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2020年過得差不多也就只剩下3個月多一點的時間了!
然鵝今年因爲疫情,可以說從開年就給困在了新加坡,國門一腳也沒跨出去過。
前兩天還有小夥伴來找椰子吐苦水,好不容易!好不容易!攢了錢要去趟夢想中的法國了。
結果碰上疫情,真是生無可戀了。
飛法國的機票,一直一直舍不得取消,就是還存著那麽一點半點的僥幸,萬一疫情好了呢?
可是到現在,歐洲疫情都來第二波反撲了,這出國旅行還瞅不到曙光。
不過,也有小夥伴覺得不就出不去嗎?沒事,咱們自個在小島上嗨。
賭個1毛錢,你絕對沒有走遍新加坡每個角落!比如那些超級接地氣的地方,感覺會有小驚喜~
01 大巴窯
大巴窯(Toa Payoh)的曆史完全比想像中的要更久更豐富!
據說這裏有很多本地人小時候的記憶!一路來分布著各種“名勝古迹”,也就是有曆史記憶的地方
Church of the Risen Christ
于1971年開放
1973 SEAP Games Village
1973年開業
有四個建屋發展局要點爲運動員提供住宿,然後在運動會後出售給公衆。
大巴窯公共圖書館也被用作奧運會的秘書處大樓,而大巴窯體育場,體育館和遊泳館都是比賽場地。
Toa Payoh Town Park
1972年完工
大巴窯市鎮公園(Toa Payoh Town Park)可是1970年代和1980年代婚禮照相的熱門地點哦。
Toa Payoh Dragon Playground
較早的遊樂場之一,是新加坡僅有的兩個采用Dragon設計的遊樂場之一。
Lian Shan Shuang Lin Monastery
始建于1912年
蓮山雙林寺是新加坡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內包括天王殿(天王殿)和大雄寶殿(大雄寶殿)。
Toa Payoh Sports Complex
1973年建造
大巴窯體育館是爲SEAP奧運會建的,由一個體育場,一個遊泳館和一個體育館組成。
Blk 53 The VIP Block
19層高的Block 53具有突出的Y形設計,並且是大巴窯組屋唯一采用這種布局的。
而且還曾接待過一系列外國和地方“重要人員”。所以被稱作是“VIP組屋”哦~
SIA-NKF Dialysis Centre
1987年建成
SIA-NKF透析中心于1987年12月開業,是新加坡第一個在醫院外建立的透析中心。
02 中荅魯街區
中荅魯Tiong Bahru 可是新加坡必打卡區域之一!
其實不止是遊客,很多小夥伴平時有事沒事都愛往那裏逛上一逛。而且如果要說曆史的話,中荅魯絕對是必須被提名的!
椰子君這裏特地找了一些中荅魯的老照片,小夥伴們可以來一個“今非昔比”的照片系列!
Tiong Bahru Food Centre
中荅魯巴刹,夠經典了吧。幾十年來,全島不管住在哪個區的人,時不時都會來這裏買點東西吃個飯,重點是好多巴刹美食!
The Architecture of Tiong Bahru
1920年成立
新加坡改善基金會(SIT)旨在幫助市政委員會解決當時新加坡普遍存在的住房短缺和肮髒的生活條件。
Tiong Bahru Community Centre
建立于1948年
1948年7月,Tiong Bahru社區的傑出成員,新加坡中國進出口商協會秘書Lau Yew Hock建議建立一個社區中心。
Monkey God Temple
始建于1920年
沒錯,就是拜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廟!
齊天宮(Tiong Bahru Qi Tian Gong)(俗稱“中荅魯猴神廟”)坐落在位于英勳街對面的芋頭花園內的一座小木屋裏。1938年才搬到了現在的位置。
Tiong Bahru 房屋設計
1948年~1954年
二次世界大戰後,1948年至1954年之間建造了幾座四層的公寓樓~
03 新加坡河畔 & 克拉碼頭
新加坡河畔,簡直就是一個時代的起落點。當然沿河的美景,更是美到沒話講了~
下邊這幾個地方,不知道小夥伴都去過了嗎?
