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信息通信技術供應商華爲在新加坡推出了一個,名爲 “華爲Spark”的全球創業加速器項目。華爲將在技術和資源層面大力扶持最終入選的新加坡高科技創業公司。
不久前,華爲在新加坡的5G業務剛剛折戟,無緣新加坡5G市場供應商一角色。
才短短兩個月,華爲轉頭又和新加坡政府開展合作,扶持新加坡科技公司。這個反轉似乎來得有些快。
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麽,華爲和新加坡政府又爲何會選中對方?
01. 華爲扶持新加坡企業?
據外媒報道,全球信息通信技術供應商華爲在新加坡推出了一名“華爲Spark”的全球創業加速器項目。
該項目由華爲和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Singapore)及新加坡政府創業支持項目Startup SG聯合舉辦,將以創業比賽的形式推出,重點面向5G、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分析、物聯網、移動邊緣計算、移動和SaaS應用領域裏的高科技創業公司。
華爲將根據創業公司的成熟度爲它們提供從種子階段到後期階段的多層次支持,其中包括價值高達12.5萬美元的雲信用額度、高達10萬美元的AI開發資金、技術和培訓、市場進入方面的支持。
入選華爲Spark項目的創業公司將獲得免費的雲資源,包括硬件支持(如AI模塊和基于AI的智能行業解決方案)、開源軟件支持(如AI框架、數據庫和OS)、服務和硬件設備。
這意味著,合格創業公司將可以利用華爲獨特的資源生態系統。
最重要的是,它們可以通過華爲的雲市場,接觸到華爲在全球的6億多移動用戶和數百萬企業用戶。
參賽日期截止Wie10月4日。屆時,排名前15名創業公司將進入下一輪,華爲專家將爲這些公司提供輔導,並對它們的業務進行調整。最後,前5名公司將在11月進行評審會答辯,最終選出入圍Spark加速器的公司名單。
截至目前,華爲已經收到200多份來自新加坡創業公司的申請。
02. 曾經的恩怨一筆勾銷?
關注SingPlus直通車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之前小編寫過華爲在新加坡5G招標中折戟的事,那次後華爲幾乎失去了新加坡的5G市場。這個故事如今有了反轉的劇情發展,是人們始料未及的。
先簡單回顧一下“5G事件”的始末。
6月底,新加坡通信管理部門表示已經完成了兩個全國性5G許可證的頒發工作。
新加坡這兩個全國性5G許可證頒發給了該國前三大電信公司SingTel、StarHub和M1,其中後兩者是以聯合競標的方式獲得的許可證。另外參與競標的還有第四大通信公司TPG,但是該公司失去了這一機會,未能成功獲得許可證。
而TPC公司的技術供應商就是華爲。這一結果意味著,新加坡5G市場將歸屬于愛立信和諾基亞,華爲則正式“出圈”。
衆所周知,在5G技術方面華爲是毫無疑問的領頭羊,愛立信和諾基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與華爲相匹敵。
全球5G標准專利的申請總數在今年年初就已經達到了21571項,數量非常龐大,而華爲的5G專利則占據了其中的14.5%左右,以壓倒式的成績穩居榜首。排在第二名的爲三星,5G專利總數爲2795項。第三名爲中興通訊,5G專利總數爲2561項。LG、諾基亞、愛立信則分別以2300、2149、1494的5G專利數量緊隨其後。
不過,在美國開動國家機器對華爲進行全面“壓制”以來,愛立信和諾基亞獲得了更多的機會,而華爲則面臨更多的挑戰。
因此,彼時華爲在新加坡“出局”也被自然地和美國的“淨網行動”聯想到了一起。
不過,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易華仁(S. Iswaran)很快出來辟謠,當局在招標5G網絡提案時沒有排除任何供應商,業者也根據自己的技術和商業要求,對供應商進行嚴格的篩選。新加坡的5G網建設不會將任何供應商拒之門外,而只考慮設備的安全性、耐用性和經濟效益。
不過,從此次華爲和新加坡政府深度合作,扶持新加坡企業的發展也可以看出,華爲和新加坡政府的關系應該比外界揣測的要友好許多。
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此前的陰謀論。華爲未能拿下新加坡市場,可能確實是多方原因導致的,而不僅僅是“政治站隊”。
其實爲了在5G時代爭奪話語權,新加坡也在積極制定相關戰略。此前,新加坡政府已經爲本國建設5G進行了一系列准備,並提出要在2020年底讓5G網絡覆蓋至少半個新加坡,到2025年覆蓋整個國家。這一計劃如果能夠實現,新加坡將有望成爲韓國、中國和日本之後的第四個使用5G網絡的亞洲國家。
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深圳在今年8月中旬已經實現了5G獨立組網全覆蓋。
深圳建成5G基站超過4.6萬個,5G基站密度國內第一,成爲中國首個5G獨立組網全覆蓋的城市;5G標准必要專利總量全球領先,5G産業規模、5G基站和終端出貨量全球第一。
深圳在5G領域發展的速度爲什麽能這麽快?
