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日訊)新冠病毒疫情沖擊經濟各層面,出現裁員減薪潮,新加坡非盈利慈善組織發現,這場疫情帶來的惡劣經濟狀態,導致社會出現“新窮人(New Poor)”,這群新窮族包括年輕夫婦或私人住宅住戶,他們通常是不會向慈善組織求助。
《今日報》報道,非盈利慈善組織善糧社(Food from the Heart)表示,今年首9個月,從該組織的食物分派項目中受惠的家庭增加50%,從1月的6000戶增加到9月的9000戶。
慈善組織新加坡食物銀行也透露,4月和5月實施的阻斷措施期間,組織分發了560噸食品,這已經是去年全年802噸的69.8%。
上述慈善組織發現,新冠病毒疫情影響經濟,社會也出現“新窮人”,如年輕夫婦或私人住宅住戶,他們通常是不會向組織求助。
由新加坡管理大學連氏社會創新中心的研究團隊發布的《2019年饑餓報告》(The Hunger Report 2019)顯示,去年新加坡約一成家庭沒有或不確定能否獲得有營養食物,有些甚至一天只吃一餐。其中有四成家庭每個月都會經曆至少一次糧食不足的問題。但是只有兩成家庭在這方面得到幫助。
爲了回應調查結果,新加坡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周三(16日)表示,將繼續與慈善組織合作解決新加坡食物不足(food insecurity)的問題。食物不足指的是家庭缺乏或沒有信心獲得足夠或適當的食物,它不等同于饑餓。
善糧社執行總裁沈美霞說,最近尋求援助的人數急劇增加的原因,是與他們的工作性質有關。
她表示,有些人覺得要求食物捐贈是一種恥辱,因此不敢尋求幫助。
沈美霞講述了一名男子的案例,男子是家裏的唯一經濟支柱,失業後向慈善機構求助。雖然可以要求把飯盒送到家中,但男子堅持要親自從慈善機構的倉庫領取飯盒,因爲他不想讓孩子們知道此事。
參與社會及家庭發展部計劃的50歲食物協調員羅尼馬(譯音)表示,除了觀察到阻斷措施期間,屬于非必要工作人士面對無收入困境,弱勢群體也面對同樣問題。
他透露,在疫情爆發之前,他與團隊派發大約150個午餐飯盒給住在美芝路有需要的居民。阻斷措施期間,有幾天派發的飯盒比平時增加三倍,約450包,這包括午餐和晚餐。此後,派發的飯盒數據維持在每天180包。
食物不足也不好意思求助
新加坡管理大學研究顯示,稍微超過60%的食物不足家庭沒有尋求援助,理由包括覺得不好意思、對食物援助一無所知,以及認爲其他家庭需要更多幫助。
在外展工作中,食物銀行的團隊已經看到大約500例受惠者居住五房式組屋,共管公寓甚至有地住宅。這一群體在尋求援助案例中約占10%,相比去年這類案例只有兩起。
沈美霞也觀察到類似的趨勢,她稱這些案例爲“新窮人” 。
她說,自己遇到過一對年輕夫婦在疫情爆發前,把所有積蓄都花在翻新新的組屋上。當疫情加劇時,丈夫失業,妻子面臨減薪。當夫妻倆的積蓄枯竭時,他們負擔不起三餐。
來源:詩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