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龍崗路一帶的蒙士頓巷(Moonstone Lane)內,在前新中國汽水公司後面,有座夾在公寓和工廠間的小廟。福德祠看起來和一般華人廟宇無異,牆上匾額卻刻著由峇朱成(Bachu Singh)于1957年創建。這位印族同胞爲何會在華人甘榜內建造一座華人廟宇?從一塊創廟匾額,可以追溯一段有趣的過往,我們的身邊處處是曆史。
峇朱成是何許人?
峇朱成(右)和兒子巴楚莫漢星。(檔案照)
要解開印族同胞建華人廟宇的謎底,先要認識峇朱成(Bachu Singh,也稱Bachoo Singh)。他是本地資深律師巴楚莫漢星(Bachoo Mohan Singh)和Bollywood Veggies農場創辦人愛慧·星(Ivy Singh)的父親。
峇朱成于1920年代從印度北部來到新加坡,有關他的資料並不多,只知道他富甲一方。女兒愛慧·星2010年接受《聯合早報》專訪時曾提及,父親沒受教育,白天派報和到辦公室打雜,晚上到賭窟幫忙,累積一筆可觀數額後開始做生意。兒子巴楚莫漢星接受《海峽時報》訪問時也說過,二戰時期父親在波東巴西一帶的兀士維(Woodsville)經營麻油廠,1949年買下蒙士頓巷的一塊地開養牛場。
廟宇早期相當簡陋,獲村民和商家支持後翻新數次。
峇朱成後來買下許多房地産,成爲大地主,擁有四美、兀士維、巴梭拉街(Bussorah St)、丹戎巴葛、如切、加東等地區的地皮。多塊地皮後來被政府征用。
二戰前後峇朱成曾住在蒙士頓巷附近。他于1980年代去世,當時已80多歲。
爲何要建大伯公廟?
福德祠位于實龍崗路一帶蒙士頓巷內,夾在公寓和工廠之間。
文史工作者李國梁在最近主持的“黃埔河畔的多元文化印記”線上導覽活動,提到這座廟宇創建的原由,引發記者好奇心。
現在幫忙打理廟宇的志願者之一林先生(50多歲)受訪時說:“我聽早年廟祝沈先生提過,峇朱成一直想買這一帶的土地,可是地主不肯賣。廟祝就跟峇朱成說,這裏的大伯公很靈,你信的話就去拜一拜。峇朱成拜完後的當天下午,地主就答應賣地。”峇朱成很高興,准備還願爲大伯公建一座廟。
廟內供奉大伯公、觀音娘娘和太歲。
“大伯公原本是在一個簡陋的小亭子內。峇朱成原本想把廟建在惹蘭大巴窯的小山坡上,擲筊後大伯公希望建在這個地方(也就是原本小亭子旁)。”廟內供奉的主神是大伯公,還有觀音娘娘和太歲。
爲何又名沈春發廟?
匾額以中英文寫著廟宇由印族同胞峇朱成創建。
有件趣事,在網絡搜索這座廟宇,出現的名稱是“Sim Choon Huat Temple”,也就是沈春發廟。沈春發又是何許人?
林先生和沈春發在同個甘榜長大。林先生說,當年峇朱成建廟後交由沈春發的父親打理(也就是廟祝“沈先生”),所以俗稱沈春發廟。沈春發十多年前車禍過世。
這座廟宇也稱萬裏港福德祠,因以前該甘榜稱萬裏港。
這座廟宇也稱萬裏港福德祠,因爲以前該甘榜稱爲萬裏港。李國梁解釋道,萬裏港是“Marican”的音譯。這個姓氏或族群據知是淡米爾與阿拉伯人的結合,也有資料把他們歸爲印裔回教徒。在林先生的童年回憶裏,甘榜當時已是以華人爲主,而且多是講潮州話,只有少數馬來人家。
廟宇剛落成時相當簡陋,甘榜時代每逢大伯公誕和中元節,會請戲班合辦大型祭祀活動。村民和附近商家落力添香油,後來廟宇獲得數次翻新。隨著村民搬走和老齡化,信衆逐年漸少。
據知,廟宇所在土地數年前轉賣給隔鄰公司,不過新地主讓廟宇繼續運作。
記者:陳愛薇 攝影:龍國雄