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40陸路交通總體規劃:
三大願景及實現路徑
新加坡受國土面積有限以及道路交通用地已占國土面積較高比例等因素制約,道路交通進一步大範圍開發的難度較大。同時,新加坡居民中老齡人口較多,對交通設施供給及服務水平要求較高。爲充分滿足市民多樣化的出行需求,新加坡不斷挖掘陸路交通的潛能,爲市民提供高水平的交通服務,其交通規劃與發展理念可以從陸路交通總體規劃中得到很好體現。
自2008年以來,新加坡陸路交通管路局(以下簡稱陸交局)每隔五年會更新並發布未來二十年的《陸路交通總體規劃》。其以人爲本的交通規劃理念自2008年第一版陸路交通總體規劃中就已有所體現,並在2013年《陸路交通總體規劃2030》以及2019年《陸路交通總體規劃2040》中都有所延續,體現了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規劃特征。
2019年新加坡陸交局發布的《陸路交通總體規劃2040》在回顧並總結了2013年以來新加坡陸路交通發展取得的成績的同時,結合新形勢、新需求以及新變化對未來新加坡陸路交通發展重點工作以及規劃目標進行了新一輪部署,提出“打造20分鍾市鎮、45分鍾城市”、“具有包容性的交通系統”、“健康生活、安全出行”的三大核心願景及主要實現路徑,本文將對其中重點內容進行解讀,以期爲國內城市交通發展與規劃提供借鑒。
PART ONE …
1. 2013年以來新加坡陸路交通主要轉變
在2013年的陸路交通總體規劃中,曾提出到2030年將實現以下目標:
80%的住家將在距離地鐵站步行10分鍾的範圍內;
85%的20公裏以下公共運輸出行中,將在60分鍾內完成;
75%的高峰時段出行將由公共運輸完成。
自規劃發布以來,以上各項指標正不斷向目標靠近。目前有64%的住家在距離地鐵站步行10分鍾的範圍內,相比2012年的57%提升了7個百分點;20公裏以下的公共運輸出行有79%能在60分鍾內完成,相比2012年的76%提升了3個百分點;在高峰時段的出行中,有67%是由公共運輸完成的,相比2012年的63%提升了4個百分點。
這一系列變化主要歸因于陸交局采取的三大策略:向市民提供更多交通連接、提供更優出行服務、打造更宜居和包容的環境。其中對公共運輸的大量投資是取得系列成就的主因。2013-2018年間,陸交局通過建設軌道新線、購買新的軌交車輛、擴充公交線路,不斷提升公共運輸運力和可靠性,民衆乘坐公共運輸不再擁擠、等待時間也大大縮短。
PART TWO …
2. 新加坡陸路交通面臨的新形勢
自2013年以來,新加坡的交通領域也出現了許多新變化:
變化1:走騎搭日趨盛行。過去幾年間,步行、騎行及其他個人出行設備(如滑板車)在短途出行中的使用日趨盛行;新的出行服務如共享單車、私召車以及分時租賃電動車不斷湧現,爲民衆提供了更多出行選擇。由于目前尚沒有針對這些交通方式的統稱,在2040陸路交通總體規劃中將他們統稱爲“走、騎、搭”方式,其中“搭”包括公共運輸、計程車、私召車以及共享出行等。
變化2:新技術推動交通服務優化。一方面電子商務的快速增長、網上購物的盛行對城市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智能手機的普及、大數據的應用以及各類手機軟件的出現,在民衆門到門出行規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民衆出行方案日趨豐富,如按需出行服務的出現等。
