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國際旅行大概率是不能恢複了,如何吸引本地遊客就成了商家和景點的重中之重,旅遊轉型悄然而至。
新加坡的大多數旅遊景點的客源,一般來說由80%的外國遊客和20%的本地遊客組成,自國際間旅行中斷後,商家開始想辦法吸引本地消費者。
新加坡不像其他國家擁有豐富的自然旅遊資源,更多的是遊樂設施和文化體驗,所以商家目前的措施大體一致,就是進行線上和線下的門票及餐飲促銷。
以新加坡飛行體驗爲例,以往的飛行模擬器有70%的顧客是外國遊客,但該景點于2019年11月隨著摩天觀景輪關閉後就展開線上促銷來吸引本地人前去。
小編在某OTA上看到Ifly目前的促銷價格是67新幣,原價是119新幣,相當于半價,優惠力度還是很大的。
這對于很多有小孩的家庭或者年輕人來說,如此優惠的價格會促使他們産生所謂“擔心錯過的心裏”,自然而然的就會掏錢購買。
景點的負責人表示,盡管線上促銷帶來的盈利不足以支付所有開銷,但這部分收入還是可以幫助集團保住員工的飯碗,未來也會繼續推出更多的促銷來吸引顧客。
價格從來是刺激消費的一個重點,但也並不是通用的招數。
例如特麗愛3D美術館和杜莎夫人蠟像館,在推出相應的線上促銷後,遊客依然寥寥。
杜莎夫人蠟像館目前門票的價格是23.5新幣,是平時的一半,但是購買的人卻很少。3D美術館在7月11日重開後,周一至周五平均會有20位訪客,周末則會有90人,處于曆史以來最低水平。
其實這個情況也不算稀奇,對于很多本地的新加坡人來說,這些景點從來也不在他們的計劃之內,就算是環球影城有些人也不會去超過3次,更不用說像蠟像館或者海洋館這種地方。
盡管本地的很多人士認爲吸引本地遊客的關鍵點在于重塑品牌,但是要考慮到新加坡自身的地理因素以及多年來行程的旅遊習慣,想要轉型成功,吸引本地遊客在新加坡進行“打卡式”的景點消費,相信會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旦國際間的旅行恢複,新加坡人還是會迫不及待的離開這裏,開啓以往的旅遊模式。
而在國內遊轉型這一點上,一些自身旅遊資源豐富的國家,面臨著不同的考驗。
以中國爲例,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都極其豐富,即使不出國,也可以在國內找到心儀的旅行地,但是在疫情之下,很多人仍然在觀望,導致很多地方的旅遊業也面臨著極大的沖擊。
于是各地的政府和旅遊局都開始想盡辦法吸引遊客,就拿湖北來說,8月7日,湖北省宣布,全省近400家A級旅遊景區對全國遊客免門票,這樣的優惠舉措無論規模和力度,都稱得上是空前的。
河南也明確鼓勵全省A級以上景區2020年12月31日前,周一至周五工作日期間對全國遊客減免門票,各地對采取門票減免措施的景區景點給予適當補貼。
青島,安徽黃山、山西、內蒙古等地也已紛紛推出門票優惠舉措。
有人預測,這是中國國內遊門票經濟轉型的第一步。
門票是中國國內遊最大的槽點之一,動辄幾十塊,上百塊的門票占據了遊客出行預算的一大部分,于是就不得不將花在旅遊周邊,例如住宿,購物和娛樂的部分減少。
于是我們看到在各個省市的門票減免政策出台之後,各地的景區門票預約量呈現1.5倍或者是2倍的增長,周邊的民宿和酒店的預定量也相應增加。
根據數據顯示,中國遊客每年在海外消費的總額大約在2600億美元,如果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國內旅遊的內需不斷增加,創造的産值將達萬億人民幣。
但是這也是在中國國內旅遊行業轉型成功的基礎上來實現的,雖然中國的旅遊資源豐富,但是景區的配套設施跟不上和定價過高的餐飲、住宿依然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免除門票是第一步,如何提升遊客的體驗才是值得當地政府和景區管理者思考的問題,否則內需的拉動將是空談。
旅遊的轉型,其實更側重的是因地因時制宜,不能一概而論,畢竟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疫情將帶來旅遊業的大洗盤,這將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