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曆史上,哪裏資源不豐富卻能夠實現經濟繁榮和發達?可能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新加坡。畢竟,新加坡就是一個小小的島,島上要啥沒啥,竟然創造了一個世界一線城市,人均GDP高達6.6萬美元,成爲全世界最富裕的地方。
記得當初新加坡被馬來西亞一腳踢開的時候,總理李光耀痛哭失聲,接下來的日子該怎麽過?
很快,新加坡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發展工業和服務業,把自己打造成一個轉口貿易、金融、旅遊業的中心。從1965年獨立,到成爲亞洲四小龍,新加坡只用了20年時間。
很多外行人認爲,新加坡能夠成功,是因爲靠著收過路費而成。其實並非如此。馬六甲海峽很大,新加坡不可能堵住馬六甲直接開始收費。這一點,和埃及的蘇伊士運河真的不是一回事。
新加坡的經濟,其實主要是外貿經濟,主要産業是電子、石油化工、金融、航運、服務業爲主,依靠美國、日本、歐洲以及新加坡周邊,這裏不僅是一個大型港口,更是一個以港口爲中心興建的外貿工業基地。
如果埃及的蘇伊士運河是一個高速公路收費站的話,新加坡就是一個服務區。
只不過,這個服務區,能夠生産大量貨物,同時爲來往車輛提供最全面的服務。
新加坡的制造業産品主要包括電子、化學與化工、生物醫藥、精密機械、交通設備、石油産品、煉油等産品。迄今新加坡已經成爲東南亞最大修造船基地之一,以及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再加上新加坡的建築業等産業,工業占到新加坡GDP的35%左右。
新加坡64%的産業,是服務業,包含了批發零售業、商務服務業、交通與通訊、金融服務業、膳宿業(酒店與賓館)、其他共六大門類。
總之,新加坡能夠提供的所有核心産品,並非先天形成,而是後天努力的結果。
所以,一旦有新加坡的替代品出現,新加坡極有可能遭遇邊緣化的狀態。
即便不是邊緣化,新加坡工業服務業也暴跌10%,對于新加坡來說,也是無法承受的巨大損失。
很明顯,新加坡口中的這份肥肉,別的國家也想要。皇京港就是爲了搶新加坡的生意而出現。
皇京港並非新出現的港口,而是爲了配合一帶一路戰略而建設的大型深水港口。皇京港位于馬六甲海峽中段,這裏水更深、服務配套具有後發優勢,將來與新加坡絕對是有相當的戰略優勢。
中國電建集團承建了這一港口,將來會由3個人造島和1個自然島嶼組成,占地1366英畝,計劃總投資800億馬幣。按照規劃,第一島將建造旅遊、文化遺産及娛樂區;第二島將建成物流中心、金融、商業、補給與高科技工業區;第三島爲綜合深水碼頭及高科技海洋工業園;第四島則爲碼頭、臨海工業園。
很明顯,皇京港在各方面都是一個直接對標新加坡的大項目,單純從港口規模和質量、接待遊客容量來說,都是妥妥的碾壓新加坡的存在。
目前,馬六甲皇京港項目已經規劃了一萬六千平方米的國際時尚街區,大約450家商店,國際豪華遊輪碼頭,擁有未來亞洲最大的豪華遊艇碼頭。整個項目占地二百四十六萬多平方米,這樣的規模,足以超越原有的新加坡港。
預計到2025年,皇京港的大部分設施能夠部署完畢,到時候,新加坡可真的就是岌岌可危了。
皇京港的建設,其實從某種程度上說,不是取代新加坡成爲新的貿易和貨物中轉中心,而是恢複往日榮光。
皇京港所在地,就是大名鼎鼎的馬六甲,馬六甲海峽,就因爲馬六甲古城而得名。在明朝初期,馬六甲地區成爲重要港口的同時,也建立了強大的滿剌加王國,整合下西洋時,馬六甲城雖然比不上明朝的南京、揚州等港口,但絲毫不亞于威尼斯、亞曆山大等西方港口。
近代,馬六甲成爲荷蘭殖民地,而新加坡則在英國霸權統治下迅速崛起,取代了馬六甲的地位。
毫無疑問,馬六甲的皇京港見證了鄭和下西洋海上絲綢之路的成功,在英國和荷蘭海上霸權爭鬥中失敗,而21世紀世界航運的大變局,會成爲皇京港成功的重要戰略機遇。
長期以來,中國在馬六甲海峽的發言權很小,可是,中國卻已經成爲馬六甲海峽的第一大使用國。每天經該海峽的船只中有60%來往中國,中國進口石油量的80%以及進出口物資的50%要經過海峽。興建新的港口,擴大中國在這裏的影響力,皇京港是非常重要的選擇。
目前全世界吞吐量前十的港口中,中國獨占七位,新加坡作爲馬六甲乃至東南亞最大港口,長期在中美之間打太極拳,不利于我國的航運安全。建設皇京港,也許未必能夠取代新加坡,但至少,讓新加坡不敢放肆。
如果新加坡一意孤行,到時候我們要求經過馬六甲海峽的中國船舶只能在皇京港停靠,新加坡的航運服務業,恐怕就會遭遇滅頂之災。
不過,我們的一帶一路,從來都是共贏策略。皇京港將來更多能承擔馬六甲地區的增量航運福利,給經過馬六甲海峽的所有船只,多出了一個新的選擇。
來源:網易號/彭希伯說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