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0日,新加坡第十三屆大選投票結果揭曉,連續執政55年的人民行動黨贏得了93個議席中的83席,整體得票率61.24%,並得以蟬聯執政。但本屆得票率比上一屆下跌了8.66個百分點,在全國31個選區中,行動黨贏得28個,比上屆大選減少1個,結果還是稍有些出乎意料,競選過程甚是激烈。
大選從無到有
二戰後,英國在新加坡建立了軍政府來統治整個馬來西亞,8個月後,軍事統治結束,英國改設民政政府管理,讓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成爲英國直屬殖民地。1955年,英國接受新加坡憲制地位,皇家殖民地政府改爲部長制政府。當年,第一次新立法議會選舉後,勞工陣線與華巫聯盟聯合組織政府,馬紹爾成爲新加坡第一任首席部長。但在向英國要求新加坡自治不果後,他毅然辭去了首席部長一職。
繼任首席部長林有福在1957年前往英國談判後,終于獲准新加坡自治。同年8月,馬來西亞獨立。12月,新加坡舉行了第一次市議會選舉,當時人民行動黨14位代表,有13位中選議員,王永遠獲選爲市長。
1959年5月31日,新加坡自治邦舉行了第一次立法議會大選,以李光耀爲首的人民行動黨獲得51席中的43席,以林有福爲首的新加坡人民聯盟獲得4席。自此,新加坡人擁有了真正的大選 。
大選方式
新加坡平均5年舉行一次民主直接選舉,許多人誤以爲,選舉就是競選總理,其實新加坡大選主要選的是國會議員。
比如2020新加坡大選選區共31個,包括14個單選區和17個集選區。今年國會議席增至93位 ,最終贏得席位最多的黨派將當選執政黨,而該黨的黨魁將獲總統任命爲政府總理。
然後再由總理推薦內閣部長和部門首長,經總統任命後組成內閣與政府。政府對議會負責,並接受議會的監督與質詢。一屆議會(以及政府)的任期最長爲5年,但是總理可決定提前解散議會,舉行大選。大選必須在議會解散後的3個月內舉行。
李顯龍
曆屆支持率
自新加坡建國以來,一共有3人擔任過總理職務:建國總理李光耀、第二任總理吳作棟、第三任總理李顯龍。
從左到右:李光耀、吳作棟、李顯龍
圖源:新加坡萬事通
1959年6月3日-1990年11月26日,除1959年建國選舉外,建國總理李光耀任期內共舉行過6次大選,支持率分別是:
1968年:86.70%
1972年:70.40%
1976年:74.10%
1980年:77.70%
1984年:64.80%
1988年:63.20%
1990年11月26日-2004年8月12日,第二任總理吳作棟任期內的三次大選支持率分別是:
1991年:61.00%
1997年:65.00%
2001年:75.30%
2004年8月12日-現在,第三任總理李顯龍任期內的三次大選支持率分別是:
2006年:66.60%
2011年:60.10%
2015年:69.86%
2020年:61.24%
2020年大選
此次大選中,新加坡共有11黨派的192名候選人參加競選,角逐93個議席。雖然人民行動黨得以蟬聯執政,但反對黨工人黨(WP)取得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除了保住後港單選區和阿裕尼集選區,再度攻下了盛港集選區,在國會的議席從6個增加至10個。而其余9個反對黨的候選人均告落選。
圖源:聯合早報
大選制度依然是沿襲了以往,但因疫情原因,今年新加坡的大選規則發生了史無前例的變化。此次大選的方式由線下改爲線上。各政黨也可以舉辦線上群衆大會,並通過社交媒體和電郵等網絡形式接觸選民。政府會予以津貼補助,提供更多有互聯網連結的場地,供候選人錄制網絡直播,這類直播也將不限制播放時段和片長。同時,政黨候選人也會在全國免費電視頻道獲得更多的廣播時間,播放該廣播的電視和電台頻道也將從13個增加到19個。來屆大選將增設選區競選廣播,在新傳媒5頻道獨家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