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加坡多個社區引入了商業促進區的管理模式,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與場所改善計劃來增強社區活力,吸引更多遊客前往,促進了商業區的經濟繁榮,並打造出多個世界聞名的旅遊地標。成功的商業區運營經驗值得其他城市從中學習與借鑒,爲此,本文將依據時間線,回顧新加坡商業促進區計劃的探索與實施過程,總結煥發城市商區活力的經驗。
商業促進區,又稱商業改進區、商業複興地區等,是一種以多方合作的方式管理城市中心商業區的空間治理模式。其本質是由本地業主自籌經費用于區內建設的平台,目的在于在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基礎之上,針對商業中心的運營需要,提供治安維護、基礎設施、商業運營、空間治理等服務,營造更好的建成環境。
從1990年代起,新加坡便從海外學習商業促進區經驗,並于打造城市地標濱海灣時嘗試引入,獲得了卓越的成功。隨後,在頗具成效的實踐經驗鼓勵下,新加坡于2012年成立了首個地方商業區管理組織,並在2017年開始采取試點項目方式在整個國家推廣。
“商業促進區”模式初探
商業促進區的概念最初起源于北美郊區的購物中心——入駐的商家向購物中心管理方支付物業管理費用,由管理方統一負責公共區域的整治維護、對外宣傳、活動組織等。在發展成熟的城市中心商業區,多方的商家和業主也需要相似的組織來促進和維護本地的商業環境,對內協調多方群體的利益,對外與政府和其他組織合作,促進本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
新加坡濱海灣鳥瞰
2000年代早期,新加坡爲當時已經完成大部分主要基礎設施建設的濱海灣區引入了“商業促進管理”的第三方空間治理模式,成立了濱海灣發展署(MBDA),負責市場推廣及管理工作,組織統籌公共部門、業主與商家共同商討,以此提高濱海灣區的宜居性和活力,讓其成爲一個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濱海灣除夕夜倒計時活動
除市場營銷工作之外,它還建立了一個海濱展覽空間,展示濱海灣的空間規劃和發展計劃;在海濱的公共空間中安裝創意性設計的街道家具;並組織大型活動,如除夕夜倒計時和“我點亮新加坡”。其中大部分舉措是與地區內的利益相關方共同合作規劃和實施的,包括舉辦各種演出的濱海藝術中心和經營酒店、餐飲的富麗敦酒店。爲了擴大濱海灣發展署的職權,市區重建局在2011年將該機構改名爲地方管理部(PMD),除之前的職責外,還負責協調、對接多機構的場所管理工作,如新加坡旅遊委員會(STB)、國家遺産委員會(NHB)和國家藝術委員會(NAC)等機構。
成立正式“地方管理組織”
2012年,濱海灣發展署的成功經驗促使市區重建局考慮將場所管理舉措擴展到新加坡的其他地區,並決定在新加坡河區成立正式的地方管理組織——新加坡河一號(SRO)。
新加坡河風貌
新加坡河一號(SRO)所管轄的區域包括羅伯遜碼頭、克拉克碼頭和駁船碼頭三個曆史街區,均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在成立地方組織之前,盡管三個區域都打造得十分成功,充滿活力,但缺乏連結性,沒有形成共同的文化標志。例如,克拉碼頭是以夜生活中心的形象而聞名,羅伯遜碼頭則被視爲富裕外籍家庭的娛樂場所,而駁船碼頭的親民街屋建築和河邊環境使它成爲一個受外來遊客歡迎的旅遊區。這三個地區都擁有一定的客流量,但卻是針對不同人群,甚至不同時間段的,造訪人群往往單一地到達其中一個地點,使得該地區無法形成連續、共同的整體,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地理隔閡性。
爲此,市區重建局聯動商業經營者和業主,共商新加坡河未來發展的願景,並表達了對利益相關者所組織的活動和營銷的支持。他們希望挖掘三個碼頭的建築、曆史等元素的共性,協調新加坡河景點,通過促進公共關系讓新加坡河變爲一個全天候吸引人的地點。
新加坡河克拉碼頭
這些努力在2012年8月達到高潮,一項加強新加坡河區的五年業務計劃被推行出來,由新加坡河一號(SRO)作爲地方管理組織主導實施:以非營利公司的身份吸引利益相關者參與,了解其需求並促進他們之間的協作與共識。通過一系列的活動節慶、場所創造計劃以及市場營銷等,延長遊客的旅遊路線,在保有自我特色的情況下聯動三個區域共同發展。
