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滿清禍國殃民之前,中國五千年歷史上,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一直領先世界。
當我們列鼎而食的時候,歐美人還在茹毛飲血;當我們用精美的紙張大量印刷典籍的時候,世界其他地方還在泥版上用木棍刻字;當我們靠著指南針駕著百米巨艦載著兩萬軍隊週遊世界的一兩百年之後,麥哲倫和哥倫布駕著幾條小破船就能征服一個國家。
萬國衣冠拜冕旒,說的並不是萬方來朝的時候都穿得像模像樣,而是他們與中華文明接觸之後,或者得到賞賜的衣服,或者買回絲綢自己去做,以至於中國絲綢到了羅馬不是論面積而是按分量來賣的——一兩黃金買一兩絲綢。
在軍事上,因為中原王朝有點自大,覺得蠻夷之地的窮山惡水刁民拿來也是負擔,白給都不要,要不然中國版圖絕不止現在的一千一百多萬平方公里。
富國強兵是相輔相成的,國家不富裕,就養不起龐大的軍隊,配置不了精良的武器;沒有裝備精良的強大軍隊,就不能穩定地發展經濟和科技,這一點,從夏商周到秦漢隋唐明,一直都做得不錯,就是一直挨揍的宋朝,其軍隊裝備也是遠遠超越鄰居的。
那麼中國古代有哪些高科技戰鬥大殺器,現在又保留下來多少呢?這就是咱們今天要聊的話題。
弓弩 秦漢靠它橫掃天下 至今特種部隊還在用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很霸氣,而霸氣的內涵是底氣。
兩千年前,中原王朝大多數時間都是一個天子之下的諸侯打來打去,真正能被看得上眼的異族對手,也就是一個匈奴,但是穩定下來的大漢王朝,出動了三個人——衛青霍去病竇憲,就把他們打到歐洲去了。被打得背井離鄉的匈奴人在歐洲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搞塌了年全部「歐洲強國」。
其實在秦代,匈奴就想找事兒,但是在秦軍的勁弩面前,每次都要吃大虧,所以一往南面看就肝兒顫,所以劉邦和項羽打得滿臉是血的時候,匈奴也就站在邊兒上看著,連拉架都沒資格。
後來百廢待興的漢朝也曾被匈奴欺負過,要錢要女人,後來匈奴單于居然還劉邦的遺孀呂雉——這件事情大家可以看看「冒頓曼書呂后」的典故。
匈奴敢欺負漢朝,就因為他們從小就長在馬背上,而漢朝的皇帝連一輛車上同樣毛色的四匹馬都湊不齊,如果把戰馬算作軍事裝備,那麼匈奴的裝備是強於漢朝的。但這樣說有個前提,那就是沒把弓弩計算在內。
秦漢的弓弩有多厲害(弓咱們就不說了,因為咱們說的是今天還在用的),看看歷史典籍就知道了。
漢匈戰爭中,匈奴靠的就是密集陣形衝鋒的騎兵,通常他們一次衝鋒就可以決定本次戰鬥的勝負。但是在強弩面前,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從戰國、秦漢起,就有強弩這種軍陣大殺器存在。
《戰國策》中記載:「天下強弓勁弩,皆射六百步外。」在匈奴騎兵還在一里地開外的時候,漢軍就已經萬弩齊發,匈奴人仰馬翻了。衛青霍去病竇憲是怎麼打得匈奴滿地找牙的,咱就不說了,因為大家都知道。
咱們就說說那個兵敗投降的李陵,他只有五千步兵,第一次面對匈奴三萬騎兵的時候,千駑齊發,匈奴兵應弦而倒。匈奴軍敗退上山,漢軍追擊,殺匈奴兵數千。
