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的生活
離不開一座座稱爲“政府組屋”的高樓
一排組屋可說是新加坡獨特的一道人文風景
但是
早年的新加坡人卻
住在簡陋的亞答屋和店屋裏
非法搭建的木屋區擠滿了人
衛生條件欠佳
爲解決屋荒問題
改善生活環境
英殖民政府在1927年正式成立改良信托局
並于上世紀30年代在中峇魯興建本地第一批公共住屋
之後轉由1960年設立的建屋發展局挑起大梁
負責興建公共住屋
1964年推出的“居者有其屋”計劃
讓新加坡人能夠正式擁屋
奠定了組屋發展的長遠基礎
轉眼間
建屋局今年已邁入第60個年頭
魚尾文現在就帶你追蹤這些年來組屋建設的變遷!
1961年
新舊城鎮發展
女皇鎮
一個在新加坡獨立以前就聳立的標志性老鎮
建屋局成立後建成的首三座組屋
就坐落在女皇鎮史德林路(Stirling Road)
建屋局在女皇鎮史德林路興建的第一批政府組屋。(檔案照)
這三座組屋
第45、48和49座組屋
每座樓高7層
1966年
大巴窯成爲首個由建屋局打造的衛星鎮
五個鄰裏社區圍繞市鎮中心相互連接
每個鄰裏都有商店、巴刹和學校
市鎮中心則有圖書館、警局和診所等
足不出“鎮”便可安居樂業
大巴窯8巷巴刹熟食中心(檔案照)
此後
宏茂橋、勿洛和金文泰等新鎮也陸續成形
這些新鎮的組屋外觀除了傳統的長方形
還有圓形
“U”形
“Y”形
斜頂組屋
和點式組屋
塑造出不同風格的城鎮特色~
如今
新加坡政府在發展榜鵝、盛港
登加等新鎮的同時
也不忘爲早期興建的城鎮注入新活力
通過“再創我們的家園”計劃等
有系統地翻新舊鎮
大巴窯“私人組屋”The [email protected] Payoh外觀設計美輪美奂(檔案照)
今年獲選翻新的城鎮就包括
女皇鎮、紅山、蔡厝港和宏茂橋
未來的組屋區也會騰出更多綠化空間
著重提升新加坡人的生活質量
杜生閣的設計融入許多環保元素。(檔案照)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片理想家園
但在享有舒適環境的同時
別忘了
這一切都是建基于60年來的不懈努力
長按以下的二維碼
查看你的組屋“身價”漲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