。這“幸運”中,更是包含了無數的努力和奮鬥。
從20世紀60年代的勞動密集型産業,70年代的經濟密集型産業,80年代的資本密集型産業,90年代的科技密集型産業,一直到21世紀初發展知識密集型産業,新加坡進行的是幾十年的連續轉型。
而新加坡轉型成功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也是不容忽視的主要力量,就是其建立在投行思維下的商業模式:對內政府主導,對外招商引資。
新加坡是招商引資的大師,目前駐紮在新的大大小小的跨國公司超過25000個,其中10000個以上來自北美、歐盟和日本。外資基本上貢獻了新加坡一半的經濟産出。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是新加坡招商引資和貿易促進的操盤手。通過中新蘇州工業園、中新天津生態城、中新廣州知識城等合作項目,新加坡開始把他們的造園和招商引資技術“出口”到中國以及其它國家,並且在國外“借地”賺錢。
其招商引資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經濟的高度開放,政府對外資和本地企業一視同仁,嚴格的産權和契約保護,廉潔高效的政府,穩定的政治環境,優惠的稅收,良好的基礎設施,訓練有素的勞動力,自由的移民政策,以及越來越國際化的生活環境。
2019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非國家)
2019年IMD發布的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排行中,新加坡名列第一,這也再次展示了新加坡的強大經濟吸引力。
03. 上天偏愛“笨”小孩
很多人會覺得,新加坡之所以能發展起來,包括後期經濟轉型的成功,都不過是因爲占了“地利”。
不可否認,地理位置確實是新加坡爲數不多的優勢之一,也是上天對于這個“笨”小孩的偏愛。
新加坡是一個港口國家,處于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馬六甲海峽上,是一個天然的良港,戰略位置和商業價值極高。
衆所周知,馬六甲海峽是國際非常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是印度洋連接太平洋的重要管道。
從馬六甲海峽進入中國南海的油輪數量超過埃及的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尤其是對中國、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來說極爲重要,這是從中亞和非洲地區運輸油料資源的最捷徑之通道,也被稱爲是“海上生命線”。
新加坡由于地處馬六甲海峽埠,早在英國殖民時期,就是重要的港口。加上這裏有著天然的深水環境,新加坡一度成爲了爲世界第一大港,年平均吞吐量超過一千萬標准箱,是當時世界上最炙手可熱的物流中心,是全球最繁忙的貨物中轉基地。
而這便成了新加坡發達的根源。新加坡依托這地利優勢,發展出自己的優勢産業航運業,靠著航運樞紐的地位,成爲了物流中轉中心;隨之而來的便是貿易,有貿易便會有金融,于是又發展出金融服務業……這樣一來,所謂的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自然而然的就水到渠成了。
港口爲新加坡帶來了物流,帶來了人流,帶來了資金流,帶來了對多種多樣的服務的需求。
除了地理位置,上天對于新加坡的另一偏愛就是適宜的氣候。在新加坡,一年四季的溫差是十分的小的,年均溫度一般保持在20+到30度之間,總體來說是較爲溫暖的。
新加坡也沒有浪費上天給的恩賜,通過多年的努力將這裏建設爲著名的花園城市。自然環境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同時又充滿了都市的氣息,是一個購物天堂。在此基礎上,新加坡還填海造陸建設聖淘沙,開放了全球首個夜間動物園……
很多的世界各地的旅遊者慕名而來,配合新加坡高度發達的服務業,旅遊城市的名號就這樣打了出去。
很多人也會因爲地理位置選擇在新加坡轉機,新加坡又將樟宜建設成爲了全球數一數二的機場,很多在新加坡轉機的人也會選擇在新加坡過境遊玩幾日……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新加坡的旅遊業也成爲了新加坡重要的經濟支柱。
但地理位置並不是新加坡經濟騰飛唯一的因素。
世界上有太多地理位置優越但依然發展得不好的國家。比如索馬裏地處亞丁灣,位于紅海通道的重要出口,與新加坡的位置有的一拼,結果呢?這裏最出名的是海盜;南非處于亞歐航線的必經之地,埃及擁有蘇伊士運河,巴拿馬擁有巴拿馬運河。這些國家都擁有類似新加坡的條件,但都沒有發展起來。
而且就算是是馬六甲海峽,也不止新加坡一家,馬來西亞和印尼的城市其實地理位置也不錯,新加坡地理位置雖好,但是並不占據絕對優勢,並非非新加坡不可。
命運在別人那裏或許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在新加坡這個只得上天“一分”偏愛的“笨”小孩這裏,九分的努力才是它經濟飛速發展的更重要的原因。
04. “以人爲本”的領路人
新加坡的經濟能有“亞洲四小龍”的發展成績,李光耀功不可沒。他對新加坡的發展而言,是家長,亦是領路人。
1965年獨立後,新加坡再無枝可依。帶領人民活下去,有尊嚴地活下去;闖出新加坡自己的路,傳奇逆襲之路,是李光耀一生唯一的奮鬥目標。
