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蒙納士大學商學院和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CFA Institute)公布了2020年美世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全球養老金指數排行榜,依據制度的可持續性、健全度,以及是否充足這三方面來評估全球39個國家和地區的養老機制。
新加坡今年整體得分71.2,比去年的70.8分高出0.4分。健全度方面,新加坡獲82.5分;充足度獲74.1分;可持續性則獲59.9分,整體評級爲“B”。
在所有被評估的退休養老制度中,荷蘭以82.6的整體得分高居榜首,評級爲“A”。丹麥和以色列分別以81.4分和74.7分排名第二和第三。
嚴格來說,新加坡沒有專門的“養老金”,只有中央公積金(CPF),這是針對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的一種強制性儲蓄計劃,用來應對退休、保健和購房需要。在新加坡,中央公積金賬戶被劃分爲:普通賬戶(OA)、特殊賬戶(SA)、醫療賬戶(MA)和退休賬戶(RA)這樣四個賬戶,分別用于住房、保險、投資、教育、養老醫療等支出需要。中央公積金作爲一種長期儲蓄替代了社會福利的保障費用,它是不允許被隨便動用的。這就有可能造成過度的儲蓄必然導致需求的減縮。隨著在公積金交納率不斷提高,公積金累積額急劇增加的情況下,人爲的、強制的限制國內消費的擴大,就會造成經濟衰退。而且,隨著勞動力的老化,一次領取公積金結存總額的會員將越來越多,這些都是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潛伏的危機。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新的挑戰不斷出現,特別是在全球老齡化問題日益突顯的今天,這種養老制度越來越跟不上新加坡老齡化的速度,這使得新加坡政府決定調整和改革公積金制度。
前段時間,新加坡一名82歲的阿嬷到聖淘沙找兼職工作的臉書帖文引起熱議,獲得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關注。此事源于一名男子在地鐵上遇到一位阿嬷,談話間男子得知阿嬷要到聖淘沙找兼職工作,兩人的談話和照片隨後被放上網,並在網絡上瘋傳,有2萬多人轉發,爲阿嬷帶來極大困擾。
具體情況是這位阿嬷住在三巴旺(Sembawang),從事清潔工和洗碗工的工作,每小時收入5新幣。她之所以大老遠去聖淘沙(Sentosa),是因爲她的朋友告訴她那邊每小時支付10新幣的洗碗費。
我們都知道新加坡的部分老人家過得很慘,但是當這種照片和真人真事擺在眼前的時候,還是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和不解!
同樣的情況,在不久前一個競選視頻同樣火爆新加坡各大社交媒體!
視頻中,麥波申選區候選人陳佩玲向大家描述了這樣一個例子,80歲的老人竟然哭著找她幫忙,原因竟是因爲疫情失業而無法養活一家人?同住在麥波申的小編覺得她本意是希望表達疫情的殘酷,政府有義務保護任何一位居民。可是人到了80歲還在養家糊口,未免也太慘了吧!那麽在新加坡,這樣的人群到底多嗎?
在新加坡,總會看到在一些小販中心或是工廠,一些白發蒼蒼的老人們忙碌的身影。剛來到新加坡的我們忍不住好奇,爲什麽在新加坡這些腰不能直,體力越來越衰弱的老人不在家享清福,卻要在這些地方端盤子、洗碗、制作産品來受罪呢?
根據新加坡人力部的調查,超過40%的65-69歲的老人,和超過66%的55-64歲的老人仍然在工作。而70歲以上,也有大概40,400的人依舊在工作。大部分老人的職業都是清潔工、勞動者、機械操作員工、服務和銷售員等
抛開對此現象的不忍心,我們來理智的分析看看背後的原因吧:老人工作有很多原因 – 首先是新加坡的經濟需要爲了維持新加坡人舒適的生活,它必須維持競爭力、生産力、和對外資的吸引力。新加坡人自己的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2無法提高。
但是重點是企業不能沒有員工運作,沒有員工,怎麽賺錢來推動經濟發展維持生活水平呢?
或許新加坡曾經想過多引進外勞,但外勞來的太多又會引起民怨。2011年大選執政黨就在外勞上栽了個大跟頭,新加坡除了在自動化科技這方面趕緊創新之外,就只能利用所有有效的人力資源比如“老人”和“女人了”(簡單來說就是一個都不能放過,只要會動會走還活著的人就必須工作,這就是所說的:活到老,作到老)。而本次大選反對黨也是對于引進外勞的政策提出了很多批評。
其次就是老齡化非常嚴重。爲了讓企業能雇請老人,政府可說是煞費苦心。除了提高退休年限外,還會給聘請老人的雇主高達$30,0000元的資金,讓他們來提高老人的生産力,並且改建適合工作空間,讓老人可以便利的工作。
現在的新加坡人也講究孝道,但是卻與傳統的孝道不太相同。新加坡人認爲兒女和父母是單獨的個體,如果兒女賺錢了,出去買東西吃飯時會與雙親AA制的也不在少數
而這個自己管自己的觀念,可不可以大膽的猜想爲是政府推動的結果呢?讓老人更加的覺得自己出去賺錢養自己才是情理之中,而不是依靠子女養老原因在這裏:政府很久之前便已經開始警告新加坡人,如果你再不結婚生小孩,老齡化社會非常嚴重!(但是情況看來是大家都忙,都忙著事業忙著賺錢卻把生小孩的事排在最後)。也難怪這幾年新加坡政府一直鼓勵多生娃的政策哦!!每個國家都像一個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