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嚴重影響貿易流動供應鏈
新冠疫情嚴重影響貿易流動及供應鏈,盡管新加坡與全球多個國家建立貿易聯系,但在這非常時期還是出現物資供應短缺的隱憂。貿易原本是互通有無的雙贏交易,但在保護主義浪潮以及人人自危的情況下,有錢不一定能買到所需的物資。不少國家在經過這場疫情後,都重新審視戰略物資的生産與儲備。
更多國家承諾同新加坡合作保持貿易和物流暢通
新加坡于今年3月同新西蘭就保持貿易和物流暢通發出聯合聲明,隨後有澳大利亞、老撾及烏拉圭等多個國家作出承諾,加上7月2日正式加入的中國,至今已有12國家達成協議。
疫情期間各國采取人流限制,但也了解必須保持國際貿易聯通,才能更快速有效對抗疫情,新加坡因此在今年3月同新西蘭發表聯合聲明,承諾在這段期間保持貿易和物流暢通,澳大利亞、文萊、加拿大、智利及緬甸也在同一周加入。
新加坡貿工部7月2日早發文告說,老撾、諾魯(Nauru)、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及烏拉圭也就保持貿易流通作出承諾,並于今天迎來中國這個最新夥伴。
中國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在全球貿易和供應鏈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如今在電信設備等行業中已占據全球貿易額半壁江山。
疫情暴發後,美國和日本政府都呼籲企業將生産基地移出中國。有分析認爲,這將促成新供應鏈中心崛起,同時削弱中國的競爭力。不光是外國企業,就連中國公司也會把生産線分散到更多地區,降低集中風險。但這不代表各國就會徹底和中國脫鈎。“這不是一個零和遊戲。中國內外的兩條供應鏈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互補關系,共同構建一個更強韌的國際供應鏈網絡,把蛋糕做得更大。”
一些大公司可能把業務遷移到東南亞,爲區域經濟體帶來更多機遇。新加坡作爲區域金融、法律中心和物流樞紐,也會從中獲益,成爲各國企業進軍東南亞的可靠合作夥伴。
不過,目前並不是每個東南亞國家都有能力滿足跨國公司的需求。區域經濟體要加快一體化步伐,推進互聯互通,以便更好地發揮各國優勢,提升東盟作爲一個整體對外資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身爲傳統供應鏈樞紐的中國也能借機專注發展高端産業,實現産業提升。陳振聲指出,中國近年來已開始向高科技和高增值産業轉型,它可以借供應鏈轉移之勢,將低增值産業轉移到其他地區,把人力和物力集中在增值較高的行業,從而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新加坡今年第一季外批發貿易指數年比雙雙滑落
貿易原本是互通有無的雙贏交易,但在保護主義浪潮以及人人自危的情況下,有錢不一定能買到所需的物資。不少國家在經過這場疫情後,都重新審視戰略物資的生産與儲備。
另外,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以及供應鏈造成巨大的沖擊。新加坡經濟師普遍認爲,新加坡的出口將急速萎縮。新加坡今年第一季的新加坡外批發貿易指數年比雙雙滑落。
新加坡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上一季的新加坡批發貿易指數年比下滑9.6%。不包括石油批發,則跌8.8%。所有領域當中,電子部件的跌幅最大,達17.5%。食品、飲料和煙草産品以及一般批發貿易則分別上揚3.5%和1.4%。
新加坡醫藥行業出口增加
然而,新冠疫情推動了全球醫藥産品的需求,促使新加坡4月份非石油出口年比增長9.7%,遠超過市場的預期。相比之下,電子産品出口額年比下跌 0.6%。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表示,新加坡醫藥産品在4月份的出口年比增長高達174%,主要是去年的基數較低。它指出,醫藥出口波動大,每月起伏不定。經濟師也指出,醫藥業對其他經濟領域的推動作用非常小,因此他們大多對非石油出口的前景不表樂觀。
新加坡醫藥産品在4月份的出口總額達25億元,創下曆來最高的數額。它占總出口的17%,顯著高于去年全年的9.9%。此外,醫藥産品出口在2月份以及3月份年比增長分別是23.7%以及48.6%。疫情提高了人們對醫藥産品的需求,相信醫藥業對新加坡出口的貢獻將顯著提高。
新加坡電子業須跟進時代潮流做出調整
其次,疫情以及地緣政治沖突激化,意味著新加坡必須在産業結構上更爲多元化。電子業是新加坡制造業的骨幹。在疫情之前,美中貿易戰拖慢了電子業的複蘇周期,而新加坡去年的經濟也深受影響。中美兩國的貿易戰已擴展至科技戰,5G科技的發展可能進一步展延,從而沖擊全球的電子業,電子産品出口額年比下跌 0.6%。
中美貿易戰以及科技戰將改變全球生産鏈的布局。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曾經提到,機器人革命、全球化和數碼化若同時進行,將從根本改變勞動市場。不論是零售或餐飲業,服務經濟碰上數碼化,加上大家擔心人潮聚集的情況下,將出現一個經得起新冠疫情的的新模式。新加坡的電子業必須做出調整,以應對改變中的商業環境。這包括朝向電子商務以及人工智能的轉化。與此同時,疫情對某些行業可能造成難以修複的結構性改變,即使在疫情過後也複蘇無望。新加坡必須加把勁尋找新的增長引擎,以確保經濟結構的多元化。
至于經濟何時會複蘇,這主要取決于短期的供需複蘇以及各國如何應對顯著且加快的結構性改變。這包括科技創新、全球化概念,以及未來工作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