新加坡河節燈光表演
除業主和商戶自願捐款外,市區重建局也爲計劃提供了補助資金。在利益相關者的支持和努力下,新加坡河實現了各種改進項目,包括強化駁船碼頭長廊(如安裝街道家具和景觀美化)、組織整個河區的活動,如新加坡河節。地方業主和商戶也從地區增加的人流量和降低的成本中獲益。
推行“商業促進區試點”項目
2017年,市區重建局延續新加坡河一號(SRO)地方管理組織的優勢,在該地區啓動了商業促進區試點計劃。由業主與商家帶頭主導新加坡河區域的發展,營造獨特的社區,帶動地方經濟。
該計劃提出,將新加坡河包裝成一個凝聚力強,品牌知名的目的地,成爲當地人和遊客的主要目的地,同時作爲一個將國家過去與現在聯系在一起的地方,提供訪客真實的新加坡體驗。
除了發展計劃外,新加坡河一號(SRO)還根據市區重建局的要求編制了一份倡議清單、潛在成員名單和成員收費表,並劃定了計劃的地理邊界。
新加坡河商業促進區試點範圍
在過去的三年中,該計劃已經實踐了不少亮點措施:
1. 結合社區文化,打造重要節日:通過新加坡河的兩個重要節日,即聖帕特裏克節街頭節和新加坡河節,讓商區煥發新光彩。吸引了更多的遊客。
聖帕特裏克節街頭節
2. 增設活動類型,豐富休閑生活:籌辦活動或分享會,加強商務圈人們的工作體驗,也爲假日帶來活力;增加遊船服務,讓遊客更好地遊覽新加坡河。
新加坡河遊船服務
3. 城市微改造,提高吸引力:增加城市藝術裝置、對城市公共空間進行微改造,例如三個碼頭的隧道塗鴉、街頭雕塑、燈光裝置等,提高空間吸引力與趣味性。
新加坡河街頭雕塑
“商業促進區試點“模式推廣
2018年9月,市區重建局宣布了位于市區的政府大廈、萊佛士坊、濱海灣、濱海中心、丹戎巴葛、牛車水中華坊和甘榜格南,以及市區外的巴耶利峇和裕廊商業區的九個商業促進區項目。
第二批商業促進區試點項目區位示意圖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對商業促進區項目高度重視,同時指出,現今消費者只要通過網絡便可用低廉價格買到所需産品與服務,不一定要到實體零售店,因此零售業者必須打造獨特的體驗,主動吸引消費者前來光顧。“你必須營造絕佳的體驗,不然就會走向絕路。我們需要地方管理者爲普通的空間創造可以吸引人的獨特體驗,讓人們想要花時間造訪,並且還會再回來。”
街頭音樂節
爲了支持該計劃實施,新加坡政府提出,業主可就他所處的社區提出長達四年的發展計劃,計劃一旦獲得通過,參與的業主所繳交的總發展費可享有政府一元對一元的支持,最高可達50萬新幣。除了政府的資金,市區重建局亦會協助發展業務計劃,這也有助于規劃部門在實地與地方管理人員的交流中積累知識,提升規劃的合理性、在地性。
自從商業促進區形成以來,各方業主和商戶開始結合其區域特色設立無車區、文化遺産走道和步行街。甘榜格南項目在哈芝巷(Haji Lane)到亞拉街(Arab Street)之間設立了更多的無車區,爲遊客打造安全友善的遊覽環境。除此之外,還邀請藝術家們在郵筒、牆壁等物品上作畫,打造特色街頭文化藝術,讓街巷改頭換面,成爲社交媒體的“打卡”熱點,變爲具有本地特色的熱鬧文化商圈。
市民們在甘榜格南的街道上觀看皮影戲
逐步引入多種類型的活動,如美食、藝術和文化等活動,也是商業促進區常見的措施之一。活動可以幫助活躍領地,打造風格獨特的商業區,推動地方經濟。位于中央商務區的戎巴葛中心便推出了一系列周末活動,原本整個以工作空間爲主,一到周末和假日就變“鬼城”的場所在活動下重新活躍了起來,許多市民被吸引而來,參與大規模的瑜伽鍛煉、文化節等。
市民們在丹戎巴葛中心參加瑜伽活動
城市空間的運營管理僅靠公共部門運營是不足的,其主導的活動未必能完全反映各地方獨特的人文色彩。商業促進區模式的出現恰好彌補了其不足之處,由熟悉地區特色和需求的業主和商戶參與其中,通過當地使用者表達最直接的需求來提高空間使用率,高效實施空間治理,讓空間的發展變得動態、可持續。
備注:
部分圖像與文字轉載自
新加坡市區重建局官網
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
新加坡河一號官網
國際城市規劃期刊
聯合早報
discoversg.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