Collyer Quay (Clifford Pier)
1933年開放
曾經接待過乘船前往新加坡的旅客。
Collyer Quay (Customs House)
1969年完工
海關大樓,裏面有警衛人員,他們一直在監視海上走私者。紅色的信標指示了碼頭的位置。
Cavenagh Bridge
卡文納大橋(Cavenagh Bridge)是橫跨新加坡河的最古老的橋梁,一直沿用至今。
Raffles Place (Market Street)
在當時的市場街上,切蒂亞爾的銀行家爲企業提供了營運資金,穆斯林聚集在1950年代成立的Masjid Moulana Mohamed Ali祈禱。
Boat Quay
駁船碼頭是新加坡河的第一條河道,是新加坡第一個開墾堤岸的土地開墾項目。
Coleman Bridge
以其設計師喬治·德羅姆戈爾德·科爾曼(George Dromgold Coleman)的名字命名的科爾曼橋是橫跨新加坡河的第二座橋梁。
Masjid Omar Kampong Melaka
成立于1820年
奧馬爾甘榜馬六甲清真寺(Omar Kampong Malacca Mosque)是新加坡最古老的清真寺。在1850年代,原始的木材結構爲現在的建築讓位,以適應清真寺不斷增長的需求。
Ord Bridge
1886年完工
奧德大橋(Ord Bridge),以于1867年成爲王室殖民地後新加坡的第一任總督哈裏·聖·喬治·奧德爵士(Harry St George Ord)的名字命名。
Clarke Quay
克拉碼頭(Clarke Quay)于19世紀後期開發,當時沿新加坡河的貿易迅速增長。
克拉碼頭以其獨特的倉庫和傳統建築而聞名,以州長安德魯·克拉克爵士的名字命名。
Clarke Quay (River House)
克拉碼頭地區的一些重要地標包括1880年代的河屋,罐頭廠(1891)和黃埔的制冰廠(1854)的複制品。
04 皇後鎮
皇後鎮(Queenstown)是新加坡的第一個人造衛星鎮,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吉爾曼兵營下面是英軍的駐紮地!
Queenstown Driving Test Centre
1969年2月開放
前皇後鎮駕駛考試中心是新加坡的第二個駕駛考試中心。它由當時的交通部長Yong Nyuk Lin于1969年2月23日正式開放。
Princess House
一棟七層樓高的建築,被指定爲新加坡改善信托(SIT)的新辦公室,後來又被指定爲住房和發展委員會(HDB)的第一個專門總部。
Former Thye Hong Biscuit and Confectionery Factory
1935年開業
新加坡最古老的餅幹制造商之一。這個占地40,000平方英尺的工廠于1935年3月開業,以使餅幹制造現代化並通過自動化擴大生産。
Queenstown Public Library
1970年開放
皇後鎮公共圖書館是新加坡第一個全日制分支圖書館。它由當時的總理李光耀于1970年4月30日正式開放。
Former Commonwealth Avenue Wet Market
1960年開放
該市場于1960年10月23日由當時的皇後鎮議員李秀喬博士正式開放,以“使屋內沒有路邊小販”。
The First HDB Blocks & the HDB Terraces
斯特靈路45號,48號和49號塊是1960年10月竣工的頭幾個公寓,成立時間距1960年住房和發展委員會(HDB)成立僅有幾個月。
The First Point Blocks
1970年開始銷售
HDB建造的第一批街區。當年4月7日,時任國家發展議會秘書的胡正春主持了首次銷售。
Former Malayan Railways
1903年首次開放
克蘭芝(Kranji)與坦克路(Tank Road)之間的鐵路線,于1907年延伸至伍德蘭茲,然後于1923年延伸至柔佛州,並于1932年延伸至丹戎巴葛站(Tanjong Pagar Station)。
05 新加坡地標式雕塑
新加坡到處都是由當地藝術家創作的公共藝術作品,其中很多作品講述的是新加坡的過去和現在。
可以稱作標志性建築!