後來匈奴糾集了八萬騎兵,在李陵五千步兵的強弩面前,還是被射得寸步難行,在損失慘重後一度想著逃跑,可惜李陵後來弩箭射完了,這才功虧一簣。
到了宋朝,雖然皇帝都比較懦弱,但是軍工專家還是造出了一種叫神臂弓的弩,《宋史》說它「射三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笴。」 連遼國第一名將蘭陵郡王蕭撻凜,就是在澶州之戰中,遭到宋軍威虎軍頭張瑰以床子弩射出大箭擊中額頭身亡。
到了現代,弩箭又成了特種部隊的最愛——無聲無煙,是摸崗哨搞暗殺的不二選擇,比什麼微聲衝鋒鎗和無聲手槍都管用,而且弩箭能回收反覆使用,不用擔心「彈藥打光」。
地雷 一直被模仿 從未被超越
近代戰場上流行一句話,叫做老兵怕槍,新兵怕炮。
實際上,不管新兵還是老兵,最怕的還是地雷。而據筆者所找到的資料,大規模使用地雷的,還是那個比較富但又比較軟的宋朝。
1130年,金軍攻打陝州,宋軍用鐵殼地雷「火藥炮」,炸得金兵血肉橫飛。
宋代《武經總要》卷十二中的「霹雷火球」,其製作方法是:「用於竹西三節,徑一寸半無罐裂者,存節勿透。用薄瓷如鐵錢三十片,和火藥三四斤,裹竹為球。兩頭留竹寸許,球外加傅藥。」這種霹雷火球在使用時用燒紅的烙錐引燃後用「炮」擲向敵人,「球開,聲如霹雷」,不再是靠燃燒,而是靠爆炸時的碎瓷片使敵人受傷,同時還有巨大的聲響使敵人震驚,有煙焰熏灼。
中國封建社會熱武器發明製造乃至應用的高峰,當然是在明代,那時候的地雷,已經跟今天沒什麼兩樣了,都是有引信的鐵殼地雷,1413年焦玉所著《火龍經》:「炸炮製以生鐵鑄,空腹,放藥杵實,入小竹筒,穿火線於內,外用長線穿火槽,擇寇必由之路,連連數十埋入坑中,藥槽通接鋼輪,土掩,使賊不知,踏動發機,震起,鐵塊如飛,火焰沖天。」
嘉靖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1546—1549),由兵部侍郎曾銑,在總督陝西三邊軍務時組織人員製造了大量地雷。抗倭名將戚繼光在鎮守東部長城時,也製造了大量地雷,布設在隘口要道進行設伏,加強守備。
萬曆八年(1580), 戚繼光鎮守薊州時,曾制鋼輪火石引爆裝置「鋼輪發火」。它是在機匣中安置一套傳動機構,當敵人踏動機索時,匣中的墜石下落,帶動鋼輪轉動,與火石急劇摩擦發火,引爆地雷。這種裝置提高了地雷發火時機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明朝末年,地雷的種類更多。據《籌海圖編》、《練兵實紀·雜集》、《武備志》等書記載,明軍所用的地雷有十多種。按引爆方式區分,有燃發、拉發、絆發、機發等。其布設方式,除單發雷外,還有利用一條引信控制爆炸的群發雷,一個母雷爆炸引爆若干子雷的「子母雷」。根據作戰需要,還可將地雷設置在車上、建築物內或用動物運載地雷沖陣。
至於近代地雷的應用,包括《地雷戰》在內,雖說有點「神劇」色彩,但是那裡面的地雷應用,還沒有達到宋代和明代的水平——多數不是觸發,而是遠遠地拉著繩子。
火箭 從竹杆鐵尖到大國重器 我們現在也不落後
說起火箭,首先感謝的人是諸葛亮,因為正是對他的記載,才讓我們知道了火箭至少在三國時期就出現了——這個當然不能看《三國演義》,而要看《三國志》《後漢書》等正史,因為看《三國演義》,只有諸葛亮打別人的份兒,別人打不著諸葛亮。
