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建交30年
據《8視界》9月28日報道,今年是新加坡與中國建交30周年,《獅城有約》這個星期推出新中建交30周年系列報道,隨記者探討兩國人民在商業、科技、教育以及文化藝術方面等領域的發展和契機。
今天第一集探討的是新中政府間的合作,如何在互信的基礎上,繼續深化彼此的關系。
冠病來襲,加上地緣政治的緊張關系,更凸顯了新加坡與中國穩固建交的重要。副總理王瑞傑表示,要應對巨大的變化,新中兩國應該多方面探討一些新合作項目,並加大合作空間,而這就包括:推動科技創新以及數碼轉型,保持貿易開放,攜手解決眼前全球共同面對的危機。
王瑞傑說:“我第一次去中國是1990年,當時我在警察部隊,在這麽多年來,我差不多每一年都有到中國,看到中國的市貌、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巨大變化。”
副總理王瑞傑曾經多次在公開的場合中,以好朋友和老朋友來形容新加坡同中國的關系。
從1990年10月3日,新中正式建交,到四年後雙方開展第一項政府間合作項目蘇州工業園區。
再到2004年成立新中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副總理形容新中雙方在政治經濟人文等方面的交流是更深更廣。
王瑞傑說:“兩國的領導建立了相當好的聯系和互信,所以我們在討論一些項目的時候,我們都會照顧到彼此的利益和需求,所以在這方面,這些合作項目都是對兩國有利的,這種互利共贏的態度,讓我們能夠取得很實際的合作。”
新中剛在七月底決定在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框架下,加入公共衛生項目,加深疫苗研發、治療方面的合作,共同對抗冠病疫情。
王瑞傑說:“雖然有這個疫情,我們能夠還是保持我們的經濟和貿易的關系,然後就是怎樣加強我們在科研方面的合作,來更好地尋求新的一些方式,來控制這個疫情。”
今年一月底疫情爆發初期,身在湖北的新加坡人得以順利撤離回返獅城,中方出力不少。
新加坡駐華大使呂德耀說:“他們一些人需要10到12小時的車程才能抵達武漢機場。我們必須和中央政府以及湖北省官員合作協調。過程具挑戰性,不過我認爲,進行得比我預計中順利,這是因爲我們雙邊多年來建立的友好合作關系以及對彼此的了解。”
中國也對新加坡提供的援助表示感激。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洪小勇說:“一些在新中國公民在這期間在新加坡也不幸感染新冠病毒,這其中包括許多中國籍勞工、務工人員。我們雙方開展了積極的合作,進行了很好的協調。新方也爲此付出了很多努力,保障了他們的健康和權益。下一階段,雙方還將積極探討開展疫情防控、疫苗研發和分配等合作。”
但疫情也帶來一些新合作契機。副總理王瑞傑表示,冠病封城鎖國期間提高了人民對綠化環保的意識,2007年新中合作發展的新中天津生態城,能進一步推動雙邊綠化工程的合作。
疫情也加速了數碼轉型步伐,和中方合作的深圳智慧城項目就旨在共同研究開發數碼解決方案。
王瑞傑說:“因爲我個人覺得,在數碼化的這個過程中,很多企業都會受到很大的沖擊,不過企業如果能夠很好地運用這些數碼的技術,他們在很多方面會降低他們成本,而且擴大他們的市場。中國在這方面做得很好。”
洪小勇說:“我們期待與新方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系和經濟全球化,保障區域供應鏈産業鏈穩定暢通,支持世界經濟早日複蘇。”
新加坡和中國在2008年締結自由貿易協定, 奠定了穩固的貿易基礎。副總理說,希望能把貿易協定再提升,開發更多兩國企業間的合作機會。
新中第三項合作項目“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當中的陸海新通道運作不受疫情影響、雙方投資仍保持強勁。
除了加深政府間合作項目,新中的合作模式也需與時並進。
呂德耀說:“雙邊關系和合作會繼續演進,所以我們需要了解中國政府優先考慮的事項,他們在哪方面投放精力和資源,以及他們認爲哪些問題或挑戰最棘手,然後再看看我們有哪些合作機會。”
中國在過去30年取得的迅速發展,副總理認爲這是不斷學習,提升,不排斥新鮮事物和作風的成果。
王瑞傑說:“勇于嘗試,這對國家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因爲最終是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思維如果停歇在舊的一代,你就不能夠應付新的挑戰,能夠有這樣的一些新的想法,能夠勇于創新,是中國國家發展,多個國家發展最關鍵的一刻。”
他也希望中國在發展道路上,能夠與其他國家繼續合作,帶動周邊國家一起繁榮。
來源:8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