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旬的一個下午,我在謝福崧的陪伴之下到荷蘭路一間三層樓的洋房。洋房的主人是謝金玲,她和她的兒子周偉立一起住。去那裏的目的是搜集資料以便寫一篇有關曾聖提的文章。曾聖提是上世紀出現在新加坡的一個非凡人物,謝金玲和謝福崧都是曾聖提四妹的孩子。
我一踏進客廳,目光便給挂在牆上的一幅肖像吸引住了。肖像裏的人物是曾漢經,晚清秀才——曾聖提的父親。
創辦報刊與創作文學
曾聖提被稱爲新馬華文文學的導航者。1901年出生于廣東省饒平縣鳳凰鎮,原名曼尼。小時候在私塾念書,後來在廈門集美學校接受中學教育。1922年南來新加坡,在道南學校任教員半年後回上海。他受泰戈爾的感召,1925年赴印度在泰戈爾創辦的國際大學求學。在印度期間,經友人的介紹,他成了聖雄甘地唯一的中國學生。聖提(shanti)這個名字就是甘地爲他起的,是梵文“和平”的意思。
曾聖提1926年回國,翌年再度來新,定居新加坡以後陸續安排弟妹南來。他有弟妹12人,6弟6妹,原配名陳可美,兩人育有三男三女。在本地,他參與多家華文報刊的創辦工作,如《南洋商報》、《電訊新聞》、《現代日報》等。他在《南洋商報》擔任電訊翻譯與副刊編輯期間,和他的弟弟華丁、玉羊及朋友積極提倡文藝。先後在該報創設《洪荒》、《文藝周刊》等副刊。
曾聖提提出“以血與汗鑄造南洋文藝鐵塔”的口號,在各報章雜志發表了48篇作品,其中詩20首、散文9篇、小說11篇、譯作7篇、劇本1個。1937年“七七事件”發生後,他組織“華僑戰地記者通訊團”,任團長並親臨台兒莊等戰場采訪,實地報道抗戰情況。
1932年,曾聖提再訪甘地。1936年去槟城與友人合創《現代日報》,直到日本南侵前才回到中國重慶。他有一個鄰居,小夥名爲程奇逢,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居住天津時,與其來往甚密。曾在一篇刊登在中國的文章中寫到:“曾伯伯是一個快樂、寬容、淡泊名利的人,在我青少年時期,他是對我有很大影響的人。”
1943年2月,曾聖提聽到甘地第6次絕食,用10天時間寫成《在甘地先生左右》,記敘他在甘地身邊的經曆。這本書160頁,1943年由上海真善美圖書公司出版,1959年由新加坡青年書局重印。楊松年教授在他的《新馬早期作家研究》中稱,這本書問世後,就被譽爲1943年最佳著作。因爲不論是內容或寫作手法,它都與衆不同,好評如潮。曾聖提和這本書曾是南洋文學研究中的一個熱門專題。
與甘地關系密切
甘地對曾聖提給予特別關注,讓他成爲自己最親近的學生:可以與他的兒孫一起用餐。曾聖提在印度也施行絕食,在書中對絕食期間的記敘十分詳細:從身體痛苦、意識麻木到心中圓滿、精神暢旺。
他第二次去印度探訪甘地時,這樣描寫他抵達的那晚:“ 無意觀賞月亮,但月亮偏那樣撩人,沒有葉的巨樹的疏影,好像淡墨潑成的圖畫似的,灑在地上:濃的是幹,淡的是枝。”又寫在阿須藍甘地與衆門徒在廣場上晚禱的場景:“晚飯後,夕陽在地平線上,我第一次發現印度西部夕照天空的美麗:遠空近空的霞彩,由橙紅變成強烈刺激的紫色,轉瞬間,又變成鮮明愉快的桃花色……”