上文中所提到的新加坡種種經濟發展方向與轉型,基本上都是李光耀主導的。在英美自由競爭的思潮下,
新加坡發展的卻是國家資本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走出了一條“新加坡模式”的經濟發展道路。
爲了配合經濟的發展,李光耀在國際上縱橫捭阖,保障了新加坡的國家安全;對內制定一套高效率的管理制度,讓新加坡在整個東南亞地區總是快人一步的發展,從而取得巨大成功。
李光耀一生致力于讓新加坡富起來,讓新加坡人民富起來:
“新加坡的傳統需要百年的積累,而我盡了自己這份力。”
毫無疑問,國父李光耀做到了,他帶領著新加坡,上演了經濟發展上的“絕地求生”,讓全世界對新加坡刮目相看。
國家富起來了,還要讓百姓的生活也好起來。所以李光耀建立了兩個無論在他身前還是身後,都將惠及新加坡世世代代的民生制度:組屋和“中央公積金”制度。
新加坡著名的“居者有其屋計劃”由新加坡建屋發展局執掌,到80年代末就有近80%的新加坡人住上了自己購買的組屋。
1965年,新加坡從馬來西亞聯邦中獨立後,李光耀完善了中央公積金制度,將其擴張到醫療、住房、教育等全方位的儲蓄。2018年,新加坡公積金制度已經排名亞洲養老制度榜首。
在這方面,李光耀自稱“社會主義者”,他認爲有必要對國民收入進行適當的重新分配,在教育、住房和公共衛生方面提供津貼,照顧弱小群體,“以抵消自由市場競爭下出現的極端後果”。
除此之外,新加坡還是全世界政府最清廉,社會最安全的國家之一。這一切,也要歸功于李光耀。關于李光耀對新加坡的更多貢獻,可閱讀文章:《光耀一生》。
注重民生,以人爲本。李光耀深知,無論何時何地,人才才是社會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獨立之初,新加坡的人口構成多樣,除了華人還有印度人、馬來人、武吉斯人、爪哇人等。雖然人群的種族背景多樣,但真正能爲新加坡未來發展做出貢獻的人才少之又少:剛剛獨立的新加坡教育水平很低,幾乎談不上人才儲備,缺乏産業發展的燃料。
李光耀從執政開始就非常重視教育,新加坡自然資源匮乏,只有人力資源是沒法被挖盡的資源。
因此,建國初期,盡管國內經濟凋敞,李光耀仍然對教育事業大力投資,進行全民平等教育,重視教育和就業的關系,關注成人教育。
李光耀還把新加坡的官方語言定爲英語。因爲英語是世界語言,只有講英語,新加坡才能延攬到全球頂尖的人才。對于外來人才,李光耀的態度是:
“我們還有什麽選擇?沒有外來人才,增長就會緩慢;吸引外來人才,就能取得更快速的增長,盡管這樣做會使一些頂端的工作落入外來人才手中?若沒有增長,人們就可能連工作都沒有。”
所以,新加坡在努力提升本國人才素質的同時,積極引入國外優秀人才,來滿足經濟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量:
改革移民政策,爲一些高科技人才特別是來自亞洲各國的優秀人才落戶新加坡大開方便之門;
通過新加坡國際基金會建立起人才俱樂部以網羅國際優秀人才;
建立一些高科技研究所和國際領先的實驗室,爲高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居住條件;
加強其公民的愛國意識,盡量避免新加坡優秀人才的外流;
調整現行生育政策,鼓勵條件成熟的青年男女早婚早育,以便爲新加坡未來經濟發展提供充分而且優秀的人力資源。
……
可以說,李光耀的高瞻遠矚和重視人才,爲新加坡開創了一條行之有效的經濟發展道路。新加坡的經濟有今天的成就,國父李光耀是真正的開創者和領路人。
很長一段時間裏,新加坡都是快速發展和經濟奇迹的代名詞。
自1965年獨立以來,新加坡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特色的國家資本主義道路,包括引入制造業、吸引外資、發展轉口貿易、打造石油集散地等,實現了經濟的飛躍式發展。
從以前一個破敗的小漁村一躍成爲東南亞的金融中心,達成了完美的“逆襲”。
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聲音喊著新加坡經濟已經式微,也有很多人說新加坡早已經從“亞洲四小龍”的神壇跌落。
不得不承認,新加坡以服務業與制造業爲主,其自身發展依賴的是開放的市場與高效的人才資源,核心競爭力優勢在逐漸弱化;外向型經濟也具有明顯的脆弱性與敏感性。
2020年在全球蔓延開來的新冠疫情就給新加坡經濟造成了不小的打擊。
對此,新加坡也在謀求進一步的經濟轉型:通過引入人才、降低成本等措施,把自己打造成“金融、智能、生命科學”爲核心競爭力的“硅谷”。
這一次,新加坡是否能夠抓住機遇、利用優勢再創經濟奇迹?
我們拭目以待。
資料來源:
1. 清大創融:新加坡飛速發展的原因,思維勝過千軍萬馬
2. worldrules:新加坡曆史:從屌絲逆襲成高富帥
3. 吳元華:《新加坡良治之道》,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4. 新加坡頭條:從小漁村到大都市,新加坡的現代化發展道路有何特殊之處
5. 楊建偉:《新加坡的經濟轉型之路》,創意圈出版社,2014
6. 經濟網:撕裂的新加坡
7. 地球知識局:新加坡是如何艱難走到今天的?
8. 植觀天下:光耀星城——新加坡50年産業發展史
9. 世界曆史網:新加坡曆史發展階段簡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