主要是依托于來自深圳的華爲和中興的5G技術。截至2020年1月,華爲、中興通訊分居全球5G標准必要專利總量的第一、第三位,華爲擁有3147個族、中興通訊擁有2561個族,改變了3G、4G時代歐美企業領跑的局面,體現出深圳在全球5G賽道中的領先實力。
5G組網方式包括非獨立組網和獨立組網兩種方式。其中,獨立組網指新建5G網絡,包括新基站、回程鏈路以及核心網。非獨立組網模式指使用現有的4G基礎設施進行5G網絡的部署。目前,我國正重點加快5G獨立組網建設。
5G獨立組網將告別依托4G改造的組網方式,將5G核心網與5G基站相結合,帶來完整的5G網絡特點和功能,從而進入“真5G”時代。
從目前來看,可以說深圳的5G發展速度的確是比新加坡快了一大截。那麽,華爲的競爭對手愛立信和諾基亞在新加坡將交出怎樣一份答卷也值得拭目以待。
話題回到這次華爲和新加坡政府的合作,我們不禁好奇他們是如何抛開國際輿論的是是非非,決定強強聯手,扶持新加坡高科技企業的發展?
03. 華爲合作的動機
這次華爲發出的合作和自身戰略轉型,已經外部環境都有著密切聯系。
華爲成立十年,已經走到了發展的十字路口。于此同時,華爲前行的外部環境越來越緊張,業務的升級和拓展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礙。
華爲最新的困境是芯片無法生産。華爲的麒麟芯片主要制造商爲台積電(TSMC),台積電(TSMC)表示在9月15日之後將不再給華爲供貨。麒麟芯片斷供帶來的最直接影響是,華爲系列手機開始出現供貨不足。
“華爲海思麒麟芯片的命運,對于華爲而言也是一個教訓,在全球化的過程之中,華爲不應該只專注于芯片設計,還應該兼顧芯片制造,” 華爲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對外表示。
因此,現在的華爲比以前任何時候都重視創新,尤其是自主創新和生産的能力。因爲被人用技術和生産掐住脖子的感覺實在是太“窒息”了。
所以,近日,華爲公司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上,首次提出了華爲進入“創新2.0時代”的概念。
徐文偉表示,華爲的創新進入2.0時代,創新2.0的核心是基于願景和假設的理論突破和基礎技術的發明,解決從0-1的問題,在後疫情時代與生態夥伴圍繞“共創、共享、共贏”,實現華爲“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的願景。
在“共創”上,華爲按照牽引和創造一個産業的模式來進行技術的研究和布局,與大學和研究機構,學術界,工業界聯合起來,共同推動爲數字化新生態打下一個堅實的底座,消除技術瓶頸,融通産業碎片,與合作夥伴一起構建數字化新生態,跨越産業裂谷。
在“共享”上,徐文偉認爲,由數字技術爲主驅動的新一輪産業革命中,行業Know-how非常關鍵,行業知識的創新是價值創造的源頭,生産系統是行業生産力的承載主體,ICT技術需要深入到具體的生産場景中,與OT技術充分結合,實現行業知識的“生産、共享/交易、應用”價值循環過程的數字化重構。
因此,華爲與合作夥伴共同深入業務場景,打造各主體對等協同、共享的數字化新生態,支持行業客戶的産品創新升級,生産能力和商業能力再造,提升行業生産力,做大共享。
最後是共贏,徐文偉表示,在行業全場景智慧生態建設上,華爲堅守商業策略,通過“硬件開放、軟件開源、使能合作夥伴”來推動産業的發展。開源操作系統、開源數據庫、開源AI計算框架,爲開發者提供端、邊、雲的全場景開發框架。
這三個創新方向,尤其是共創和共贏這兩大戰略的制定,或許可以用來解釋爲什麽華爲會想在新加坡挖掘有潛力、有實力的高科技公司進行培養。因爲比起西方國家,新加坡的整體環境對華爲還是比較友好的,是華爲可以發展凝聚的合作夥伴。
目前,華爲合作ISV的數量已經超過3500家,合作金額大于1億的頂級ISV合作夥伴有500家以上,包括金蝶、用友、神州信息、太極、北明軟件等,雲和計算全球生態創新中心數量已經達到37個。
目前,華爲AI合作夥伴已經突破4000家,HMS生態加速走向海外,全球月活7億用戶,注冊開發者160萬,超過8萬應用已集成HMSCore能力,並于今年7月正式啓動針對國內出海開發者實現全球化的“耀星領航”專屬激勵計劃。
