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 年, 李光耀主政的新加坡政府發布公告:9月開始,每年開展“多用華語”的語言推廣運動。
已經實行十數年去中華化的新加坡,要開啓文化上的尋根之旅了?
心系中華的南洋華人似乎看到新加坡的文化轉向,甚至覺得:李光耀的心,終究還是念著“根”的。
然而,李光耀很快潑了他們一盆冷水。
僅僅一年後,世界範圍內唯一的一所海外華文大學——南洋大學,被李光耀強制關停。
1980年8月16日,南洋大學舉行第二十一屆畢業典禮,從此走入曆史。從1955年至1980年,這所以華文爲教學媒介用語的大學,在新加坡,延續了中華文脈,也始終是華人家國情懷的主陣地。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這是發源建立南洋大學的南洋先賢們,秉持一身的愛國心。然而,他們薪火相傳、念茲在茲的“文脈”,伴隨著一紙政令,走向終結。
關停南洋大學,也揭開了李光耀的僞裝:所謂華語運動,不過是安慰華人的催眠藥,也是打壓中華文化的障眼法。
南洋大學的消亡史,恰恰是新加坡華人身份認同嬗變的曆史。從中國人,到新加坡人,這一身份認同的曆史蛻變,正是在南洋大學的招牌被摘下時,真正完成的。
正如新加坡媒體所言:隨著南洋大學的壽終正寢,新加坡徹底從中華文化圈中,走了出去。
新加坡的去中華化國策,無疑是“成功”的。據1980 年的人口普查資料統計, 新加坡以華語爲母語的人數極少, 只 占 5.2%;而以華語作爲方言群間交際語言的比例則僅爲 4. 3 %。
然而,正如媒體所問的:這是福,還是禍呢?
畢竟,華人文化傳統喪失與否, 對占全國總人口 77%的華人來說, 關系到其在全球化進程中如何保根生存、如何維系民族認同的這一深層問題。
回溯曆史,南洋大學的草創與終結,或許能給予今人,關于福禍的啓示。
在新中國成立後,英殖民政府實行阻斷新馬與中國大陸往來的政策,使得新馬地區華文學校的師資來源及高中畢業生的升學渠道,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此外,英殖民政府大力推行英文至上、排斥華文教育的政策,試圖割斷華人華僑的文化認同感。
英國殖民者的誅心之謀,令南洋華僑界憂心忡忡。1953年初,在新加坡福建會館的集會上,主席陳六使發出倡議:“吾人爲維護華人文化之長存,實有創辦華人大學之必要。”
陳六使率先垂範,首捐500萬元,福建會館將位于新加坡裕廊西的212公頃土地捐獻出來作爲校址。
然而,南洋大學的辦學卻無法光明正大進行,因爲英國殖民者,禁止華人辦學。不得已,陳六使等在公司法令下創辦成立了“南洋大學有限公司”。即便是以公司形象示人,南洋大學也屢屢遭到英國殖民當局的審查、刁難,可謂是在艱險中傳道授業。
辦學之路,也是道阻且長。南洋大學聘請林語堂擔任第一任校長,但這位國學大師出任校長後,卻嫌南洋大學經費不夠,吹毛求疵,自己落了個晚節不保,南洋大學也慘遭遇人不淑。
最後,林語堂拿走陳六使的支票賠償回到美國後,甚至發表文章抹黑南洋大學,意圖毀掉該校。不過,在熱心華僑的同舟共濟之下,南洋大學還是在困境中艱難求生。
1955年6月,南洋大學先修班開始上課;次年,第一屆本科新生正式入學。1956年大學開學時僅有文學院暨理學院兩院。1958年春,第一期建築工程全部竣工,商學院正式成立,這一年,南洋大學學生會也宣告成立。南洋大學初具規模。
其後,伴隨著新加坡的獨立、政策上對華文教育的相對寬松,南洋大學開始趁勢發展。《南洋大學法令》在新加坡議會獲得順利通過。1960年,第一屆本科學生順利畢業。這也標志著南洋大學,邁過了辦學最難的坎兒。
然而,伴隨著地緣氣候的變化,南洋大學迎來了一波又一波劫難。
從50年代末開始,新加坡政府開始崇尚英文至上、排斥華文教育,以華文爲主要教學語言的南洋大學,其畢業文憑不能得到平等待遇。1959年,林有福政府宣布不承認南洋大學學位,導致政府與南大學生之間爆發了沖突。
1963年2月2日,新加坡政府開始“冷藏行動”,軍警事先無經校方同意,私自闖入校園,大肆逮捕學生。在爭執中,造成不少學生受傷,學生會召開大會,表示抗議。而主導冷藏行動的,正是當時的政壇新星:李光耀。
1963年8月31日新加坡加入馬來亞,成立馬來西亞聯邦。9月21日李光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在州選中獲勝。就在9月22日晚,政府尚未正式組閣,州政府竟然直接宣布褫奪南洋大學理事會主席陳六使的公民權。陳六使先生一生爲續中華文脈奔走,卻不料遭遇如此待遇。這自然也激發了南洋大學學子的義憤,其後,南洋大學千余名學生集合到政府大廈前草地,向代總理杜進才呈遞請願書。
然而,鐵了心去中華化的新加坡政府,開始訴諸武力。僅僅在人民行動黨勝選5天後,新加坡政府派軍警進入校園,剝奪《大學論壇》等六種刊物的出版權,逮捕五名在籍學生和七名畢業生。次年6月,三千名軍警進入校園,逮捕了五十余名學生,封閉南洋大學學生會。這激怒了南洋學子,學生以絕食抗議。
一個月後,校長吳德耀等校方也展開護校活動,學子也開始紛紛請願。最終,政府作出讓步,華語教育短暫延續。但這次系列沖突,卻讓未來的小國巨人李光耀,下了狠心:一定要對南洋大學大規模改組。
李光耀將英語定位新加坡官方語言,並通過多種方式,扼殺華語教育。
1970年代,新加坡政府開始推行以英文爲第一語言(教學媒介用語),包括華語在內的母語爲第二語言的雙語教育政策。這除了導致華文教育在新加坡沒落,也導致南洋大學的生源不斷減少、許多畢業生就業困難。
面對李光耀的打壓,南洋大學開始建設具有更靈活與更廣泛基礎的課程結構。新的學科也隨著開設,計有電腦科學、理化科學、環境科學、銀行與財務學、大衆傳播與社會學以及心理學等。
1975年3月14日,李光耀選派教育部長李昭銘兼任南洋大學校長,對南洋大學下了狠手,進行徹底的改制。
除中國語文科外,各院系的教學媒介語從中英雙語改爲單用英語。而這也並未完全消解南洋大學的華語氛圍,且中華文化的教育也以英文的形式教授。
終于,李光耀放出了致命的殺招——關停南洋大學。
1980年,南洋大學與新加坡大學合並成爲一所以英文爲教學媒介語的新加坡國立大學。1981年,在原南大校址建立了南洋理工學院,並在1992年發展爲現今的南洋理工大學。
李光耀曾試圖改寫南洋大學曆史,將南洋理工大學作爲南洋大學的繼承者。然而,在南洋大學20多年曆史中,畢業的12000多名畢業生,聯名抗議。李光耀也不得不作罷這一“打扮曆史”的企圖。
總算,南洋大學還是爲新加坡,留下了最後一絲微弱的中華文脈。
可最終,伴隨著這些學子的老去,新加坡再沒了中國的文化蔭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