Endless Flow
通過金錢和活動的“無盡流動”象征著好運。
20 Tonnes
靈感來自傳統的碎石技術。
In the Eye of the Red Dot
一個有遠見的國家的展望。像一朵盛開的花,象征著新加坡在過去55年中不斷取得的成就。
A Visit to the Museum: Taking the Past Forward
藝術可以與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融爲一體,與世代相傳的新加坡年輕人一樣。
24 Hours in Singapore
乍看之下,就是幾個大球球。
但其實這幾個大型不鏽鋼球體,表面上就能看到新加坡的街景,從小販中心到公共運輸場所。
A Great Emporium
19世紀初期在新加坡河沿岸發生的貿易活動的例證。
First Generation
跳入新加坡河的5個男孩顯示了過去河周圍日常生活的美好一面。
All the Essentially Essential
看起來有點幾何趣味的雕塑,其實充分體現了新加坡人所追求的工作與生活平衡。
Chinese Procession / Mid-Autumn Lantern Procession
19世紀沿直落亞逸街生活的中國移民。
Indian Settlers
在19世紀,印度和中國移民分享了直落亞逸街。就通過將這些雕塑放在附近。
Samsui Women
標志性的帽子和背上的擔子,曾經的新加坡女性就是這麽剛!
06 巴西立
巴西立裏克霍克中心(那裏設有精釀啤酒攤),大象遊樂場和標志性的紅樹林。
相信肯定有一些小夥伴專門去拍過照了~
作爲新加坡的“老地方”之一,到現在都感覺挺有意思的。
Adventure Playground
1986年開放,是新加坡最大的遊樂場之一,並設有旨在激發想像力的設備和設施。其中包括七米高的網狀金字塔,索道,主題遊樂設施和大型沙坑。
Bumboat Playground
1980年代遊樂場,俗稱Bumboat遊樂場。這是建屋局馬賽克系列遊樂場之一,以其水磨石瓷磚,幾何線條和基于亞洲文化,動物,行業和飲食的設計而聞名。
Downtown East
成立于1988年,被設想爲“工人鄉村俱樂部”。該建築群以1970年代最初在英國流行的Butlins度假營地爲原型。
Elephant Playground
1975年,新加坡電信管理局(俗稱“電信”)在PA假日公寓大樓旁的巴西立建造了8個小木屋,以補貼的價格向電信員工提供。其中就包括這個大象遊樂場~
Green corridor along Sungei Api Api
與Sungei Api Api相鄰的綠色走廊旁是屢獲殊榮的住宅區,這是建築環境與自然環境如何融合的一個示例。
Mangrove Forest
保留了Sungei Tampines旁邊占地六公頃的紅樹林,並爲遊客安裝了木板路。森林中的植物包括尼帕棕榈(Nypa fruiticans),阿皮Api Putih(Avicennia alba)。
Masjid Al-Istighfar
成立于1999年,其名稱源自阿拉伯語istighfar,它是一個尋求在神裏悔改的伊斯蘭觀念。這座清真寺是由清真寺建築基金會(Mosque Building Fund)的公共捐助建造的。
Pasir Ris Beach
擁有3.2公裏長的沙質海岸線,曾在19世紀吸引過富裕的家庭來建造度假平房。
在這裏擁有洋樓的家庭包括電影大亨Run Run Shaw,煙草商人Teo Kim Eng和猶太企業家Joseph Aaron Elias。
Pasir Ris Hawker Centre
巴西立小販中心于2018年開業,是該鎮唯一的小販中心。該中心以提供傳統小販食品和非傳統特色菜而聞名,這些美食在食品中心並不常見。
Pasir Ris Town Park
因爲有魚塘而倍受青睐,由建屋局(HDB)于1980年代後期開發。
Sakya Tenphel Ling
Pasir Ris Park
占地70公頃的巴西立公園(Pasir Ris Park)于1986年開放,主要建在開墾的沼澤地上,從西部的巴西立海灘(Pasir Ris Beach)延伸至東部的雙溪洛陽(Sungei Loyang)。
Loyang Tua Pek Kong Temple
洛陽大伯公,在新加坡肯定都聽到熟透了。
寺廟的曆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當時在洛陽海岸線附近建立了一座廟。但在1996年大火燒毀後,洛揚威(Loyang Way)又造了一座寺廟,2007年才遷到目前的位置。
Flats with porthole motifs
Pasir Ris的海濱度假勝地有很多以組屋來展示建築細節。包括由陽台列組成的燈塔形塔樓,以及受傳統熱帶籃子編織設計啓發的格柵圖案等等。
轉眼,新加坡都已經55周年了!
55年,不知道這一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你,有好好看過、欣賞過、走過新加坡這些小衆打卡地嗎?
現在就給自己立個flag,去看看今非昔比的新加坡吧~
椰友們想去哪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