徐文偉表示,未來模式的引領者應該是用開放對抗封閉、用協同對抗割裂。“華爲公司致力于爲行業數字化新生態提供“黑土地”,實現華爲“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的願景。”
04. 新加坡:創新我們不輸
而新加坡政府之所以能跟華爲一拍即合,也是因爲一向非常重視創新企業的發展,重視新加坡整體的創造力。對于華爲來說,新加坡一片優質的創新土壤。
新加坡在今年全球創新指數排行榜蟬聯第八,依舊領先其他亞太經濟體。
美國康納爾大學、歐洲工商管理學院與世界知識産權組在9月2日,最新發布的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報告顯示,新加坡是亞太最具創新力經濟體。韓國則首次擠進十大,榜上排名第10。
跻身20強的亞太經濟體包括香港(11)、中國(14)和日本(16)。
該指數評估全球逾130個經濟體,以創新投入(InnovationInput)和創新産出(Innovation Output)作爲衡量指標。創新投入細分五大經濟要素,即制度、人力資本與研究、基礎設施、市場成熟度和商業成熟度,創新産出則分爲知識與技術産出和創意産出。
報告指出,新加坡在創新投入方面名列世界前茅,尤其制度最爲卓越,不過創新産出則稍微遜色,全球排名第15。
說起來,新加坡政府在扶持企業創新這塊是真的沒少投入。
最新消息,2020年8月13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局長Ravi Menon在“新加坡金融科技節”每周特別在線節目中宣布,新加坡將推出“金融科技領域與創新計劃 2.0”( Financial Sector Technology andInnovation Scheme,簡稱FSTI 2.0),在未來三年預計投資2.5億新元推動金融産業創新發展。
FSTI 2.0資金來自金融領域發展基金( Financial Sector Development Fund),具體包括以下幾項措施:
首先,加強對早期技術試驗的支持。
將“概念驗證”(PoC)津貼上限提高一倍,從20萬新元增加到40萬新元,並將項目資金支持比例從50%提升到70%。
引入基于績效的分層資金支持機制,以代替現有的固定資金支持比例,幫助表現優秀的PoC項目獲得更多資金扶持。
每個申請人的資金支持比例和上限將根據評估小組票數決定。
其次,加強金融業人工智能技術應用。
將“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ArtificialIntelligence and Data Analytics ,簡稱AIDA)津貼的上限從100萬新元提高到150萬新元,爲金融機構實施突破性的創新型AI解決方案提供更大的動力。
此外,MAS將推出一條新的AIDA-Lite賽道,提供AIDA賽道的一半資金。借助AIDA-Lite,金融機構將能夠獲得資金支持,以采用行之有效的AI解決方案來增強其運營能力。
最後,還要爲新加坡金融科技産業建立更強大的人才通道。
聯合爲新加坡現有創新實驗室提供資金,鼓勵現有實驗室擴大規模並爲新加坡繼續培養金融科技人才。
此外,金融機構級項目(FinancialInstitution-Level Projects)、全行業項目(Industry-WideProjects)和AIDA Tracks下的所有新項目現在都有資格獲得與能力轉移相關的培訓費用資金支持。此類培訓費用包括聘請專家培訓本地人才庫所發生的費用,以及派遣本地員工進行海外培訓所發生的費用。這些培訓計劃將有助于支持金融部門的勞動力轉型,並加快技能和知識向新加坡人才的轉移。
所以說,新加坡政府在投入創新發展領域是從不手軟。
一直以來,新加坡信息技術産業的發展就不算領先, 因此面對華爲伸出的橄榄枝也是一拍即合,一個出錢一個出力。
此次和華爲展開合作,是否能在新加坡本土打造出像華爲一樣的明星高科技企業,讓我們拭目以待。
資料來源:
1. 新華網:深圳“煉”成全球5G“第一城”
2. 財經:華爲打出兩張創新牌,信號是什麽?
3. 早報:新加坡全球創新指數名列第八 領先亞太經濟體
4. 通信産業報:十字路口,華爲創新2.0是什麽?
5. 思達派:華爲在新加坡推出Spark加速器,面向5G、AI等高科技創企
6. SingPlus直通車:新加坡:抱歉,華爲你出局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