變化3:自動駕駛車輛在全球推廣。雖然目前自動駕駛車輛尚不具備大規模應用的條件,但新加坡正在推進幾項試點項目。隨著自動駕駛車輛進入實際應用,其動態路徑規劃、按需共享出行的模式勢必對城市交通系統帶來重要變革。
變化4:交通工具向綠色化轉變。近年來,機動車減排計劃等各項倡議均在鼓勵民衆購買低排放車輛,新加坡的交通工具正向綠色化轉變。新加坡還推出了第一個大規模的電動車共享計劃-BlueSG;柴電混合動力公交車也正在試行。
PART THREE …
3. 新加坡陸路交通2040三大願景及實現路徑
基于近年來新加坡交通領域出現的一系列新變化,爲向民衆提供更優的出行服務,陸交局于2019年發布了新一輪陸路交通總體規劃,其目標是打造更便利、快捷、銜接良好的交通系統,提供具有包容性的乘車體驗,支持民衆健康生活及安全出行。
(1)20分鍾市鎮,45分鍾城市
在這一願景下,陸交局共提出了三大目標:
√ 20分鍾市鎮:民衆通過走騎搭方式,可以在20分鍾以內從住家前往最近的鄰裏中心;
√ 45分鍾城市:意味著在高峰時段,90%的走騎搭出行可以在45分鍾內完成,包括往返住家和工作場所之間的行程;
√ 讓走騎搭更受民衆青睐:實現90%的高峰時段出行由走騎搭模式完成。
爲實現“20分鍾市鎮、45分鍾城市”的願景,陸交局從促進職住臨近、拓展騎行網、增加軌道新線及站點、提高公交運行速度等多個方面不斷強化走騎搭模式供給,促進交通方式之間良好銜接,壓縮民衆出行時間,讓出行更快捷。
擴大慢行網絡。雖然步行、騎行已經成爲民衆出行第一公裏和最後一公裏的重要方式,但目前市鎮之間的出行只有一半是采用步行或騎行,慢行出行的潛力有待進一步挖掘。未來陸交局將繼續拓展騎行網,到2040年建成1000公裏的騎行道,爲民衆在市鎮及城市之間出行打造暢快的騎行體驗。
充分運用新技術。在未來的陸路交通系統中,動態路徑規劃服務(DRS)在減少出行時間、等候時間等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而與自動駕駛技術融合應用後,他們在降低運營成本及人力成本上的潛力也非常可觀。新加坡計劃在榜鵝市鎮、登加新鎮和裕廊創新區投放自動駕駛、按需出行、動態路徑規劃的公交服務,以檢驗這些新興技術的應用成效。
拓展軌道線網。推進既有規劃線路逐漸落實:湯申線第一階段已經開通,後續四個階段將在2020年、2024年陸續完工;裕廊區域線將在2026-2028年間分階段開通;跨島線首階段將在2029年開通。延長既有線服務新區域:2031年將CRL線延伸到榜鵝;在南北線上增加紅磚站及雙溪加株站;2023年將東北線延伸到榜鵝海岸站;將濱海市區線延伸服務西北區域,並在雙溪加株站與南北線換乘;湯東線將延伸到樟宜機場。新加坡計劃再建一條新地鐵線:從北部和東北部途徑兀蘭、三巴旺、盛港、實龍崗北等地到南部瀕水地區。線路建成後預計將有超40萬家庭受益,北部地區通勤人員去往市中心的時耗將縮短多達40分鍾。
提高公交運行速度。陸交局計劃自2020年開始逐漸推行公交優先道(TPC),將其作爲公交專用道的一個擴展形式,提升公交車運行速度。如南北走廊的TPC廊道在完成後,將爲公交通勤者帶來10-15分鍾的出行時間節約。同時新加坡還有望采用智能信號燈控制系統,讓公交出行更快捷順暢。
促進居住與就業更臨近。到2040年將有更多就業中心在CBD區域之外,如裕廊湖區、裕廊創新區、兀蘭區域中心、榜鵝數碼園區等,距離民衆居住地更近,隨著區域內更多走騎搭設施的建成,將有效縮短民衆通勤出行時間,助力45分鍾城市的實現。
打造綜合交通樞紐。未來新加坡將建設更多的綜合交通樞紐,讓民衆可以在公交、地鐵間無縫換乘,同時享受商超等各類便民設施。目前比達達利、萬國、榜鵝北的綜合交通樞紐已經在建,未來還將在美世界、勿洛南等區域建設。