史書第一次記載火箭的應用,是公元228年,諸葛亮率軍進攻陳倉(今陝西寶雞東)時,魏國守將郝昭就用火箭焚燒了蜀軍攻城的雲梯,守住了陳倉打跑了諸葛亮。不過那時候的火箭只是帶火的羽箭,還沒有火藥助推技術。
到了宋代,火箭就跟現在的原理基本一致了:雖然仍由弓弩射出,但已經是「火藥箭」。它用紙糊成筒,把火藥裝在筒里壓實,綁在箭杆上,用弓發射出去。後來在原始火箭基礎上做了改進,將火箭直接裝入杆中間,爆時聲響很大,藉以恐嚇敵人,動能勢能加上化學能,威力當然幾何數級增長。
宋朝軍隊裝備的火藥武器,除了火槍之外還有飛火炮、震天雷炮。飛火炮和震天雷就是最早期的火箭武器——有火藥助推器,有能爆炸的戰鬥部。
到了明朝,火箭兵器更是發展到了巔峰什麼二虎追羊箭、九龍箭、一窩蜂,已經跟現代一樣實現了火箭多級串聯或並聯(捆綁)的技術。明代史籍中記載了多種火箭武器,重要的有震天雷炮、火龍出水、神火飛鴉、飛空砂筒、萬人敵等。
明成祖朱棣去打侄子建文帝朱允炆(靖難之役),結果在白溝被朱允炆部隊的多管火箭「一窩蜂」差點打成馬蜂窩,也留下了「噴氣火箭」最早用於戰爭的記載。
痛定思痛,朱棣對火箭也開始情有獨鍾,他的主力部隊當然是三大營,而三大營的核心就是神機營,也就是火槍部隊,每次打仗,神機營一頓齊射,然後三千營和五軍營打掃戰場。
人們只知道民族英雄戚繼光抗倭時用的是「鴛鴦陣」,卻不知道要真靠狼筅長矛跟倭寇作戰,是打不出十幾人傷亡甚至零陣亡而全殲倭寇成千上萬的戰績的,戚繼光靠的,也是先進武器,比如他的軍隊裝備著飛刀箭、飛槍箭、飛劍箭三種噴氣火箭,也就是傳說中的「三飛箭」。這三種火箭在戚家軍水兵營的10艘戰船上裝備了2000多支,在車炮營、騎兵營和步兵營中,共裝備了4760支。戚家軍還常將多個火箭桶固定在火箭車上發射,一次可射幾百支乃至上千支火箭。
明軍還裝備著「火龍出水」等二級火箭。這種火箭已經應用了火箭並聯(4個火藥筒)、串聯(兩級火箭接力)原理。在露梁海戰中,明朝水師就是用「二龍出水」這種二級火箭(現在我們一般管這種武器叫艦對艦飛彈)擊沉了數不清的倭寇戰船。
到了現代,中國的「大炮政策」依然很有效,中國陸軍無敵,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炮兵部隊,尤其是火箭炮部隊,因為熟知軍事的讀者都知道,我們的多管火箭炮,比很多國家的飛彈還遠還准。
要是沒有「東風」系列鎮場子,我們周邊海域的麻煩也許還會更多。
即使是在清前期,火藥武器也是很受重視的,大家現在只記得「揚州十日」,卻忘了還有個「揚州炮戰」,那一戰,清軍全部配備12磅歐式加農炮的重炮兵部隊烏真超哈,每天開炮4000-5000發,其重炮轟擊密度為中國古代戰爭之最,而守衛揚州的明軍根本沒有可以與之抗衡的火器部隊。
八旗入關之後,也深知要憑火槍火箭,區區幾十萬清軍是無法跟已經熟練掌握火器技術的漢人對抗的,一點星星之火,就可能把八旗子弟燒得骨頭渣子都剩不下,於是嚴令民間不許私藏槍枝甚至弓箭,因為清朝統治者覺得,要論拿刀子砍人,他們是行家,而開槍放炮,他們不行。
但是滿清統治者不知道,你能禁止國內百姓,但卻擋不住列強的堅船利炮,於是列強用中國人發明的火藥轟開了中國國門,中國也陷入了長期被欺壓、被掠奪、被瓜分、被奴役的黑暗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