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新加坡人力部又出台了新規定
EP跟SP兩種准證的工資標准都漲了
EP尤其誇張
直接漲了600新
直奔4500新幣
這意味這什麽呢
公司要想招聘一個管理層的外國人
基礎工資起步得是4500新幣
否則就申請不了EP
技術工人的SP准證
工資標准也漲了100新幣
變成了2500新
爲什麽要提高標准?
其實原因不難理解
今年的大環境真的太難了
盡管政府已經提出4個抗疫預算案
總撥款額累計929億新幣
但是
要想光靠撒幣實現經濟複蘇
幾乎不太可能
以現在的情況
設不設定經濟增長目標都不重要了
爲了穩定民心、拉動內需
新加坡政府現在需要專注于
【保民生】
保民生其實就是保就業
通過維持中小微企業的生計
或者直接幹預就業市場
保住新加坡籍老百姓的飯碗
之前的200多億的雇傭補貼跟外勞稅回扣
是爲了維系住企業,
而各種培訓計劃和轉崗服務
是爲了讓國人職業轉型
把握更多的就業機會
實現下崗再就業
而現在
人力部終于直接對外國人的工作簽下手了
工作簽是啥
是每個漂在小坡的“外來人口”的命根子
沒了工作簽就成了黑戶
反之
有了工作簽
就能擁有坡島1年到2年的“自由生活”
現在
EP跟SP兩個准證的工資標准都提高了
字面意思來看
招聘外國人的成本就高了
更多的本地公司就會轉爲招聘本地人
那毫無疑問
本地人的就業機會就多了
這應該也是人力部的本意
希望在疫情下的未來一兩年
爲本地人提供更多崗位
但不可避免的
想要在這裏打拼的外國人
就成了“犧牲品“
其實在新加坡
關于外國員工給本地人
帶來就業競爭壓力的爭議從未停息
外來人口激增帶來的城市通病
比如交通擁堵、資源缺乏等
也一直是社會輿論熱點
這段時間
由于疫情導致大量民衆失業
“外國人搶飯碗”這一話題
再次引發廣泛討論
然而,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
新加坡本地人中
有60%從事PMET工作
每8個PMET人才中
只有一個是拿EP的外國人
剩下7個都是本地人
所謂的“搶飯碗”
“搶的”
不過是本地人不願做的、
收入低的,
髒活累活。
就連國父李光耀都曾說:“當民衆抱怨外來移民搶走了他們工作的時候,事實真相真是如此嗎?很多外來移民做的,只不過是當地人不屑于做,不願意做的工作,把這些崗位空出來,當地人就會去做嗎?”
說到這裏
再繼續分析一下外國人對于新加坡的意義
小坡作爲一個島國
面積小、人口少、資源也不豐富
想要保持優勢
除了維護優質的基礎設施和經濟發展環境
更重要的是積極挖掘人才
在“老齡化”+“低生育率”雙重阻礙下
如何保持健康的人口增長
是新加坡亟待解決的問題
以現在的人口規模
想要繼續選拔優秀人才
不僅要靠優化生育
更需要依靠引進優秀移民擴大基因庫
然而
提高准證門欄是否會帶來相反的效果呢?
更長遠來看
優秀的外籍員工減少
是否會降低城市活力和生産效率?
惡性循環一開始
會不會導致更多的人口流失
……
在疫情籠罩之下
需要擴大內需、帶動消費的時候
人口流失帶來的消費減少
必然不是個好現象
此次人力部調整准證的工資標准
已經是今年來的第二次
累計起來
EP最低工資已經上調900新幣
SP准證也已上調200新幣
保本地人就業的決心是看到了
但是具體有沒有效果
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阿吐只知道
更多坡漂又要經曆一輪
來自准證的“毒打”了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