(2)具有包容性的交通系統
在新一輪的陸路交通總體規劃中,陸交局希望形成民衆之間互相關照的出行文化,同時通過提供更多無障礙交通設施,讓特殊需求者出行更加便利,最終打造一個更具包容性的交通系統,滿足所有國人的出行需求。
伸出援手。民衆的出行體驗不只依賴于交通設施的改造,還受來自其他乘客行爲的影響,爲他人著想的行爲可以爲每個人帶來更好的通勤體驗。未來新加坡將繼續致力于打造優雅、互相關照的出行文化和環境,鼓勵民衆在遇到特殊需求者時主動伸出援手。
友好的交通系統。2019年底,所有的MRT車站都爲老年人、孕婦、殘疾人及帶著嬰兒車出行的家庭提供了優先候車處,這一項目將在2021年推行到所有公交換乘站及綜合交通樞紐。同時還將在2020年在一條地鐵線上推出優先車廂。
更多無障礙設施。到2040年將有更多的走騎搭設施將提高無障礙通達性。如到2020年所有公交車站將設有無障礙通行設施,所有公交車上將設有親輪椅和嬰兒手推車的安全帶設施;到2022年將爲另外29處行人過街天橋安裝電梯;未來還將建設更多有蓋步道供民衆停留、休息。
讓信息更容易獲取。尤其是讓特殊需求者在出行中更易獲取相關信息,如新加坡正在所有公交車上安裝新一代乘客信息展示系統,向乘客提供實時的到站信息。新加坡還推出了一款輔助視障和特需者的手機應用程序-MAVIS,能通過語音播報協助視障和特需者上下車。
(3)健康生活、安全出行
爲實現“健康生活、安全出行”的願景,陸交局計劃未來將更多街道空間用于公共運輸、主動出行及社區使用,提升社區的空間活力;使用更環保的交通工具,打造更健康的生活環境;降低陸路交通死亡率,創建更安全的出行環境。
重塑街道空間。研究顯示成年人每周至少需要進行150分鍾的鍛煉活動,最便捷的就是在日常出行中多采用步行和騎行方式,爲此新加坡將改變城鎮規劃和設計理念,重塑街道空間,通過加寬步道、增設騎行專用道及便民設施等向走騎搭模式提供更多空間,爲步行、騎行等主動出行方式創造更便利的出行環境,將街道打造成充滿活力的社區空間。
更多有蓋步道。到2030年將有80%的家庭位于距離地鐵站步行10分鍾的範圍內,爲打造更舒適的步行環境,到2040年,新加坡將增設150公裏的有蓋步道,同時還將建設更多地下連接空間。
更環保的交通工具。到2040年,公交車、計程車、私召車將全部轉爲清潔能源車輛,包括電力和混合動力車;通過重新審視機動車監管、注冊及排放機制,鼓勵私人購買機動車時更多選擇新能源車輛。清潔能源車輛的使用還將有效降低噪聲汙染,爲民衆打造更安靜的交通環境。
降低死亡率。未來新加坡將從民衆意識層面、基礎設施層面以及科技技術層面多管齊下,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打造更安全的出行環境。在民衆意識層面主要通過民衆自覺、被動教育以及強化管理形成安全、文明的出行習慣;在基礎設施層面主要通過劃定自行車專用道、完善道路標識、加裝減速帶、增加右轉燈等提高出行安全性;在科技技術層面主要通過在公交車上安裝撞擊預警系統等讓民衆乘車時更安全。
Singa
pore
結語
新加坡陸路交通總體規劃2040本著以人爲本、服務全民的理念,從出行文化養成、規劃理念轉變、基礎設施提升、安全環境塑造、新型技術應用等多個方面,回應市民心聲,爲未來20分鍾市鎮、45分鍾城市、包容性的交通系統以及健康、安全出行三大願景的實現提供了系統性規劃。
供稿:綜合研究所 梁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