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最近發布了2020全球最佳醫療保健排名,對各國的醫療體系進行了評比,其中新加坡排名全球第六。
新加坡憑借其一流的醫療水平、顯著的治療效果和聞名遐迩的醫療體系,與發達國家的主流醫療保健機構不分伯仲。各大醫療保健機構與世界各地的頂尖醫療中心也建立了非常穩固的合作關系,而新加坡醫生也在醫療研究領域擁有許多世界首創。
新加坡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醫療保健機制,病人們隨時隨地都能享受到全面周到、費用合理的醫療服務,每年前往新加坡求醫問診的人數超過40萬人次。
新加坡醫療概況
新加坡的醫療服務優質而高效,病患可以選擇各種不同類型的醫院,新加坡已有13家醫院和醫療機構獲得國際聯合委員會品質認證(JCI),占獲得認證的亞洲醫療機構的三分之一!
目前新加坡有15家公立醫院,其中包括6家急性綜合醫院,一家婦幼醫院,一家精神病醫院,此外還包括6家國家專業中心和一家多學科醫療中心,21家私人醫院和專科診所。
此外,新加坡擁有2000多名全科醫生(GP),每個居民區還有社區醫院,可爲康複期病人以及無需前往綜合性醫院就診的老人提供及時的醫療保健服務。
新加坡醫療體系
新加坡的公立和私立醫療機構並存,基礎醫療門診80%由私立醫療機構或是家庭醫生診所提供,另外20%則是由政府綜合診療所提供,而綜合醫療、專科和24小時急診主要由公立醫療機構提供占80%的比例,剩下的 20%由私立醫療機構提供。
此外,新加坡通過有效的政策調控,使新加坡的公立和私立醫療機構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新加坡醫療體系主要分爲三個層級:
基礎層:最基礎的是遍布全島各地的基礎醫療單位,包括綜合診所和家庭診所。
中間層:是新加坡的各種綜合性醫院。如果在診所看不好,那麽就需要診所醫生寫的推薦信,將病人送去綜合性醫院向專科醫生進行就診。
最高層:頂端的是一些專科醫院,比如癌症治療中心,精神病治療中心等。
公立醫院還承擔著一個重要的責任,把守從學生成爲醫生的最後一關。在新加坡,醫科大學的學生畢業後,必須先到公立醫院學習、培訓和服務一段時間。
經過實習,合格後,才算是真正”畢業”,具有醫生資格,而後可以選擇進入私立醫院或者自己開診所。
爲了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新加坡還制定了許多醫療保健的行規及標准,不斷促進醫療技術的革新與發展。
新加坡醫療保健系統由保健科學局(Health Sciences Authority)一批受過嚴格專業訓練的專家掌控。
這批專家運用他們豐富的經驗,確保病人能從日新月異的醫療新技術中獲益。
保健科學局在藥品的檢測管理,醫療設備,藥物分析,法醫鑒定,防輻射保護方面制定了嚴格的標准。
新加坡非常重視先進醫療設備的投入,是亞洲第一個引進美國“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DaVinci Surgical System)的國家,也通過引用磁共振聚焦超聲手術系統,成爲東南亞首家無需開刀治療子宮肌瘤的國家。
新加坡的亞太醫科中心2018年最新引進了目前西門子最先進的MRI核磁共振,是亞洲第一台,可以真正做到無輻射,可以進行最精密的早期癌症篩查。
比起日本早癌篩查PET-CT動不動就把國人拉去灌含有大量輻射的螢光劑,新加坡的諸多亞洲第一領先設備讓人安心。
除了先進的醫學技術,新加坡的醫護人員素質也飽受贊譽。
一名新加坡的醫學院畢業生,通常要經過6~8年的培訓,才能成爲一名能獨立爲患者出具治療方案的資深腫瘤醫生。
而在這之前,他們都要到美國、英國等醫學技術發達的國家進行1~2年的學習與研究,專攻某一種腫瘤的診斷與治療方法,與世界先進的技術保持一致。
新加坡醫療保障制度
新加坡是依靠政府補貼和強制個人保險來實現全民醫保的典型國家,實行政府津貼、保健儲蓄、健保雙全、保健基金四者相結合,把縱向的自我積累與橫向的社會共濟保障以及政府爲貧困人群的最後保障結成一個整體,從而使每個新加坡人都能得到良好的基本醫療服務。
政府津貼:新加坡政府按照門診和住院兩種類型來爲病人提供財政補貼。其中,就門診看病而言,政府爲成年人補貼50%,對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和65歲以上的老人補貼75%。而對于住院患者,根據住院條件的差別,病房分A、B1、B2、C四個等級。對各等級病房的補貼率分別爲0、20%、65%和80%。如果每次總住院費超過500新元(C級)至1000元(B2級),即可啓動保健儲蓄。
保健儲蓄計劃:這是一項帶有強制性的全國醫藥儲蓄計劃,相當于我國的城鎮在職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國民必須將每月收入的7%~9.5%儲存入個人專用戶頭,用于支付戶頭持有者及其直系親屬的住院費用和特殊的門診費用。爲避免儲蓄提早用盡或過度耗費,此項保健儲蓄在使用時是有限度的,政府積極鼓勵患者選擇與自己經濟實力相稱的病房等級。
健保雙全計劃:設立于1990年,健保雙全的投保是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首次繳付公積金時,就自動在健保雙全制度下交保,除非他們選擇退出。這是一項低廉的重病保險計劃,爲投保人提供重病保障,萬一患上重病或長期疾病需要龐大的醫藥開支,而保健儲蓄又不足支付這些開支時,可動用健保雙全資金。
保健基金:設立于1993年,是政府設立的一項保健信托基金,主要使用利息收入協助貧困病人支付醫療費用,其實質是通過政府買單爲貧困者提供安全網,是一個托底的國家保險基金。
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自豪地總結道,“在確保人人都享有必要的醫療照顧的同時,我們並沒大量地耗費資源,也沒有讓病人需要排長龍等候動手術。”
近年來,到訪新加坡的醫療旅遊者人數正逐年穩定增長,很多人去新加坡接受先進的治療或常規健康檢查。而也有很多移民新加坡的人士反映,新加坡先進高效的醫療體系也是他們移民新加坡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