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2014年上坡,畢業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系學院。
目前在新加坡航空公司任職空乘,執飛國際航線。
32歲前遊曆了世界60多個國家與地區。
法語與美食的愛好者,現居新加坡。
新加坡地處“美食高地”的東南亞:多元文化和迥異傳統在這裏碰撞、融合,美食成了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人們交流溝通的最好紐帶。在所有的美食場所中,最能體現坡島飲食文化豐富多元、味美價廉的地方,當屬食閣。
食閣,一直以來都是新加坡美食文化的象征。這裏售賣的食物種類繁多,再挑剔的味蕾也能得到滿足。
每當友人造訪新加坡,問起吃什麽時,我一定會推薦他們嘗一嘗本地食閣裏的地道美味。就在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食閣中,臥虎藏龍著許多代表美食界最高贊譽的“米其林”推介店。
下面,我將爲大家分別介紹新加坡東部、西部、中部在食閣裏“暗藏”的各家最知名的廉價米其林美食攤。
Part 1: 東部 最大的明星食閣——舊機場路熟食中心 身爲東部地區最有名也是占地面積最大的食閣,舊機場路熟食中心建成于40年前。這裏容納了近兩百個熟食攤位,每天都會吸引大量饕客和附近居民前來覓食。悠久的曆史和龐大的體量,自然也隱藏著不少地道美味。
1. 新美香鹵面 Xin Mei Xiang Zheng Zong Lor Mee
這是一家無論你何時來,都需要排隊至少半小時以上的店。然而,當鮮香的鹵面入口,你會覺得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一碗4新幣的鹵面裏包含:新鮮的魚肉、鹵蛋、扣肉切片。濃郁的鹵汁鹹淡剛好又層次分明,還帶有蒜頭香的微酸醋味,提味又爽口。
這家店的鹵面每天售完即止。因此建議感興趣的朋友盡早前來排隊。一般而言,通常工作日下午1點左右即會售罄。周末更是過午就可能閉店。因爲疫情的影響,目前等待的時間更甚以往,所以想品嘗的朋友宜早不宜遲啊。
2. 老夫子炒粿條 Lao Fu Zi Fried Kway Teow
傳說中新加坡排名前三的炒粿條。味道據我新加坡本地和馬來西亞的朋友說:很地道!
個人推薦這裏的“白粿條”。與口感偏甜的新加坡本地“黑粿條”不一樣, “白粿條”是馬來西亞做法。充滿鍋氣的粿條米粉加上甜鹹適宜的臘腸,以及鮮嫩厚實的蛤肉,讓你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炒粿條裏還加入了適量的胡椒和辣椒,口感更爲豐富。
3. 加冷廣東活蝦面 Kallang Cantonese Live Prawn Noodle
新加坡人,可以說是吃蝦面長大的。蝦面就是本地人“童年記憶裏的味道”。
食閣裏賣蝦面的檔鋪不少。例如常年上榜“米其林美食推介”的“威利大蝦面”、“亞峇街大蝦面”等。
不過,我個人更推薦這家“加冷廣東活蝦面”。它家最具特色的就是以活蝦現做,每天都會有新鮮活蝦送至攤位。也因爲是新鮮送達,時間並不固定,建議想品嘗的朋友在午餐時間前來比較保險。
這家使用的是最新鮮的食材,因此不需要繁雜的烹饪技巧和多余的調料,就能激發食物本身的鮮味。6新幣的面裏包含3只大蝦,是我在食閣裏品嘗過的個頭最大、最鮮甜的活蝦。
以蝦油調味的湯頭,口感濃郁又不膩味。相比名氣更盛的“威利大蝦面”,那一汪漂浮在湯上的紅油,我還是更愛這家。
此外,蝦頭裏厚厚的蝦膏汁也是鮮美無比。佐以勁道的雞蛋面條,吃完讓人不禁感歎:即使比一般的蝦面貴兩三元也確是物有所值了。
4. 大巴窯啰惹 Toa Payoh Rojak
Rojak(啰惹)是馬來語,意爲“大雜燴”。是一種混合了蔬菜、水果、油條還有炸豆腐的沙拉。沙拉上的濃稠黑色醬汁混合了蝦膏、糖、青檸、辣椒醬等調味料,還加上了花生碎和姜碎。口感新奇又濃烈,酸甜辣盡在口中,十分開胃。
舊機場路熟食中心的這家大巴窯啰惹是全島最有名的一間。
不要小看了這一道看似簡單的雜燴,其實很考驗食材和制作的細節:
從蝦膏的選擇,辣椒醬辣度的把握,蔬菜切至的厚度等,都需要恰到好處。
醬料拌炒時,要將食材適度包裹住,食材和醬料才能完美融合。但因爲蔬菜與水果飽含水分,所以又不能過度翻炒,以免失去鮮脆的口感。