曾聖提自1949年後再未動過筆,1979年,印度“甘地和平基金會”邀請他去印度,在甘地的“隱廬”聖巴馬提阿須蘭從事甘地生平及思想之研究。臨行前,中國有關方面終于承認了他的地位,授予他“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研究員”的職稱。在這之前的30年,曾聖提靜靜地坐在天津兆豐路信厚裏那棟三層小洋房裏,無人理睬。曾聖提于1982年12月在阿須蘭去世。
曆史學家方修所編撰的十本《馬華新文學大系》裏,把曾聖提列爲“新馬華文文學發展史上具有重大貢獻的作家”。楊松年教授、林萬菁教授以及其他學者都寫過有關曾聖提的專題文章。
《在甘地先生左右》最後一章“別離”中他寫道:“臨晚,一點月色也沒有,禱歌在聖巴馬提河畔黑魆魆的禱場中發出。巴布茲(印地語“父親” )叫我坐在他的身旁,面向著村中大衆,他向村民正式宣布我的離去,大家一齊爲我祝福。火車抵聖巴馬提車站的時候,我站起身來向巴布茲告別。我彎下身子,觸他的足背,他沉重地拍我的肩背。我的眼淚忍不住又奪眶而出。”
周偉立,43歲,是繼曾聖提以後他們家族唯一的寫作人,畢業自牛津大學,現在幫助他母親經營椰子産品的生意。他從高中開始便愛上寫作,曾以陶宗旺爲筆名出版了三本詩集,即《支吾》、《匿名的憂郁》及《中途爆胎》。
偉立說:“我大舅公給年輕人的啓迪就是勇于追求夢想和有世界大同的胸襟。我作爲他的後裔感到很光榮。”
謝福崧在1979年曾聖提從中國去印度,途經新加坡時見過他。他說:“那時舅舅78歲,說話聲音洪亮,精神很好。他勇于追求夢想,上世紀20到40年代之間交通很不方便,他竟然敢乘船到印度去,真令人佩服!他給年輕人的教誨就是:要勇于追求理想,不要貪圖安逸。”
左起:詩人周偉立和謝福崧
曾聖提曾孫女再結印度緣
繼曾聖提之後,上世紀80年代,他的後裔又再度與印度人結緣。其孫女曾也蘭于1980年在印度馬哈拉施特拉(Maharashtra)一個靜修的地方認識了谷達克蘭提(Kranti Gutta),後來兩人結婚,生下兩個女兒。克蘭提目前是印度銀行業公會的秘書。大女兒賈瓦拉(Jwala Gutta)成爲國際級的羽毛球健將。
左起:賈瓦拉、父親、母親和妹妹
賈瓦拉,37歲,身高1.78米,從90年代起便代表印度參加重要的混合雙打及女子雙打羽毛球賽。她一共打贏316場賽事,是贏獎最多的印度人。她曾于2010年英聯邦運動會榮獲金牌;2011年在倫敦舉辦的奧運會奪得銅牌;2013年在國際羽毛球賽中奪得銅牌。賈瓦拉于2011年榮獲亞朱那獎(Arjuna Award),是印度10大運動員之一。
賈瓦拉是印度10大運動員之一
賈瓦拉在瓦爾達(Wardha)出生,現居海得拉巴(Hyderabad),4歲開始勤練羽毛球。除了以球藝著稱,賈瓦拉很敢發言。她公開爭取婦女的地位,反對暴力。她說:“做人要有正義感。壞的事情,像強奸、對婦女和學生施暴都應該強烈譴責。”印度媒體問她是否愛國,她回答:“我從小就代表國家打球,再也沒有人比我更愛國。”賈瓦拉剛在海得拉巴創立一間體育學校,訓練各類運動員。她說:“我一直都想有自己的事業,我有領導能力,喜歡挑戰。每個人的能力都不同,我希望培養有個性的運動員,把他們帶進體壇。”
賈瓦拉新創立的體育學校
今年九月,賈瓦拉剛和電影演員維詩努·維沙爾訂婚。我們恭喜曾聖提的後裔都前程似錦、幸福美滿!
(作者爲本刊特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