還有挺奇妙的一點:這家的啰惹食用完後,盤內不會像其他家一樣,留下大量醬料。
聽本地朋友介紹,這家店鋪這麽多年,味道一直沒有變過。如今掌勺的是老攤主的女婿,老丈人也時不時回來幫忙。很多老主顧,不僅自己堂食一份,臨走還會打包一份帶回家給父母,真是滿滿都是家的味道。
值得注意的一點,這家點餐比較特別:需要先自行領取一個紙質的號碼。等到店鋪的電子號碼儀顯示對應號碼時,再跟攤主點單。因此,取號後如需離開,要計算好時間。或保險起見,就直接等在攤位前,以免過號。
5. 娘惹煎蕊 Nyonya Chendol
“煎蕊”源于印尼語。是在東南亞地區流行的印度尼西亞爪哇地區的一種傳統冰凍甜品。
制作方法是:用斑蘭葉的綠汁和上糯米粉搓成一條條的粉膏,加在刨冰上,再淋上椰汁或椰漿,撒上紅豆、玉米、仙草等輔料。是一道老少鹹宜的經典甜食小吃。最傳統經典的口味是紅豆煎蕊。
舊機場路食閣的這家娘惹煎蕊位于鼎鼎大名的新美香鹵面隔壁,他家的煎蕊甜度適宜,老板娘還會在刨冰上加適量椰糖增加香甜口感,非常值得品嘗。
Part 2: 中部 市中心上班族的美食天堂——廈門街熟食中心
來到中部、市中心的CBD一帶,就不得不提位于核心商業區的廈門街熟食中心。這裏的美食,不僅深受附近上班族白領的喜愛,也是衆多遊客慕名而來打卡拍照的必選。
1. 超好面 A Noodle Story
第一個介紹的,是該熟食中心最有名,也是最多遊客前來打卡的攤位——超好面,每天只售200份的創新“新加坡拉面”。
“超好面”在日式拉面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又結合了港式雲吞面,可謂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它家的叉燒肉很有特點:帶有濃郁的煙熏香味,入口肥而不膩。再加上自制的參峇辣椒醬,以及外面包裹了土豆絲的炸蝦與日式溏心蛋……一碗面端上,豐富的食材一時讓人不知該從何下嘴。當然,這樣多元混搭的美食風格也深受年輕朋友的喜愛。
9新幣一小碗的售價也是我在食閣裏吃過最貴的一碗面。不過這家的面不僅用料實在,擺盤也很講究,主廚不愧是做西餐起步的。
這裏的招牌叉燒雲吞面不僅味道讓人稱贊,顔值也很能打。食客們紛至沓來,很多喜歡拍拍拍的朋友們也慕名而來打卡這碗深具網紅氣質的“超好面”。
2. 桐記牛肉粿條 Hong Kee Beef Noodle
如果在廈門街熟食中心裏只能選擇一家店進行推薦,那我一定選“桐記牛肉粿條”。
與隔壁“超好面”誇張的隊伍相比,這家攤位門前可以算得上有些冷清。如果,只是一味追求知名度,你可能會與這家寶藏美食店鋪失之交臂。
“桐記牛肉粿條”的菜單上只有一種選擇——牛肉米粉。但做法分爲幹濕兩種:幹的做法,用的是細米粉;湯的做法,則是寬河粉。
個人偏好他家的湯面粿條河粉。勁道爽滑的粿條,鮮嫩多汁的牛肉,搭配烹煮超過12小時的牛骨高湯,撒上胡椒粉和香菜,加之少量酸辛的腌白菜絲——在新加坡陰濕的雨季,坐在喧鬧的食閣裏,嘬上這樣一碗熱騰騰的米粉湯,身心都得到了撫慰。
3. 馳名香脆咖喱蔔 J2 Famous Crispy Curry Puff
咖喱蔔是新加坡最知名也最常見的小吃之一。相信大家來到新加坡,能經常看到本土的連鎖品牌“TIP-TOP”。
以前上班忙碌時,經常會有同事貼心打包 “TIP-TOP”的咖喱蔔帶給大夥填肚子。也因此,我對于咖喱蔔的印象一直都停留在用來臨時充饑,又有一點油膩的本地零食上。
直到有一天,我在朋友的帶領下品嘗到了這家店的咖喱蔔。與“TIP-TOP”或大部分本土咖喱蔔不同的是:雖然外表相似,但入口絲毫感受不到普遍咖喱蔔的油膩,而是酥脆無比。
給它拍照著實花了我一番功夫:因爲過于酥脆,擺盤時表面的酥皮一直不停地掉。要拍一張高顔值的照片真不容易。但這一點也不妨礙我對它的喜歡,就連我那挑剔的法國男友都誇贊他家的酥皮做得好。
這裏的每一只咖喱蔔皮薄餡厚,滿滿當當地塞著咖喱土豆和雞肉的餡料。雞肉嫩滑,土豆軟糯,每一口都充滿了濃郁鹹香,無論趁熱還是放涼都好吃。 除了標准的咖喱土豆雞肉口味之外,這家還有沙丁魚、黑胡椒雞肉和芋泥口味,都很值得品嘗。
以上介紹的是筆者實地品嘗過,且覺得確實值得推薦的新加坡中東部食閣裏的美味。
短短一篇文章,相信大家也已經開始贊歎于獅城平民美食的強大。不著急,在明天的推送中,彌羅將帶領大家來到坡島的西部,繼續饕餮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